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公民同招”之下,民办学校报考热是否会退?

尽管还有一些地区最终的实施方案并未出台,但是今年各省市必须全面落实民办、公办中小学同步招生已经是大局已定的事情。根据部分省市已出台了详细的招生细则来看民办学校“掐尖”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是肯定会得到缓解的。

“公民同招”之下,民办学校报考热是否会退?

不语家的孩子今年六年级,没错,我们明年就要小升初了。

按照往年,这个时候已经会有大批的私立学校开始提前招生了,一旦通过(通常就是笔试+面试),会要求决定去上的学生先交上一笔钱,这笔钱称之为“定位费”。

但是今年由于同招的详细政策还未出台,所以民办学校低调了很多。

例如我接到“被录取”的电话时,对方招生校长绝口不提缴费的问题,除了邀请之外,只是再三的确认“是否真的能来,如果能就给登记上……”。

我们这里坊间一直在担心这样的一个讯息:公民同招后,一旦没被私立学校录取上,且片区内的公立学校又没有了学位,那么孩子将会被分配到更远的学区学校就读。

这事儿的杀伤力还是比较大的!

尤其是人们会认为好一点的公立学校一定会先被派位满人,即孩子一旦民办没摇上,要么就只能上片区内相对更差的公立初中,要么点背的则会去更远的而且也是不太好的公立学校就读……

所以对于那些一直在读民办还是公办之间犹豫的小学生父母来说,其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而另一个让人们不得去不考虑的问题那就是:同招之后,民办学校不能再“掐尖”了,即意味着民办生源质量将会被降低、公办生源质量则会被提升,那么这种情况下民办的优势将会极大的降低,如此一来还是否有必要去私立呢?

“公民同招”之下,民办学校报考热是否会退?

关于这个问题,不语最近也接到过几位孩子同学家长的咨询,我是这么分享我的看法的:

民办学校有今天的“成绩”是怎么产生的?

首先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必要思考一下。

第一、并不是所有的民办初中(我这里以初中为例)中考表现都是那么的好;

第二、所有的民办都不会从一开始就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表现,而是都需要一个过程的;

第三、除了“好生源”之外,民办学校成绩突出的其他因素还有哪些?

这个问题我们只要有心去了解一下都不难知道,民办从初期发展还是比较困难的,一没过往成绩背书,二是学费较贵,所以初期是很难网络到多少优质生源的。

“公民同招”之下,民办学校报考热是否会退?

例如本地有一所民办初中,正式招生第一年招生的时候可以说是只要报名就收,但是招不满,而雪上加霜的是开学之后马上走了近10%的优秀生(转回公办)。可想而知当时这所学校的生源质量是怎么样的了,没有人会怀疑当时的生源质量可能还赶不上一所非常普通的公立初中。

但是三年之后,这些当初并不被看好的“普通”学生们,以非常优秀的中考成绩向社会宣告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成果。

这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一点也不神秘。

这所学校跟那些已经成名很久的民办初中在教学上的基本要求几乎没有任何的区别——没错,就是应试教育。即我就是研究出题规律,我就是研究考试范围,我就是大量刷题、背诵,就是老师拼上时间、耗上精力去连拉带扯的逼着你学……

“公民同招”之下,民办学校报考热是否会退?

一点都不神秘,一点诀窍都没有。

但是就是出成绩……你先别忙着说什么“后劲不足”、“上了高中之后不会学了”等等,对于很多人来说,留着后劲在中职或者技校又有何用呢

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会通过口碑、宣传等吸引一部分优质生源进入学校,但是只有当这第一届学生考出好成绩的时候,才会真的让这所民办学校生源整体上升一个台阶——如果第二届、第三届学生能够继续创造这样的条件,那么这所民办就这地蜕变成了人们争相想办法送孩子进去的民办学校了。

而这才真正的可以“掐尖”优质生源,且想怎么“掐”就怎么掐!

所以对那些教学成绩优秀或者说在各种考试中表现突出的民办学校来说,优质生源的价值固然很重要,但是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它们唯一的“优势”。

你想要的或者说你想给孩子的到底是什么?

这一点关系到家长对民办学校选择的主观意愿是否强烈。

如果仅仅就是为了“找个地方让老师管着学”或者“这个学校升学率高”这样简单而又粗暴的念头,我敢保证,同招政策一出,这部分家长是第一波开始动摇、放弃的家长。

这不是那种“真心”想去私立的家长。

而真心想去的家长会有哪些表现呢?

1、他们早几年就已经开始研究多所私立学校的升学情况、招生情况、日常学习情况等等相关信息;

2、他们会比较早的去给孩子在学习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或者说是学习规划吧。

3、他们的择校实际上更多的是为了给孩子择一个环境,而这个“环境”包括了校风、班风、学风以及班级家长整体素质的问题。

家长素质是什么鬼?

有人会有这个疑惑吗?

给孩子选择学校,难道还要看他同学的父母?这是什么道理?

别忙,听我解释:

“公民同招”之下,民办学校报考热是否会退?

如果有了解或者参与过民办学校面试环节的人应该都会知道有一个问题是必问的——“你父母是什么学历?”其实这个问题的背后是有很大深意的——通过这个问题再结合其他一些问题问完之后,这些民办学校就大概能够判断出来这样的家庭是否能够配合学校,是否能够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尽管不会很绝对,但是概率很大。甚至有些学校干脆连家长一起都面试的情况不也有吗?

这就是为什么民办学校学习学生学习那么累、家长辅导也好监督也罢那么辛苦但是极少有人会去举报投诉,反而是一些公办学校有一批家长稍微有个不认同就直接投诉……

作为家长,你希望自己孩子在怎样的环境下学习呢?

你愿意在前者这样从老师到学生再到家长都拼上的环境中去学呢,还是你愿意在那种动辄就有家长在群里教育老师应该怎样教学、应该怎样对待成绩差的学生、应该怎样布置作业检查作业等等的环境下让孩子去学习?

“公民同招”之下,民办学校报考热是否会退?

我相信很多人身边都会有在民办“遭罪”的亲朋,我们可以听到他们很多的抱怨,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很多的新见解,甚至我们也能听到他们会劝我们没必要把孩子送去受罪等等。但是有人注意到他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着吗?

没错,他们的抱怨其实更多的就是在给自己减压……

要知道,从这一点出去就可以影响整个孩子从家庭到学校的所有学习环境建设,它可以影响一个孩子的学习态度,也可以影响一个班级的学习风气,更可以影响老师们的各种教学实施,进而影响到整所学校的校风、学风……

另外,民办学校还有两个“不得不说”的“特权”——劝退和补习

这点相信多少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不陌生吧?

所以择校这件事情真的不是看上去那么的简单,没有涉身其中的人是很难理解需要考虑的因素会有那么的多,当然,我说的这种情况属于比较特殊的情况及父母真的是有目的、有目标去选择的情况,而不是如我上面所说的那种仅仅是为了找个地方管着或者逼着自己孩子学那种情况。

公民同招对民办学校的影响有多大?收益的是谁?

说没影响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不认为会出现雪崩式的坍塌。

因为如我第一个问题分析的那样,我们不要忘记民办学校他们当初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而最关键的是他们发展起来之后并未扔掉过去的那套教育理念也没有放松过他们的教学管理!

所以民办学校的教学成绩或者说考学成绩虽然会下降,但是依旧会比较突出——毕竟应试这套真的管用……

另外,同招之后大家认为会有多少人过去不想报民办而现在想着去“碰碰运气”的呢?

“公民同招”之下,民办学校报考热是否会退?

如果在过去没有同招这个政策,而只是单纯的“摇号”,那么碰运气对很多家长、学生来说是没他大影响的,但是同招之后则不然了——毕竟落选之后还会遇到公立片区没有学位的糟糕情况。

因此报民办学校的家长们一定是真的想去民办学校的居多,而且只要他们不是对民办一无所知(显然这种事情有但是不会太多),那么他们一定是能够去接受民办的那种教学管理方式的家长!

如此一来,民办的教学管理风格不变、家长的配合决心不变、民办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方式不变那么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这些学校还是能够再次在应试考核中取得好成绩的不是吗?

反观公立学校,实际上也会因此而提升自己的生源质量,这是毋庸置疑的,在各种情况都不变的情况下,仅仅是生源质量的提升也会带来教育质量的提升,并且会因为这些学生的带动甚至有可能会带动更多的学生也未尝不可能。所以同招一定是会让公立学校迎来发展转机的。

那么谁是受益者呢?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改变中优质的民办虽然会受影响,但是却可以带动一部分成绩本来并不优秀的孩子们提升成绩(多数民办学校其实更擅长的是把后进的提升到中等,把中等的提升到优秀,而对优秀的往往反而会有些“掣肘”),这部分学生显然是受益者。

然后是公立学校,显然会因此受益。

然后是有学区房的(如果才去的是民办就近入学改革的话)。

“公民同招”之下,民办学校报考热是否会退?

谁是最大的损失者呢?

有人说是那些曾经为了上民办而让孩子各种学习的家庭,不语不这么认为,因为学习本身是没有白学的,尤其是真的学到本事的情况下,怎么会有人觉得白学呢?即便是最终没有去了心仪的学校去,但是孩子的能力、父母的教育理念依旧可以给孩子未来的学习带来极大的助力。

我本来以为是机构,因为同招之后必然会有一批成绩不太好、一般的学生被摇进民办学校,这部分学生原本是外面一些机构的主要客户源,而进入民办之后这部分学生可能会有很多人因为疲于应对校内的学习而无力再去校外补习。但是我转念一想,尽管这部分人可能会有很多不去机构了,但是没摇上的或和去公立的学生或可能把这部分人数补上……

所以思前想后不语认为这项改革举措还真的是从整体上来看是一个在尽最大可能保证公平的情况下采取的比较“全赢”改革。

就一座城市而言,这种改革还真的可以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

“公民同招”之下,民办学校报考热是否会退?

对于我如上的分析,不知道诸位有何不同的意见?是认同还是反对呢?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