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清明之痛:盗墓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每逢清明,沥沥淅淅的细雨已经让人郁闷了,如果还有更加令人郁闷的事是什么呢?

被盗的祖坟。
清明之痛:盗墓人


如果是年代近的祖坟还好,也都不会有什么贵重的陪葬品,如果是百年以上么老墓,那就糟糕了。

按照中国古代“事生如事死的观念”认为人死后并不会结束,灵魂将轮回在另一个世界,因此一些达官贵族都会以丰厚的陪葬品陪葬,这就引起了不怕损阴德的小人在陪葬品重利之下,不惜冒着各种危险去挖别人祖坟,盗取金银或者文物。
清明之痛:盗墓人

罪魁祸首是东汉末年的曹操,他当时经常打仗缺少经费便设立了一个名叫“摸金校尉”的职位,名字好听,干的确是盗墓攫人陪葬品折现的勾当。
清明之痛:盗墓人

盗墓文化经历将近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鲜有墓没有受过这些“土夫子”的光顾了。

一两千年的发展传承给了盗墓文化门道,没有点风水玄学知识、文物鉴别知识、野外求生知识、地质勘探知识、土质作业能力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

盗斗人”!

盗墓者的工具,相信大多数人一辈子闻所未闻,五花八门。
清明之痛:盗墓人

盗墓界又盛传四大盗墓手法:望、闻、问、切!

望:结合古代风水学去估测墓的位置。古代讲究墓葬风水宝地,认为墓主不好的风水会给后代带来霉运,因此盗墓者便借此有迹可循。
清明之痛:盗墓人

闻:耳闻、鼻闻。先是听附近人说,大概预估墓位置后,高明的盗墓者通过闻泥土的气味判断墓的位置,有的还能通过闻泥土的气味判断墓的年代,有的甚至能通过闻泥土气味判断墓有没有被挖过,鬼得邪乎!
清明之痛:盗墓人

问:常到风景名盛与有名古建筑附近向当地人打听,包装掩饰自己目的,他们能言善辩,察言观色,通过当地人叙述大概估测古墓位置。

切:准确找到墓心位置,避免浪费过多时间,直奔主题。


清明之痛:盗墓人

这样一种既不尊重死者又违反法律的事,偏偏每个年代都有。

讽刺的是中国偏偏还少不了这种人,国家几乎所有的重大文物考掘都得借助盗墓者的先进技术。
清明之痛:盗墓人

如果您的祖坟还没惨遭祸患,我建议您赶紧给祖坟粉饰成现代坟墓的样子,古墓的装扮太招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