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成吉思汗会敬佩扎兰丁,并称他为花剌子模最后的英雄?

幻之狮


花剌子模是中亚古国,据说公元7世纪就已存在,位于阿姆河下游。史载,从11世纪起,统治花剌子模的是突厥人。花剌子模信奉伊斯兰教,在文化上受伊朗和阿拉伯影响极大。到公元1218年前后,统治者是摩柯末沙,他用了十多年的时间东征西讨,先后击败并征服了呼罗珊、阿塞拜疆、撒马尔罕、西辽的统治者,占领了河中、阿富汗、伊拉克、伊朗的许多地区,将都城由玉龙杰赤迁到撒马尔罕。花剌子模国在摩柯末统治时进入繁盛期,商贸发达,城市繁荣,与境外各国有广泛的贸易往来。

公元1218年春,成吉思汗派遣一支由450人组成的商队,到花剌子模国进行交易。蒙古商队交易完毕返回时经过花剌子模边城讹达喇(今哈萨克斯坦境内)时,守城官亦难出觊觎商队驮载的货物,污蔑商人为间谍,将他们全部扣押,并没收了货物,然后上报摩柯末。摩柯末自食前言,无视与成吉思汗使臣的誓言,下令处死所有商队成员,侵吞了货物。只有一个骆驼夫侥幸逃了出来,他历尽艰险逃回蒙古,向成吉思汗报告了事件经过。

成吉思汗怒不可遏 ,派使者前去责问摩柯末。摩柯末杀掉来使,态度十分嚣张。

1219年夏 ,成吉思汗率蒙古军以及阿力麻里、畏兀尔、哈喇鲁等仆从军约20万人誓师西征。

当时的花剌子模国拥有40万军队,在数量上有优势。但是,摩柯末犯了个致命错误,他把军队部署在锡尔河、费尔干纳谷地、河中等地的各个城池以及要隘中防守,分散了兵力。成吉思汗则集中力量攻下花剌子模边境城市讹达喇后,再分兵攻取西格纳黑、毡的、别那克忒、忽毡等重要城市。

成吉思汗和幼子托雷则率主力往攻花剌子模重镇布哈拉。

蒙古军在攻城时遇到当地军民的激烈抵抗,伤亡惨重,因此一旦破城,就会大肆杀戮,鸡犬不留。蒙军在讹达喇、忽毡、布哈拉等地都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尤其是成吉思汗、托雷在攻下布哈拉城时屠戮了3万居民,成年男子全被杀光,妇女儿童则被掳掠为奴。

蒙古军用3个月的时间兵临撒马尔罕城下。这是花剌子模第一大城市,千年古都。摩柯末早已逃到阿姆河以南。守城的康里雇佣军无心抵御,不愿拼死作战。围攻几日后,城里的教长、法官们开城迎降。蒙古军进城后将3万康里雇佣军屠戮一空,还将城墙平毁,居民被驱逐出成,然后纵兵大肆抢掠。史载,撒马尔罕经此浩劫,人口仅剩原来的四分之一,城市沦为一片废墟,田园荒废,数百年后都没有恢复往日的繁盛。

而那位挑起事端的摩柯末沙面对汹汹来犯的蒙古大军,不敢主动迎战,而是把40万精锐骠骑分散在河中零零星星的要隘里,最后被蒙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摩柯末不抵抗也便罢了,他还四处散布消极情绪,严重影响并动摇了士气。摩柯末的长子札兰丁智勇双全、剽悍善战,他建议把分散在各地的军队集结起来,主动向蒙古军发动进攻,并再三强调这是可以做到的。摩柯末却被吓破了胆,他拒绝采纳札兰丁的建议,他唯一的办法就是狼奔豕突、不断逃跑。河中沦陷后,他逃到内沙布尔;蒙军攻到呼罗珊,他又狂奔到加兹温(这些地方都在今天的伊朗境内)。 蒙古军跟踪追击,他又辗转逃至马赞德兰,最后于1220年病死在里海中的一个孤岛上。不久,札兰丁继位。

札兰丁继承花剌子模王位后,陆续收集了一些溃军,他一改其父一味逃跑的做法,开始率兵主动攻击蒙军。《蒙古史集 》记载:公元1221年春,札兰丁率军从哥疾宁北上,在八鲁湾(今阿富汗喀布尔附近)设伏大败断事官失吉忽秃忽率领的3万蒙古骑兵,取得了一次重大胜利。但他的部下起了内讧,军队四散而去,他不得已又返回哥疾宁(阿富汗山区)。同年夏,成吉思汗、察合台、窝阔台、托雷父子率军驻扎在塔里寒山下,他们找当地人了解了札兰丁的一些情况,决定出动主力,追剿札兰丁。

蒙古军抵达哥疾宁,侦知札兰丁准备渡过申河(印度河)去印度,已在十几天前离开了哥疾宁。

蒙古军衔枚急追,赶到申河边,将还没来得及渡河的札兰丁部包围了起来,成吉思汗下令不准射箭伤了札兰丁,一定要活捉他。札兰丁的部下有一部分被击溃,他带领700名勇士浴血拼杀,最后飞马跃进申河中,他麾下的一些将士被蒙古军射中,河水染赤。随后,只见他挺矛持盾湿漉漉地上了对岸。

成吉思汗对札兰丁的沉着冷静、骁勇善战大为激赏,赞他是花剌子模最后的勇士,他对窝阔台、托雷等儿子赞叹道:“做父亲的就应当生出这样英勇无畏的儿子,希望你们有他那样的才能”。

札兰丁泅渡到印度后四处藏匿了几天,陆续有旧部过来投奔他。他率部陆续几次打败了前来围剿的印度军队,并将队伍发展到数千人。

公元1222年春季,成吉思汗派那颜八喇率军队到印度境内追击札兰丁,没有找到,入夏后,印度酷热难耐,蒙古军不耐酷暑,遂撤军。蒙军在印度境内烧杀抢掠,破坏很大。

成吉思汗找不到札兰丁,就回过头来对庇护他的哥疾宁人展开报复,除一些有技能的工匠得以幸存外,他下令将其他的人全部杀死。札兰丁逃走后,他家族的一些成员来不及逃跑,被蒙古军抓获,其中的男性全被处死。

1224年,成吉思汗率蒙古西征军东归,札兰丁从印度回到伊朗,图谋重建花剌子模帝国。札兰丁确实有能力,他率部杀死了拖雷派来的总督,之后他很快夺得起儿漫(撒马尔罕和布哈拉之间)、伊斯法罕等地,被花剌子模旧臣拥戴为王。在随后的4、5年间,札兰丁率军东征西讨,很快占领了阿塞拜疆、桃李司 、谷尔只(格鲁吉亚)、巴格达,恢复了很多原先被蒙古军队攻占的地方。此时,窝阔台在位,他派箭筒士绰儿马罕率3万大军出伊朗讨伐札兰丁。绰儿马罕从呼罗珊进攻阿塞拜疆,出乎意料的是,以能征善战著称的札兰丁听到蒙古军袭来的消息,竟不战而逃,他逃到土耳其东部的群山里躲藏起来,并于1231年8月病死在那里。

【写作不易 严禁搬运】【插图源自网络】


铁马冰河wu


成吉思汗在进行第一次西征的时候,从来没有轻易赞扬过谁,敬佩过谁。不过他却很敬佩札兰丁,并对他的部下说:“以后你们生儿子,都要生札兰丁这样的勇士!”

成吉思汗为什么这么看好札兰丁呢?

(札兰丁)

研究札兰丁的一生,我们会发现,成吉思汗之所以敬佩札兰丁,是因为他打了一次重要的仗,做了一个悲壮的动作,进行了一场重要的行动。

一、札兰丁打了一次重要的仗。

虽然花剌子模号称当时西方强盛的新兴帝国,但是在成吉思汗蒙古军的强大火力下,花剌子模帝国依然不堪一击。成吉思汗的军队像一把锋利的宝剑,首先拿下花剌子模最大的城市之一不花剌,截断旧都玉龙杰赤和新都撒马尔罕之间的联系,接着,他派他的三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围攻玉龙杰赤,他亲自带领幼子拖雷进攻并拿下撒马尔罕。这样,住在撒马尔罕的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只得带着一家老小,东躲西藏,最后逃到里海的一个小岛上,死在那里。

摩诃末临死前,把汗位传给了札兰丁。札兰丁是摩诃末长子,但当时摩诃末却立了他的幼子斡思刺黑为继承人。不过,在临死前,他也知道,只有札兰丁能够帮他实现复国梦。因为当时札兰丁曾向他提过一个很好的战略建议,他没有接受,可能那会儿想起来有些后悔。再加上札兰丁骁勇善战,意志力坚强。所以,最后他把汗位给了札兰丁。

札兰丁当国王后,返回旧都玉龙杰赤。那时候,玉龙杰赤还没有被成吉思汗的三个儿子拿下。札兰丁本来可以组织全城,展开一次保卫战。可是,原来守卫玉龙杰赤的将领怕札兰丁夺去他的权力,想谋害札兰丁。札兰丁只得赶紧逃出来,回到他当王子时候的潜邸哥疾宁。在这里,他组织了10万人马,抗衡蒙古军。

(失吉忽秃忽与札兰丁的对决)

当时负责攻打哥疾宁的是成吉思汗的大断事官,同时也是他养子的失吉忽秃忽。失吉忽秃忽有3万人。本来,蒙古的3万人已经是相当厉害了,可是失吉忽秃忽不怎么会打仗。他把3万人分成三部分与札兰丁硬拼,同时为了吓唬札兰丁,还扎了很多草人,结果被札兰丁识破。再加上当时天气泥泞,蒙古骑兵冲不起来,最终失吉忽秃忽被札兰丁打败。

这是蒙古军在第一次西征史上的第一次败仗,也是最大的一次败仗。

札兰丁打败蒙古军后,哥疾宁乃至呼罗珊的人受到鼓舞,纷纷起来反抗蒙古人。成吉思汗不得不亲自率军前往平叛。

不过,成吉思汗的平叛之旅并不顺利,他在前往哥疾宁的途中,遇到了范延城人的强力阻击,而且成吉思汗最喜欢的一个孙子木阿秃干,还战死在城下。

虽然最终成吉思汗拿下范延城,打败札兰丁,平定呼罗珊。但是,这却给成吉思汗留下了惨痛的记忆,让成吉思汗对札兰丁刮目相看。

(成吉思汗)

二、札兰丁做了一个悲壮的动作。

札兰丁被成吉思汗打败后,成吉思汗把札兰丁追到印度河畔的一处悬崖上。当时札兰丁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可以说已经处在了绝境。成吉思汗命令他投降。可是,札兰丁不但不投降,还做了一个惊人的动作,骑着战马,悲壮地跃下悬崖,跳入印度河中。虽然蒙古军看见后,在河畔拼命向河中射箭。但是,最终那匹战马带着札兰丁,神奇地渡过印度河,逃入印度境内。

也就在这时候,成吉思汗对部下们说了那句敬佩札兰丁的话。

后来,成吉思汗本来准备举兵进攻印度,但由于发生了瘟疫,又得耶律楚材力劝。所以成吉思汗最终放了札兰丁一条生路。

(攻打印度)

三、札兰丁进行了一场重要的行动。

札兰丁进行的这场重要行动,就是复国。

成吉思汗撤军回蒙古,并发动了对西夏的战后的时候,札兰丁从印度跑回来,在起儿漫、伊斯法罕这些地方活动,这些地方当时并不受蒙古人控制,再加上蒙古主力军回国后,对花剌子模及呼罗珊地区的控制减弱。因此,札兰丁又打下了一片地盘。阿姆河以西的大片地方,都归他所有。

不过,这时候的札兰丁其实只是昙花一现,因为他不注重国内的建设,一味地穷兵黩武,四处征伐,自身又沉溺酒色。本来,他这是个完全靠百姓的支持建立起来的国家,因为他这么一搞,结果很快失去民心,没人愿意再帮他打仗。最后,在西域蒙古军的追击下,札兰丁逃入库尔迪斯坦山中,被当地人杀害。


张生全精彩历史


11世纪末,强大而鼎盛的塞尔柱帝国分裂,诸多邦国纷纷独立。最终,在小亚细亚地带形成了罗姆素丹国,到12 世纪形成花剌子模国。

花剌子模人的祖先是突厥马穆鲁克人,马穆鲁克人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当花剌子模王朝进入阿拉乌丁.摩诃末(苏丹.摩诃末)执政之时,已经成为一个庞大而且富饶,并且军事力量强大的国家。

摩诃末青年时期非常有作为,曾先后侵占过撒马尔罕、奥斯曼、巴格达等地域,成为周边邦国闻风丧胆的人物。但是到了晚年,却沉迷于美色和自负之中,几乎不再听取任何人的意见,而且我行我素。很多人认为摩诃末有这样的极端表现,是源自于他与母亲的不和。摩诃末的母亲图儿干合敦是康里人,乘摩诃末远征之机,依仗亲眷和康里将领,別居玉龙杰赤,另立小朝廷,干预花剌子模国政,使摩诃末陷入痛苦和悲愤之中,遂造成母子不和。

远在东方的蒙古可汗成吉思汗灭掉了西辽之后,为了向这个中亚地区的邻居表示友好和促进贸易往来,派出有450人组成的商队前往花剌子模,但令人遗憾的事情很快发生了。当商队到达讹答剌城时,贪心的总督亦纳勒赤黑为了私吞这些宝物,以间谍罪逮捕了这些无辜的商人,除了商队头领朵歹和另外两人逃出来之外,其他人全部在街头被当众斩杀。

讹答剌总督亦纳勒赤黑的贪心为花剌子模带来了灾难。成吉思汗知道自己的和平使者被杀害之后,暂且忍住愤怒,派出信使去质问并且索要凶手。摩诃末本来想息事宁人,但他的母亲却极力反对,因为那个杀害了蒙古商队的人就是她的娘家弟弟。当从花剌子模返回的信使将这些告诉成吉思汗后,成吉思汗没有说一言一语,而是走向不儿罕山,跪在地上向长生天祷告。一连跪了五天之后,铁木真得到了长生天给予的答案“用马刀和弓箭去教训那些贪心的花剌子模人吧,让鲜血和火焰染红花剌子模每一寸土地吧!”

当蒙古大军要屠灭花剌子模的消息传到摩诃末耳中之时,这位自大且狂妄的苏丹陛下根本没有把蒙古人放在眼中。他坚信花剌子模的40万勇士会轻而易举的打退这些远道而来的蒙古人。但他想错了,蒙古人是一群狼,会撕碎一切猎物。

摩诃末传达了错误的作战命令,虽然有些将领知道这些作战方案是错误的,但没人敢吱声,他们太了解这位苏丹陛下的脾气,搞不好会被砍掉脑袋。此时,唯有将正确的作战方案寄托于一个人身上。他就是被摩诃末罢免了王储位子的扎兰丁。

扎兰丁有着过人的头脑和胆识,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王位继承人。虽然摩诃末很喜欢这个儿子,但是摩诃末的母亲却坚持立本族的斡思剌黑为太子,摩诃末惧怕自己的母亲,因此废黜了扎兰丁王储的位子。

当扎兰丁将正确的作战方案告知摩诃末后,摩诃末竟然哈哈大笑,他认为自己的儿子被吓怕了胆。不但没有听取扎兰丁的建议,而且要求不需扎兰丁再到自己的王宫里面来。

战争很快打响了,以哲别、郭宝玉、速不台等蒙古大将为首的蒙古先锋在花剌子模的土地上如入无人之境一般,以摧枯拉朽的速度逐一击败那些花剌子模守军。摩诃末眼看大厦将倾,只能选择逃亡,最终这位曾经英雄的苏丹陛下在里海的一个海岛上悲惨地死去!临终之前,他向扎兰丁道歉,并且让扎兰丁重新继任王储之位。

扎兰丁为了复国,四处奔走纠集力量,蒙古军则穷追不舍。负责追杀扎兰丁的蒙古将领是失吉忽秃忽,这个年轻的将领是塔塔尔人,当年还没有成为大汗的铁木真本来要杀掉塔塔尔人高于车辕的男子,但被劝阻下来,失吉忽秃忽还成为铁木真母亲诃额仑的养子。

成吉思汗为了让失吉忽秃忽有所作为,亲派他去追杀扎兰丁。很快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八鲁湾会战”打响了。

八鲁湾会战

花剌子模与蒙古军两军相遇八鲁湾,激烈厮杀了一整天,不分胜负。天黑以后,双方鸣金收兵,各自退回本营。夜间,失吉忽秃忽心生一计:命令每个骑兵缚一毡草人捆在马上,以使敌人误认为他又有了援军。第二天一早,札兰丁手下的将领看见蒙古军排成两列,果然以为其他的蒙古骑兵已赶来增援。将领们提议撒退,但是,札兰丁了却坚持要厮杀,不许后退。

他命令所有的骑兵下马,各人将马缰绳系于腰上,沉着站在原地等待蒙古人进攻。蒙古骑兵猛冲过来。但是,札兰丁军队一齐张弓攒射,矢如雨集。蒙古军被迫后退,重新组织冲锋。失吉忽秃忽挥军第二次冲过来,眼看就要冲到敌人的阵地。就在这时,札兰丁突然响号角,他手下的将士一听,迅疾飞身上马,向蒙古军反扑过来,喊杀声震天。

札兰丁了军队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便拉开战线,企图将蒙古军团团围住。失吉忽秃忽命令部下视其秃黑军旗所向,冲突敌阵。

但这时,蒙古军队见自已行将被包围,遂大溃,各自策马奔逃。这个战场上溪涧冲沟纷错,蒙古骑兵奔至沟边,来不及收缰,马匹纷纷颠落。而札兰丁的骑兵却稳骑马上,挥刀大肆劈杀。

就这样,这支蒙古军队大部被消灭了,全歼三万人,蒙军统帅大断事官失吉忽秃忽仅以身免。

札兰丁的军队素以残酷著称,比人们常常责备的蒙古军残酷得多。例如,他们把铁钉钉进蒙古俘虏的耳朵,以此取乐。

失吉忽秃忽的失败让成吉思汗震怒,但是并没有惩罚他,因为他不想让母亲伤心。

申河决战

1221年11月,成吉思汗在得知札兰丁将要撤往印度时,成吉思汗亲率全军连夜追击。在申河边赶上了即将渡河的札兰丁。花剌子模军已成背水之势,战斗极其残酷。

当蒙古大军围追到申河岸时,札兰丁已预感到自己已无力抵抗,便将妻子儿女喊到一起,对他们说道:“我已无力保护你们,与其让你们被蒙古人淩辱而死,不如死在我们面前更好!”

札兰丁让他们喝下他亲自准备的毒酒。并再一次看着自己的亲人们说道:“们来世不要再生在帝王之家了!”家人死后,他们的尸体投进申河里。

札兰丁岳父帖木儿米里战死,花剌子模右军全军覆灭,不久左军也被歼灭。包括成吉思汗在内的所有蒙古人都认为这一次扎兰丁必死无疑,但令谁也没有想到,虽然面临绝境,但札兰丁依然奋战不懈,亲身驰骋于沙场之上,杀敌无数,他从清早一直拼杀到中午,最后身边只剩下700余人了,札兰丁仍然像一头雄狮那样横冲直撞,东砍西杀,无所畏惧。

最终,扎兰丁突出重围,在蒙古人的眼皮下逃走。成吉思汗下令不予追赶,因为他爱慕并敬仰这个英雄王子。

成吉思汗说道:“花剌子模最后的英雄当属扎兰丁莫属,为何我的儿子没有一个如他一般勇敢!”


大狮


自从成吉思汗进攻花剌子模国后,一路势如破竹,先是拿下讹答拉城,活捉了杀害蒙古商队、引来蒙古人血腥报复的海儿汗,用熔化的银液灌入他的眼睛和口里。扎兰丁在成吉思汗到来之前,就建议苏丹分兵主动防御,结果苏丹不听,他认为蒙古干不过他的白帽武士。结果一交战才知道打不过这些大饼脸人,于是兵败如山倒,一路往中东的伊朗、伊拉克等地逃命。蒙古大军一路追杀,苏丹在被蒙古人追上一个小岛后,饥病交集,吃不下当地岛民粗糙的食物,在患胁膜炎无药医治的情况挂掉了。

扎兰丁智勇都远远超出了他的父王苏丹,是花剌子模国少有的骁勇悍绝的人物。扎丁兰曾被成吉思汗围住,眼见他周围的武士都被杀掉,扎兰丁宁死不为所擒,跃马直接跳入了印度河,居然没有被淹死?而是逃入了印度。成吉思汗当时看了佩服不已,说:“生子当如扎兰丁这样!”

扎兰丁在印度返回后,一路收集部将,居然又凑起了一支几万人的军队,而且设伏将速不台的突袭部队打败,这是花剌子模自与成吉思汗交战以来唯一胜利的一战!

当然,后来花剌子模分崩离析,扎兰丁最后也在伊朗山中被土著人杀死。


强哥全球资讯


简单一点说,成吉思汗会敬佩札兰丁(Jalāl al-Dīn Mingbarnī)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札兰丁曾经在八鲁湾之战中大败蒙古军团,基本全歼成吉思汗母亲的养子、蒙古汗国大断事官失吉忽秃忽率领的30000蒙古大军,这是蒙古第一次西征过程中唯一的一次败绩。

札兰丁在花剌子模大半国土沦丧的危亡之际,临危受命成为花剌子模沙阿拉丁·摩诃末的继承人,担任花剌子模沙(国王)和算端(苏丹),他率领的花剌子模军队在八鲁湾(今阿富汗喀布尔北)与失吉忽秃忽的军队遭遇,札兰丁在面对蒙古大军的凌厉攻势和失吉忽秃忽用毡子制作假人绑在从马背上的疑兵之计,镇定自若,准确判断,将蒙古大军打得大败——八鲁湾此地沟涧纵横,撤退的蒙古马纷纷绊倒,札兰丁部凭借自己骑乘的高大矫健的中亚马,乘胜追杀,最后蒙古30000大军只剩下几百人逃出生天,失吉忽秃忽仅以身免。得知此役结果的成吉思汗努力使得自己部忧形于色,平静地教诲失吉忽秃忽吸取经验教训,但后来来到八鲁湾时向失吉忽秃忽分析当地地理地形,怒责了失吉忽秃忽,可见此次大败给成吉思汗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震撼。

第二,札兰丁退入印度之时留在成吉思汗面前的最后身影英姿勃发、酷帅炫目。

札兰丁之后与成吉思汗亲自率领的蒙古主力作战屡战屡败,最后退到申河(辛河,即印度河)岸边,当时札兰丁身边只剩下700多士兵,成吉思汗为了生擒札兰丁来招降不服的各地花剌子模军民,命令不许放箭不许砍杀,必须活捉札兰丁。身后是蒙古大军,眼前是悬崖河湍急的印度河河水,眼看走投无路的札兰丁跃马从数丈高的悬崖跳入印度河,并奇迹般地泅渡到对岸,逃往印度广阔的天地。

成吉思汗夸赞札兰丁的话,就是在这个时候说的,按照志费尼(‘Alā’ al-Dīn Aṭā Malik Juwaynī, 1226–1283)在《世界征服者史》(Ta’rīkh-i Jahān-Gushā)中记载的原话,严格来说成吉思汗不是说札兰丁是花剌子模最后的英雄,而是这么说的:

为父者应该有这样的儿子!因逃脱水和火的双漩涡,他将是无数伟绩和无穷风波的创造者。一个俊杰焉能不重视他?在这个世界上除扎勒的贤明和伟大的儿子外,他没有匹敌。论英勇他赛过天神,他不把自己看轻。

在另一处,成吉思汗对众子弟说的原话是“为父者须有子若此”,这和“为父者应该有这样的儿子”只是不同的表达方式,就是一个意思。

成吉思汗眼高于顶,也有独特的文化习俗背景,所以表示亲昵也是说你就像我的儿子(比如对亦都护),对敌人表示钦佩也是从此人是好儿子值得我儿子学习等等的角度称赞。

另一方面,札兰丁在很多记载中非常完美,这和有关他的记载都是志费尼等具备特殊的政治身份和文化背景的史学家记录有关,志费尼既是蒙古官员,又是波斯人,所以一方面要揄扬和认同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一方面也要对和自己民族宗教相同或相近的札兰丁表示同情和理解。

那么蒙古汗国的开国大汗亲口称赞札兰丁就成为两全其美、宾主尽欢的历史叙事方式,当然,谈古论金在这和大家如是说的意思并不暗示这个事实基础是虚构的,成吉思汗一定说过类似含义的话,但成吉思汗自然也不会像上述《世界征服者史》中一样用充满波斯风格的辞藻文质彬彬的表达。

成吉思汗去世前,札兰丁已经从印度杀回了西部,在现在伊朗这一范围区域内复国并小有成就,此时成吉思汗对他的评价不见于记录,但很大概率,成吉思汗还是对他比较钦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