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厚積薄發杭州灣——世界第五大灣區崛起

杭州灣

處於上海、杭州、寧波三大都市幾何中心,覆蓋嘉興、紹興、舟山三地。錢塘江、曹娥江由此入海,形成喇叭號角形海灣,是國內唯一河口型海灣。

杭州灣也是沿海開放帶、長江經濟帶、長江三角洲城市群與“一帶一路”等多重國家戰略的交匯點,代表未來中國東部發展新高度。

厚積薄發杭州灣——世界第五大灣區崛起

▲杭州灣交通示意圖

杭州灣的交通大升級

杭州大灣區港口密集,擁有23個港口,21個機場,40座大型橋樑,以及密集的高鐵、高速公路網絡,通江達海,暢通五洲,兼具陸海聯運之勢。

4大國際空港

一個半小時交通圈覆蓋上海浦東、上海虹橋、杭州蕭山、寧波櫟社四大國際空港,以及上海、寧波兩大國際港。

厚積薄發杭州灣——世界第五大灣區崛起

▲杭州灣國際空港示意圖

背靠2大天然良港

世界前三甲的集裝箱港口——寧波舟山港,全球建設規模最大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上海洋山深水港。

厚積薄發杭州灣——世界第五大灣區崛起

▲寧波舟山港

兩個

中國億噸大港顯然能讓杭州灣灣區與全球各地快速建立經濟聯繫。

2條高等級航道

規劃形成2條高等級航道(杭甬運河、杭甬運河複線),積極發展河海聯運,實現水運復興,重構紹興產業,重建紹興水城。

厚積薄發杭州灣——世界第五大灣區崛起

▲杭甬運河線路圖

7座跨海大橋

以杭州灣跨海大橋,朱家尖跨海大橋,象山港大橋,六橫跨海大橋,舟山跨海大橋,東海大橋為代表的7座跨海大橋。

厚積薄發杭州灣——世界第五大灣區崛起

▲杭州灣跨海大橋示意圖

厚積薄發杭州灣——世界第五大灣區崛起

▲東海大橋

其中嘉紹大橋和杭州灣跨海大橋的日均車流量在3萬輛以上!

從嘉興到紹興、寧波,直接即達,大大節省了繞杭而行時間成本!

5條鐵路和軌道交通通道

規劃形成2條高速鐵路客運專線(既有杭甬高鐵、規劃杭紹臺鐵路北延)、2條市域市郊鐵路(在建杭紹城際鐵路、既有蕭甬鐵路)、1條貨運通道(預留沿海貨運通道)的5線格局。

厚積薄發杭州灣——世界第五大灣區崛起

▲杭甬高鐵規劃圖

厚積薄發杭州灣——世界第五大灣區崛起

▲杭紹臺鐵路

厚積薄發杭州灣——世界第五大灣區崛起

▲杭紹城際鐵路示意圖

厚積薄發杭州灣——世界第五大灣區崛起

▲蕭甬鐵路示意圖

4條高速公路通道

優化完善高速公路網,規劃形成4線結構(既有杭甬高速、新建杭紹甬高速、新建杭金衢高速至杭紹臺高速聯絡線、在建杭紹臺高速)。通過高速公路加密成網,帶動杭紹產業一體化發展。

厚積薄發杭州灣——世界第五大灣區崛起

▲高速示意圖

9條快速路通道

9條融杭快速路,特別是以杭州中環作為融入杭州核心城區的主要抓手和快車道,實現杭州30分鐘交通圈。

厚積薄發杭州灣——世界第五大灣區崛起

▲杭州灣交通總覽

區域人口規模

杭州灣大灣區滬杭總人口達5170.07萬人。其中浙江城市的戶籍人口比例相對較高。

厚積薄發杭州灣——世界第五大灣區崛起

戶籍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中國指標代表著城市人口流動性。杭州灣區內,人口流動性的本土化程度和人口粘性也相對較強。

GDP概況

六市GDP比較,上海遙遙領先;排名第二的是杭州,寧波緊追杭州排在第三。紹興、嘉興兩市GDP排在全國城市前60,舟山受其人口數量制約,排在100名之後。

厚積薄發杭州灣——世界第五大灣區崛起

人均GDP,杭州超過上海,拿下第一名。主要原因在於杭州作為浙江省的省會城市,集聚眾多民營企業及互聯網企業,人均GDP相對高。舟山市人均GDP超過了紹興、嘉興,跟上海、寧波不相上下。

厚積薄發杭州灣——世界第五大灣區崛起

產業佈局、協作分工

城市間差異化發展策略是實現灣區經濟集合效應的關鍵

在杭州灣區,上海將發揮其金融和科創優勢;杭州將著力打造全球性互聯網+創新創業中心;寧波將成為先進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集聚地,嘉興、紹興、舟山等成為協同空間。

其中,浙江將統籌全省資源要素,推動八大高能級平臺建設:杭州江濱國際智造新區、杭州城西科創新區、爭創自由貿易港、寧波大東部科創新區、寧波環灣智能經濟新區、嘉興全域科創城、南太湖綠色發展新區、紹興先進智造基地!

各盡其能、各擅其長,使杭州灣大灣區成為了中國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板塊,將迎來世界的風口!

杭州灣大灣區,於浙江而言,是一次難能可貴的歷史機遇,值得每一個浙江人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