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大家如何看待《水浒传》中白衣秀士王伦这个人物?

历史凌烟阁唐俭


“白衣秀士”王伦通常给人的印象是没啥本事,又小肚鸡肠、嫉贤妒能。当林冲火并王伦时,很多人都觉得大快人心。其实,这是我们站在林冲与晁盖等人的角度上看待这个问题。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假设我们是王伦,设身处地的想一想,是该对林冲与晁盖等人敞开怀抱呢?还是闭而不纳呢?

林冲火并王伦,未必就算得上道义、坦荡。且看林冲火并王伦的逻辑,林冲道:“量你是个落地穷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 .....道:“你是一个村野穷儒,亏了杜迁得到这里!柴大官人这等资助你,赒给盘缠,兴你相交,举荐我来,尚且许多推却!今日众豪杰特来相聚,又要发付他下山去!这梁山伯便是你的?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不杀了要你何用!你也无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

林冲的这个逻辑,其实是强盗的逻辑。1)量你是个落地穷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王伦曾是落地穷儒不假,但梁山泊的这家“公司”却是王伦等一手创立的,并且在江湖上都有了一些声望(连官府都不敢管)。说其没真才实学,你又到别人创立的公司来要求入股?况且山寨就是王伦创立的,王伦又如何做不得山寨之主?难道自己创立的公司,遇上能力比自己强的“打工仔”,就得把董事长的位置让出去不成?

2)这梁山伯便是你的?梁山泊的基业乃是王伦等人一手创立的,又不是国企,如何看不得是王伦的? 3)嫉贤妒能的贼。你到别人所创立的公司来要求入股,别人不让你入股,那自然是别人有自己的风险评估。这跟嫉贤妒能也根本无关。柴进是曾对王伦有过恩惠,但不代表王伦对柴进所推荐的人就不能作一下风险评估。柴进不敢接纳的“烫手山芋”,王伦就未必不会觉得烫手。

王伦为何不愿接纳林冲?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跟林冲的面相有关。林冲的绰号“豹子头”,其实就因其长相而得名,按书中的描述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林冲的形象是按照三国时,张飞的形象来刻画的。因此,林冲还有个绰号就叫“小张飞”。试想,这种面相粗野的人通常会给王伦这种文质的人,带来一种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其二,跟林冲得罪高太尉有关。王伦等人占据梁山,不过是图个生计,并非是农民起义。所以,其不敢得罪於朝廷。

王伦不接受晁盖等人入伙,那就更在情理之中了。原文;吴用道:“兄长(晁盖)不见他(王伦)早间席上与兄长说话倒有交情;次后因兄长说出杀了许多官兵捕盗巡检,放了何涛,阮氏三雄如此豪杰,他便有些颜色变了,虽是口中答应,心里好生不然。” 王伦不接受晁盖等人入伙,一大原因仍然是不愿意得罪於官府。这对於王伦,不能说得上错。所谓的“江湖道义”也并不意味着萍水相逢,就得替别人承担全部风险。

再则,晁盖等七人并二十余家丁、渔民前来要求入伙。这是一支值得提防的力量,王伦这边,杜迁、宋万,算上朱贵,拢共才四位头领,本身又是寻常。而晁盖等一伙,倒是一下子来了七位头领。这以后,是听王伦的,还是听晁盖的?

这个情形跟宋江上梁山的情形很相似,宋江带了27位头领上了梁山。而晁盖原有旧系头领那边才坐了9位。每逢宴会,都是一边热闹,而另一边冷清。而随着宋江一系的势力越来越大,晁盖渐渐地就被宋江架空了,成了傀儡,越来越不被人放在眼里(段景住想入伙梁山,都向宋江献马了,而对梁山泊主的晁盖却一无表示)。晁盖被羞辱的怒不可遏,愤而攻打曾头市,结果却是死得不明不白。

晁盖之死,很像隋末瓦岗寨的翟让之死。翟让把瓦岗寨的寨主之位让给了能耐比自己大的李密,可是翟让旧部与李密的矛盾还很大,以致翟让最终还是遭了李密的毒手。想想当初,宋江初上梁山时,晁盖还对其礼让寨主之位。而当宋江顺理成章承接寨主之位时,晁盖却要故意“恶心”宋江一把,两人之间的关系可想而知。

所以,王伦不接受晁盖等人入伙,绝对是其理性的选择。晁盖等人对王伦来说,绝对是居心叵测,迟早会做出雀占鸠巢之事。王伦也绝非如林冲所言的那般嫉贤妒能,在杨志途径梁山时,王伦就想留下杨志。杨志脸上有大块胎记,这种人尝尽世人的白眼,往往容易自卑,但通常也会更懂得感恩,也更本分、更可控。而林冲与晁盖等则不然。


有知社


白衣秀士王伦,水泊梁山的原始控股股东。此人有点学问,但心胸狭窄,小肚鸡肠,且占有欲极强,不愿意他人分享富贵,最终走向死亡。

看看王伦都用什么人就知道他的眼光了。云里金刚杜千,摸着天宋万,一看绰号就是两个大高个,而且在水浒里很少见到两人发表意见,这说明俩人能力有限,是对沉默的巨人。这样的人,王伦才愿意接纳,他们不仅没什么见识,简直都没有脑子,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地位。

但是晁盖、吴用上山投奔他的时候,王伦感到了威胁。他希望这帮大名鼎鼎的家伙赶紧滚蛋,不要影响到自己的地位。可惜他错了。吴用只是略施小计,就把林冲的无名火给激了出来。不敢杀太尉,还不敢杀你这么个口是心非两面三刀的家伙吗!我林冲上山的时候你也是百般刁难,你把这当成你自己的私有财产了吗?你以为镇的住两个傻大个就能为所欲为了吗?今天我要让你看看我爆发后是什么样子的!我杀!


这张图有点对付,但还是有那么点意思,凑合看吧。

王伦的悲剧在于自己能力小,又不舍得撒手,还屡屡冒犯强龙们,最后自己这条地头蛇也玩不下去,众叛亲离,只有死路一条。


泰山7001


刀叔观点:王伦必须死,不死就说明不了古代读书人的悲凉。

电视剧《水浒传》看了不下十遍,但每次看到林冲火并王伦时都大呼过瘾。然而今早上醒来,偶然想到这个倒霉的白衣秀士,遐思半晌,竟对此前的蔑视与痛恨生出些歉意。

王伦的绰号很有意思,它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体、一类人的总称。“白衣秀士”,原指尚未及第的士子,就是现在的高考落榜者。就是这么一个高考落榜生王伦,在求学无望,报国无门的情况下,只得走自由创业的途径了!

以一介书生而加入打家劫舍的山贼路匪,这本身就已经表明其人非凡的勇毅,至于他竟然还坐了山寨的第一把交椅,手下喽罗众多不说,还臣服了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两位擎天柱般的大汉,甚至,号称“旱地忽律”的朱贵也在他手下坐了第四把交椅,这就不能不叫人佩服。

为安定其心,王伦又特批朱贵在水泊彼岸开了一座鳄鱼酒楼,于山寨分红之外,兼领一份杜宋二人所没有的总经理高薪,由此可见,这位白衣秀士是颇谙以文驭武之道的。

在王伦的心目中,有一条理想的道路:应试中举,封官荫子,成就功名利禄。但现实是残酷的,往往朝着人们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王伦时运不济,“不及第”,落个穷困潦倒。他和摸着天杜迁两人,不得不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慕名投奔柴进,蒙其收留。可寄人篱下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王伦、杜迁两人想要的生活。他们得些柴进资助的银两,辗转来到山东济州的水乡梁山泊落草。

“文无仕途,揭竿杀戮。”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勤读苦学的文弱书生,到江湖越货杀人的强盗,这该经历一个怎样的灵魂挣扎与煎熬?那一袭白衣,便是王伦内心至美纯善的向往。写尽当时多少读书人的凄凉境地,读来阴风四起,感觉背脊凉飕飕的。

王伦选中梁山泊作为大本营,绝不是偶然,而是以战略眼光实地考证,经过细思量的,其原因有三:

第一,梁山泊水系四通八达,水域宽阔,退守自如,比较安全;

第二,给养容易保障,基本生活不愁。阮小七就曾对前往考察、拉他入伙的吴用说过:“如今泊子里新有一伙强人占了,不容打鱼。”为什么不许周边的百姓在泊子打鱼?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兄弟,有足够的鱼可吃。不用像少华山上的神机军师朱武、白花蛇杨春、跳涧虎陈达那样,为粮食发愁,还需假途史家庄去华阴县借粮;

第三,宛子城、蓼儿洼地势独特。自金沙滩上岸,“两岸都是合抱的大树”、“四面高山”、“中间里镜面也似,一片平地,方可三五百丈”。王伦等人在这里盘踞,“半山里是一座断金亭子”、“再转将过来,见座大关。关前摆着枪刀剑戟,弓弩戈矛,四边都是檑木炮石”、“三关雄壮”、“靠着山口才是正门,两边都是耳房。”

可见,他们已依山势地形,将其打造成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快活寨子。要不是他选择梁山泊,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后来也不可能使晁盖、宋江这帮农民起义者,立足于此,跟朝廷对抗,成就一番事业。

梁山西近首都开封,东临海滨,南向江淮,北上燕北,这是一个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富饶之地,为以后梁山成为一个好平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这可以看出,王伦还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知识分子,知识就是力量。在刚开始的梁山公司董事会四个成员中,王伦的武功应该不是最高的,但是文化水平应该是最高的,所以他坐了董事长!

接下来,公司的发展出现了转折,如果没有小旋风柴进的推荐,林冲的到来,王伦的生活绝对是有滋有味的。后边的故事和结局大家都知道了,随着林冲、晁盖、吴用等人上山,王伦心胸狭隘、处事不当,终究死在林冲之手,演绎了一出强龙偏压地头蛇的好戏!

王伦必须死,不死就说明不了古代读书人的悲凉。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创精品,全网总曝光15亿次的优质MCN自媒体,欢迎关注我们!)


王铭苇


如果把王伦放在《水浒传》的大背景下,其实王伦的性格、能力就已经不重要了。

王伦原本是一个落地的秀才,所谓落地秀才,也就是和吴用、萧让一个级别的存在,需要依靠一个大靠山,自己才能生存。于是吴用选择的靠山是晁盖,萧让直接考取公务员走了,而王伦,则投奔到了柴进的庄上。

但柴进其实是一个特别“低调”的人,比如高廉的妻弟殷天锡打算霸占柴进叔父柴皇城的宅子,柴进才不在乎,只是说等柴皇城过了头七,宅子该送就送了。毕竟掉毛的凤凰不如鸡,柴进虽然生活的乐乐呵呵的,但大宋皇帝毕竟霸占的是柴家的天下,等身份传到柴进的时候,柴进的政治生命基本上睁开眼睛也就看到头了——一点希望都没有。

所以对柴进来说,当官的基于他有”丹书铁券“的身份喜欢和他交好,但柴进的”官方“朋友圈其实往往都是监狱里的管营、差拨这样的小人物,有点身份的人,还真看不上柴进的三瓜俩枣。

于是就有一个很吊诡的现象,柴进在白道的身份很高,但真正的白道又看不上他,不和他玩;柴进也要混黑道,但基于柴进在白道的身份,柴进也看不上黑道的好汉。所以108将里107个人都在相互称”哥哥“”兄弟“,但柴进的称谓永远是:柴大官人。

老大如此,王伦的命运也就呼之欲出了。王伦投奔到柴进的庄上,但柴进手下并不缺一个落地的秀才,说到底,洪教头没事干还能耍个棒子跳个钢管舞,一个秀才能干什么?

所以王伦只能拿着柴进给的”天使投资“,拉着杜迁一起开辟了“水泊梁山”的基业,说到底,梁山不过就是柴进投资的一个子公司,专门帮助柴进吸纳天下好汉。然而即便是土匪,王伦也必须遵守露两点的底线——不惹官府,不惹土匪。

王伦是不打家劫舍的,他下命令,石碣村的村民不能上八百里水泊捕鱼,而且阮氏三雄这样的人物还真就听话了。

所以王伦不怕林冲杀人,怕的是林冲火烧草料场;王伦也无所谓晁盖抢劫生辰纲,但晁盖杀死官兵,就是不行。

可王伦的悲剧就在于,水泊梁山在柴进的宣传下,太有名了,树大招风,王伦的悲剧也就无法避免了。毕竟你不得罪人,别人会得罪你啊!


酒骑风


王伦是个有战略的成功者,这点必须承认:

1,王伦为梁山公司创始人,柴进为实际出资人和事实上的合伙人。

2,每个公司都有他的愿景和目标,王伦的梁山定位成“小而美”,何错之有?

3,王治下的梁山并不与政府、官府撕破脸皮,不想成大事,也不想被招安,简直是宋末乱世中的清流。

4,晁盖、林冲等不地道,没义气,吃别人的饭砸别人锅。


司马砸光


小说《水浒传》的人物王伦,一般被认为是心胸狭窄的典型,后来成了各种嫉贤妒能、没有胸怀的代名词。王伦是在小旋风柴进的资助下,成为梁山的首任寨主,人称“白衣秀士”,麾下有杜迁、宋万,朱贵等头领。如何看待王伦其人呢?事实上,要用现代科学的观点分析,否则有失公平。

晁盖等七人逃往梁山,作为梁山老大,王伦会不会收留他们呢?在我们一般人的印象中,总是觉得王伦是个不能容人的人。不想收留他们。其实,细读《水浒》,会发现王伦一开始其实还是欢迎各路好汉来投奔梁山的。当晁盖等人来投的时候,书上这样描写:先是“王伦领着一班头领,出关迎接。”然后,“山寨里宰了两头黄牛,十个羊,五个猪,大吹大擂大筵席。”非常热情好客,招待晁盖等人,还是很的讲义气的。



但是,当得知晁盖抢了生辰纲,又杀了五百官兵的事,书上写道:“王伦听罢,骇然了半晌。心内踌躇,做声不得。”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起,王伦的态度开始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他在想:我的天!这帮家伙犯的是弥天大罪,收留他们,不是在找死嘛!以后梁山就完了。不想收留。怎么办有面子呢?


请大家都吃饱了,王伦叫人端个盘子上来,白送一盘子金银,做为跑路费。我这里太小了,安不下许多真龙,还是麻烦大家到别处去寻个大寨安身,些许薄礼,万望笑纳。这也是他的处世哲学婉言拒绝,礼数周到!有问题吗?

怎料到,吴用来了就没想再走!因为他们犯下滔天罪行,除了梁山带这么多财物根本无处安身。于是吴用挑拨、激怒林冲,出现了血腥的一幕……王伦是悲情的梁山首领,客观而言,从道义上讲,他没有对不起晁盖、吴用等人,却瞬间死于非命。


再回顾林冲来梁山入伙时:林冲来到聚义厅。只见中间交椅上,坐着一个好汉,正是白衣秀士王伦。朱贵向王伦介绍,说这位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绰号豹子头。因被火烧了大军草料场,杀死三人,“逃走在柴大官人家,好生相敬。因此特写书来,举荐入夥。”

林冲怀中取书递上。王伦接来拆开看了,便请林冲来坐第四位交椅。朱贵坐了第五位。一面叫小喽罗取酒来,把了三巡。从这里可见,林冲一来,王伦不假思索,就请林冲坐了第四位交椅。取酒来招待。王伦与林冲有交情吗?根本就没有。这完全是看的柴进柴大官人的面子。开始非常客气。


但是,酒过三巡之后,王伦蓦然寻思道:“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又没十分本事。……他是京师禁军教头,必然好武艺。……不若推却发付他下山去便了免致后患。”感觉到此人的存在,对自己是一种威胁。怎么办呢?

安排酒食筵宴,请林冲吃饱了,端个盘子上来,送给他“五十两白银,两匹纻丝”。很有礼貌的站起来说,我这里是个小寨,恐怕日后误了足下,亦不好看。略有些薄礼,望乞笑留,寻个大寨安身歇马,切勿见怪。林冲婉言拒绝,礼数周到。



从王伦对林冲、晁盖这两次的表现来看,一开始,对他们都是很好的,都是中途临时改变的主意,不想收留他们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王伦只是个干“小买卖”的小盗,还没有引起朝廷的足够重视。而林冲、晁盖都是十恶不赦的通缉要犯,收留他们,毫无疑问是在惹火烧身自掘坟墓。根本就没必要承担这种风险。你们往别处安身,才对梁山安全。

要注意,杨志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王伦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挽留他。同时杨志跟林冲打斗时王伦也亲眼看见,杨志也是武艺高强,留下来可以限制林冲,二人共为自己所用,为梁山出力。怎么说王伦不能容人呢?



梁山的老大是王伦,收留与否他决定。现在,王伦突然想通了,不想要了,就打发他们走,何况还倒贴了价值人民币两三万元以上的跑路费。这又有什么不对的呢?因此,王伦这个人其实还是非常够意思的。只不过本事太小,能力有限,在性格上显得有些小气量罢了。而用现实眼光看,在行为上实在没有任何过错。

既然是古典名著,就需要揣摩研究,从书中可以有新的发现:这个“小肚鸡肠”的王伦,他恰恰是个能够容人的人。如果你硬赖着不走,王伦还是偏偏可以容得下:当时,王伦端一盘银子给林冲跑路,林冲硬是赖着不走。不走,王伦也并没有硬给撵走!于是签字三天杀一个人,以表上梁山决心……



可以说,八百里水泊地势得天独厚,且鱼肥草青真是一方居住和避难的宝地,同时易守难功,确是个足可独霸一方难得所在。王伦作为梁山的开山首领,首先他是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领导能力的,因此杜迁、宋万、朱贵也不能甘心情愿地听他领导。事实上,几位兄弟相处得很和气!

那么,王伦缺少更大的胸襟和抱负,假如王伦心胸开阔志向远大,大可能大器的收纳林冲这样的人,让他为梁山出力,同时也会跟其他几人一样成为自己的心腹之将。这样,以林冲的本领和为人,他会全心全意地帮王伦做稳梁山头把交椅!



而在晁盖一干人上梁山,若有林冲诚意保护王伦,就算有吴用也不敢图谋火并王伦而夺寨。因为,他们第一、知道强夺山寨不讲道义,江湖名声不好,容易被黑白两道若不耻;第二、他们肯定会忌惮林冲的一身本事,八实万禁军教头名声在外,谁敢轻易比划比划!只能做第三把交椅!

但是,偏偏王伦不具备很高的领导艺术和管理能力,他缺少宋江那种高超的外交能力和领导才能,只想做“安稳”的草寇,不公开跟朝廷作对,不干“生辰纲”那样大而令朝廷震怒、官府通缉的买卖。其实这也是一种明确的生活态度,况且杜迁等三位兄弟也是拥护的。

他这个山寨的首领如果提高一下情商水平以及领导艺术,投奔而来的同样会多,他若有晁盖、林冲、杨志、吴用辅佐,只要不象宋江那样总想被“招安”,同样不失为一方豪杰!别忘了,宋江也无非是一“小吏”而已。那样,青史留名也不无可能。相反,他被无情地杀死!


萩龙观世界


作为一个公司的管理者,王伦的所有做法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甚至说他的结局是个悲剧也不为过,为了让公司能更好的发展,王伦结交财主小旋风柴进,两个公司保持密切的商业往来,柴进提供资金,王伦提供人力服务,这不得不说王伦是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大部分人讨厌他是因为两件事,一个是为难林冲,另一个是拒绝晁盖等人入伙,首先说林冲一事,我觉得王伦做法并无不妥,虽然王伦没有太多想法想把公司做大做强,但是当时的梁山上管理层已基本稳定,林冲有才有能力,但是确实不适合在这里面发展,他的才能在这里无法施展,换言之,王伦的小本买卖还没到需要一个职业经理人管理的那个地步,直接辞退林冲又怕伤了柴进的面子,不辞退又不利于管理,甚至影响到自己在公司内的威信,所以呢就处处为难林冲,想让他知难而退自行离开,王伦没想到的是林冲的忍耐和报复心都如此强烈,在晁盖一伙上山之后,伙同众人谋权篡位,自己也被林冲杀害,再说晁盖一伙上山这事,我觉得这更像是一场资本市场经常上演的巧取豪夺的游戏,柴进的倒戈,林冲被策反,让王伦苦心经营多年的公司被晁盖一伙人算计全部夺走,王伦是可悲的,虽然他平时心胸确实不大,管理上也存在问题,安于现状不谋求更大的发展,但是这个人性格上的问题并不能成为别人巧取豪夺的理由,所以说王伦之死是个悲剧!


六万


●白衣–指白色衣服,为古代平民服,故白衣代指平民,亦指无功名的人;也指既无功名也无官职的人。未考中功名的叫白衣秀才。古时还指:①在官府当差的小吏,②送酒的吏人,③受处分官员的身份,④穿便服的士兵。总而言之,白衣指的是草根阶层。

●秀士–秀士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德才优异的人。秀者,绚丽多姿,清秀脱俗,文静高雅,洒脱自然,主相貌、举止之别也。


●白衣秀士–指未曾获得功名的书生。

据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①王伦出身平民百姓,但是有一定的文化,②长相出众,文质彬彬,③是落弟之人,即是一个没有获得功名的书生。

王伦功不成名不就的情况下,召集了一些人,在小旋风柴进的资助下,落草梁山,成为梁山泊的首任寨主,人称“白衣秀士”,麾下有杜迁、宋万、朱贵等头领。可以说,在这个有着八百里水泊、山青水美、鱼肥草青,即是宝地又易守难攻的梁山,足可独霸一方。假如王伦心胸开阔志向远大,再有一定的领导艺术和管理能力,他这个山寨的首领就可以青史留名。正因为他为人心胸狭小,妒贤嫉能,对投奔梁山的人,总是故意刁难,不想收留。一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高俅所害,被迫上了梁山。王伦觉得林冲本事太大,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不想收留他;二是后来晁盖、吴用等人上山,王伦害怕他们压过自己的风头,故伎重演,想用钱财打发他们走。林冲在吴用的智激之下,火并王伦。众人推举晁盖为山寨之主,开拓了梁山的局面。


斯之尔文


王伦是个铺垫,作者施耐庵如此安排,主要是刻画林冲的毒辣,更为将来宋江取代晁盖埋下伏笔。作为王伦一个落地秀才,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他不过是小旋风柴进江湖后备基地的临时代理。柴进祖上把江山让给他人,内心不会没有想法。所以他背后发现江湖势力,加上有免死的丹书铁券,更是通吃黑白两道。从宋江跑路躲到他那里,话语就道明了一切。柴进告诉宋江,就是你抢劫个国库的银两杀了朝廷命官,官府也不敢到我这里来要人。王法在他柴进眼里是没有用的。林冲这样的英雄落难,正是柴进需要的人,马上推荐他上梁山,只是没想到王伦只考虑个人利益,没把老大柴进当回事儿,最终招来杀身之祸。如果他不是那么心胸狭隘,直接安排林冲做第二把交椅,那么完全是另外一个结局。柴进考验过的人,还用你再检验吗?林冲杀的不是普通人,你干嘛多此一举?因为知道自己没本事,嫉贤妒能,林冲不杀他,未来好好来的多了,难道都推下山?迟早也是别人刀下亡魂。


木仓二掌柜


简单地表述一下,王伦其实就是大众化的缩影,换成谁都有那样的想法,这些杀人不眨眼犯下弥天大罪的人对我是否有利,我辛苦创下的基业会不会断送在他们手里?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讲,不得不担犹吧?要说他心胸狭窄还真不好说,他能够拿出金银来作为路费相送已是不错,只是他对事物的处理能还是有限,想想这些他妈的大盗哪是希罕你那个小子儿的人,洞察力太差,也无无用之狡诈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