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打破“生前不談身後事”觀念,溫州老人排隊預約辦遺囑

2018-10-18 07:45 | 溫州新聞客戶端

打破“生前不谈身后事”观念,温州老人排队预约办遗嘱

如今,為了避免繼承糾紛,越來越多的老人開始打破“生前不談身後事”的傳統觀念,在生前處理好“身後事”,遺囑就是關鍵。

記者走進溫州首個“開明遺囑庫服務點”的落戶點——市區水心住宅區桂柑社區,這裡可為60週歲以上老人免費辦理遺囑諮詢、遺囑起草、遺囑登記、遺囑保管、發放《遺囑證》等服務。據瞭解,截至目前,已有60位老人在開明遺囑庫服務點進行了預約登記辦理,年齡多數在70~80歲之間。

【案例】老伴遺產糾紛,讓87歲老人多次病倒

近日,87歲的王奶奶,在大女兒的陪同下,冒著大雨來到桂柑社區的開明遺囑庫服務點,表示想盡快立遺囑。王奶奶之所以這麼迫切,是因為她曾捲入丈夫的遺產糾紛中,多次被氣得暈倒,還住進了醫院。

原來,王奶奶的丈夫早年去世後,她就獨身一人,帶著四個孩子討生活。後來,孩子們各個都有了出息,只是住了多年的房子面臨拆遷,王奶奶心裡十分不捨。但萬萬沒想到,房子的拆遷竟然成了這個家分崩離析的開始。除了大女兒願意接王奶奶回自家養老,其他的孩子都表示家裡不方便。王奶奶一把年紀,並不想和孩子鬧矛盾,既然大女兒願意接她回家,也就不和其他孩子計較了。

但當拆遷款到達丈夫戶頭時,家裡的孩子就不“淡定”了。其餘三個孩子都“突然”要求母親來自家住,前提是拆遷款要多分一些。王奶奶聽完這些話,一時難以接受,一手養了這麼多年的孩子,居然為了錢而產生糾紛。血壓一高,王奶奶直接進了醫院,昏迷多日,還好有大女兒日日照顧。雖然王奶奶再三向其他孩子表示,錢不會無故多分給哪一個,要看誰更孝順。

就這樣,突然有一天,王奶奶在家收到了法院的傳票。原來,這套房子產權屬於王奶奶的丈夫,拆遷款便作為遺產,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王奶奶和每一個孩子都有繼承份額。據此,其他三個孩子一看王奶奶不願意多分拆遷款,就一紙訴狀將自己年邁的母親告上法庭。王奶奶氣得又一次進了醫院,纏綿病榻幾個月後,雖然案件也在法院調解下結束了,但其中的心酸,王奶奶一直無法化解。

有了“前車之鑑”,王奶奶就決定要立遺囑把“身後事”講清楚。在填寫完預約卡後,開明遺囑庫的工作人員為王奶奶建立了單獨的信息庫,以便後期遺囑辦理。王奶奶表示,這樣的公益項目真的很好。在他們這個年紀,大多數不懂法,什麼是遺囑,怎麼寫遺囑,更是不清楚。身後事如此複雜,鬧得家雞犬不寧,真的需要有人能為老年人提供這樣的服務。

打破“生前不谈身后事”观念,温州老人排队预约办遗嘱

【現狀】75%老人沒立遺囑,70%家庭糾紛因沒遺囑

雖然現在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接受“生前講明身後事”的理念,但每年自然死亡的老人當中,立有正式遺囑的不超過25%。因沒有遺囑,哪怕是獨生子女家庭,對遺產繼承毫無爭議的,也往往會在繼承的過程中遇到諸多麻煩。根據統計,有超過70%的家庭糾紛,是因為沒有遺囑引起的。

由於傳統文化的束縛與法制建設起步較晚,大家對於“遺囑”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誤解或者是不理解。比如,有些人認為立遺囑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老了病了才去立遺囑,和睦的家庭不需要立遺囑,獨生子女家庭不需要立遺囑等等。但是,立遺囑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不僅僅是財富的傳承和明晰,更多能表達家庭情感,也是對於家人的責任與厚望。

今年5月30日,“開明遺囑庫服務點”入駐鹿城區松臺街道桂柑社區,這意味著溫州開明遺囑公益服務正式揭開序幕。開明遺囑庫是由民進溫州市委會、溫州市文明辦主辦,鹿城區文明辦、民進溫州市聯合一支部承辦,浙江光正大律師事務所青藍工作室提供技術支持的公益項目。

“開明遺囑庫服務點”的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向遺囑人提供政策法規等方面的諮詢和審查,分析有關的風險和可能的後果,並且可根據老人的分配意願,通過專業遺囑範本起草一份語句嚴謹的遺囑。老人抄寫遺囑並進行精神評估,之後,通過開明遺囑庫登記專用軟件,在密室裡通過錄像、指紋、掃描和存檔等方式對遺囑的真實性進行第三方獨立登記。遺囑的訂立人還可以指定遺囑的查詢提取人,保護老年人處分財產的自由和秘密。

開明遺囑庫還在銀行保險庫中,專門設立遺囑存放保險櫃,為老人提供永久的遺囑保管服務。同時為已辦理遺囑的老人安排年檢,除檢查老人在世情況,對於老人的財產狀況以及老人的真實意願都將進行詳細的檢查,以保證老人百年後遺囑得以順利執行。

目前,開明遺囑庫的免費服務對象為年滿60週歲的老人,戶籍及資產均在市區,具有書寫能力,口齒清楚、視覺聽力正常,具備一定文化知識。如需辦理遺囑登記,可撥打預約電話:0577-56552907(工作時間)。

(原標題《老年人遺囑觀念有變化,溫州開明遺囑庫已有60位老人預約辦理》。編輯 戚祥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