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名留青史的女名醫:她是中國版大長今,《女醫明妃傳》以她為原型

古時候女性的社會地位比較低,除了王公貴族和節婦義女外很少有在正史上記載的,但是中醫界中就有那麼幾位璀璨明珠,她們醫技精湛、醫德高尚、救死扶傷、為民除病,深得後人的敬仰和稱道。

西漢義妁

西漢時期有一位名叫義妁的女子,她是我國曆史上早期著名的女醫生。

名留青史的女名醫:她是中國版大長今,《女醫明妃傳》以她為原型

義妁從小就對藥草有興趣,十幾歲就上山採藥,搗爛後給鄉親們敷治外傷。平時只要有郎中路過,她總是虛心請教,看大夫們怎樣望、聞、問、切,聽大夫講解醫理。日積月累,義妁學到了許多醫藥知識,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名留青史的女名醫:她是中國版大長今,《女醫明妃傳》以她為原型

有一次,從外地抬來了一位腹部膨隆的病人,肚子比將要臨產的孕婦還大,臍眼突出,身軀瘦得皮包骨頭,氣息奄奄。

義妁對她仔細診視後,取出幾根銀針,在病人的腹部和腿部一連紮了幾下,又取出一包藥粉撒在病人的肚臍上,用熱水浸溼的絹帛裹住,並給病人喂服中藥。

名留青史的女名醫:她是中國版大長今,《女醫明妃傳》以她為原型

幾天之後,病人的腫脹竟漸漸消退,不到10天工夫,病人就可以起床活動,不久痊癒。後來,義妁的醫術傳開後被漢武帝知道了,便將她徵入宮,封為女侍醫,專為皇太后治病,深得太后的信任。

東晉鮑姑

晉代廣東南海太守鮑靚的女兒鮑姑也是—代女名醫,其夫葛洪是晉代著名的煉丹家,曾著有《肘後備急方》等醫學名著。長期的耳濡目染給鮑姑行醫治病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名留青史的女名醫:她是中國版大長今,《女醫明妃傳》以她為原型

名留青史的女名醫:她是中國版大長今,《女醫明妃傳》以她為原型

她繼承了父親和丈夫的醫術,加以鑽研,醫術愈加精湛。她長期在南海、番禺、廣州、惠陽、博羅等地行醫採藥,深受群眾的愛戴,被稱為“鮑仙姑”。

名留青史的女名醫:她是中國版大長今,《女醫明妃傳》以她為原型

她醫術精良,一絲不苟,擅長針灸,以專治瘤與疣而聞名。她採用越秀山腳下滿山遍野生長的紅腳艾作艾絨進行灸療治疾,因此,後人稱此艾為“鮑姑艾”。

名留青史的女名醫:她是中國版大長今,《女醫明妃傳》以她為原型

鮑姑死後,嶺南人民為紀念她對醫學事業的貢獻,在廣州越秀山下三元宮內修建了鮑姑祠,以志紀念。

宋代張小娘子

宋代有個著名的外科醫生叫張小娘子,她的醫術既非祖傳,也不是隨夫行醫所得,那麼究竟從何而來呢?

名留青史的女名醫:她是中國版大長今,《女醫明妃傳》以她為原型

據說,在張小娘子年輕的時候,有一天,一位雲遊郎中路過門前,向她討杯水喝。張小娘子見是一位銀髯老人,氣度不凡,便將他請進屋裡,熱情招待。

那位老郎中見她聰明賢惠、手腳勤快,便將開刀和制膏等外科醫術傳授給她,還贈她一部秘而不傳的《癰疽異方》。後來,經過不斷實踐,張小娘子終於成了一位精通外科的女醫生。凡是瘡瘍癰腫的病人前來求醫,經她診治,無一不見奇效。

後來她又把外科技術傳給丈夫,於是夫婦兩人都成了當地名醫。

明代談允賢

明代女醫談允賢為江蘇無錫人,其祖父曾任南京刑部郎中,是當地的名醫,祖母也對醫藥十分精通。談允賢從小就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在祖父母的指導下學習醫藥知識。

名留青史的女名醫:她是中國版大長今,《女醫明妃傳》以她為原型

影視劇形象

婚後不久,她得氣血失調之病,便把自己的疾病作為研習對象,親自開方配藥,獲得良效。祖母臨終前將全部秘方和製藥工具傳授給她。

名留青史的女名醫:她是中國版大長今,《女醫明妃傳》以她為原型

影視劇形象

在封建社會里,一些閨閣千金和富豪眷屬,生了婦科之病,由於封建社會禮教的束縛,羞於請男醫診治,因而常常貽誤病情。談允賢醫術精湛,遠近聞名,女性患者紛紛前往。

名留青史的女名醫:她是中國版大長今,《女醫明妃傳》以她為原型

後來,談允賢成了當地專治婦科病的女醫。50歲時,談允賢將祖母傳授的醫術和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加以總結,寫成了一部《女醫雜言》,傳給後人。

清代顧德華

顧德華生於清朝道光、咸豐年間,是江蘇吳縣一帶的婦科名醫。顧德華著有《花韻樓醫案》一書,所載病案29例多數為危重病例,論治透徹,立方平善,均為經驗之案。

名留青史的女名醫:她是中國版大長今,《女醫明妃傳》以她為原型

同縣張玉田收藏了該書的抄本,1921年紹興裘吉生將其抄本輯入《珍本醫書集成》,使《花韻樓醫案》得以流傳至今。

清代曾懿

曾懿出生於清咸豐二年四川華陽縣(今屬成都市)的一個官紳家庭。

名留青史的女名醫:她是中國版大長今,《女醫明妃傳》以她為原型

網絡用圖

當時有許多百姓因為醫治無效而喪生,曾懿憐惜鄉民的無辜,更痛恨庸醫,於是廢寢忘食地苦讀家藏醫藥典籍,對於精闢的論述和嚴謹的方劑,都一一摘錄並悉心鑽研。

晚清西風東漸,不少守舊者對西方醫學知識一味反對。曾懿卻廣收博採,加以運用。

名留青史的女名醫:她是中國版大長今,《女醫明妃傳》以她為原型

她常告訴病人要“節勞以保腦力”“時吸新鮮空氣以保肺”。曾懿54歲時著成《醫學篇》,共2冊,各4卷。書中將傷寒、溫病兩類疾病的病情及治法詳加辨析,並將《瘟病條辯》、《溫熱經緯》諸書各方摘錄成帖,一目瞭然。

名留青史的女名醫:她是中國版大長今,《女醫明妃傳》以她為原型

她還把古方、時方及自制諸方精選並分成傷寒、溫病、雜證等類附於書中。1933年蘇州國醫書社將該書重輯為《診病要訣》《雜病秘笈》《幼科指迷》《寒溫指迷》《婦科良方》《外科纂要》6種,名為《曾女士醫學全書》(六種)鉛印發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