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对信阳毛尖一些浅薄的认识

以下内容转自百度贴吧信阳毛尖吧,原创人贴吧ID:天真小PI孩,某宝店:寨灵寺信阳毛尖。

作为土生土长的信阳人,总是听到很多朋友说喝过信阳毛尖,到时候喝不出十大名茶的味道,以致对信阳毛尖的味道进行质疑,对于此种情况,本人感到很悲哀。目前对于信阳毛尖的市场很混乱,川芽、湖北茶、陈茶、真毛尖掺假毛尖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果没有对信阳毛尖的认识大家是喝不出来您买到的毛尖是否真假的。鉴于此,我把本人对于信阳毛尖了解拿出来跟大家交流,共同学习。

对信阳毛尖一些浅薄的认识

寨灵寺信阳毛尖

对信阳毛尖一些浅薄的认识

寨灵寺信阳毛尖

对信阳毛尖一些浅薄的认识

寨灵寺信阳毛尖

对信阳毛尖一些浅薄的认识

寨灵寺信阳毛尖

对信阳毛尖一些浅薄的认识

寨灵寺信阳毛尖

对信阳毛尖一些浅薄的认识

寨灵寺信阳毛尖

苏东坡曾经说过:淮南茶信阳第一,这是古人对信阳茶的肯定。信阳毛尖干茶特点,细,圆,紧,直,白毫显露口感香高,比龙井味浓,比碧螺春口感要重。一些资深茶友这样评价信阳毛尖:如果从茶业口感及外观来进行评价,信阳毛尖跟洞庭碧螺春可并列第一。

对信阳毛尖一些浅薄的认识

寨灵寺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产区八县两区,133个乡镇,100万亩茶园。年产2000万公斤。在信阳山区,茶叶是农民最重要收入来源。由于信阳毛尖市场的乱象,茶叶价格上不去,很多茶农都荒废了茶园。由于找不到销售渠道,信阳本地茶叶卖给经销商过低,加上采茶、炒茶的辛苦,信阳茶叶推广举步维艰。

信阳位于北纬31.23-32.24度,信阳毛尖主产地为浉河区五云两谭一山一寺。信阳毛尖产区北到淮河,南到大别山,北到谭家河,西到桐柏附近,东到固始县。对信阳熟悉的朋友应该有个印象,信阳平均气温15度,雨量充沛,山区土壤多为黄、黑砂土壤,深厚疏松。山上茶叶背阴坡的比向阳的好,多的不在解释。

对信阳毛尖一些浅薄的认识

寨灵寺信阳毛尖

对信阳毛尖一些浅薄的认识

寨灵寺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香气多为清香、板栗香、兰花香,高火香,口感相比龙井,碧螺春醇厚一些,回甘要强些。

汤色这是一个大话题,目前大家对信阳毛尖的混汤、清汤问题讨论比较多。我发图给大家示范,现在市场上对信阳毛尖有小混蛋之称,以前这个称呼是没有的,这种情况只说明了一个经济学问题:劣币驱逐良币,好的正宗的毛尖是不应该混淡的。信阳本地茶叶相对于某些地方要晚发芽,但是其他某些地方的茶树早发芽,用那些早期发芽的茶树的芽做出来的茶茶汤比较混,鉴于信阳毛尖十大名茶的身份,也由于这些非本地的假冒毛尖混汤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市场上不负责任的茶商便宣传毛尖是芽越小越好,汤也是必须混才好。对于这种市场错误的认知,以讹传讹,慢慢的信阳毛尖越来越混,芽越来越小,口感越来越淡。但是不可否认,也有人说清汤不好喝,认为混汤的滋味重有味道,这样我也无可奈何。但是个人认为,只有做信阳本地清汤信阳毛尖,才是对市场负责人的做法,才是对市场负责人的做法,才是对客户负责人的做法。下面放出外地小混淡,大家注意外地茶茶绒是成团的,陈放时间长会比较明显。

对信阳毛尖一些浅薄的认识

外地小混淡

对信阳毛尖一些浅薄的认识

外地小混淡

对信阳毛尖一些浅薄的认识

外地小混淡

信阳毛尖干茶比较漂亮的,细如眉毛,白毫显露,直。干茶代表一个茶叶的外边,一个资深的炒茶师傅,跟一个新手炒出来的干茶很大区别,导致同样的茶青,出售价格可能差很多。什么叫做白毫显露呢,就是看似有毫,但并不是外表有毛。

对信阳毛尖一些浅薄的认识

显毫

对信阳毛尖一些浅薄的认识

有毛

信阳毛尖分清明茶、谷雨茶、春尾茶、夏茶、白露茶。清明茶,又名明前茶。由于信阳地处中原,鉴于河南地区的气候,清明时期的信阳毛尖是很少的,有的茶几乎没有生长出来,由于量少,所以物以稀为贵。茶青150~120,小山的话80左右,上山拿茶价格都到800,本地加一些1000多,再到外地实体店翻3被2000左右很正常。有些时候我把家里明前茶给的价格低,便有人会说我的茶假的,这是一个信任的问题。

春尾茶,俗称春茶尾子,当地口粮茶,几十块钱到100多块钱。一芽一叶、一芽两叶多。价格虽低,但茶味足。如果去过信阳的朋友吃过农家乐,招待你们的不是茶叶末,就是春茶尾子,或许好点的地方是谷雨茶。去信阳别忘了喝南湾鱼头汤,舌尖上的中国推荐哟。

夏茶,会有苦涩的味道,生产较少,走量的多。夏天基本没有人采茶,太辛苦,而且不挣钱,茶青几块一斤,或者更少,加工师傅也不炒,主要供应茶馆免费茶。

白露茶,估计喝的人不多,秋天天气冷,茶叶轻质会提高的。极好的生长环境,特殊口感清香,醇厚。

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为:筛分~摊放~杀青~揉捻~理条~初烘~摊凉~复烘。这里值得大家注意是最后一个复烘的工序,我们给批发商的茶,很少复烘,10斤茶烘一下只有9斤了。但是信阳毛尖对干度要求很高。信阳毛尖对含水度的要求在6%左右,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干了容易碎,湿了口感下降。信阳毛尖茶水浸出物46%,高出国家标注39%

总体说一下毛尖的口感。从高级往下,清香覆盖苦涩感,慢慢有清香,有苦,有甘甜,再往下,就是香气变淡,苦,带着涩。

新茶陈茶对比照,陈茶色泽暗,发乌。陈放一会,泛红汤。打叉的为陈茶。

对信阳毛尖一些浅薄的认识

新茶

对信阳毛尖一些浅薄的认识

陈茶

对信阳毛尖一些浅薄的认识

陈茶

信阳毛尖走不出去需要所有信阳作茶人家反思。在网上随意找个人问喝过信阳毛尖没,人家会回答,喝过但是感觉不是真宗的,没有十大名茶的感觉。。。。。假冒伪劣造成信阳毛尖走不出去也是一个方面。。。信阳的作茶人一起用心经营信阳毛尖这个品牌才能让信阳毛尖走向全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