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5 未来,让物流“绿”起来(下)

【未来的快递业,“快”保证不输,“绿”才能赢】

□王海东

绿色物流的落实情况

绿色物流已成为未来物流行业发展的主基调。在这一大趋势下,电商物流、快递企业等纷纷开始布局,利用大数据、物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对物流产业的仓储、包装、运输和末端回收等各环节进行改造升级,推进绿色物流。

1.绿色仓储——大数据、人工智能助力仓储信息化、智能化。传统物流在仓储环节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仓储选址不当、仓内管理运营不当,导致运输成本增加、货品损坏和资源浪费等现象。因此,搭建环保节能的绿色仓储是实现绿色物流的重要一环。

绿色仓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仓库和物流园区的绿色化建设,包括仓库选址、内部布局以及库区规划,包括节能节水、排放控制等硬件设施的规划建设等;另一方面是仓储内部运营和管理的绿色化,主要是指应用绿色仓储技术对仓储货品进行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从而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

目前,行业内应用的绿色仓储技术主要包括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用于搭建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进行货品规划,从而减少仓储成本和货品堆积浪费。物联网:用于追踪货品,提高保管存储的效率,在这一过程中减少能源消耗。人工智能:利用仓储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技术进行搬运分拣,提高仓内的运营效率,节省成本和资源。

2.绿色包装——包装轻量化,研发推广可循环包装材料。包装是物流产业中耗材和浪费最严重的一环,是物流产业绿色化的重镇,当前的绿色物流相关政策也是集中在包装上。

苏宁、菜鸟、京东等电商物流企业作为主力军早已开始在绿色包装上发力,纷纷推行电子运单、研发可降解可循环的包装材料。苏宁推广和投放共享快递盒,对快递包装进行重复利用。单次使用成本仅需0.025元,可以使用1000次。而在早期的推广中,投放的5万只共享快递盒已经累计节约了650万个快递纸箱。菜鸟运用智能打包算法对包装流程进行智能优化,选择更合适的箱型和定制包装,节省15%以上的包装耗材;京东推行“青流计划”,联合供应链上游推行供应链绿色包装,鼓励品牌商减少包装耗材并使用可循环包装。在物流领域中进行包装减量、推行绿色包装已成必然趋势。

3.绿色运输——新能源物流车搭上智能物流系统。在物流运输环节,运输工具对燃油的消耗以及废弃的排放是物流活动对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原因。运输路线规划不合理、运输工具选择不当不仅增加了道路需求面积,同时会产生大量能耗和废气污染。

物流领域企业在运输上的绿色化布局实践主要从两个方向出发:一是选择更为环保的新型运输工具,例如京东物流购置了数百辆新能源汽车投入物流运营,苏宁研发并推行无人机配送计划;二是通过物流大数据平台的搭建,对运输网点和运输网络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通过优化运输路线、降低空载率等措施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运输工具利用率。

目前,物流领域已经开始将两个方向结合,使新能源物流车连接上智能物流系统,智能新能源物流车的推广将成为实现绿色运输、推动绿色物流发展的新趋势。

4.绿色逆向物流——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变成绿色物流的第一公里。绿色逆向物流是基于循环经济的理念,对物流过程中失去使用价值的产品和包装进行回收和再制造的过程。物流企业通过发动快递包装回收类活动,推行可反复使用的包装等途径推进绿色逆向物流,实现绿色物流的可循环、可持续发展。

菜鸟网络的“回箱计划”、京东上线的“纸箱回收系统”、1号店通过奖励积分兑换商品的形式倡导用户参与纸箱回收活动等,都是推行绿色逆向物流的有效途径。将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变成推行绿色物流的第一公里,从而形成回收产业链条,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效应。

未来还应怎样做

绿色物流本身就是一项具有社会属性的系统性工程。政府、企业、消费者构成联合共建模式,多方联动,才能真正让绿色物流落地。消减快递包装污染、推动绿色快递亟待多管齐下。

1.完善快递“绿色化”法规。放眼世界,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早已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如德国1991年、1997年先后出台《包装废弃物管理办法》和《包装回收再生利用法》,强化对快递“绿色化”监管。而中国虽然也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方案及现有行业标准缺乏强制性,难以对各市场主体形成有效约束,存在监管短板,在此方面亟待加强。

2.建设快递包装回收再生循环系统。中国百万吨级的包装废弃物回收率不足10%,很多消费者不知如何处理,大部分包装直接送进垃圾场填埋,给环境造成较大压力。而企业又在不停地购买新包装材料,回收率低是目前推进绿色快递的一大难点。成堆的包装物被扔掉,既造成环境污染,还是一种巨大的隐形浪费。我们不妨学习日本的做法,由消费者负责将包装废弃物分类,政府部门负责收集已分类的包装废弃物,私有企业获政府批准后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再处理,逐渐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既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也减少环境污染,还可利用再生资源创收。

3.对快递包装物实行“节流”。一方面,快递企业要树立环保节能理念,坚决淘汰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包装物料,大范围推广电子运单、采用可降解纸箱和可循环塑料箱、可循环使用帆布袋等,推广使用可替代性能源车辆运送快递,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把绿色快递理念渗透于每个环节之中。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要扭转“快递到手、一扔了之”的习惯。应增强快递包装环保意识,优先使用无毒无害、可降解、可循环的网购商品和快递包装;不为过度包装买单,倒逼快递企业大力开展绿色快递服务;同时提倡理性消费、减量生活,尽可能将快递包装进行分类处理或者二次利用。

(作者单位为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