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想去安徽品尝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徽州菜,徽菜主要是什么口味?有哪些代表性名菜?

用户65146878


徽菜菜系又称"徽帮"、"徽州风味",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是古徽州的地方特色,其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赋予徽菜独有的味道。当徽菜走向全国之后,仍然保持重色:调色之功;重油:调味之功;重火功:调质之功。如老或嫩,硬或软,结或松等。徽菜用火腿调味是传统。制作火腿,在徽州也是普及型的家庭技术。

徽菜系在烹调技艺上擅长烧、炖、蒸,而爆、炒菜较少,重油、重色、重火功。

徽菜的烹饪技法,包括刀工、火候和操作技术,徽菜之重火工是历来的优良传统,其独到之处集中体现在擅长烧、炖、熏、蒸类的功夫菜上,不同菜肴使用不同的控火技术是徽帮厨师造诣深浅的重要标志,也是徽菜能形成酥、嫩、香、鲜独特风格的基本手段,徽菜常用的烹饪技法约有20大类50余种,其中最能体现徽式特色的是滑烧、清炖和生熏法。

代表性名菜:

臭鳜鱼

臭鳜鱼又称臭桂鱼、桶鲜鱼、桶鱼,腌鲜鱼,是一道传统名菜,徽菜的代表之一,在安徽徽州地区(徽州即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所谓腌鲜,在徽州本地土话中有臭的意思。这“风味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肉质鲜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俗名臭鳜鱼。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

问政山笋

问政山笋是徽州山区传统名菜。竹笋是徽菜中的一味山珍,问政山笋在所有的笋味中最为鲜嫩,但不够香,加上香肠、香菇等增香,则弥补了不足,这道菜就称为两香问政山笋。将笋加火腿骨、鲜猪肉骨烧焖,中途加进香肠、香菇。成熟后去骨装盘。菜品有红(香肠)、褐(香菇)、奶黄(问政山笋)三种颜色。笋经烧焖则入味透、质脆嫩,有香肠、香菇等混合芳香,是黄山春季时令菜。

徽州毛豆腐

徽州毛豆腐也叫霉豆腐,徽州地区传统名菜,是一种表面长有寸许白色茸毛的霉制品。主要做法是将豆腐切成块状,进行发酵的过程,使之长出寸许白毛,然后用油煎成两面略焦,再红烧。浇上香油,淋上辣椒糊,就着油锅边吃边聊,既鲜美可口,又独具风味。

胡适一品锅

一品锅是绩溪传统的、民间档次最高的而又最具代表性的徽菜著名土菜之一,与文人胡适宴请宾客时常以此锅作为主菜的关联,所以又被称为“绩溪胡适一品锅”或“绩溪胡氏一品锅”。由此可见古徽州的饮食文化与人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一品锅的垫锅素菜随季节变化可选用不同的原料,一般一品锅分四个层次,档次高的一品锅则加鸡块、鱼块增至六七层。其特色是用料朴素,制作讲究,由于荤素搭配,各种菜肴的本味互相渗透,其味更佳。由于一品锅以锅代盘,不仅符合卫生,且冬令上桌,菜肴不易冷却。用行家的话来说,由于一品锅的烹饪集中体现了传统徽菜的“重油重色重火功,保持原汁原味”的特点,致使该菜的流传与经营久盛不衰。


安徽文旅


徽帮菜就是徽菜,不只是简单的徽州菜或者安徽菜,原则上说它是淮扬菜和杭帮菜以及本帮菜的母系,但是徽帮菜也有三大分支组成,以徽州为主的徽州菜,以芜湖、合肥为主的沿江菜和以淮南、蚌埠为主的沿淮菜,要说徽帮菜可以说仅次于四大菜系,这话不算夸张。毕竟中国最重要的食材豆腐发源于沿淮菜系的淮南八公山,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请问哪个菜系可以匹敌呢?其次清末淮军长期掌握政权,以李鸿章、刘铭传为首的合肥官僚长期执政,造就出的徽菜在北方的一只遗脉就是天津菜。李鸿章的李中堂大杂烩可以是中餐走向世界的一大高峰,加之芜湖、安庆在太平天国前后在长江经济带中突出的地位,造就了沿江菜的经典,乃至影响了本帮菜的发展,现在人们熟悉的浓油赤酱其实就是沿江菜的特色,这一点被很多本帮菜所继承,当然本帮菜也是融合徽帮菜、杭帮菜、苏帮菜以及锡帮菜等菜系的特征。徽州菜更是影响深远,由于徽商在上海开埠后大量涌入,构成了上海商业最初的人口,因此本帮菜很多都是收到徽州菜的影响。不论是臭鳜鱼、刀板香亦或是大救驾、符离集烧鸡都曾经名震一时,特别是芜湖耿福兴的虾子小刀面借助舌尖上的中国更是大大的扬名。徽州或者安徽本就是人杰地灵的地方,不论是亳州的老子、曹操、华佗或者合肥包拯、李鸿章、刘铭传再有就是皖南的桐城派、张廷玉和近代的胡适,都是吃货加名人,当然最大的吃货还是淮南王刘安。可以说徽菜就是安徽几千年文化的一个代表,虽然没有四大菜系那么普遍为人熟知,但是作为八大菜系名列第五恐怕都很少有争议。至于具体的代表作可能要看分支流派了,沿淮菜中的豆腐宴肯定可以入选,沿江菜中的李鸿章大杂烩不论档次和知名度都可以胜出,徽州菜中恐怕臭鳜鱼非他莫属,其他的例如莎汤、符离集烧鸡、毛豆腐、烧大龙虾等等不胜枚举。


朵朵75987123


正宗传统徽菜指的是位于现在黄山市附近的徽州地区本地菜肴,起源于歙县,发扬光大于绩溪,最初雏形为绩溪家朋伏岭一带的赛琼碗,菜肴特色以重油重色重火功,擅长红烧,煨炖,等等,代表菜有黄山臭鳜鱼,徽州毛豆腐,刀板香,绩溪一品锅,绩溪炒粉丝,等等!








飘香徽菜


徽菜菜系又称"徽帮"、"徽州风味",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徽菜起源于南宋时期的徽州府(现黄山市,江西省婺源县,以及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组成),徽菜是古徽州的地方特色,其独特的地理人文环境赋予徽菜独有的味道,由于明清徽商的崛起,这种地方风味逐渐进入市肆,流传于苏、浙、赣、闽、沪、鄂以至长江中、下游区域,具有广泛的影响,明清时期一度居于八大菜系之首。代表菜品:徽州毛豆腐、红烧臭鳜鱼、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腌鲜鳜鱼、黄山炖鸽等等。 宋高宗曾问歙味于学士汪藻,汪藻举梅圣俞诗对答“雪天牛尾狸,沙地马蹄鳖”。牛尾狸即果子狸,又名白额。据《徽州府志》记载,早在南宋间,用徽州山区特产"沙地马蹄鳖,雪天牛尾狸"做菜已闻名各地。 徽菜起源于徽州府城歙县(古徽州),徽菜发端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民国间徽菜在绩溪继续进一步发展。安徽省绩溪县被授予中国徽菜之乡称号,每年均举办国际徽菜饮食文化节。


会搞机


皖中人士整体口味偏重,吃不了太咸太辣。皖北爱咸,皖南口味应该和皖中差不多,就是油会多点。说徽菜,代表的自然是在皖南的黄山地区,虽然我们皖中也可以吃到徽菜,可能受其它因素影响不会很正宗。辟谣的是,不能因为几道名菜味道重就说,就说徽人口味重,那几道名菜的做法目的就是让它的味重。应该体验下,在徽州口碑不错的菜,而不是外面人评的。


挑逗你的肾上腺素


徽州的臭鳜鱼您可以试一下

一种似臭非臭的味道 鱼肉醇厚 鱼刺不多

徽州以臭命名的菜还有 臭豆腐

绝对可以让您体验一场不一样的美食之旅


literature末若


看了这么多人在胡说八道,有赞的有贬的有攻击性的有怀疑的。实在是憋不住想说几句,对于徽菜我想我有那么一点点发言权,我就来自徽州文化发源地之一的绩溪,从小就吃着你们说的那些食物长大,我可以骄傲的说吃徽菜长大的孩子在外吃别家的菜都是不屑的。在这里我也不想太多的介绍自家美食和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我也讲不来。我只想告诉那些不懂的没吃过正宗的徽菜朋友不要乱下结论,不要随意攻击,我也诚挚的邀请各位看官和美食爱好者多多来绩溪旅游,必吃的我推荐一道菜就是胡适一品锅,在县城你可以去徽味江南这家店还是不错的,想吃农家一品锅那就去上庄镇农民家里才地道。绩溪不仅有美食还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个就不用再去多讲了,远有胡宗宪、胡雪岩,近有胡适、胡大大。绩溪人民欢迎大家来绩溪旅游。


尚亷


也可以说徽菜跟安徽菜是两回事,在全国其他地方也能品尝到!老徽菜以臭、咸、野著称,大部分野生动物被禁止上桌了。咸的也不健康。就只剩臭了,其他都是今人借古名人自行开发的,不要相信。如今在全国叫得响的只有两个菜臭鳜鱼和毛豆腐了。至于冠名胡适、李鸿章之类,甚至如朱元章等都是胡扯。


长在树的鱼


徽菜不等于安徽菜,相较于川湘菜更注重食材本身,食材来自于徽州之山间,江河湖溪中,这是徽菜更别致和更有魅力的原因,但同时也导致徽菜很难发展壮大。食材的缘故,想吃地道的徽菜很难。地缘的原因,上海菜或者杭帮菜都有不少徽菜的影子在里面,但是口味就可能不一样了。徽菜口味以咸鲜为主。代表菜,臭鳜鱼,毛豆腐,腌笃鲜,还有很多河鲜,野菜和野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