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帝国的野望——富裕的东方

自14世纪俄罗斯从蒙古人的铁蹄下解放以来,俄国人便一直对土地、荣誉与权力有着过分的执着与贪婪,其对领土的扩张更是贪婪的无以复加,为此近代中国饱受俄国人的摧残。

帝国的野望——富裕的东方

彼得大帝

动荡不安的俄国

近代俄国是一个农奴制的农业国,在西方的资本主义的冲击下,使得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俄国社会显得动荡不安,虽然后来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人生自由,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动荡,但是这场改革的本质是俄国的大地主阶级和新兴的资产阶级的一场交易,底层人民贫苦的现状却没有改变,这与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一样,都是为了权贵们的利益。俄国社会愈发的动荡使得上层权贵急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帝国的野望——富裕的东方

雅萨克之战

东方

在一个底层人民饱受贫困的社会里,要想对付来自底层源源不断的反抗者,单纯的镇压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向其输送利益,给与他们一份收入还算可以的工作,保障其能住在干净亮堂的房屋里,过着维持一定尊严的生活,才是结束动荡的根本之道。在帝国的西方英、法、奥等强国林立,所以帝国的出路只能是在东方!

帝国的野望——富裕的东方

俄罗斯东征

跨越荒凉而萧索的中亚和险恶而广阔的西伯利亚,在世界的东面,拥有4亿人口的清帝国正因"洋务运动"而展示出勃勃的生机,这是任何一个列强都为之垂涎的巨大市场。即使俄国是一个姗姗来迟的新玩家,但是在东面,没有任何一个列强能有足够的力量将其拒之门外。

无耻的侵略

早在乾隆时期俄国人就对中国东北垂涎万分,但在康乾盛世的背景下,俄国人只能在东北狼狈败走。但随着中国在近代以来国力的逐步衰退,在1856年,俄罗斯趁着清帝国陷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危机之便,出动数十万大军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从清帝国的东北疆域割走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领土。

1987年11月1日位于中国山东曹州府的巨野县张家庄的天主教堂遭到土匪抢劫,两名德国神职人员遭到杀害,德国以此为借口强占胶州湾,俄国人不甘落后强迫清政府强租了旅顺港!

帝国的野望——富裕的东方

辛丑条约的签订

在1900年7月的庚子事变中,慈禧太后失了智对西方各国宣战,与全世界为敌,为此俄国人在7月16日在东北边界制造了"海兰泡惨案"和"江东六十四屯惨案"屠杀了6000华人。随后在8月1日俄军数十万大军杀向东北,8月4日瑷珲城被俄军攻破屠城。8月24日俄军在东北水陆交通重镇三姓(今依兰县)击败清军主力,俄国人仅仅花费了一个多月就占领了东北全境,黑龙江将军寿山兵败自杀,盛京将军曾祺投降。后在《辛丑条约》签订后,俄国迫于西方列强们的压力被迫从东北撤军,但是中国东北已经隐隐的被划为了俄国的势力范围。

日俄争霸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以后国力逐步上升,渐渐的把手伸到了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可是这样却触犯老牌帝国俄国的利益,而英国出于压制俄国在中国东北的目的,选择了"英日同盟"。随着俄国与日本在东北的利益摩擦逐渐增多,慢慢的一场战争的火苗被逐渐的点亮,在1904年这场战争终于爆发了,出乎人意料的是,强大的俄国在开战之初便节节败退,放弃了广大的南满和北满的土地,随着旅顺的开城投降和第二太平洋舰队的覆灭,俄国人最终输掉了这场战争,被逐出了东北。

帝国的野望——富裕的东方

惨烈的日俄战争

幽灵

随着东方扩张的失败,俄国社会无法避免的愈发的走向动荡。这场战争的失败也使得沙皇的威信变得无法挽回的衰弱。而经历过这场血战的人们逐渐的看清了这个国家的一切,看清了这场悲剧的一切,看清了这个时代的一切

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上空游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