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刚刚对奶奶发脾气,现在发现我自己也有错该怎么办?


你好,我是你的心理辅导员竹子老师,非常感谢头条的推荐,如果我下面的回答可以给你带来帮助,将是我的荣幸。祝福你可以找到合适的方法,圆满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你能意识到自己有错误,想要进行改正,说明你有较好的自我觉察和反思能力,你在头条提出问题这个问题,说明你开始有了修复关系的动力,已经跨出了第一步,这将有助于你接下来找到合适的方法后付出行动。在这里给你点个赞


你和奶奶发脾气,一定是和奶奶之间在沟通的时候发生了不愉快的情况。你没有忍住,发脾气,也是你真实的感受表现。就像你现在发现的一样,往往我们看见的和奶奶看见的都可能是事实,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我们都会坚持自己认为的是对的。当然我相信你也不是无缘无故就向奶奶发脾气,一定也是奶奶有哪里做的或者说的让你“不舒服”的地方,所以怎么让自己真实表达自己当时的感受,想法,让奶奶知道,减少以后的误会。同时安抚奶奶的心情,修复你们的关系是最重要的。


给你一个处理的小建议,你可以试试用你自己话看看能否讲出来,如果你觉得不好意思说出来,也可以在脑子里过一下这个思路,也许会让你的心情和想法不同。


1)感谢奶奶(安抚她的情绪),谢谢她在这件事中为你做的一些事情,她也需要你看见她的好心的地方。可以用类似这样的句子:“奶奶,谢谢你。我看见你在。。。。事情中为我做了。。。。。。”这比仅仅说一句“对不起,我错了”更走心


2)说一下你当时的感受和想法 (解除误会,增进你们之间的了解。你发脾气可能也有她做的不好的地方,你觉得生气委屈的地方)可以用类似这样的句子:“当。。。。时候,我感觉。。。。。因为我这样想。。。。” 看看你这样说出来奶奶可以不可以理解


3)说一下你可以改进的地方,思考一下在这件事情当中你可以改进的是什么?比如管理好情绪,比如耐心听她说完。。等等。你改进的行动可以帮助你以后和奶奶之间减少这样的不愉快的发生。


4)说一下你希望奶奶可以改进的地方,思考一下是什么让你发脾气了?比如奶奶的一句话,奶奶说的话中用的一个词。让奶奶也意识到什么会让你不舒服。比如我妈妈说”你好不了了“,我感觉这个表达方式是在鄙视我,让我很生气,我会和妈妈在进行沟通的时候说,”妈妈,建议你下次说的时候不要用”你好不了“这样的用词,让我觉得你是在鄙视我,你可以用”你要再怎么做“,这样我更听得进去。“


5)表达一下你对奶奶的爱。。。任意的话都可以,比如这里你可以说:"奶奶对不起,我很爱你。我不想向你发脾气。。"什么


以上就是我的辅导思路,你看看我有没有说清楚。如果有任何问题,你可以私信咨询我。祝福你们可以修复关系,增进了解,化解误会


心理培训师竹子


和奶奶道歉,奶奶并不会怪你的。

分享一个我的故事。

上高三的时候,因为家里来自农村,上学的时候我和哥哥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房子,以前是父母陪读给我们做饭,因为父母要外出打工,奶奶放心不下我们,就提出要给我们做饭。

当时奶奶68岁,身体还算硬朗。

奶奶来给我们做饭时,已经是做出了牺牲,因为爷爷需要在农村自己做饭吃了。

而我和哥哥对奶奶的到来并没有感觉到欢喜,觉得奶奶来了限制我们的自由,因为如果奶奶不来,我们可以自己买的吃饭,想吃啥就可以买到。所以对奶奶的态度并不好。

记得有一天冬天,还下着雪,那天是周六日,学校放假,我和哥哥在家,和奶奶发生了矛盾,一气之下说出了让奶奶出去的话。

我以为奶奶并不会放在心里,但是过了一会,奶奶真的不见了。我和哥哥开始慌了。外面下这么大的雪,奶奶能去哪里,我和哥哥便开始找奶奶,找了好久也没找到。

最后回了家,看见了奶奶已经回了家,眼睛红红的。

我知道,奶奶一定很伤心。明明奶奶已经付出了很多,那么大的岁数给我们做饭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却那样对待奶奶。

之后,我尽量听奶奶的话,不让奶奶伤心。

所以,和老人发脾气之前,要克制自己。先想老人对你的爱。他们可能老了,傻了,但对我们的爱从来不会变少。



杜旋旋


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对奶奶发脾气首先肯定是不对的,有句老话说的很有道理,“他们吃的盐,比我们吃的米还多”,作为年轻人意气风发、火气大是肯定的,但是我们的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肯定是不如长辈的,这点是我们必须承认的,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不成熟。再从感情方面来讲,哪有自家长辈会害孩子的?所有的家长都会和孩子说过类似的话,包括我在内,以前很少去仔细想这句话,直到我为人父母才体会到其中的感情,但可惜的是,我的奶奶已不在了,“子欲孝而亲不在”才追悔莫及。相信题主也是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才会提出这一问题,所以在这里劝诫的话我就不过多的赘述了!主要说一说如何化解。

首先,诚恳的道歉是必不可少的,说些好话、撒撒娇,作为家长当然不会同孩子斤斤计较。但不要以为是亲人就可以省去这一过程,认为都是一家人,“时间可以抹平一切”的思想往往会对你最亲近的人带来伤害,其实大多数的人并不是不肯低头认错或是不知错,而是好面子、不好意思,或是习惯于别人的原谅,但你可知你一时的省事儿会给亲人带去多大的伤害?

其次,要认真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出现,吃一线长一智。如果确实是长辈的问题,那么应该想好,再次出现类似事情,要如何解决,既不伤感情又能妥善化解问题。

其实长辈对晚辈的感情很简单,你好他们就开心,甚至把孩子的幸福健康,看的比自己的生命都重要,所以不要辜负他们的良苦用心,珍惜幸福生活,陪伴他们渡过幸福的晚年生活!

人与人相处的方式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和个性,但最根本的亲情是一样的,相信题主如果想通了我之前说的一席话,自己心中肯定就已经有了答案,别人教来的东西并不一定适用于你,只有有所感悟后,由衷付出的行动才是最能打动人、得到别人原谅的,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都同样适用。

最后,祝福题主生活幸福,祝愿奶奶身体安康![祈祷]





手捧初梦的皓


首先在如何跟亲人尤其是老人沟通方面要有个再认知。在事情方面不管老人对与错都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

老人不是晚辈的出气筒;

老人不是晚辈的练习素材;

老人不是晚辈招手即来挥之即去的佣人;

老人不是晚辈爱理不理的陌生人;

老人才是内心最脆弱的,为了孩子一辈子含辛茹苦。由于跟不上生活的节奏感觉在孩子跟前总是碍事。怕做错事所以在孩子面前总是唯唯诺诺的。

老人才是需要我们去花点心思照顾、陪伴、理解、爱护的群体。

去跟奶奶撒个娇这是亲人之间承认错误及道歉的方式。


瓷砖佛山


谁都有对长辈发脾气的时候,因为是两代人,代沟确实有,有时候会吵起来,甚至年轻气盛顶撞长辈。过后很后悔,我想说的是,知道错了要及时的跟长辈认错,以后跟长辈沟通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言辞。长辈高兴了,自己不也跟着高兴吗,孝顺的意思不光是孝敬,还要顺着长辈,让长辈高兴。其实跟长辈经常沟通,聊天,你会得到很多的见识,很锻炼自己的耐心跟心境。


郁玉雨


我们作为小辈,对长辈发脾气本身我们就是错的,和爷爷奶奶相处,我们应该学会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和他们说话就像和小孩说话一样,用比较缓和的语气说,那么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也不容易发脾气,搞的不开心,说的对的我们可以听,说的不对的,我们也要听,但我们可以选择不照样子做就好了,没必要挣个对错

对奶奶发脾气了,我觉得最好的做法就是自己平静下来,和奶奶聊聊天,把事情说开了就好了,奶奶他不会真的生气的,但我们做小辈的也不能经常对奶奶发脾气,


创业夫妻的生活


首先,不管谁对谁错,一定要去跟奶奶好好道个歉,想办法让奶奶忘记刚才的伤害,想办法让奶奶开心起来。奶奶年纪大了,很多时候就像个老小孩,我们要呵护她像小时候她呵护我们一样,好好疼她爱她。

其次,从尊老敬贤的角度,作为晚辈,对奶奶要有包容度,凡事多顺着她的心意,让她安然地过个晚年。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奶奶就是家里的宝贝,给她多一点关心,她就多一点开心,给她多一些包容,她就多一些温暖,给她多一分体贴,她就多一分幸福。

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不要跟自己的亲人斤斤计较,特别是疼爱你的亲人,因为亲人的伤害比外人的伤害要来得更痛。

做人不能太自私,更不能只顾自己的感受,要学会体谅体贴长辈,也许和奶奶有代沟,但我们要想方设法去消除隔阂,没有过不去的坎,奶奶年纪大了,需要我们保持无时无刻的关怀和爱护。

做人不能太任性,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不能本事不大脾气大,如果对亲人都没办法保持耐性,那迟早会在工作上、社会上吃亏。不要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跟长辈大吵大闹,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理智。

都说亲人的一次伤害,十倍的安慰都难以补偿,请不要把遗憾带进生活里。


相遇三一七


不管什么原因,对奶奶发脾气就是不对。

首先,奶奶作为长辈,就是有错,也应耐心听奶奶说完。奶奶说的对,虚心接受;不对的,就一笑而过,没有必要发脾气来顶撞。



燕子的小城生活


去和奶奶致以最真诚的歉意!

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传承的精华之一就是百善孝为先,孝顺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奶奶是父母的长辈,更是你的长辈,抚养子女孙儿长大,辛苦操持一辈子,晚辈却对奶奶吵起来了,换位思考自己的做法对不对!

哪怕自己没错,是老人思想固执产生的矛盾,也应该慢慢调和,不能对长辈不敬,更便况你自己还有错!

奶奶的心肯定在疼,赶紧抚慰吧。


江若璃


你有什么怎么办,家不是讲理的地方,何况老人。年轻人掌握的信息量大且新,沟通方式也多样,你有什么纠结的,哪怕违心的认个错,根本无访,其实在家中这种事对于你走向社会首先是一种锻炼和适应,到了社会中,比这些更残酷的你难道就不面对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