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近九成的儿科疾病不需要去医院,靠的是这6种宝宝常备药

这 6 种实惠又有用的好药,每个家庭都该备齐

家里有个小宝宝,可怕他生病啦,特别是发烧,宝宝一发烧,全家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有时候半夜烧起来,本来没多大事,折腾到医院反而加重了病情。所以,家中备一些常用药物以备不时之需还是有必要的。

近九成的儿科疾病不需要去医院,靠的是这6种宝宝常备药

1退 烧 药

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口服液) 或 布洛芬(滴剂或口服液)

两者,均可。但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备一种即可。

乙酰氨基酚适用于 3 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布洛芬适用于 6 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

不推荐交叉使用,避免发生用药错误。

受退烧药说明书用法用量的影响,注意事项要求退烧药每天使用次数不超过四次,于是为了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有的家长担心几天内或一天内多次吃一种退烧药,会增加副作用。

于是心里想,如果两种退烧药交替地使用,就会减少每种退烧药的使用次数,也就会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或者认为,同时吃两种退烧药,两种药效叠加后会提高退热的效果。

其实这类观点是错误的。

如果只备一种,则推荐备布洛芬,并按照推荐剂量安全使用,1岁以下的孩子选择滴剂。

2抗 过 敏 药

西替利嗪滴剂 或 氯雷他定糖浆

一般情况下,口服抗过敏药,根据年龄只需要备一种即可,避免用药错误发生,如婴幼儿优选 西替利嗪滴剂。

3皮 肤 病 类 药 物

建议选择备孩子生活中发病率相对高的皮肤病类药物,这类药物基本上都以对症治疗为主。

如湿疹、荨麻疹、蚊虫叮咬、痱子和红屁屁等,这几种皮肤病是婴幼儿最可能发生的,因此家庭可以适当的备这类的药品。

皮肤抗菌护理液(芬母皮肤抗菌液)

可以有效抗菌抑菌,防止刺激性物质刺激宝宝皮肤的防御系统,有效预防湿疹还能用来保湿止痒,缓解湿疹症状,能有效防止皮肤皲裂,大人小孩都可以使用。可是妈妈们还是会担心,于是选择没有激素的中药,却殊不知,很多所谓的中药中却含有强效的激素,对孩子的伤害更大。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氧化锌软膏

鞣酸软膏 或 苯西卤铵乳膏

一般情况下,对于尿布疹、红屁屁,根据情况备一种即可,避免用药错误发生。

近九成的儿科疾病不需要去医院,靠的是这6种宝宝常备药

4胃 肠 道 疾 病 用 药

除了频率比较高的皮肤病之外,胃肠道疾病用药频率也非常高,比如腹泻用药: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之类益生菌和口服补液盐(III),也是可以备的。

5感 冒 咳 嗽

氨溴索口服液 或 氨溴特罗口服溶液

感冒咳嗽也容易发生疾病,因此,可备化痰药物 氨溴索口服液 或 氨溴特罗口服溶液,特别是有喘息症状的咳嗽,推荐氨溴特罗。

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备一种即可,避免发生重复用药。

不推荐镇咳药

为什么不推荐镇咳药呢?因为咳嗽是排出器官异物的本能反应,婴幼儿不会自主吐痰,盲目的止咳反而不利于痰液排出。

因此,咳嗽只推荐备化痰药物,不推荐使用镇咳药,特别是含有可待因成分的咳嗽药水,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

6鼻 部 感 冒 症 状

生理海盐水鼻喷雾剂 和 吸鼻器

说完了咳嗽,很多妈妈说感冒流鼻涕、鼻塞,要不要备药呢?

其实缓解鼻部感冒症状,是不需要使用药物的,家里只要备生理海盐水鼻喷雾剂和吸鼻器即可。

每天多次的清洗鼻腔,特别是吃奶和睡觉前,可以避免鼻塞导致宝宝不想吃奶,提高宝宝感冒期间睡眠质量。

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生病了,家长还是要带孩子去医院就诊的,不可能因为家里备药了就不去医院了。

因此,家里面不要备那么多药,如果备了上述药品,医院就诊一定告知医生,避免医生开药重复。

生物引领生活 芬母成就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