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李建成的才华不逊于李世民,为何还是斗不过李世民,最后惨遭杀害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新唐书》、《旧唐书》等史料,其实,李世民曾经在其中做过手脚,中国古代的皇位继承制度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对太子李建成集团大开杀戒,逼迫其父李渊禅位,这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是没有任何正统性和合法性可言的,因此,李世民登基以后,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诠释其皇位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修改唐朝的实录,突出李世民在李唐开国过程中的作用,贬低太子集团的形象,把李建成和李渊都描绘的庸庸碌碌,以塑造秦王登基的正统性与合法性。

李建成的才华不逊于李世民,为何还是斗不过李世民,最后惨遭杀害

在《新唐书》和《旧唐书》中,李世民被认为是“自古攻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的一位皇帝,其实有点言过其实了,从晋阳起兵到建立唐朝,李渊本人以及太子集团的功劳都非常大,李建成的才华不逊于李世民,整个晋阳起兵的过程,其实是李渊策划的,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等人只不过是起到了赞襄的作用,我们在未经李世民动过手脚的可以信赖的《大唐创业起居注》这本书中可以看出来,但是呢,到了《新唐书》和《旧唐书》中,李渊就变得唯唯诺诺了,好像晋阳起兵的成功,李世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那么李建成的才华不逊于李世民,为何还是斗不过李世民,最后惨遭杀害呢?

李建成的才华不逊于李世民,为何还是斗不过李世民,最后惨遭杀害

李世民之所以功劳大,是因为李建成被束缚了

李建成通过“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皇位继承制度成功晋级太子,但是呢,却被另一项制度给束缚了,那就是《左传》里提到的“君之嗣嫡,不可以帅师”的说法,“太子者,国之根本”,在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文化中,太子是不可以率领军队打仗的,因为,太子一旦死在了战场上,相当于动摇了“国本”,中国古代,有皇帝御驾亲征,但从来没有过太子亲征,在皇帝亲征之时,太子一般留守监国,平时,地方上有什么重要的政务要处理,皇帝一般也不会派太子过去,而是派其他的皇子去处理,“君之嗣嫡,不可以帅师”的制度一方面保护了太子的人身安全,但另一方面却束缚了太子,让其他的皇子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他们在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凝聚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集团,周围聚集着一批能臣武将,往往对太子集团构成威胁。所以李建成斗不过李世民,最后惨遭杀害。

李建成的才华不逊于李世民,为何还是斗不过李世民,最后惨遭杀害

李世民的功劳比李建成的功劳大,不是因为李建成的性格庸庸碌碌,而是李建成身为太子,根本就没有多少建功立业的机会,

李建成并不是平庸之辈,再加上其身为嫡长子,所以,李渊毫无理由立李世民为太子,只是,李渊没有想到后来的发展形势而已,没有想到李世民的功业会越来越大,以致于对太子集团,甚至自己构成威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