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陳志武:有一種幸福,可以靠金融提升

香港大學馮氏講席教授、亞洲環球研究所主任陳志武在2019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上發表了非常精彩的演講。他在演講中非常精煉地講到了金融觀念的改變的重要性。

他認為,消費金融、普惠金融,是對於調整經濟結構,提升人們生活幸福感以及保障水平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應該是金融的不可獲取的重要組成部分。

陳志武:有一種幸福,可以靠金融提升

演講全文如下:

第五屆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給我帶來的受益也非常多,昨天評論了一些論文,讓我感到一方面國內的學術研究與我剛剛回國的2001年左右相比,經過18年的發展,水平提高很快,跟在耶魯和其他地方的學術研究氛圍和用的方法等等都差不多,而且昨天我聽到的學術報告也讓我看到移動支付對於刺激消費的增長,尤其是對於消費質量的提升,都是貢獻非常大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管是互聯網金融,移動支付,還是普惠金融,真正對於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是幫助非常大,也非常及時。

我重點講三個要點:

第一,關於金融理念、概念和觀念的理解,必須要做很多調整,不管是通過金融通識課還是其他的方式,不管是官員還是社會上普通人士,也包括一些金融從業者,都應該對金融的理解做很多的延伸。

大家回想一下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一直到80年代末期,當時厲以寧先生、吳敬璉先生等老一輩經濟學家花了很多力氣呼籲全社會,特別是管理層要重視金融的發展,當時他們在談到為什麼要發展金融的時候,都是從企業融資的角度來談。

為什麼金融很重要?因為當時一個典型的說法就是社會上有很多閒置的資金,而企業需要很多的資金,怎麼可以把閒置的資金撮合到一起,讓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去使用呢?從想象的場景裡可以看到金融可以幫這個忙。這樣一來就帶來一個很直接的理解,即“金融=企業融資=建設投資金融”。這個理解一直貫徹到具體響應黨中央號召時,我每次看到中央決定要重點發展經濟,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肯定又要做更多投資了,要擴展實體經濟的產能。

陳志武:有一種幸福,可以靠金融提升

這樣一來,我們談到發展時,把發展等同於建設投資、實業投資,實業投資又進一步等同於企業的投資。在金融領域裡,金融彷彿就等於企業融資和建設投資融資,對於金融的理解就沒有消費金融這一板塊。

因為原來的觀念是這樣的,所以即使是金融行業最前沿的人,也只能夠從建設融資、從企業融資的角度去發展金融市場。回過頭來看,由此帶來的結果是整個實體行業各個領域都產能過剩,但是消費需求不足,消費佔GDP的比重、服務業佔GDP的比重不高,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道理很簡單,我們學經濟的都知道,至少大致上有生產方和消費方都有金融的需求。但是我們以前都把金融等同於生產者金融、企業金融,所以把生產方、企業方的金融需要重點發展好了,滿足足夠多了,可是消費者的金融需求就被忽視掉了,由此產生的結果是需求沒辦法上來,但是產能供給不斷上升,一個結果是必須要靠出口市場來彌補需求低於產能的差距。

長話短說,我的意思是我們需要對金融理解方面同樣做調整,就是把金融不只是理解為企業融資、投資建設融資,同樣也包括消費金融,除非我們做這種調整,否則的話以後產能過剩、靠投資帶動、靠出口市場帶動的結果會繼續下去。

我們的銀行業重點是為企業和地方政府來提供支持,只有17%是提供給居民家庭的,但是美國的銀行業資產的75%是用來支持居民家庭的,所以由此產生的結果是美國經濟的消費需求很旺盛,而中國消費需求相對來說比較低。從銀行業的資產結構裡基本也可以看得出來,不太奇怪。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觀念的調整尤其重要,尤其把消費金融、普惠金融進一步在方方面面提上日程,推動發展,不要因為校園貸或消費貸款碰到一些問題,就說消費金融現在已經走過頭了,大可不必。


陳志武:有一種幸福,可以靠金融提升


第二,推動消費金融的發展,不只是對經濟結構的調整,對於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非常重要,而且需要認識到,整個中國社會所有的人,特別是“草根”出身的年輕人,一輩子幸福的提升非常非常重要,也非常關鍵。

道理蠻簡單,至少我自己回過頭來想,我在80年代初上大學,每天可以花的錢不到1元錢,那個時候是我一輩子收入最低或沒有收入的時候,但是那個時候是我最需要花錢的時候。現在我57歲了,是我一輩子到目前為止收入最高的時候,以前從來沒有收入這麼高過,但是我現在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少,也許喝喝星巴克咖啡等等還花點錢,其他就不怎麼需要了。回過頭來想想,如果我在80年代、90年代把未來年長了以後的收入轉移一些到那個時候來花的話,有可能我談女朋友的對象都不一樣,對我有興趣的女孩也會多很多。

正因為這個原因,就希望更多的年輕人能夠避免我的那些經歷,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哪怕未來的收入前景非常好,也只是能看到,並不能使用。所以普惠金融、消費金融可以幫助他們,使他們未來非常好的收入前景不僅僅只去想象,而是可以用上,將未來的一部分收入轉移到年輕時來花,這樣一來讓每個中國的年輕人和中年人整體的幸福感在年輕時就可以提得更高,讓他們整個人生一輩子幸福總的水平可以提升很多,把14億中國人每一個人一輩子的幸福都提升了以後,整個社會的幸福感就可以提升很多。

第三,關於普惠保險。到現在為止,關注貸款類的普惠金融比較多,但也應注意到保險類的普惠金融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於扶貧方面,保險可以作為的空間比信貸更大。

因為我們看到過很多研究,也有很多同仁做過相關研究,發現貧困跟醫療治病,跟其他風險事件關聯度非常高,所以如果能夠有更多的健康保險品種,還有其他保險品種可以推出來的話,讓更多普通人可以避免因為生病或者意外事件的到來而致貧。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研究金融、搞金融行業的職業人士都知道,精準的金融產品是把金融服務的價格降得非常低的一個最主要的方式,因為這樣一來金融就不只是高收入群體可以用的東西,如果普惠金融做得非常好、非常精準的話,沒有太高收入的人也照樣能夠通過利用金融,把自己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風險給解決好,不至於因為一場病而打入貧困,然後一輩子都爬不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