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天灾来临后,农民如何开展自救?

天灾来临后,农民如何开展自救?

8月26日到27日,洪水渐渐退去,在本次“温比亚”台风灾害受灾最严重的山东省寿光市纪台镇,不少农民开始走进大棚,开展生产自救。

“我从23号就趟着水进来了,这些天就忙着抽水这一件事,昨天总算见着底了。”8月27日下午,纪台镇桃园村农民郑伟带着记者走进了自己的大棚。棚内严重积水不说,大棚北土墙垮塌严重,不少支撑立柱压断,更让人焦急的,是棚内源源不断还有水流渗出。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相邻的孟家村。“昨天抽干了,今天早上进来一看,又渗出来二三十公分。”村民孟立文说。

面对天灾,在村民家门口,在道路两侧,在大棚生产区地势较高的地方,随处可见焦急的寿光农民,他们望着排水管里源源不断的水流,或行色匆匆,或愁容不展,或抽烟凝思,或热烈讨论……焦点只有一个,如何开展生产自救?

然而,也许他们现在的努力仍是徒劳。据最新的气象预报,一场大到暴雨,今天夜间又将来临。

受灾严重村损失惨重

天灾来临后,农民如何开展自救?

当前要务仍是排水

今年60岁的桃园村农民张振华,一家四口种着6个高温棚、两个拱棚,是村里出名的“能干的”。然而,这次洪灾,“能干的”受损更严重:“塌了3个,剩下的也都泡了,包括今年刚新建的一个。粗略算算,直接损失就有五六十万。”

在孟家村,种大棚37年的老农孟祥尧介绍,村里一千多个大棚全部受灾,目前看倒塌的占到一般以上,粗略算算,户均直接损失在20万元以上。如果再加上生产损失和后期间接损失,得小30万元。

当前如何开展生产自救?“第一要务还是排水。”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农业农村部蔬菜专家指导组成员说,“因为寿光南部不少重灾区地下水位已经高于棚内生产地面水位,因此除了当前农民自发的管道抽水外,还要想办法采取挖掘排水沟、抽调大型排水设备等办法,加大排水量。”

据了解,寿光主推的冬暖式蔬菜大棚,其最大的生产要求是冬季保温,因此建棚时多数下挖取土,再堆成厚度达五六米的北部后土墙,导致棚内生产地面往往低于周边路面一米以上。因此,在寿光目前受灾严重的地区,出现了棚内生产地面低于地下水位的情况,棚内仍在源源不断的渗水。“乐观估计,怎么着也得一个月,这棚内的积水和渗水才能排干净,这还是在后期不再下雨的前提下。”孟祥尧说。

8月27日一早,两台专业的消防排水车辆,开进了孟家村,大大加快了村庄的排水进度。不少农民到了当天下午,才能走进自己家的大棚看一眼。据介绍,寿光下一步的救援重点,将逐渐从生活救灾向生产救灾转移,不少专业的排水、挖掘设备,将陆续开进受灾严重的大棚生产区域。

天灾来临后,农民如何开展自救?

寿光市孟家村受灾大棚外观

针对不同受灾情况

农民纷纷开展生产自救

郑伟在家排行老二,其大哥郑金文和三弟郑军,这次洪灾都没幸免,每家都有两个大棚受灾。这几天,兄弟三人围坐一起不干别的,就是想着怎么开展自救,减少损失。

“有些受灾轻的地方,现在开始干了,有用水泥、铁丝网和钢板加固北土墙的,也有用沙袋加固的,不知道效果咋样?”郑军说。

“咱这里泡这么厉害,就怕投上钱弄好了,到冬天不顶用啊。”郑伟接过话茬。

一直默默抽烟的老大郑金文,深思熟虑之后开了口:“现在你想修也雇不着人,再说啥时候定苗子也没数,什么事也得等排完水后,请专家过来看看再定。大家伙儿得有准备,这半年估计是种不上了。”

寿光南部大棚受灾较为严重,在北部地势较高、受灾相对较轻的地方,有一些农民已经开始进行棚体加固。营里镇孙河南村村民孙志亮,用了两天时间,投入一万多元,将自己浸泡过的再度下挖,并采用“水泥打桩+钢板外包”的办法,加固了自家受损的墙体,并准备开始重新预定种苗。在当地农技人员的帮助下,他还专门录了视频,向其他受灾农民推广自己的做法。

也有村民眼光看得长远些。“这场洪水真正把俺村人冲醒了。再建大棚,不仅咱每家每户要挖泄洪道,咱村里也得组织起来,整体设计设计,形成大的泄洪网络。要不然,投上钱把大棚修好建好,再来一场大雨还得玩完。”孟祥尧说。

天灾来临后,农民如何开展自救?

8月26日,专业消防车辆进驻孟家村,大大加强了该村的排水能力

农技人员火速调研

分类制定生产救灾指导意见

这几天,由山东省农业厅组织的救灾指导专家组,正在此轮受灾严重的寿光、青州、昌乐等地,开展分类别的调研,以加快制定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我们分了大棚蔬菜、畜牧、粮食和林果共四个小组,开展分类调研,以求制定更精准更有效的生产救灾措施。”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褚瑞云说。

蔬菜组组长高中强介绍:“对受灾农户来说,当前要掌握四个要点。一是加快排水力度,抢挖排水渠、泄洪道,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二是在灾情已受控制的地区,合理评估大棚受灾情况,是重建还是抢修加固,尽快形成系统性的指导举措。三是已经开始准备恢复生产的地区,针对现在正是种苗供应淡季的情况,要提前预定种苗,合理制定生产规划。四是做好棚内土壤消毒工作,合理浇水追肥,再种时尽量高起垄,并在适宜区铺设秸秆等。”

在寿光,无数农业技术人员和来自农业企业、合作社的技术能手等,早已深入到田间地头,根据不同村庄的受灾情况,开展分类型的指导。寿光市农业局也在第一时间发出了《农作物洪涝灾后管理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针对大棚蔬菜的不同受灾情况,提出了加强大棚设施维护,合理开展“涝浇园”、划锄、消毒、追肥等具体举措。

链接:

寿光市农业局发《大棚救灾指导意见》

1、如果棚室中积水过多,浸泡时间较长,蔬菜苗子易因根系长时间的雨水浸泡而出现沤根的情况,建议排水过后及时冲施一遍清水(不带任何肥料),为根系提供充足的氧气,减少根系的腐烂发热及死棵现象,即“涝浇园”。未铺设地膜的地块进行划锄,以利于土壤散墒及疏松土壤。如植株上面有较多的泥水,建议可用喷雾器进行清洗。以后的管理中则要正常管理,冲施肥料。

2、避免出现坍塌现象。部分地块即使土壤中无积水,也要注意及时排水,避免大棚墙体受到损伤。因前段时间棚内泡水过长,而在后期棚外水沟内积水较多,后墙易在内外作用的夹击下出现毁损或坍塌,农户们在雨水过后进行农事操作时,尽可能不要一人在棚内劳作,注意避免人身伤害。

3、

从土壤中往上返水的大棚,建议继续采用水泵等往外抽水,避免墙体因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而出现坍塌等情况。

4、已经定植后的大棚土壤经过两次或多次雨水浸泡后,因肥料随水流失,土壤肥力可能会降低,为避免出现植株的脱肥情况,建议积水排出后,少量多次施用肥料,同时辅以叶面追肥,保证蔬菜正常生长所需的营养供应。

5、施用底肥后准备定植的大棚,土壤经过大水浸泡后,会出现肥料流失的情况,建议重新施用底肥,并深翻一下土壤,以保证蔬菜的正常生长。

6、为防止植株后期出现死棵,也可选用防治根腐及枯萎或软腐病的药剂进行灌根或冲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