03.03 在事业单位,作为合同制员工的你看到编制员工工资,你心里有过放弃的念头吗?

垚垚和森森的妈咪


放弃的念头谁都产生过。这不是个体户,分配工资跟干活没关系。正式工不干活,他还是正式工,只要他来上班,保证不旷工,他就永远有工资领。临时工你不干活试试?有两三次就该辞退了。

你也不敢说人家,你要是说了人家,人家就拿10多年前的那一份所谓的考试试卷来说事,他以为别人不懂当年是内考而不是社招。

关于受委屈这个事,肯定是冷暖自知。我说的,其实并不比你悟到的多,还有深刻。

人趁着年轻,还是要去多面试一些单位,如果你在事业单位做过临时工的,此时此刻你应该知道,能够在试用期过后跟你签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其实都是好单位,比什么劳务派遣的强多了,至少你在身份上跟别人是对等的,你才有同工同酬的权利。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施行同工同酬最大的困难来自用人单位,讲一个不方便说名字的企业:XX集团。他们的岗位分1~20级,他们的所谓同工同酬,其实也不是看你做了多少工,而是看你是哪个级别的。

在XX集团,临时工9级就到顶了,学管理的一进去就是10级。按照这个逻辑,一个6级的员工,永远不可能跟10级的员工同工,6级的员工只能跟6级的员工同工,6级的员工做了10级员工做的事情,他照样是领6级的工资。这种同工同酬,是虚假的。

可是,至少这样的企业明面上支持同工同酬,比那些明着反对同工同酬的用人单位强多了。如果你去了这样的企业,你心里面会舒服一点。

当然,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说不定将来哪一天,这个明着支持同工同酬的企业,真的就同工同酬了呢?


梦里澜涛


我老公就是事业单位合同制员工,虽然是合同制,限学历限专业,笔试面试一个都不少,最开始他去我还是挺支持的,因为在我们n线小城市,没房贷车贷,有五险拿着三千块的工资在加上我也在国企上班,日子虽然不大富大贵,但是也蛮滋润的!目前干了三年了,准备辞职,原因如下:1.最开始的领导还是很好,后来换的领导来到街道,先把合同制员工标明,脏活累活加班挨训全是合同制的,正式员工即使哪个地方做错了也不会说,福利待遇这些心知肚明,没办法,谁让自己没本事考上呢!2.绝对服从制(仅限合同工:)领导让你往东,跟领导商量一下都不行,昨晚十一点半,一个正式职工忘记交个统计表,给我老公打电话让他填写,孩子睡觉手机静音没听见,几分钟后回复过去,那边直接挂电话了,第二天我老公接到领导批评,说不管什么时候手机畅通!3.事业单位里面相互推责任,推工作是常事,所以就衍生了合同制的炮灰,一个单位,正式的少,合同制的多,每年合同制要述职,倒数后三名开除,而正式的只有嘉奖!说了这么多,属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去,有本事还是考个正式的才好,如果是女孩没有压力可以考虑,男孩还是算了吧,转正更是不可能,几年前有转正的时候,都是领导家的孩子。我老公呆了三年,对桌辞职了四个,都是忍受不了了,还好我老公也打算换工作了[呲牙]


维他命63811143


说个真实例子:

我女友毕业时,就进了一个事业单位,由于学历的原因,做了2年依旧还是合同制员工。而且经过了解,当时已经明确了,不管她做多久,依然还是合同制员工。

有一个是本科学历的大学毕业生,由于学历符合,马上就成为了编制员工,这让我女朋友心理很不平衡。

当然,不平衡还有平时的福利发放。尤其是年终奖,合同制的员工压根无法和编制员工比。

当时,编制员工每个人几万块年终奖,我女友直接委屈的有点想哭了...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坚持下去呢?后来,过完年后,她就离开了那家事业单位了。

辞职后,她又面试进了一家事业单位,现在她已经是编制员工。虽然需要三班倒上班,比之前的工作累一些吗,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欣慰,毕竟是编制员工,其他人可以享受的福利,她可以享受到,不像以前有一些不公平的待遇。

从我女友的案例,说明什么?

1、当你仍然年轻时,如果没机会转正,为什么要抱着一份自己看着都没希望的工作呢?

跳出来,说不定会更好。如果你不跳出来,我是担心你随着年纪的增长,你的焦虑感越大,甚至会越来越后悔。

2、不要害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当时也是因为我鼓励我女友,她才有勇气跳出去。现在看来,选择还是正确的。很多人抱着自己不满意的工作不放,感觉是怕找不到比现在好的工作。其实这是多虑了,怎么可能呢?

3、多出去接触更多信息、朋友。

很多机会是聊天中发现的。不要封闭自己。主动去扩大人脉圈。

4、当机会渺茫时,要懂得算,不要投入太多沉默成本。及时止损是我们年轻人都需要培养的一项优秀本领。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希望对你有启发。

关注@华迪说,每天与你分享职场、销售思维与方法论。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华迪说


我本人是有编制的,我的同事有几个是合同工,年底了奖金没有,福利没有。几个人都没干几年就辞职了。但也有几个人坚持干下去,为什么呢?干十年就可以签订个长期劳动合同,就可以一直干下去,也算是稳定了吧。能进体制内,就算是合同工,也比去私企干的舒心一点吧。


馥馥之云


我有一个大学同学,毕业的时候工作不好找,高不成低不就,自己特别着急,后来本地一家事业单位招聘,我那同学赶紧去应聘。

幸运的是顺利通过了面试,结果谈合同时,才被告知暂时只能签合同制,编制紧缺,需要等,时间最少两年,而且这一批新员工需要竞争。

我那同学来自农村,人脉也没有,也没有相应的资源可以运作,为了这个编制,那两年我同学每天特好认真,工作做的一丝不苟,不敢走丝毫放松,甚至经常自愿留下来加班。两年考核都排在了第一,最后顺利拿到了编制。

我的同学比较幸运,据说当前事业改革,编制已经在逐渐在取消,大多数都是以合同工的形式招聘新员工。

有的地方合同工待遇跟编制员工相同,有的地方却差别极大,甚至年终奖可能都没有,这样的情况确实让合同员工心里不是滋味。干的一样的活,甚至做的更出色,结果却没有相应的待遇,谁心里会平衡?

但这又能怎样?你要么改变这一切,要么只能忍受。如果追求事业编制,何不在找一份有编制的工作,虽然工作不好找,机会比较少,但你不努力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

年龄轻轻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事业单位合同制其实并不比私企合同制有多大优势,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追求个人进步,在私企也会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如果没有合适的机会,也不妨留下来坚持下去,虽然合同工福利待遇差一点,但事业单位也是有保障的,不至于将该有的福利给克扣下去,努力表现的话,单位也会给予足够的关怀的!


沐云成长日记


朋友的老公在事业单位干合同工,每月收入扣除五险一金后到手2900左右,没有各种津补贴,年底没有绩效,最多单位发两张工会福利券,领点油米,其他再无其他收入。由于年龄比较大了,他也没机会考编制,只能这样耗着。好在工作还算稳定,也不是特别忙,常年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太阳晒不着,出去一本正经人家不知道什么回事,还能装个干部,看起来有面子,他对此比较满意。工作老老实实,还算受同事欢迎。

唯一不足的是这人比较喜欢八卦,爱嚼舌头。看到单位同事发福利券,就到处说风凉话,抱怨不公平。有一次单位发工资,新来的一个在编小伙子转正后第一次领,财务让他去领工资条,刚好被这位朋友看到了,忍不住说了句,“真不公平,连新来的小伙子也比我高出这么多”。这话让小伙很不爽,直接怼了回来,“你不服可以考进来啊”。朋友顿时哑口无言,灰溜溜走了。

既然干了临时工,就不要抱怨工资低。嫌工资低,不想干,有本事去考编制。


80后小公


我毕业出来,第一份工作就是事业单位的合同制员工,工作两年后我放弃了。

1,跟在编员工的工资、福利相比,相差实在太远了。比我迟进单位的有正式编制的同事,他们做的工作跟我们几个合同制员工参不多,但他们的工资比我们高,福利比我们多。不过,他们是985学校毕业的,一进来就是有正式编制的。我们几个合同制员工,的确有低人一等的感觉,我们几个的工资福就是参不多的。当时看不到什么希望,做了两年我就放弃了。

2,从事业单位出来,找到其他工作的工资翻倍。年纪轻轻时,很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尝试不同的工作。当时的工资实在太低,离开事业单位后,我很快找到下一份工作。工资是之前的两倍,工作时间和工作量跟之前是一样的。后来我不断进修学习,不断尝试不同的工作。曾跟过香港、新加坡、澳洲、美国和日本的老板工作,觉得工作经历挺丰富多彩。

3,但过了这么多年,有时会想想,若当时留下来会是怎样呢?曾经在街上遇到过当年的一样是合同制工的同事,他说他一直在原来的单位工作到现在,并成为了正式编制的员工。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详谈,不知道他在原来的单位,现在的待遇是如何?但有时也会想,若是自己当时留下来,会是怎么呢?估计做公务员的工作,应该不错的。


金鱼每天进步一点点


这个问题,我用亲身经历回答大家。大学毕业,进一个乡镇做合同工3年,这三年,朝九晚五,不加班,不值班,工作轻松,上班看书准备考编,每个月2000多,年底再有一笔一两万的年终,五险一金,但是都是最低标准。3年后,凭自己努力,通过笔试面试,进了一个街道的事业编制,收入大幅上涨,五险一金都还比较可观(自己比较满意),但是每天从上班忙到下班,加班是常态,节假日值班永远是在编的轮(节假日值班不安排合同工),遇上重大事情周末都没有(最高记录4个月一共休了10来天),本来还想搏一搏公务员,但是,回家只想躺尸。。。。


冰檸檬2258


我做过一段时间的合同制员工,说实话一开始还真没有过放弃的念头,既然应聘的就是合同工,肯定也是有心理准备的,不过随着时间长了,渐渐开始有一些心里不平衡,工资还好,但再发放福利的时候,心里真不是滋味。同样都是一起共事的,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工资倒不是放弃的主要原因,关键是让人瞧不起。

我做合同制员工工资是不到2000块,正式编制将近8000块,差距这么大我都没抱怨过什么,真正让我产生放弃的念头是有一次想换手机,当时华为刚出mate8,有一个正式编制同事就买的这个,我当时换的是VIVO手机,2000块左右。

拿到手那天,同事故意问我:“你怎么不买华为呢,这手机多有排面,没钱不要紧,买不起我可以借你啊。”当时我什么都没说,但从那时起,我决定一定离开这个地方。

人家说得也是实话,我确实买不起华为手机,生气有什么用,合同制员工永远都是合同制员工,别想着飞上枝头变成凤凰。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不建议做什么合同制员工。

我们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合同制员工中的“状元”,连正式编制的脚都够不到。

我有一个合同制员工的朋友,干了整整十年,才当上一个小队长,跟我们比的话就是活稍微少点,工资象征性加点,剩下都一样,没有任何实权。

就相当于给合同制员工树立个典型,告诉我们合同制员工是有出路的,以后干好了还会升职加薪。可实际上合同制员工最高也就是这个小队长了,再往上从来没有合同制员工。

所以说合同制员工这个职业怎么说呢,想混都混不下去,因为工作可替代性太高了,表现不好直接一脚踢开,事业单位最不缺的就是人,有多少不知道什么情况的人挤破头想进去呢。


朋也


我觉得自己的经历比较有代表性。我家在三线城市,大学在当地读了个大专,毕业进市里面一个参公单位做合同工(无编聘用人员)。当时工资到手是1024.6元(扣完五险),每月还有管理奖150,年底发5000元绩效。19年辞职时我工资到手3200左右(包含工龄工资和职务津贴),管理奖和绩效万年不变。忘了说一点,工资算法是:本地最低工资×1.6。好啦,这就是我不在编时每月的工资。

去年考取了市事业编制,工资到手2500(五险二金),绩效和补贴一年2.7万左右,一年还有小几千饭补。

总之聘用人员的心酸只有做过了才知道,愿大家都能找到好的工作,都能考取编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