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山村女大学生返乡创业 养鸡赔百万擦干泪创新业


安康镇坪县上竹镇湘坪村,80后谢小燕走进农户家收老乡做的工艺品,这些挂件和花篮,是按照小燕的要求制作的,留守妇女和老人在家就能把钱挣。小燕大学学的是商务管理,毕业后留在西安,在一家商贸公司从话务员做到市场总监。2009年和同学一起开公司,在业务处于上升的2013年,小燕返乡创业,养了7万多只蛋鸡,当地超市自由市场都是她的鸡蛋,2015年一场瘟疫7万多只鸡只剩下6千只,投入的100多万全打了水漂。

小燕说:“那个时候感觉天都塌了,独自一人时也流泪。好在我和我的闺蜜在县城还有几家卖化妆品、鲜花、服装的店,还有饭吃。”擦干眼泪后,小燕再创业,这次她结合镇坪丰富的生态资源,开发山野菜、核桃、板栗、洋芋等旅游食品和刺绣、竹编、根艺等旅游工艺品。每做一个新工艺品,小燕都会对大叔大妈进行培训,多的时候参加培训的人达100多人。培训结束,老乡们就可以回家做工艺品。

45岁的谢同燕在家里做平安抱财猴,谢同燕一天能做二三十个,还不耽误做家务。这样的平安抱财猴小燕8元1个回收,小燕跑来订单后,谢同燕在家里做,一天能挣200多元。在家乡创业的同时,小燕还考取了西安交大EMBA高级工商管理研究生班,每月都要坐七八个小时汽车到西安上一周课。


58岁的周祖凤会做布鞋,这样的布鞋自己在当地卖只能卖100元,小燕以一双150元的价回收,这让周祖凤很开心。

53岁杨远莲在家做绣花鞋垫。她说:“2天能绣一双,也不耽误干家务,100元一双给小燕。”小燕的旅游工艺品带动了当地120多名农村妇女在家就业。

这种形状的竹编簸箕是小燕小时候常用的,现在她设计出不同大小的簸箕,要老乡编,编好后贴上绣花,挂上铃铛就成了一件精美的挂件。

小燕展示农村妇女做的虎头鞋。小燕开发出十余个特色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推向市场,有时一个单品一次订货就要上万个,发展前景广阔。

小燕去贫困户家看望孩子。小燕资助的孩子除了4名孤儿外,还有30多名贫困家庭的孩子,无论多忙,她总会抽出时间定期看望他们,把爱心奉献给贫苦儿童。受她资助的孩子总喜欢把这位美丽善良的大姐姐称作“谢妈妈”。

小燕花9万元买下村里2处土坯房,这一处房子,层高达4米,墙厚,冬暖夏凉,小燕把房子收拾干净后将安康的公公婆婆接来住。

小燕想在村里搞民宿,一些没人住的房子,改造后不但能留住乡愁,还能让村里人不出村就能挣到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