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 “80后”青年婚恋现象,“剩男剩女”的伦理分析

对于80 后青年是如何看待结婚年纪,我们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在问及“您认为结婚合适的结婚年龄是多少?”这个问题,有69.2%的人选择了26- 31 岁;有23%的人选择了19- 25 岁;有4%的人选择了32- 35 岁。“剩男剩女”如此之多,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情况是复杂的。对于这一情况,将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原因分析:

(一)从个人感情观念和心理状态来看

有的人对于自己的感情很理想化,认为不是她们所希望的或者是幻想之中的感情,她们宁愿不要,一直等到自己年纪大了都还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观点;有的则是注重物质,要求结婚对象必须是三有男人“有车有房有存款”,她们不想吃苦,也不想与对方一起创造生活,只想过着轻松富有的生活,这样的心理导致她们剩了下来;有的有恐婚心理,或称为社交恐惧型,她们总担心自己结婚以后不会幸福,尤其是近些年的高离婚率使她们更增加了对婚姻的恐惧,不敢轻易去接受恋爱,这一类人是生活里的悲观者;有的则是因为情伤过重,曾经有过刻骨铭心的恋爱,一直沉浸在过去的伤痛之中不能自拔,害怕自己再受到伤害,而自己心中总会拿其他的人与前男友做比较,“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心态让她们迟迟不能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80后”青年婚恋现象,“剩男剩女”的伦理分析

对于剩男们,则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问题:有的人是自由主义者,这一类人大部分都有稳定的并且较高的收入,包括有车有房,他们的兴趣在于享受生活,享受单身世界的自由自在,他们害怕失去属于自己一个人的空间,也不懂得如何与另一个人去相处和共同生活;有的剩男则是完美主义者,和大多数的同年纪的人相比,他们的学历和经济等条件都远远要优于那些人,可以算是“钻石王老五”,在他们的心中一直寻觅着自己理想的“梦中情人”,怀着宁缺毋滥的心态让他们剩了下来;有的是徘徊犹豫型,这一类人总是喜欢对对方的各个方面都进行挑剔,比如要求身材如何,学历怎样,性格好不好,等等,他们没有自己确定的想法,总是在犹豫徘徊之中错过了结婚的年纪;还有的人属于花心男,他们大多比较优秀,外表大多英俊潇洒,对女人也体贴入微,使得他们很有女人缘,身边的女性很多,他们一直因为这样的感觉而享受于花丛中,他们更愿意享受没有束缚的自由时光。

(二)从个人生活习惯来看

除了感情观念和心理状态让他们剩下来之外,生活习惯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流行的一个词语“宅男宅女”就是对这一群体的描写。这一群人一下班就回到家里,不再出门参加其他的活动,有的宅男则是通常喜欢打游戏到深夜,宅女们则是喜欢安静的地方,喜欢做做家务做做小菜,享受自己的个人生活,有的人甚至连酒吧都没去过,这样久而久之,这些人的交往范围变得越来越窄,没有更多的新的人可以认识和交流,他们的生活习惯让自己与外界封闭起来了。

(三)从受教育的时间长短角度来看

自从我国实行大学扩招,大部分青年都可以进入大学再学习。因此,一般读完大学时的年纪都到了22 岁左右,医学院校的毕业出来则是要到24 左右了,有的则是直接读硕士甚至博士,学业理想让他们把自己的终身大事搁在了一边,只能将自己剩下。再加之大龄毕业还要面对当今巨大的找工作压力,买房子的压力,一系列的原因让他们错过谈恋爱的机会。

“80后”青年婚恋现象,“剩男剩女”的伦理分析

(四)从经济基础来看

这一方面大多与剩男有关系,一个家庭的经济目前还是大部分需要男性去承担,恋爱就意味着结婚,结婚就意味着要买房,布置一个家所必需的用品,现在的高房价,高物价对于进入社会不久的青年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担子。在这个物质社会里,现在的女孩子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比较现实的,选择对象的经济实力,有没有发展的潜力,工作稳不稳定,是否能将自己带进一个好的物质生活等等都是她们决定的范围。剩男与剩女们相互的心理矛盾合在了一起,剩下来的可能就大大增加了。

(五)从个人性格方面来看内向型,表现为不喜欢与人交往和独处,常常因为不喜欢与人沟通而没有更多机会接触新的朋友,这一类人除了交往的范围太窄而认识不了更多的人以外,就算有属于自己的机会时,也不愿意去主动争取;固执已见、好胜倔强型,这一类人过于独立自主,特别是女性,她们的性格让男性觉得他们的自信和自尊都受到了挑战,有的人总对于生活里的一些琐事和观念喜欢坚持自己的看法,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接受他人的与之相反的意见和批评,不论自己对错与否,都一如既往的我行我素,丝毫不考虑他人的看法,这一类人容易导致不容易与人沟通,没有人喜欢与之交往;另外还有长不大型,这一类人通常属于家里的保护对象,从小到大身边的家人亲友们都很宠爱,这一类人觉得这样的生活很舒服,因此没有对另一半的需求。

“80后”青年婚恋现象,“剩男剩女”的伦理分析

(六)从其他特殊情况来看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可以形容为“遇人不淑”和“命运作弄”。他们起初也有追求爱情的愿望和信心,可是当他们一次次真心付出之后得到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时,便归结于命运的作弄,上天的不公,多次的情挫让他们失去了追求爱情的动力。

俗话说:先修身、再齐家、后治国。对于目前社会里的剩男剩女来说,这句话是有借鉴价值和意义的,只有端正了心态,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恋爱观,才能有更好地认识看待婚姻,正确的认识家庭的重要性,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才有热情对待工作、饱满的精力建设国家。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进行,被调查者中的年纪在27 岁—35 岁最多,占总人数的90.2%,男女的比例相当。女性最佳生育的年龄是25 岁至30 岁,过迟生育不利女性和胎儿的健康,调查显示,30%左右的“剩男剩女”错过了最佳的生育年龄。她表示,“剩女”们有可能存在激素水平紊乱、容易患妇科疾病、乳腺疾病。“剩男”在泌尿系统方面的疾病所占比例超过脂肪肝、高血压等疾病。长期单身者还易受到经济和社会舆论等多方面的压力。调查结果显示,有七成的“剩男剩女”有寂寞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位居首位,而快乐情绪仅占25%。显然,由“剩男剩女”现象对单身者带来的有害身体健康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努力解决的程度。

第一,“剩男剩女”们要树立良好的感情观念,抛开一切影响自己剩下的负面情绪和心理状态,发现问题时及时想办法调节,调整好积极的心态,唤起对爱情与婚姻的美好愿望,乐观地,热情的面对恋爱;第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女性要树立正确的物质观,防止自己陷入拜金主义的漩涡,相信爱情是婚姻的坚实基础,否则婚姻是不可靠的;第三,纠正和改变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比如不喜欢出门,不善于与人交往,生活过于单调,不喜欢参加必要的社会交往和娱乐活动,只有改掉自己的这些习惯,才能去认识和接触更多的人,才有机会摆脱“剩男剩女”的头衔;第四,发挥媒体积极的引导作用,一是宣传爱情和家庭对于一个正常的人的作用,二是如一些大型的相亲节目,多安排和组织一些相亲活动,请这些剩着的男性女性青年参加,给他们机会接触更多的人;第五,通过各种手段抵制目前飞涨的房价和物价,政府也应对面对多重压力的“剩男剩女”们一些特殊的政策,去帮助他们能适当的减轻有关经济对他们带来的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