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東晉開國者 元帝司馬睿僅能保區區江左 無規取中原之心

司馬睿(276年----322年)襲封琅邪王,被封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西晉滅亡後,部下於公元317年3月擁奉他為晉王,改年號為建武,定都建康。史稱東晉。318年----322年在位6年。

東晉開國者 元帝司馬睿僅能保區區江左 無規取中原之心

司馬睿即位後,因為在皇族中聲望不夠,勢單力薄,所以得不到南北士族的支持,皇位不穩。但是,他重用了王導。王導運用策略,使南方士族支持司馬睿,使北方南遷的士族也決意擁護司馬睿,穩定了東晉政權,維持了偏安局面。司馬睿十分感激王導,任他為宰相,執掌朝政。時人謂之"王與馬,共天下"。

東晉開國者 元帝司馬睿僅能保區區江左 無規取中原之心

司馬睿在穩定了皇位後,大權旁落引起極大的不滿,他引用劉隗、刁協、戴淵等為心腹,試圖壓制王氏權勢。並暗中進行軍事部置,試圖最後排除王導勢力。王敦先發制人,從武昌起兵擊敗劉隗,進入建康,殺死刁協,在王導的勸說下,王敦才退兵武昌,政權仍然由王導控制。司馬睿見無法動搖王導勢力,自己雖名為天子,號令卻不出宮門,漸漸憂憤成病,臥床不起。他想到大臣中只有司徒荀組對自己比較忠順,就任命他為太尉兼領太子太保,打算讓他參與朝政,鉗制王導。不料司徒荀組受任不久就病死,司馬睿更加憂傷,病勢加重。

東晉開國者 元帝司馬睿僅能保區區江左 無規取中原之心

永昌元年閏十一月初十日(323年1月3日),晉元帝憂憤病逝。終年47歲,在位6年。諡號元皇帝,廟號中宗,葬於建平陵(江蘇江寧)。 遺詔由太子司馬紹繼位。

軼事典故

曹魏時期,有一本流傳很廣的讖書叫《玄石圖》,上面記有"牛繼馬後"的預言,司馬懿又請星象家管輅占卜子孫運勢,管輅占卜的結果與《玄石圖》不差毫釐。司馬懿不解何意。後來他位居太傅之職,權傾天下。他手下有個將領叫牛金的,為他出生入死,立下殊勳。司馬懿忽有所觸,想起"牛繼馬後"的預言,心裡十分忌諱,怕牛金將來會對子孫不利,就派人請他赴宴,酒中下毒,牛金為人坦蕩,沒有提防之心,"飲之即斃",就這樣稀裡糊塗地送了命。

司馬懿自此以為,牛金已死,子孫便可高枕無憂坐享福貴了,殊不知世事難以預料。司馬懿的孫子司馬覲襲封琅琊王后,其妻夏侯氏被封為妃子。夏侯氏很風流,沒多久就與王府也叫牛金的一個小吏勾搭成奸,後生下了司馬睿。

此即史書所言,司馬睿並非皇族血脈,而是琅琊王府小吏牛金的兒子。只是因為有"牛繼馬後"的傳言,導致了戰將牛金被冤殺。後人遂戲謔地稱司馬睿為牛睿,比如明朝思想家李贄,就直稱東晉為"南朝晉牛氏",而不稱司馬氏。

"牛繼馬後",即是指司馬睿為牛氏之子,牛姓代司馬氏繼承帝位。歷史文獻有多記載,除了《晉書》 和《魏書》 ,《鶴林玉露》 《容齋隨筆》 《賓退錄》 等書也有相關描述。

東晉開國者 元帝司馬睿僅能保區區江左 無規取中原之心

東晉(公元317-----420,共104年)。東晉王朝立國江南,社會基本處於安定狀態,經濟和文化得以發展,經他和以前的東吳,以後的宋、齊、梁、陳歷朝的經營,江南繁華起來了,故史稱此六個王朝為"金粉六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