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中醫預防調攝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中醫預防調攝

女性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患病率是男性的2~4倍。由於生活中女性在家裡洗洗涮涮比較多,跟水接觸的時間、次數比男性多,再加上女性的體質和抵抗力較男性弱,女性更容易患類風溼性關節炎,尤其是30歲以上的中年女性。

山東淄博古方中醫疑難病研究所中醫專家認為此病中醫稱為“痺病”,正氣不足是痺病的內在因素和病變的基礎。體虛腠理空疏,營衛不固,為感邪創造了條件,故《諸病源候論,風病·風溼痺候》說:“由血氣虛,則受風溼”。《濟生方·痺》也說:“皆因體虛,腠理空疏,受風寒溼氣而成痺也。”正氣不足,無力驅邪外出,病邪稽留而病勢纏綿。

正氣不足,感受風寒溼熱外邪,阻滯經絡,痺阻氣血,引起肌肉、筋骨、關節等部位痠痛、麻木、重著、腫脹、屆伸不利或關節腫大、變形為臨床表現的病證,隨著病程的發展,可形成痰瘀痺阻,氣血耗傷,甚至內傳臟腑。

古方中醫專家指出平時注意調攝,增強體質和加強病後調攝護理,格外重要。

從中醫上講,春天在五行屬風,春季多風,關節疼痛主要是風寒溼等外邪侵襲所致,而風邪為主導,所以避風防寒保暖很重要。尤其要注意呵護關節,早晨上班騎電動車的尤其要注意保護好關節。另外,儘量少接觸涼水。

春天陽光明媚天氣漸明,可多做一下運動,可以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練瑜伽等有氧運動為主,以增強體質。運動時間以白天為主,要在戶外有陽光的地方和風和日麗的時候為宜;有條件的可經常去郊遊。運動應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如果得了類風溼關節炎,鍛鍊時要注意“以動防殘”。在急性期或關節腫痛明顯時,最好減少大量運動,做到“動靜相兼,練養結合”。病情相對穩定時,可適當增加運動。

睡眠對女性來講可是最好的化妝品!中醫認為春季在五行屬風,與五臟中“肝”相合。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睡眠是對肝臟最好的保護,合理充足的睡眠,能使肝臟得以休養,肝血充足,自然不容易因風邪而受病。

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尤其是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應避免熬夜,保證睡眠時間。

改善陰冷潮溼等不良的工作、生活環境,避免外邪入侵。一旦受寒、冒雨等應及時治療,如服用薑湯、午時茶等以祛邪等措施都有助於預防痺病的發生。

摘自:古方中醫網

  •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APP,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件,只專注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