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 临冬,还沾有4个习惯,湿气不重才怪!这8个表现是最好的说明

每个人体内或多或少都有时期的存在,湿气或许还不足以让我们畏惧,但是“湿气缠,百病生”,一旦湿气超过了身体可承受范围,那便是湿气重,是病啊!

临冬,还沾有4个习惯,湿气不重才怪!这8个表现是最好的说明

从中医角度而言,湿气又称为湿邪,“邪”乃“恶”的化身,可想而知,湿气对身体是“恶”的存在。湿气重的原因除了脾虚,运水化水能力有所下降外,更主要的还是因为生活、饮食、作息等所致。

为什么越是临冬,医生越是强调祛湿的重要性?

或许很多人都疑惑,为什么一旦夏秋换季,我手上就会长水泡。其实这便是湿气重湿毒外泄的一种表现。

临冬,还沾有4个习惯,湿气不重才怪!这8个表现是最好的说明

湿气属阴,夏天阳气重,阳可压阴,则湿气“老老实实”在体内待着。可一旦秋到,人自身阳气有所削弱,则阴气猖獗。这也是为什么医生常说只要体内湿气不除,留到冬天,则“冬病”频发,比如感冒等。

临冬,这5个习惯,正是湿气“加速器”。

习惯1、贴秋瞟、进补

入秋时便有贴秋膘,入冬时便有进补,殊不知,这正是秋冬两季,湿气“猖獗”的原因。

贴秋膘、进补不是补充身体能量,强化身体机能吗?为什么不是好事呢?

若只是简单一两次确实有奇效,但是很多人偏爱打着“贴秋膘、进补”的旗号来大吃大喝。比如:骨头汤、鸡汤、药汤、海鲜汤等高汤等。

临冬,还沾有4个习惯,湿气不重才怪!这8个表现是最好的说明

大量进补后,易对胃造成损伤,使其变得虚弱。而胃脾本是一家,伤胃便是伤脾,降低了脾的化湿功能。

另外,肉类、海鲜等本是便含有助“湿气”为虐的“毒素”存在以及含有一定量的湿气,在大量食用后直接促使体内湿气值飙升。

习惯2、穿着长袖吃冰

为什么在瑟瑟发抖的季节还吃雪糕、冷饮?最佳答案便是:任性。

确实,“大冷天还吃冰的,胃真好!”,你有任性的资本,但是胃承受得住吗?

临冬,还沾有4个习惯,湿气不重才怪!这8个表现是最好的说明

这一行为无非使胃虚弱化,从而连带脾也受到牵连,且寒助湿长,无论是外在寒气,还是食物携带,对湿气而言都起着垫脚石的作用。

习惯3、盖着棉被吹空调

盖着棉被吹空调这一行为看似的享受,但是对身体而言却存在极大的隐患,为什么呢?

吹空调时80%以上的空间都处于密封状态,意味着空气不流通,且在临冬时期,环境含有大量湿气,细菌等,易在密封环境中堆积,滋生,不仅降低身体抵抗力,还加重了湿气侵身的可能性。

临冬,还沾有4个习惯,湿气不重才怪!这8个表现是最好的说明

当人处于睡眠状态时,身体的自卫能力有所下降,且在夜间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还吹空调的话易“浇灭”阳气,毛孔微张,让湿气有机可趁。

习惯4、运动过于激烈

这一点或许很多人都有疑惑,运动不是可以祛湿吗?怎么反而加重了湿气?

确实,运动却是可以祛湿,但是在建立在轻度运动,身体发热,汗微微冒出的情况下。

临冬,还沾有4个习惯,湿气不重才怪!这8个表现是最好的说明

不过剧烈运动便不是这么一回事了。运动过度,反而会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最起码要1个小时才能恢复正常,但是在这1小时内,湿气便有入侵的可能了。

另外,越是运动大,汗流得越多,毛孔扩张。现在天气转凉,运动时都以长袖为主,汗易在皮肤表层停留,一旦接触了寒气,则转为湿气,从新进入体内。

临冬,不知道是否湿气重,那就对照这8个表现吧!

1、身材走样:小腿水肿,特别是脚踝部位;腹部“积水”;虚胖

临冬,还沾有4个习惯,湿气不重才怪!这8个表现是最好的说明

2、脸“残”:脸色暗黄,油腻;痘痘、粉刺、黑头丛生;眼袋下垂等

3、入厕尴尬:小便浑浊,短促,颜色深;大便青,粘稠,“恶臭”

4、皮肤异样:皮肤瘙痒,红点,长痘、起斑,手长水泡,脚气重

5、头发差:头发油腻,哪怕两天洗一次;脱发、发际线后移、头屑多

6、精神低沉:头晕脑胀,身重头沉,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消极

临冬,还沾有4个习惯,湿气不重才怪!这8个表现是最好的说明

7、有口难开:口干舌燥,口苦,口臭

8、房事欠佳:阴部潮湿、阴部瘙痒、性功能异常

临冬,祛湿要趁早,坚持2点,预防“冬病”

第一点:给身体来点苦

中医指出,给身体来点苦,这苦有清热解毒、通气泄火、去燥化湿,润肠通便之效。

生活中,苦的东西有很多,今天就介绍一款苦味食物:苦瓜。

临冬,还沾有4个习惯,湿气不重才怪!这8个表现是最好的说明

苦瓜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微量元素等。

功效:

健脾开胃,利尿化湿,补气凉血,消除疲劳,降脂消脂,清热解毒,消炎抗癌。

第二点:给身体加点料

将具有健脾祛湿效果好的食材,制成茶包饮用,每天坚持喝,既简单又方便,是一种不错的祛湿方法。

临冬,还沾有4个习惯,湿气不重才怪!这8个表现是最好的说明

祛湿食材如:火麻仁、栀子、砂仁、甘草、陈皮、茯苓、藿香、薏苡仁、冬瓜、人参等。

乌草根砂仁茶:取以上祛湿食材各0.5克,混合按照1:1的比例配制成小茶包,每天取一包,泡饮即可。

此外,可以没事动动脚趾,健脾养胃

动动脚趾是一项没有时间、地点、条件的约束,难度为半颗星的运动项目。

临冬,还沾有4个习惯,湿气不重才怪!这8个表现是最好的说明

做法:站也行,坐也行;穿鞋也可,光脚更行;

双脚贴低,身体呈现放松状态,脚趾用力抓地,一抓一松,使小腿有紧绷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