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我国的铁路可以实现公交化吗?

说图帝


可以,并且铁路公交化将是铁路发展的未来目标。当然,目前看也仅仅是个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可能是非常漫长的。


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铁路和任何别的公共交通方式一样,无疑也是以最大程度地方便大多数乘客的需求为最高目标的。而最为方便乘客的公交化运营,肯定是这个最高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一方向同一目的地,总能保持在不是很长的时间里都开行有固定的车次;顾客不必刻意选择车次,而可以随时乘坐;一张不规定特定车次的车票,至少可以在一天之内乘坐同一方向同一目的地的多次车辆;甚至可以不提前买票,可以上车买票……


实际上,中国铁路在一些时间段,在一些路段,或多或少都曾经实现过这样公交化的理想情景中的至少是一部分元素。比如当年的京石城际列车就允许在车站走绿色通道无票上车,上车补票;京津高铁也实行过月票乘车,在固定是时间段内可以多次往返,多次有效……

那么,又何以说要实现铁路公交化的长远目标,道路一定也是漫长的呢?那些曾经已经接近或者抵达公交化程度的运行方式又为什么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呢?


这是和中国铁路的现实,甚至是和整个国家的现实情况相关的。虽然近些年铁路建设尤其是高铁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距离相对均衡的全国线路布局的客运专线联网,还有相当长的差距;而我国的人口基数又非常大,以安检为基础的实名制乘车体系所要求的进出站制度一时也很难改变……

这些林林总总的制约使铁路公交化的进程只能一点点一步步去实现,比如先在某一条条件比较充分的路段上实行,比如机场和车站之间的连接线,比如京津段城际、长株潭段、成都平原段、沪宁段等等;当然,在可以看得到的未来里,全国普遍实现的可能性,可以说还微乎其微。


东方连话


当然可以,时间不好说。

以中国人的智慧,什么奇迹都能创造,铁路公交化亦不在话下。

但我国铁路与外国如日本,韩国比,线路长,动辄几千公里,而且路况复杂,落差大,自然灾难害多(如宝成线),乘车时间长。而日本为什么能基本实现铁路公交化呢,是因为日本人一般跑通勤的多,日本铁路就那么大个地方,好整合,好调度,有了短程,乘车区间小,一般当日可实现的特点,故人家铁路公交化程度就高。

而我国象铁路公交化发达地区一般在京津冀,广深,沪宁,成渝等地区,目前达不到大范围的公交化,是因为我国乘客一般要跨省,跨地区旅行,首选铁路,因此属性不同,中国人坐火车很多要过夜,因为时间长。而日本人是上下班坐火车,旅行开车或乘飞机,所以火车调度容易一些。

虽然我国铁路因各种原因达不到公交化,但只要我国铁路改造升级,形成以高铁,快速为主的格局,实现公交化也是有可能的,但这是一个艰难的,漫长的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