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对于呼和浩特市的南茶坊,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呼市二环里


南茶坊是个大杂烩,三教九流都在这,我对它的认知过程基本是这样:

大一国庆那会,想在呼市转转,查了下旅游地图,知道南茶坊那里有个大昭寺,还有座观音庙,仅此而已。

大二找了份兼职,那里有个楼盘开张需要发传单的,然后在那发传单,知道有个汽车站。记忆犹新的是,舍友骑同学的自行车放宿舍楼下被偷了,监控看的一清二楚,是几个大概十五六岁的男孩子,然后去派出所报警,警察同志对我舍友说:你去南茶坊看看,看到了我们去帮你要回来。没错!回复就是这么简单!当时我们都惊呆了。从此知道,南茶坊↔n手自行车交易场所 甚至只需掏100元,就能买到九成新的自行车,呼市所有偷来的自行车,都在那销赃!因为偷盗猖獗,学校里几乎没有崭新的自行车,全是破破烂烂的


大靑枣


说起南茶坊我再熟悉不过了,可以这么说,我认识了解呼和浩特是从南茶坊开始的。因为南茶坊是我每次回家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我小时候到呼市唯一记住的地方。因为通达南站就在南茶坊东边,小的时候从村里坐车来呼市,首先到的就是通达南站,村里上来的人买东西都习惯在南茶坊附近,如天孚,大南街扫货,大包小包的买上一堆,下午再坐班车回村里,这是我对南茶坊最初的记忆。



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眼中的南茶坊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车站庞的扫货地。现在更多的了解了南茶坊的历史和现状。

南茶坊历史上是呼和浩特的一个商贾云集之地,是一个南方的茶叶和北方的皮货的贸易之地,故得名南茶坊。从现在南茶坊那的那些古建筑就可以很好的了解到那段历史,如通顺老街,大盛魁等。

现在的南茶坊,我觉得是最有生活气息的一个地方,南茶坊附近是呼和浩特市人比较多的地方,尤其是上下班时间南茶坊路口庞大的人流和电动车流那绝对是一盛景,生活气十足。还有宝儿汗佛塔广场的人群,每天下午到晚上广场上会聚集很多的人,有拜佛的、有跳广场舞的,有唱歌的,场面宏大,十分热闹。还有街边的理发师,一个人,一把椅子,不用吹洗,直接上手剪,理个发也就不到5块钱,是很多当地居民的理发首选。


最后 说起南茶坊我觉得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活体验极强,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生活的平凡与简单,就像这街边的剪头发的一样,一个凳子,一把剪刀推子,生活简单而美好。


呼市二环里


说南茶坊,为什么放张内蒙古饭店的照片?


媛媛76844


介尼吗内蒙饭店


xX爱


特别堵,特别乱,人多又杂。


欺宝


呯和浩特市的南茶坊地处玉泉区。玉泉区是四个城区之一。

南茶坊街道,房屋比起其它各区都差一些。居民生活水平较低。卫生状况也不好。呼市最好的区是新城区,赛罕区,其次是回民区,玉泉区最差。

南茶坊近几年已有长足的发展。目前己经被玉泉区列为城区优先改造的重点。


汇雁1


南茶坊是我上城的中转站,小时候上城,都是先坐44路到南茶坊,然后在南茶坊倒1路去人民公园和联营


夕照微寒


通达南站99年到03年经常光顾的地方,新月舞厅记忆犹新,那时候在东化纤厂打工,三班倒,下了班就和同事骑车子去玩儿过多次,非典后就没再去过,现在已经过去十几年了,只是路过,也不再停留,不过还是觉得很熟悉,很亲切。


桃子198337


南茶坊对于我来说,是最熟悉的了,我1994年就居住到这里了,那时也是最早能住上楼房的人了,单位的人们都很羡慕。但是,那时的南茶坊可比不了现在,街道上的房子很陈旧和低矮,不过街上没有现在的人多,所以也没有拥堵之说,环境也不好。


侯宝兰


我是土生土长的旧城姑娘,南茶坊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小时候姥姥家在火车站,奶奶家在南茶坊烟草公司统建楼上,一南一北,两个鱼龙混杂的城市老区,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成长。

90年代的南茶坊周边还是矮小密集的平房,大召小召区块都没有改造,老旧城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史家巷、大小玉石巷、通顺街等街面上。大召附近保留着大量明清建筑,如今只剩下塞上老街保留着过去的味道,老街西口过去是人市儿,老人会告诉孩子旧时代活不下去的人头上插根草就可以在这里把自己卖掉,也有大人卖孩子的,我们这群小毛孩们听完了都觉得莫名恐慌。那时候老旧城的烧卖只2元一两,早晨老人带着孩子就着砖茶能吃一两五到二两,大召削面、向阳、巴金,削面、剔鱼子、鱼香肉丝、过油肉…要上杯呼白酒,经济实惠的老餐馆把天南海北、不同层次的人都聚拢在一起。如今条件变好了,好多早已搬离了这里、进惯了高档餐厅的本地人,还是会忙里偷闲来这里找这一口,大家都忘不了的是这是老呼市的味道。与成年人不同小孩子心心念念的地方是如今已经变成天孚商场的伊利公司,伊利一代、伊利二代、花脸、火炬、家园面包,玻璃瓶装的酸奶8毛一瓶,比外面便宜又新鲜,是多少孩子温馨的记忆。

南茶坊同样是好多周边村民最早认识呼和浩特的地方。大家结束了一年的繁忙,腊月里成群结队、浩浩荡荡进城采购。大南街、大北街年前一个月车辆寸步难行,恒昌、光彩、金旺角、天孚似乎是大家进城的首选,如果说老呼市人说起购物更习惯的是联盈商场发展而来的中山西路,那么呼市周边居民对于购物最熟悉的一定是南茶坊,甚至比本地人更会在这里采购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下午购物大军拿着粉粉黑黑的购物袋子满载而归,准备搭乘傍晚回程的汽车,路边顺便买些年画对联,场面甚是壮观。

南茶坊很长一段时间担任着城乡结合部的角色。这个特殊的角色让这个地方危险混乱又不可获缺。星月歌舞厅(通达歌舞厅)、不可言喻的水车辕巷,众所周知的呼市二手自行车集散地。横穿的行人,乱钻的车辆,抽奖的、叫卖的,通达南站水果八两称是人尽皆知的惯例,一时间大家谈起这个地方曾经承载老绥远历史的地方都是不屑与厌恶。老旧城也不好意思大大方方的说上句我家住在南茶坊。

如今好多人对南茶坊的印象还停留在脏乱差的阶段,但事实上呼市创城以后,这个人口最密集的老城区、向外地人展现呼市风貌的旅游重地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虽然依旧人满为患,上下班的电动车流依旧是呼市之最,但十字路口建设停车岛,交警和协管员12小时不间断管理,现在横穿马路、多种车辆并行的局面已经有了很大改变。扫黄打黑取缔歌舞厅、不良场所更是让这里有了质的变化,加之周边脏臭的平房改造成成型的小区,没有下水的泥泞小道改造成干净整洁的交通辅道。大量的青城驿站、密布的摄像头,无论卫生还是治安都有了让人欣慰的变化。

当然比起安静、整洁、高楼林立的新区南茶坊还有好多不尽人意,但我依旧爱这个出生成长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原汁原味的老呼市,因为这里有着最浓烈的烟火气。菩提塔广场是周边中老年消闲的场所,从早晨拎着鸟笼子搓着珠的大叔到晚上踩着滑轮学轮滑的小朋友,这里似乎一分钟都不曾停歇,很多人从远处村里聚集在这里,佛塔下万人齐聚的盛景正犹如佛祖俯视这平凡安乐的市井百态;大召、观音庙旅游巴士里夹杂着导游对于御泉井、烧麦、明月楼或对或错的讲解和五湖四海朋友的欢声笑语;大召广场夜晚有规模最大的广场舞,民艺馆的老师带领着数百男女老少场面甚是壮观;传统春节、昭君文化节、各种庙会,大召和大盛魁广场都会安排一系列群众活动,卖串的、套圈的更是早早齐聚,虽然大家都知道到这里就是“来看人”,但不来一趟似乎这个节就不算过得完整。

城市在进步,能体现城市风貌的新区不断平地崛起,但能代表城市文化的老区却不能复制、不可多得。希望以后政府能把南茶坊建设的越来越好,也希望这里永远保留老呼市的味道和让人留恋的烟火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