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二季度零售市場一片慘淡,為何只有阿里巴巴高增長

二季度零售市場一片慘淡,為何只有阿里巴巴高增長

■ 撰文 | 李華

關注並置頂商業觀察家獲取零售新聞

2018年二季度,中國零售市場整體表現“慘淡”。各領域的領軍企業,以及宏觀數據表現都不理想。

過去高增速的,增速下來了。比如京東,淨收入持續下滑至31%,毛利率環比下滑0.5個百分點(過去一年多,京東毛利率每個季度表現幾乎是1、2個點的“上竄下跳”,讓人擔心主營不穩。)

過去成長性的,利潤開始承壓。比如永輝,二季度淨利大幅下滑。

恢復性增長的,比如沃爾瑪,其中國業務總銷售額增長4.3%,可比銷售額增長1.5%。但數值整體偏小。

中國各區域零售商(初創、基數較小的中小企業不計)的整體表現都不算太好(無重大資產重組,及扣非表現)。甚至,《商業觀察家》在一些四線市場訪問時,很多水果店都跟我們說,經濟不好,他們有感覺。

“居民收入還是3000元每月左右。房價每平米上漲1000元,一套房就多支出十幾萬元。我們這小縣城,都生二胎的,多個小孩後,得節衣縮食。”

在這樣的局面下,阿里巴巴今天發佈了2018年二季度市場財報。

整個集團營收同比增長61%,撇出螞蟻金服相關股權激勵開支,盈利同比增長33%。其中,電商業務691.9億元,同比增長61%。經調整EBITA(息稅攤銷前利潤)同比增長22%,達327.97億元。年度活躍用戶數增加超2000萬。

天貓(B2C平臺)實物GMV則同比增長34%。新零售業務(盒馬、銀泰百貨等)同比增長340%。

這不像是一個“糟糕”宏觀經濟表現的企業季度報表數字。尤其是阿里巴巴這樣的一個龐大體量,以及與整個市場橫向比較後的表現。

為什麼會這樣?

《商業觀察家》也嘗試給出3點判斷。

一、經濟不好,有利於線上平臺“廣告”業務。

中國大部分消費領域的品牌“數量”,都是過剩的。比如作為平臺電商“創收大戶”的服飾品類,品牌太多了。

一旦經濟不好,銷售壓力會導致他們將原本用於品牌塑造、宣傳的營銷費用,更多轉換使用為購買“流量”,來直接創造銷售,清庫存。

對於三、四線品牌而言,線下拓展成本則太高,門店太多。在一個經濟不好的時期,導致他們願意將有限資源“賭一把”式的使用於線上,創造直接銷售。他們也更容易讓利,做低價沖銷售。

而當下線上市場,只有一到兩家線上平臺可以直接創造足夠銷量。

二、有限的競爭。

線上平臺呈現出贏者通吃格局,有更高的進入門檻。線上進入線下容易,線下進入線上很難。所以,線上價格是相對“穩定”的。

當下市場,雖然出現拼多多等線上平臺,但目前還是基於一個新用戶群(三線以下)的爭奪。

線上經營方式整體來看,效率也還是相對更高的。提供的購物便利性體驗,對於中國大部分消費者而言,仍更具競爭力,仍能讓其持續獲得新用戶。

三、建立“不對稱”。

阿里巴巴構建的一個龐大的生態圈正在釋放價值,這一套強管控的,基於用戶角度來佈局的體系,一方面,隨著體量的擴大,通過技術等工具所能實現的效率提升空間越大。規模效應下,成本也能優化。

另一方面,則能幫助阿里在更多層面形成了“數據獨佔”。

也就是說,阿里巴巴正在一些層面建立“不對稱”。

幾乎一切形式的“暴利”都源於“信息不對稱”。我們看一個企業是否有核心競爭力,某種程度就是看其能否在某個領域建立“不對稱”。如果所做的事情,市場都能看“明白”,那麼,這個企業是很難做大的。

阿里巴巴過去多年來的戰略佈局很有效率,當下,正在結成果實。

文章出自公號商業觀察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