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字画市场走向低迷了吗,为什么?

赵洋觅艺


书画市场地确己经低迷了,而且己经好几年了,整个市场己回归理性常态,泡沫的高价水份己被理性所拧干。

首先,中国的反腐己斩断了书画送礼的的路子,五六年的火爆,虚高,疯狂己一去不复返了,几百万,几十万,十几万,甚至几万的画现在很难出手,西安书院门有不少人花几百万收购所谓主席,院长的的书画都砸在手上,降价卖都没有人接盘,好多画廊都己关门了。倒是有不少有实力的中青年画家画的好,价也不高,一两千的倒是走的很火,一年卖个十几万,几十万的不在少数,我认这才很正常。

中国美协,中国画院,省美协一换届,那些曾经的主席院长的画价一落千丈,连腰折都没人要,看来,名头己经不是绝对重要了,画好才是硬道理,是时候用“画”说“话”了,看名头更要看名,名头吹的再大,作品不行,一切等于清零。现在的藏家都很精明,认画认的很准,也比以前专业多了。因为,钱难挣了,凭的就眼力劲,不然只能做死了。

不过,政府也在相应制定有关政策来拉动书画市场,但要市场回暖还需时日,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笔墨瞬间


说说自己经历的事情,说说自己的认识吧。

早在十年前,我陪一个年轻的外地美女画家去本地一个书画市场转悠,转了一会儿,美女画家就站在几幅富贵牡丹图前花容失色。我问她怎么了,她说,您看,是我的牡丹,但不是真的。

我也惊讶,叫来老板交流了半天,并以三百元的价格买了一幅我们当地一个书家的作品,老板才告诉我们说,这几幅牡丹是外地一个不太出名的画家画的,但画是成批印刷的,仿制了章子盖在画上,一般人分辨不出,因为是富贵牡丹,人人喜欢挂,从西安8元进的货,卖80一幅,要的人还多。美女画家听完,没有表露身份,拉着我离开了。后来她告诉我,她画的牡丹很多人喜欢,但她画画不为挣钱,从来没有卖过,商人们这么干,让她既伤心又灰心。

这个事情说明,我们的许多书画市场一开始从根本上就与艺术无关,大量制造书画商品的书画家和销售商都远离了艺术,个个急功近利,为了挣钱做种种努力,充满铜臭味的书画市场自然就香不起来。

我始终认为,书画艺术是不能市场化的,一旦市场化,反而会没有了市场。这就像唐卡一样,真正的唐卡是心中有佛的寺院画师用虔诚之心画出来礼佛的,有种种神奇之处,当唐卡被大家重视,大批人开始为金钱画唐卡的时候,市场虽然形成,但唐卡艺术却被拉入了歧途,市场乱了,自然就不景气了。

所以,现在书画市场低迷,确实与经济社会大气候有关,与人们文化需求依然不高有关,但根本原因还在于自身,这是需要彻底反思和改变的。








青海老李赏石


字画市场,的确已经走向低迷。

纵观近些年的书画市场发展,所谓繁荣時期,也是畸形发展過程,其中,炒作成分太多,水分太大,书画消费很大部分心里是为倒卖转手送礼等等。有几个是真正的从欣賞从艺术角度去理解和运作呢?

一个畫家,起点不是艺术创作,而是头衔名气和地位。画家本身价值没有,一张毫无意义和水准作品通过非正常渠道流入市场,又通过非正常目的进入不被欣赏只被关注虚假价值手中。到处炒作,拍马溜须,阿谀奉承充斥这乌烟瘴气艺术圈。当然,也有部分正真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也随市场而崛起,但其比例少之又少。所以艺术市场的没落也在情理之中。不健康的成长最后只能衰败。




画家孟玉峰


几年前,书画界的朋友很难请来,他们太忙了!现在好了,一瓶二锅头,一碟花生米,都能赏光,而且玩的很高兴。


寒山宽宏


字画市场不是陷入低迷那么简单,如果再这样继续,将陷入寒冬,甚至冰封。

一方面,是人们对真正的艺术品的认知不足,无法判别究竟什么才是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另一方面,是人们对漫天飞舞的捡漏新闻的热捧。在这样的背景下,江湖术士道士与骗子,混杂在一起。连行画与艺术品都不能区分开的人们,你如何奢望他对真正的艺术品一掷千金?

我从事书画行业很多很多年了,还从没有今天这样越发觉得悲哀。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司空见惯的书法,绿竹红花的行画,仍然是寻常人家花些许钱就能买的。

具有一定欣赏水平与收藏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已经凤毛麟角了。

这就是现在的状况。


入云堂杨树华


重归真善美,才可走出低迷。





涛声如钟


因为市场仿假,临仿字画泛滥,大量冲击历代著名和近代名人字画正常交易,已经让普遍字画爱好者和收藏家失去认购,拍购的信心,从而将字画市场导致走向低迷


穷小子211110787


最主要是没有公款消费了


爱画山茶


本人家传徐悲鸿的(松山牧马)





张丰海


范曾的上千万,崔如琢的上亿,还有正事吗?遍地工艺品脏乱差的字画比蚂蚁还多,不死掉百分之八十的搅屎棍子,市场好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