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 為了民族復興 英雄烈士譜|早殉的將星 紅軍師長曾士峨

曾士峨,1904年生,湖南益陽人。1923年入益陽信義大學,開始接受進步思想。1924年到長沙,參加反帝愛國學生運動。1925年入黃埔軍校長沙三分校學習。同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入國民革命軍第8軍獨立1師學生隊,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北伐戰爭,在國民革命軍第4集團軍總司令部警衛團任連長。北伐到武漢後,轉入我黨控制的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

1927年9月隨警衛團參加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任營參謀長。三灣改編後任工農革命軍(後稱工農紅軍)第1師1團特務連連長,1928年5月任紅4軍31團3連連長,率部參加龍源口戰鬥和黃洋界保衛戰,屢立戰功。1929年1月任31團1營營長,3月任紅4軍3縱隊7支隊支隊長,不久任3縱隊參謀長。率部參加大柏地、長嶺寨、白沙、上杭等戰鬥,英勇作戰,身先士卒。1930年春任紅4軍2縱隊司令員,同年夏任紅4軍參謀處長兼第2縱隊司令員、紅4軍第11師師長,率部參加中央蘇區第一、第二次反“圍剿”。1931年8月,在第三次反“圍剿”作戰中,率部參加蓮塘、良村、黃陂戰鬥,取得重大戰果。在高興圩戰鬥中,當敵人向紅4軍指揮所逼近的危急時刻,他率領全師以黨員和排以上幹部為核心的敢死隊衝向敵陣,壯烈犧牲,年僅27歲。

跟隨毛澤東

從秋收起義到井岡山

1927年9月,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參加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中共湖南省委前委將位於修水、銅鼓、安源等地的武裝,統一編成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全師共5000餘人,由盧德銘任總指揮,餘灑度任師長,下轄3個團:第1團,位於修水,由原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平江工農義勇隊和湖北省崇陽、通城兩縣農民自衛軍組成;第2團,位於安源,由安源工人糾察隊、安源礦警隊和安福、永新、蓮花、萍鄉、醴陵等縣部分農民自衛軍組成;第3團,位於銅鼓,由瀏陽工農義勇隊和警衛團、平江工農義勇隊各一部組成。曾士峨先在一團,後編入三團任三營參謀長。起義後,部隊在戰鬥中幾經挫折,總指揮盧德銘戰死,前委書記毛澤東在文家市收集殘部,決定向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轉移。當時起義部隊中虐疾蔓延,一些人悲觀動搖,脫離隊伍逃跑,師長餘灑度也開了小差。而負傷的曾士峨和張子清、羅榮桓、何長工等相互鼓勵,堅決跟隨毛澤東。南進途中,在瀘溪又受到敵人伏擊,部隊一共剩下不到一千人,9月29日到達江西永新縣境的三灣村。進村的當晚,毛澤東在“泰和祥”雜貨鋪召開中共前敵委員會擴大會議,討論部隊現狀及其解決的措施,決定對部隊實行整頓和改編,這就是著名的三灣改編。

首先是整頓組織,一個師縮編成一個團,改稱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轄二個營七個連。曾士峨擔任特務連(編號是四連)連長,黨代表是羅榮桓。所謂特務連就是在行軍作戰中執行特殊任務的連隊,探敵情、當尖刀,擔任警衛,有以一當十的戰鬥力。毛澤東慧眼識珠,選中了軍事素質和政治素質都十分拔尖的曾士峨擔任連長。當時工農革命軍總共才七個連,曾士峨連是力量最強的,曾士峨本人是1926年的共產黨員,黨代表羅榮桓、副連長張宗遜也是中共黨員,革命意志堅定,政治上靠得住。從永新三灣經古城、寧崗、茅坪,再上井崗,特務連基本上派出一個排擔任毛澤東的警衛工作,行軍打仗,毛澤東和特務連脫離的時候很少。

10月初,天氣逐漸寒冷,戰士們還穿著破爛的單衣。為了解決冬衣和給養,毛澤東率領部隊進駐遂川城西的大汾鎮。不料突然遇敵,部隊倉促應戰,邊打邊撤。當時曾士峨帶著四連(即特務連)兩個排,隨毛澤東跑到黃坳,便停下來收集失散的人員,並擔任一營的集結任務。四連還剩下30多個人,稀稀落落散坐在地上。要煮飯吃,炊事擔子也跑丟了。肚子餓了,只好到老百姓家裡找一點剩飯和泡菜辣椒。沒有碗筷,毛澤東也和大家一樣,伸手就從飯籮裡抓著吃。等大家都吃飽了,毛澤東站起來看了曾士峨一眼,曾士峨整整衣帽站了起來。毛澤東朝中間的空地邁了幾步,雙足併攏,精神抖擻地對大家說:“現在來站隊!我站第一名,請曾連長喊口令!”曾士峨心頭一振,大步跨前,大聲喊道:“全體集合!”戰士們一個個抬起頭來,充滿信心,迅速提著槍站起來,向毛澤東那高大的身軀看齊。接著一營趕上來了,隊伍向井岡山開發。

上井岡山後,曾士峨、羅榮桓率特務連隨一營於1927年11月18日攻佔茶陵,紅軍在這裡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縣工農兵政府。在井岡山,宛希先、張子清、何挺穎和曾士峨、羅榮桓一起,對企圖暗地拉部隊投敵的陳浩、徐庶、韓劍壯等人的叛變行為,進行了堅決鬥爭。1928年5月,秋收起義和南昌起義的部隊會師寧崗,毛澤東、朱德、陳毅在龍書院文昌閣會晤,曾士峨率部擔任了保衛工作。

從1927年到1931年,曾士峨率部轉戰閩贛,歷經惡戰數十次,小戰難以勝計,衝鋒在前,無堅不摧,多次負傷,立下了赫赫戰功。由於才華突出,曾士峨屢獲擢拔,從連長、營參謀長、支隊長,升至縱隊司令員、師長和軍參謀長。

毛澤東井岡山的駐地,就是曾士峨的警衛連紮營的地方。曾士峨的二縱和以後的11師,也成了毛澤東最為倚重和最喜歡使用的一支主力部隊。

軍中驍將的威名是打出來的

隊伍初上井岡山,曾士峨率部參加了攻克茶陵、攻打遂川、新城等戰鬥。1928年6月23日,紅軍在新七嶺溪和敵戰鬥。曾士峨手提駁殼槍,跑在最前面,追著敵人猛打。戰友們見狀,齊聲吶喊,勇猛衝向敵人,在龍源口把楊池生部的一個團包了“餃子”。紅軍乘勢第三次攻下永新縣城,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始進入盛時期。曾士峨威名大振。

1928年7月下旬,毛澤東率部前往桂東,迎接紅軍大部隊,留31團一連、三連扼守黃洋界。湘敵吳尚以一師兵力,從茶陵直逼井岡山,企圖趁根據地後方空虛之際,一舉攻佔井岡山。得到敵人進犯的消息,正在養傷的三連連長曾士峨顧不上傷口疼痛,步行到井岡山五大哨口觀察地形(黃洋界為井岡山五大哨口之一),同其他同志及地方武裝領導人一起,組織紅軍和群眾加修工事,堅壁清野。8月30日上午,在團黨代表何挺穎、團長朱雲卿的部署下,曾士峨和一連連長王良(一說為明亮)具體指揮和參加了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是時山上紅旗招展,鞭炮齊鳴,敵吳尚部誤以紅軍主力已經回師,倉皇逃竄。前來會合包抄的贛敵半路退卻。毛澤東回來後,對此戰獲勝異常興奮,指示殺一口豬慰勞作戰部隊,並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西江月·井岡山》。此役是紅軍井岡山時期著名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對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29年1月,蔣介石調集湘贛八個旅的兵力進攻井岡山,紅二十八、三十一團等突圍轉戰贛南敵後。擔任三十一團一營營長的曾士峨率部先後參加了大柏地、長嶺寨戰鬥。同年3月,紅四軍為便於開展游擊戰,變團的建制為縱隊。三十一團為三縱隊,下轄七、九支隊,曾士峨任七支隊長。1929年秋,曾士峨任三縱隊參謀長,協助伍中豪組織指揮攻克白沙戰,直逼上杭。上杭城三面臨江,圍有三丈多高的城牆,號稱“鐵牆”。易守難攻。9月21日,紅軍徹夜激戰,全殲敵盧新銘旅,一舉攻克此城。在這次硬仗中,曾士峨率三縱一部主攻東門,在槍林彈雨中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攻上城頭,表現出了極高的指揮才能和犧牲精神。

1930年春,曾士峨調任紅四軍二縱隊司令員,他和縱隊政委羅榮桓、政治部主任羅瑞卿一道,堅決貫徹古田會議精神,狠抓部隊組織建設、政治建設和制度建設,使二縱隊在短短几個月內各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進步。毛澤東在文章中稱讚他們:“曾、羅在古田會議後,把二縱隊帶成了一支最有戰鬥力的隊伍。”同年夏,曾士峨又任紅四軍參謀長兼二縱隊司令員。10月3日,他指揮二縱隊參加攻打吉安,主攻城北騾子山。攻克吉安後,二縱隊改編為十一師,曾士峨任師長,羅瑞卿任政委。12月30日,曾、羅指揮十一師參加第一次反“圍剿”的龍崗戰鬥,該役活捉驕橫殘暴的敵十八師師長張輝瓚,全殲張部九千餘人,震撼了南京政府。接著紅軍又殲滅敵譚道源兩個團,從而取得了反第一次“圍剿”的勝利。

1931年5月16日,在第二次反“圍剿”中,紅四軍在東固九寸嶺、觀音巖一帶,向已搶先佔領兩個山頭的敵47師王冠英部發起強攻。曾士峨、羅瑞卿在火線前沿指揮11師作戰。戰場上炮火紛飛、硝煙瀰漫,突然,一顆子彈飛來,擊中了羅瑞卿的臉頰,從另一邊彈出,羅瑞卿負傷倒地。這時,蜂湧的敵人已經衝上了聶鶴亭33團陣地前的一個山頭。曾士峨眼中冒出了怒火,他一邊叫葉青山醫生把羅政委的傷口包紮好,將他抬下戰場。一邊厲聲命令身旁的特務連長楊得志:“立即帶特務連給我拿下這個山頭,完不成任務,我槍斃你!”楊得志剎地將手槍一揮,吼道:“特務連,跟我衝!”戰士們端起槍嗷嗷叫著殺了上去,把三倍於己的敵人阻擊在半山腰,無法向上前進一步。曾士峨率領全師和兄弟部隊一起,激戰4小時,將敵47師完全擊潰。紅軍乘勝追擊,直指富田。從此,曾士峨師長兼政委,直至犧牲。5月18 日,曾士峨率11 師追殲敵43師一個旅;5月20日,率部隨大部隊攻克廣昌;5月22日,參加中村夫坑哨口戰鬥,激戰兩天一夜,擊潰守敵。在毛澤東、朱德指揮下,紅軍從西到東,橫掃七百里,粉碎了蔣介石的第二次“圍剿”。

1931年8月初,在第三次反“圍剿”中,曾士峨指揮11師參加了全殲官雲相47師的蓮壙戰鬥,擊潰郝夢齡師的戰鬥。8月11日,又參加了全殲毛文炳師四個團的戰鬥。其中,在良村和黃陂兩次戰鬥中,11師以傷亡百餘人的代價,斃傷敵500名,俘虜敵軍官20多人士兵600多人,取得了突出的戰果。

“鋼軍”之帥血灑江西興國竺高山

1931年9月8日,一場動人心魄的激戰在江西興國縣高興圩西北的竺高山進行著,這是紅軍第三次反“圍剿” 中最慘烈的一場對峙戰。參戰雙方的主力是紅四軍曾士峨11師和國民黨19軍蔡廷鍇60 師、戴戟61師。

當年6月,蔣介石組織23個師另3個旅約30萬兵力進攻我閩、贛根據地,毛澤東率部千里迂迴,打運動戰,尋隙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打了多次大勝仗。到9月初,蔣介石對中央紅色根據地的“圍剿 ”即將宣告破產,國民黨各路軍正全線撤退。高興圩的戰鬥是9月8日上午打響的。當時紅四軍軍長林彪、政委聶雲臻在陣地上用望遠鏡反覆觀察正在撤退的敵人,看到敵60師、61師主力都已離開高興圩往興國去了,騾馬隊、伙食擔子也過去了,只剩下一個團在後面打掩護。林彪說:切他個尾巴!11師迅速穿插過去,一打,並未很快消滅這個團,敵人的大部隊返回來接應,越打越多。19路軍是蔣鼐文和蔡廷鍇的部隊,兩廣籍士兵為主,以能打狠仗著稱,穿短褲,爬山如履平地。這兩個師裝備精良,平時吹噓“在戰場上子彈殼也不讓別人撿走一顆”,號稱是從未敗過的“鐵軍”。當時,我軍的武器不如敵人,敵人多是衝鋒槍和機關槍;而11師還有人使用梭標作衝鋒的武器,一些老式“漢陽造”步槍,很少有刺刀。

從上午酣戰至下午,雙方都打紅了眼,戰鬥成了膠著狀態。曾士峨率領11師官兵用槍托、梭標、大刀和石頭跟敵人拼殺、肉搏……他告訴自已的將士:“我們是工農紅軍,是鋼鑄的,是鋼軍。一定要把‘鐵軍’吃掉!” 戰至黃昏,紅11師的子彈打光了,人員傷亡過半,敵人也留下了2000餘具屍首,屍橫遍地,血染山岡。曾士峨已經組織了兩批敢死隊衝鋒,打退了蜂湧而上的敵人。正在間隙,敵人又一次發起進攻,向紅四軍軍指揮所方向衝鋒,情況十分危急!曾士峨立即命令把手榴彈、刺刀集中起來,組織全師以黨團員和排以上幹部為骨幹的敢死隊,親自帶領撲了上去!在進攻中,不幸被敵人的衝鋒槍射中胸部,壯烈犧牲。這個時候,雙方都已無力再戰。紅軍為爭取主動,旋即撤出戰鬥。聽到曾士峨犧牲的消息,毛澤東十分難過,狠狠地批評了林彪。許多戰士都放聲大哭自己的師長。

高興圩戰鬥,紅軍損失之大為紅軍戰爭以來所僅有,斃傷敵2000餘人,自己傷亡2200餘人,紅三軍團第四師師長鄒平也在另一場戰鬥中陣亡。對於這次戰鬥的評價,毛澤東認為打成了僵持,林彪則說打了個平手。國民黨軍指揮此戰的蔡廷鍇將軍,激戰之時連隨從都逃跑了。他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當時“見此情景,危殆萬分,憤欲自殺以殉”,事後“三天內,日夜不能閤眼……”

(據人民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