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用户谋杀了ofo?在企业困境背后究竟该如何分析原因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篇说用户谋杀了ofo的文章,作为用户之一,一时之间让我感觉有些懵逼,忍不住对自己的行为习惯产生了怀疑,但是细想之后却不敢苟同,难道真的是用户谋杀了ofo吗?

用户谋杀了ofo?在企业困境背后究竟该如何分析原因

在进入正题之前,想请问各位是否认同以盈利为目的而出现的商业可以与公益挂钩,对于自身文明素养如何评价,在付费消费下自己应享受的权益是什么,你对当下共享单车行业的印象是什么,比较整洁规范又轻便的单车是哪个?

如果你对自己和目前共享单车市场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认知,并做过了一些思考之后,那么请继续往下看。

三年前,在共享单车红利膨胀的初期,ofo和摩拜无疑是共享单车界的两大霸主,而且在此期间接连达成了几轮融资,成为新兴创业者中的翘楚,但在三年后的今天,摩拜却迫于市场环境和自身管理的乏力已归入美团旗下,不再自己独立运行。

用户谋杀了ofo?在企业困境背后究竟该如何分析原因

而ofo依旧在在市场大环境下坚持独立自主之路,不得不承认这种精神很符合年轻人的冲劲,但是就公司长期发展来说这真的是正确之举吗?就当下国内成功的品牌企业来看,可以说只要是发展较为健康的公司,它们旗下的产业种类都不可胜数,而且各产业之间相互串联相互扶持才使得其公司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市场竞争中一直立于不败之地,没有哪一家是扎独根的。

用户谋杀了ofo?在企业困境背后究竟该如何分析原因

当然,如果说拿其它大企业的经营与共享单车相比不合适的话,我们就哈罗和摩拜的发展来看,也是同样的道理。哈罗从之前名不见经传的小众单车慢慢成为与摩拜、ofo并驾齐驱的品牌,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其底盘够稳,管理运营模式较为成熟,为大家呈现的都是规范整洁的形象,同时产品本身也非常轻便易骑,所以它市场竞争中能够稳健发展,在众多品牌中国脱颖而出。同理,摩拜在意识到自己发展的问题之后,也将其转让于发展理念较为先进,资金实力雄厚的美团,此举无疑是让之前付出的心血不至于付诸东流的最佳举动。

用户谋杀了ofo?在企业困境背后究竟该如何分析原因

以此反观ofo,我们会发现其在发展中遇到困境的原因,并不能主要归咎于之前某文中说用户问题,毕竟哈罗和摩拜面对的也是同样的市场环境,他们的用户也是随机的,并没有事先经过筛选,但是人家却在市场发展中做到灵活变通,能够敏感的感知用户的心理需求,在用户对于共享单车产生厌倦之时,能够及时作出反应,推出助力单车,为用户带去更舒适的享受,而ofo在产品更新换代、轻便程度以及日常管理方面做的都不太理想。

用户谋杀了ofo?在企业困境背后究竟该如何分析原因

此外,某文中还将ofo甚至整个共享单车行业与公益挂钩,个人觉得这是有些牵强的,毕竟用户是付钱享受服务,产品也是定价使用,以盈利为目的的,这本就是双方基于平等基础上的互利共赢,不应该将其上升至道德的制高点,也不应该对公益进行曲解。

用户谋杀了ofo?在企业困境背后究竟该如何分析原因

综上,个人认为在同样的市场大环境下,当一个企业或公司遇到发展的局限与瓶颈时,不能简单的将原因归咎于业内大环境,而应该从自身管理与运营出发去寻找问题。就此次某网友为ofo运营困境寻找原因来说,其忽略了行业的共性,简单的将其市场颓势归结于用户,站在道德制高点为其分析,并未ofo自身的运营管理、战略眼光等进行深入思考,所以有失公正。故而,在分析问题时一定要客观,不要把个人对某品牌的主观个人情感放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以理服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