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东北王”张作霖的八个儿子,他们最后的结局分别是怎样?

用户58366978727


在民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是当时的“绿林好汉”。因为当时的政治腐败,他们不得已走上了“梁山”,通常朝廷对于这些人没有能力剿灭的,就把他们招安了。

正是国家面临着危难的时机,所以不如把他们利用起来对抗那些洋人。这一群人中就有张作霖。他就是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从此成为了一个大将军,剿灭了山匪,还赶走了蒙患,势力越来越大,人们称他为“东北王”。

在抗日战争中,他坚决抵抗日本人的拉拢,这一点也是非常让人敬佩了。他的一生先后有六个夫人,这些夫人的性格差异很大,所以他的八个儿子也是性格迥异的。

他的大儿子正是我们都知道的民国四公子之一。张学良。这也是他最欣赏的一个孩子,因为是家中的长子,而且长相俊美,精通军事,他可没少给张作霖脸上添光。这位大公子最出名的也正是当时和杨虎城一起造成的“西安事变”。

当然对于这件事情褒贬不一,有人说如果没有他的催化,后来的合作就没有那么顺利。但是有人却说他在面临日军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当然众口难调,其实对于这么俊美的公子,他与当时明星,以及赵四小姐的爱情也不失为一桩美谈。

他的二公子就是张学铭。这个公子和张学良一样都是原配夫人所出的。因为是二公子,家里对他就没有那么的严厉。而他的父亲也是一心想要学良继承自己的事业,所以他从小就在将府之中吃的好,穿的暖。后来去了日本留学,可惜回来之后正逢乱世,他的政治抱负还有才情也无处施展。

所以没办法只能是化悲愤为美食,每天寻觅美食。他可是中国出了名的美食家。后来的第二个夫人几乎不下厨,家里有朋友,宴会,都是他在张罗。真所谓是“懂美食”。

三公子张学曾其实是这八个之中最有才华的。他是许夫人所出,为人非常的潇洒,不做作,是一个天真的贵族公子。曾经一个人独自去了日本,美国等国家去学习并且还给了他母亲带来了一个“礼物”,一个外国女朋友。把她的母亲给气的要打他,事实也这样做了。不过最后两个人还是在一起了。

四儿子张学思和其他的几个哥哥不同,走上了共产党的道路。也是和自己的父亲一样当起了将军,军功显赫。后来不同的就是他搞起了教育。创办了东北师范大学。

五儿子比较调皮,和其他的几个哥哥比起来并没有太出众。在很小的视乎还因为调皮捣乱,给卫兵造成麻烦被父亲当场摁在地上脱了军鞋就打。但是长大之后和自己的哥哥学良关系是最好的,和其他几个哥哥不同,他没有从军,而是在航空公司任职。

六公子是一个文人,因为是在家里排行靠后,不管是宠爱还是关注都到不了自己的身上,所以张学浚就多了一些自己的空间。在抗战的时候还担任了翻译。负责与美军联系。后来也就成了教师,曾经在澳门定居。

七公子虽然是比较小应该受到宠爱的,但是张雪英过得却比较惨。新中国的时候他去了台湾,但是因为自己的身份问题,在台湾也没有立足之地,无奈之下只能是离开了,最后定居在香港。因为病痛在当地去世了。

最小的儿子张学栓本来应该是受到宠爱的,毕竟前面这么多哥哥,他的小名是太平郎。他也曾经参加过战争,但是却不幸负伤,晚年的时候生活比较困苦,令人唏嘘。


无笔


大儿子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张学良,他担任过东北保安军的司令。后来日本人想拉拢他,遭到了他的拒绝。他对我国的民族团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例如震惊中日的西安事变,张学良就参加了策划。后来他遭到了国民党势力的囚禁,直到1990年才获得自由。1995年后张学良去到美国,想必大家都知道,张学良去美国见谁,自然赵四小姐,后来2001年的时候去世。

二儿子叫张学铭,他也是有军衔的,他的军衔是陆军中将。张学铭曾前往日本留学,回到国内之后他成为了天津市的市长。他担任过汪伪政权中任委员一职,但是因为不是自愿的,而且当时张作霖的几个儿子都不想参与政治,所以老二也不愿意,最后当抗战后胜利也没有对他进行处罚。1983年时,张学铭去世。

三儿子叫做张学曾,当他父亲被炸身亡时他其实和自己的父亲在一辆火车上,因为没有和张作霖在同一车厢而幸免于难。据说从小他便十分大胆顽皮,几岁时就敢对张作霖提要求。西安事变发动之后,辗转了几个国家最后在美国定居。

四儿子叫做张学思,张学思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他仇恨日本,在1933年的时候加入了我党的军队。他担任过中东北大学的校长,创立了海军学校。可以说一生都献给了我党的伟大事业,而且这个儿子还是张作霖最看重的儿子,至于为什么没有问题把自己的位置传给他,是因为他还太年轻,而且当时的军阀又那么混乱,他怕儿子不习惯官场的那些东西,所以作罢,虽然张学思非常聪明,而且付出了很多,但是后来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关押,1970年时因身患恶疾身亡。

五儿子叫做张学森,他的母亲是清朝寿山将军的女儿。918事变之后,张学森举家搬迁前往天津居住。后来又在美国学习过航空,学成归来之后一直居住在台湾。之后他到美国的一家航空公司工作,张学良前往美国时还受到了张学森的照顾。在1990年的时候,张学森还受到了邓的接见,五年之后因为患病去世。值得一提的是,在七个兄弟当中,他和张学良的交流最为密切。

六儿子张学浚,从北京辅仁大学毕业之后在军统工作过,1973年时去世。

七儿子张学英,新中国成立后前往台湾,后因患病没钱医治离世。

八儿子张学铨,加入我党军队后参加了不少战斗,后来因为受伤不得不退伍。


全为肾脏之透析护理


东北人 大儿子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张学良,他担任过东北保安军的司令。后来日本人想拉拢他,遭到了他的拒绝。他对我国的民族团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例如震惊中日的西安事变,张学良就参加了策划。后来他遭到了国民党势力的囚禁,直到1990年才获得自由。1995年后张学良去到美国,想必大家都知道,张学良去美国见谁,自然赵四小姐,后来2001年的时候去世。

二儿子叫张学铭,他也是有军衔的,他的军衔是陆军中将。张学铭曾前往日本留学,回到国内之后他成为了天津市的市长。他担任过汪伪政权中任委员一职,但是因为不是自愿的,而且当时张作霖的几个儿子都不想参与政治,所以老二也不愿意,最后当抗战后胜利也没有对他进行处罚。1983年时,张学铭去世。

三儿子叫做张学曾,当他父亲被炸身亡时他其实和自己的父亲在一辆火车上,因为没有和张作霖在同一车厢而幸免于难。据说从小他便十分大胆顽皮,几岁时就敢对张作霖提要求。西安事变发动之后,辗转了几个国家最后在美国定居。

四儿子叫做张学思,张学思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他仇恨日本,在1933年的时候加入了我党的军队。他担任过中东北大学的校长,创立了海军学校。可以说一生都献给了我党的伟大事业,而且这个儿子还是张作霖最看重的儿子,至于为什么没有问题把自己的位置传给他,是因为他还太年轻,而且当时的军阀又那么混乱,他怕儿子不习惯官场的那些东西,所以作罢,虽然张学思非常聪明,而且付出了很多,但是后来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关押,1970年时因身患恶疾身亡。

五儿子叫做张学森,他的母亲是清朝寿山将军的女儿。918事变之后,张学森举家搬迁前往天津居住。后来又在美国学习过航空,学成归来之后一直居住在台湾。之后他到美国的一家航空公司工作,张学良前往美国时还受到了张学森的照顾。在1990年的时候,张学森还受到了邓的接见,五年之后因为患病去世。值得一提的是,在七个兄弟当中,他和张学良的交流最为密切。

六儿子张学浚,从北京辅仁大学毕业之后在军统工作过,1973年时去世。

七儿子张学英,新中国成立后前往台湾,后因患病没钱医治离世。

八儿子张学铨,加入我党军队后参加了不少战斗,后来因为受伤不得不退伍


远程微渗漏教学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张作霖从马匪起家,做到安国军总司令,他的政府是列强承认的中国政府。

可以说,白手起家的超级高手就是张作霖了。

张作霖共有妻妾六人,儿女十四个,子八人,女六人。

这些儿子大体上比普通人都要强,可惜都同张作霖天差地远。

有个很强的老子,未必是好事。

大儿子张学良

大家都知道了。张学良搞了西安事变,把蒋介石整的够呛。蒋介石的贴身卫队三四十人,非死即伤。

侄子蒋孝先被枪毙,心腹秘书萧乃华被打死,蒋介石自己跌伤了后背脊椎,成为一身的顽疾,到死也没有恢复。

随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了几十年。

直到蒋经国死后,张学良才得以离开台湾去了美国。

张学良经常说,他这辈子只活到36岁。

其实,就生活上来说,张学良的待遇很高,他的妻子于凤至和妾赵一荻,轮流来陪伴他,还有专职的厨师和按摩师等等仆人。

张学良吃的水果,很多是从美国和欧洲进口的,中国根本就买不到。张学良喜欢可口可乐,也从美国空运过来。

不过,他也只是个高级囚犯。他可以出门,但不允许和别人交谈。

无论什么时候,哪怕晚上,都有看守在他附近。

晚上睡觉时,看守就守在他的窗外。

这是一种很大的精神折磨,说不好听,即便正常夫妻生活都会受到监视。

张学良最后100岁高龄在夏威夷善终。


二儿子张学铭

张学铭也有些能力,他和张学良同父同母,关系很好。

他曾经在日本学习过军事,回国以后一度成为张学良的好帮手,担任过天津市市长兼警察局局长。

不过,他的能力也就是比普通人要强一些,没有大的才干,还颇为慵懒。

张学良垮台后,张学铭一直在欧洲和香港居住。

香港被日军攻陷后,张学铭被迫返回南京居住。

在日寇逼迫下,张学铭在1943年接受汪精卫政权军事委员会委员,参议。

他也不是笨蛋,没有做过实际的工作,只是拿着日伪发给的经费,带着一群人吃吃喝喝,被汉奸们戏称为“餐”议员。

抗战结束以后,蒋介石谅解张学铭没有作恶,也没有追究他的汉奸罪。

蒋还利用他的名气安抚东北,任命他为东北长官部参议室中将主任,当然也是虚职。

1949年后,张学铭留在大陆,受到周恩来的照顾,曾任天津市人民公园主任、市政工程局副局长、民革天津市委员会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员等职。

1983年4月9日病逝于北京,享年75岁。

三儿子张学曾

他没有搞政治,被国民政府派到美国,在联合国任职。

张学曾看到哥哥们和父亲的下场,脱离政治旋涡,此后在美国经商,终身没有回台湾,也没有去大陆,成为美国公民,在异乡善终。


四儿子张学思

张学思同几个哥哥不同,他很红。

1933年,张学思就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派遣张进入廊坊东北军六十七军特务大队负责兵运工作。后来兄长张学良介绍他进入南京中央军校就读第十期预备班。

他的年龄比较小,西安事变时期还只有20岁。他曾经试图营救过张学良,一无人二无经验,很快失败了。

张学思在1938年赶赴延安,也参加了抗日工作,曾经担任冀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学思调任辽宁省政府主席、辽宁军区司令员,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辽东办事处主任等职。参加了创建巩固南满根据地的斗争和四保临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学思任大连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委。1953年张学思被任命为海军副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可以说,他是在大陆混的最好的张家人。

文革时期,张学思被迫害致死,时年54岁。


五儿子张学森

张学森年龄更小,抗战爆发时候才17岁。他曾留学美国学习航空,抗战结束后曾经担任过天津警备司令部少校秘书,小角色。

1947年他去了台湾,又去了美国定居下来,在航空公司工作,不问政治。

1995年回国访问期间,突发疾病去世,终年75岁。

后面几个儿子都寂寂无名。

六儿子张学俊曾经在军统就职,也是小角色,1973年在台湾去世。

七儿子张学英,贫病交加在香港去世。

八儿子张学铨,一直留在天津,1992年去世。

其实客观来说,这些儿子都有张作霖的血统,确实比普通人都要强不少。

可惜,他们的老子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山峰,子孙想要翻越基本不可能。


萨沙


答:张作霖是个大军阀,当初郭松龄要反他,是因为郭松龄在日本考察期间发现了张作霖与日本人合作的“密约”——张作霖为了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以及打“第三次直奉战争”,以帮助落实袁世凯时期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为条件,要求日本方面提供军火支援。

郭松龄忍无可忍,举旗反张。

但是,张作霖虽然干每件事都会首先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替自己打算,但他在有生之年始终没有出卖国家利益,而他最终命丧于日本人之手也是事实。所以,张作霖说要帮日本人落实《二十一条》,很可能只是张作霖开给日本人的“空头支票”而已。毕竟,张作霖以这类手段来戏耍日本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民间有一则笑话,是关于张作霖的。

说张作霖在与日本人虚与委蛇的日子里,曾与日本人谈风论月,被几个日本名流缠着索字,要求“赐宝墨”。张作霖也不客气,写了一个直系大军阀曹琨最爱写的“虎”字,然后落款“张作霖手黑”。事后,秘书提醒张作霖,说:“大帅写的‘手墨’的‘墨’字,下面少了个‘土’。”张作霖吹胡瞪眼骂道:“妈了个巴子!我难道不知道‘墨’字怎样写?但这个‘土’字是不能给日本人的,老子这叫‘寸土不让!’”

很多人都说,如果张作霖不是皇姑屯被炸,日本人必不敢发动“九一八事变”!

讲真,像张作霖、吴佩孚这些老一派军阀,都是从道上混出来的,遇上再横的,也不犯怵,文化不多,却颇懂民族大义,真敢动刀子跟日本人干。

吴佩孚在第二次“直奉大战”中,因为冯玉祥的背后捅刀子,败了,败得很彻底。

但是,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带着30万东北军撤退到了北京。在北京赋闲的吴佩孚质问张学良,国恨你不报,家仇你也不报,真没出息!你不敢抗日,你把你的兵交给我,我帮你抗,我不为名、不为利,我左手拿回东三省,右手交还给你,你有仇不报,忘记了自己国恨家仇,真是不忠不孝。

吴佩孚甚至骂张学良,说:“你爹的棺材都要竖起来了!”

骂得张学良无言以对。

说完张作霖的故事,下面来说说他的八个儿子。

张作霖的长子就是张学良,九一八事变是他终身难洗的污点,不过,他做过的“东北易帜”、搞出的“西安事变”,为民族团结和统一战线还是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也因为搞出了“西安事变”,张学良遭到了国民党势力的囚禁,直到1990年才获得自由。张学良后来去了美国, 2001年在夏威夷辞世,享年100岁,非常长寿。

张作霖的次子叫张学铭,曾担任过汪伪政权中的委员,因为是被迫的,抗战后胜利也没有受到追究。进入了新中国,曾任天津市人民公园主任、市政工程局副局长、民革天津市委员会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员等职,1983年病逝于北京,享年75岁。

张作霖的三子叫做张学曾,定居美国,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秘书处任职,善终。

张作霖的四子叫做张学思,西安事变后,赶赴延安,参加了抗日工作,曾经担任冀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抗日战争胜利后,调任辽宁省政府主席、辽宁军区司令员,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辽东办事处主任等职。在1955年我军第一次授军衔时,被授予少将军衔。

张作霖的五子叫做张学森,曾留学美国学习航空,后来在美国的一家航空公司工作。1990年曾回国访问,1995年患病去世,终年75岁。

张作霖的六子张学浚,曾在军统当过翻译官,1973年在台湾去世。

张作霖的七子张学英,解放后,寓居香港,后因患病没钱医治离世,死年仅26岁。

张作霖的八子张学铨,张作霖死时他才3岁,曾加入我军,参加了不少战斗,在战争中负伤退伍。解放后,安排天津一中学教书,曾任天津政协委员,1992年去世,享年75岁。


覃仕勇说史


张作霖一生共娶了6个老婆,生了8个儿子、6个女儿。8个儿子从大到小依次为:

张学良、张学铭、张学曾、张学思、张学森、张学浚、张学英和张学铨。

其中,老大学良、老二学铭为原配赵夫人所生;

老三学曾、老四学思为四房许夫人所生;

老五学森、老六学浚、老七学英和老八学铨,为张作霖最钟爱的寿夫人所生。

长子张学良不用说,他的生活简直是放在显微镜下的,由于其身份特殊,他的人生简直可以具体到每一天,此处略过不提。

次子张学铭,东北讲武堂毕业。又于1919年毕业于日本步兵专门学校,曾任驻日使馆见习武官,1929年回国,先后任天津市警察局长、市 长。七七事变后辗转赴欧美及香港。1941年香港沦陷后返内地。张学铭曾于1943年被迫接受汪伪政权军事委员会委员一职,其行为未在战后追究,先后任国民政府东北长官司令部参议室参议,东北行辕参议室副主任、总参议。

新中国成立后,张学铭历任天津市建设局副局长,市政工程局副局长、顾问,民革第五届中央委员、市委副主任委员。第三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常委。1983年病逝于北京。

三子张学曾,其父张作霖被炸身亡时他也在火车早,但因去了别的车厢而躲过一劫。他先后在日本、英国留学,后定居美国,在联合国工作。逝年不详。

四子张学思。1928年入奉天同泽中学读书,1931年初至北平,入汇文中学。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救亡,1933年3月参加反帝大同盟,并于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受命到廊坊东北军六十七军特务大队做兵运工作。1933年经张学良,他进入南京中央军校第十期预备班学习。西安事变后,他被国民党当局逮捕。不久荻释学习,1937年毕业后,张学思到东北军第五十三军任见习排长、上尉参谋,并受组织派遣到沪、苏、宁等地联络东北军将领,为解救张学良奔走。

1938年,张学思到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39年9月起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直属二队队长。1940年率队到达晋察冀,后任冀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参加反扫荡战。1943年,张学思任军区副参谋长兼作战科长、参谋处长。1944年调任军区西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兼参谋长。

抗战胜利后,张学思赴东北,任辽宁省政府主席、军区司令员,东北行政委员分副主席兼辽东办事处主任等。1946-1948,张学思任东北大学校长,1949年4月受命创建海军学校,任安东海军学校副校长。同年9月出席全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

新中国成立后,张学思任大连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委,1953年,他被任命为海军副参谋长。1955年授少将军衔。

1956-1958,张学思赴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留学,学毕回国任海军第一副参谋长、参谋长。

1970年,张学思病逝。

五子张学森,未入军政两界。张学森先携母赴居住,后远赴美国,在一家航空公司任职。张学良与赵四小姐赴美生活,起居全由张学森照顾。1990年,张学森曾被邓小平接见。1995年,张学森病逝于北京,终年75岁。

六子张学浚。他的资料较少,曾肄业于北京辅仁大学,抗战期间曾入军统担任翻译,负责与美军联系。后来张学浚定居澳门,过着简单平凡的生活,他在澳门当中文老师,有时也客串篮球教练。1967年,张学浚举家迁往台湾,并于1984年病逝于此。

七子张学英。此子留存于世的资料很少,其后代子侄的回忆也鲜见其身影,只略知他在解放战争时随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因回老家探访受到当局怀疑,被监禁。后因心脏病发逝于台湾。

八子张学铨,早年参加共产党。天津解放后,张学铨退职回天津。1960年经周总理批准由天津市安排在55中学工作,任天津区政协禹,爱人马蕴兰在先锋幼儿园工作,1966年去世。


钱多多读文史


“东北王”张作霖有6房太太、6个女儿、8个儿子,张作霖曾笑称自己运气不错,真乃“路路发”也(668)。

张作霖于1928年6月期间,从北京坐火车回沈阳,到达沈阳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人事先埋好的炸弹炸死了。张作霖死后树倒猢狲散,他的八个儿子最后命运如何呢?

老张的八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张学良、次子张学铭、三子张学曾、四子张学思、五子张学森、六子张学浚、七子张学英、八子张学铨。




▲张学良

一、张学良(1901~2001年)是张作霖和发妻赵春桂所生的儿子,张作霖的长子,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他成了统治“东三省”的少帅。

张学良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仅一个礼拜后,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果断“易职”投蒋介石麾下,蒋因此实现了名义上的国家统一。

随后蒋委任张为国民政府陆海空副司令,东北边防总司令。

张学良一生最值得称道的是发动了“西安事变”,抓蒋促蒋抗日,推进了国共统一抗日战线。

也是因为这件事,张被蒋软禁了一辈子,2001年10月14日病逝于美国檀香山,享年101岁。

值得一提的是张学良明明是兄弟中行大,为何张作霖称他为“小六子”呢?

原来张学良刚生下来后,想给儿子起个小名,当时相面先生告诉老张,你抱着孩子出门往东走,别回头看,碰到第一个人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孩子的小名,这个小名能逢凶化吉。

果然有个人碰到张作霖说个句“小六子……”,这才有了张学良的小名——“小六子”。



▲张学铭

二、张学铭(1908~1983年)和张学良是亲兄弟,张作霖和赵春桂的次子。

张学铭从小去日本军校读书,21岁时回国,先后任天津市警察局局长,天津市市长,小小年纪有此作为,“虎父无犬子”这话诚不欺人。

日本侵华期间,曾被迫接受汪精卫伪政权军事委员会委员,抗战胜利后未追究其罪。任国民政府东北司令部参议,东北参议室副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天津市建设局副局长,天津市政工程局副局长,民革第五届中央委员,天津市委副主任委员。

文革时受到冲击,1973年,拨乱反正,65岁高龄的张学铭平反昭雪。张学铭发挥余热,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十年后,即1983年4月9日,张学铭在北京病逝,享年76岁。






▲左一张学曾

三、张学曾(1911~)是张作霖和四房许夫人所生的儿子,兄弟中排行老三。

张作霖在张学曾小的时候请相面先生为其看相,相面先生说张学曾“福大命大”。

果不其然,张作霖乘火车回沈阳,张学曾原本和父亲坐在一个车厢,就在火车到达皇姑屯时,当时只有17岁的张学曾隐约听到前面车厢有人喊他,他随即跑了过去,刚离开座位跑到前面车厢,日本人预埋的炸弹就响了,张作霖当场被炸死,由于他跑到了前面车厢才幸免于难。

西安事变后,张学曾先后出国留学,后定居美国,曾在联合国工作,如果没死的话,到现在也是百岁老人了。






▲张学思

四、张学思(1916~1970)是张作霖和二房卢夫人所生的儿子。我认为他是八个兄弟中最有作为的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原海军参谋长。

西安事变时,20岁的张学思四处奔走营救哥哥张学良,其之前就已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一直在战斗在抗日第一线。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任命为海军副参谋长,1955年授少将军衔。

文革时受到冲击,身患疾病不仅得到到及时治疗,反而受到“反动集团”的迫害,最终在1970年6月29日含恨去世,享年55岁。



▲后排右一是张学森

五、张学森(1920~1995年)是张作霖和五房寿夫人所生,张学森小的时候很调皮捣蛋,有一次故意欺负仪门(官衙的礼仪门)的卫兵,把卫兵的枪故意碰倒,然后躺在地上撒泼。

恰好张作霖出来,脱下鞋把张学森狠揍了一顿,老张教育儿子不护犊,“士兵怎么会平白欺负我张大帅的儿子”?

张作霖打了儿子还不算完,让儿子低头向卫兵道歉。当时老百姓十分感动,于是把仪门改名为“教子门。

张学森和女儿张闾蘅一直照顾着晚年的张学良。张学森还有一个很牛逼的外孙,他就是华语乐坛的大哥大黄大炜。1995年,张学森病逝于北京,享年75岁。



▲左一张学浚

六、张学浚(1922~1984年)是张作霖和五房寿夫人所生。抗战时期曾在戴笠的军统作翻译,和美国情报机关打交道。全国解放后全家移居澳门,从事教育工作,1967年全家移居台北,1984年病逝于台北。

七、张学英(1924~)是张作霖和五房寿夫人之子,张学英生于1924年,全国解放后去了台湾,后来结局不太清楚,有关他的资料寥寥无几,有知道的亲们贴出来分享一下吧!




▲张作霖的八个儿子

八、张学铨(1925~1996年)是张作霖50岁时和五房寿夫人所生,也是老张的“老嘎达”。他出生不到3岁父亲就死了,换言之没得到老张的荫蔽,所以他一生很平淡也很平凡。

1949年,全国解放后,他定居天津,政府照顾安排他去学校和图书馆工作,文革中受到冲击,生活很贫困,后平反任天津市政协委员,1996年病逝于天津家中,享年72岁。

结语:从上面可以看出,张作霖的儿子们有能力有作为的占到一半,前四个儿子有乃父之风,估计是和父亲相处的时间较多的缘故吧。耳染目濡潜默异化的结果,后四位儿子都是五房寿夫人一人所生,寿夫人确实在张作霖晚年很受宠,他的四个儿子却很平凡,也许是看淡了人生,虽无大富大贵却也活的踏踏实实。


秉烛读春秋


张作霖从一个农家子弟,能成为后来的“东北王”,确实有过人之处。在张作霖的一生中,娶了六房太太,生了14个子女,其中儿子有8个,女儿有六个,可谓是枝繁叶茂。

那么,张作霖的儿子们后来过得怎么样了呢?

大儿子:张学良

张学良作为张作霖的长子,继承了老爹的政治资产,成为了东北最高长官,对东北地域有着重大的影响。


生于1901年的张学良,在1928年时成了东北最高长官,同年,举旗易帜,成为国民革命军的一部分。1931年东北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率领的东北军放弃抵抗,进入了关内。这是张学良一生当中最黑的点,此举也让日本人基本无阻碍地掌控了东北。

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得以成功。张学良凭借此举成为了民族英雄。

张学良做了正确的事,但蒋介石怎么会善罢甘休?于是,张学良被软禁,这一软禁就是半个世纪,直到蒋氏父子去世,张学良才得以自由。

2001年,张学良逝世。

二儿子:张学铭

张学良是张作霖结发妻子赵春桂所生,张学铭也是赵春桂所生,弟兄中,张学铭排第二。

张学铭比哥哥张学良小7岁,曾留学日本,在日本步兵学校专门学习,毕业后,在驻日使馆做武官。1928年父亲被炸死,日本人难逃其责,于是在1929年,张学铭回了中国。

由于哥哥是东北地区最高长官,回来的学铭受到了“照顾”,先后做了天津市警察局局长、天津市市长。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看到张学良被软禁,怕受到更多牵连,学铭旅居英、美、香港,最后香港沦陷,不得已的张学铭回了国。在形势影响下,学铭被迫做了汪伪政府的官员。

日本投降后,张学铭没有受到更多牵连。

解放后,张学铭先后担任了天津建设局副局长、天津工程局局长。六十年代动乱时,被迫入狱,但张学铭心态挺好,1973年被平凡,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常委。

1983年4月在北京去世。享年76岁,寿命比哥哥短了二十多年。

三儿子:张学曾

张学曾是四夫人徐夫人所生,出生在辛亥革命那一年。

这小子从小很调皮,敢于和张作霖提条件,思维很跳跃。曾经要娶一个外国女子,惹得许夫人大怒。管不了这个孩子,许夫人交给张学铭处理,张学铭觉得棘手,又交给了哥哥张学良。张学良思想还是比较开放的,对四妈妈百般相劝,最后才平复了老太太的情绪。

张学曾后来留学日本和英国,最后定居美国,在联合国工作。

没有张学曾逝世的消息,也许还活着,如果这样,他就已经108岁了。当然,最大可能是他已经死了,家人不愿意张扬,没发布相关的消息。

四儿子:张学思

张学思将军是张学良的四弟,也是四夫人所生,此子能力很强,应该不在张学良之下。

张学思出生在1916年,193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西安事变爆发后,受哥哥牵连被捕入狱,但后来获释继续学习。

1939年,张学思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争当中。1944年时,张学思调任晋察冀军区平西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学思回了自己老家东北,并担任了辽宁省主席、辽宁军区司令员、东北大学校长等职务。

建国后,张学思任大连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委。1953年被任命为海军副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8年张学思从国外学习归来,担任了海军第一副参谋长、参谋长等职。在六十年代动乱的日子里,张学思被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关押,1970年6月29日含恨离世,享年54岁,和他老爹死的年龄差不多。

五儿子:张学森

这是五夫人寿夫人所生的大儿子,张学森出生在1920年,上学工作都在国外,在一家航空公司任职,后来张学良、赵一狄赴美时,都是有张学森照顾和张罗。

1990年,邓小平曾经接见过张学森。1995年,张学森病逝在美国,享年75岁。

六儿子:张学浚

这是张学良的六弟,是寿夫人生的第二个儿子,出生时间是1922年。

张学浚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后来在军统担任翻译工作,主要任务是负责与美军的联系。后来定居在了澳门,看来他喜欢这个城市。

在澳门的日子,张学浚有时教书,有时当篮球教练。1967年,举家迁入台湾,此时,母亲寿夫人刚刚去世一年。

1984年,张学浚去世,享年62岁。

七儿子:张学英

寿夫人生的三子叫张学英,生于1924年,解放后去了台湾。因为受哥哥张学良的牵连,张学英在台湾过得并不好,最后在香港因为贫病交加去世。


八儿子:张学铨

这孩子出生在1925年年底,出生时,刚好郭松龄的军队被张作霖打败,张作霖爱称为“太平郎”。

老八张学铨早年也参加了共产党,解放战争中因伤退伍,先是在营口税务局工作,后来在天津解放后到了天津,几年后在天津市55中工作。1996年病逝,享年71岁。

张作霖的八个儿子,性格各异,命运各不相同,但好在基本上都是善终。这已经足矣,老张可以在泉下安息了。


蓝风破晓


张作霖的8个儿子,最后结局分别是怎样?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民国称雄东北的张作霖,1928年被日本人炸死,史称皇姑屯事件,留下一大家子,其一生共娶6位妻妾,生有8个儿子,6个女儿,因其严厉的家规,这8个儿子长大后都各自发展,有从军、从政、从商的,没有为日本人卖命的,还好,没有违背张作霖的初衷。

张学良是张作霖的长子,也是奉系的第二位首领,人称少帅。关于他的事绩我想无需多说,直至今日人们对他的评价都是争论不休。有人说他是爱国将领,在当年张作霖死后是他坚定的拒绝了日本人的拉拢,并坚持“东北易帜”,以此为中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学曾,算是张家大难不死有后福的人。皇姑屯爆炸发生的时候,张学曾就在那趟死亡列车上,幸运的是,爆炸发生时他刚好去了其他车厢,因此仅仅受了点轻伤。据说,是他和温守善最后把张大帅抱上了汽车,算是大帅临死前真正在身边的儿子。

张学铨(1925~1996年)是张作霖50岁时和五房寿夫人所生,也是老张的“老嘎达”。他出生不到3岁父亲就死了,换言之没得到老张的荫蔽,所以他一生很平淡也很平凡。1949年,全国解放后,他定居天津,政府照顾安排他去学校和图书馆工作,文革中受到冲击,生活很贫困,后平反任天津市政协委员,1996年病逝于天津家中,享年72岁。


皮肤病咨询1


提起张作霖,我们始终无法忽视一个人,那就是他的儿子——张学良。这一父一子,堪称“虎父犬子”之典型。

张作霖与他的张氏江山。

张作霖出身苦寒之家,十三岁丧父,为了生计,他学木匠、卖包子、学兽医,20岁,张作霖以兽医为业。


没有天生的霸主,霸者,应运而生。清末时局动荡,东北匪患丛生,沙俄、日本皆窥伺在侧,大乱之世,必生大勇之人。

张作霖没法老老实实做兽医了,经介绍,21岁的张作霖加入绿林董大虎部,正式落草。

很快,机会来了,1900年,沙俄侵占东北,盛京将军遁走,地方局势更加混乱,张作霖组织保险队,维护治安,其实力迅速“扩张”,拥村二十余座。

在为匪过程中,张作霖左右逢源,忽而投俄,忽而投日,忽而效命清廷,其政治资本逐渐积累,及至43岁,张作霖完成对东三省的控制,成为实际上的东北王。

此后张作霖几度入关谋夺天下,并成功组建新一届内阁,然而奉军在蒋、冯、李等人进攻之下步步退缩,又重新退回了东北。

就算如此,张作霖的奉系仍然牢牢控制着东北,张家带甲数十万,虎视天下。

就在退回东北的路上,日本人策划了一起爆炸事件,张大帅壮志未酬,饮恨专列。

少帅继位,遂成虎父犬子。

皇姑屯事件后,27岁的张学良接过了父亲的权柄,成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这个时候的东北局势虽乱,却尚有可为。

成为总司令第二年,张学良错误判断了苏联在东北的力量,决定收回中东铁路。

东北军一战即溃,张学良被迫签订《伯力协定》,因为这个协议的签订,东北主权进一步丢失,黑瞎子岛等地也为苏联占领。

05年,关于黑瞎子岛的争议有了结果,中俄各取一半,这个结果殊为不易,因为张学良的这次行动,实际上也算丢失了部分领土。


此后中原混战,张学良摇摆不定,隔岸观火,直至蒋取得明显优势,张学良即宣布改弦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

中原大战后,东北军大批调入关内,随后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这块地,算是彻底脱离了张家的统治。

西安事变,张学良联合杨虎城进行兵谏,扣押蒋介石,虽然促成国共合作,其本人却从此失去了自由之身。

37岁起,张学良即被囚禁,这一囚,就是半个世纪。


张学良本人或有雄心,跟乃父却是无法相比,用人也好,魄力、智计也好,小张皆逊一筹。

不过他的下场还算不错了,年近90,张学良恢复了自由之身,继续享受了十年的安逸生活。

张学良可算善终。

张作霖诸子。

除去张学良,张作霖还有七个儿子。

次子张学铭,张学良同母弟,曾就学于东北讲武堂、日本步兵专门学校,先后任天津市市长、汪伪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83年病逝于北京,享年75岁;


三子张学曾,张作霖四太所出,关于他的事迹不多,皇姑屯事件发生时,张学曾也在专列上,侥幸逃过一劫。西安事变后,张学曾一度在日本、英国等地留学,也曾在联合国工作,腹有经纶,却始终未见重用。张学曾高寿,出生于1911年的他还健在,却始终不愿回国,也不愿去台湾;


四子张学思,张学曾同母弟,曾任辽宁省政府主席、辽宁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张学思授少将,任海军参谋长。1970年6月,张学思因病逝世;

五子张学森,为张作霖五夫人所出,张学森西安事变后赴台湾居住,后居美国,1995年病逝于北京,终年75岁;

六子张学浚,张学森胞弟,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曾入职军统,后定居澳门,1967年,张学浚举家迁台,1984年病逝,终年62岁;

七子张学英,张学森胞弟,1924年生,卒年不详,西安事变后退居台湾,死于心脏病;

八子张学铨,张学森胞弟,张作霖被炸死时,张学铨才三岁,九一八事变后,张学铨随母居天津,营口解放时进城,先后在税务局、55中学工作,张学铨1996年病逝,终年71岁。。


相比于张作霖,他的儿子们则幸福太多,乱世草莽,受害而亡,子孙竟得善终,也算难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