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巴比饅頭A股IPO:依賴加盟模式 IPO前實控人3次分紅

在轟轟烈烈的食品企業上市潮中,中飲股份是最特別的一家。區別於其他偏重營銷、具有新興消費人群的食品企業,中飲股份主營的饅頭、包子可以說是中國最傳統的飲食消費人群。

  從2000年在上海開出第一家“劉師傅大包”店,到2003年為了讓品牌更加契合互聯網時代的年輕人,“劉師傅大包”更名為“巴比饅頭”,邁出連鎖經營的第一步,19年的時間中飲股份從上海走出,陸續在上海、江蘇、廣州等地開出2799間店鋪。

  中飲股份經營的品種也從最初的包子、饅頭擴展至粗糧點心、餡料以及粥品飲品等,總體來說產品線雖有擴充,但是仍然圍繞著麵食展開,沒有偏離業務的主航道。

巴比饅頭A股IPO:依賴加盟模式 IPO前實控人3次分紅

  招股書資料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中飲股份實現營業收入7.2億元、8.67億元、9.9億元和4.81億元,分別實現淨利潤3719.07萬元、1.13億元、1.43億元和6842.68萬元,總體來看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都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

  如果中飲股份能夠順利上市,其將會成為“包子第一股”。

  核心競爭力存疑:自營15家店,加盟2784家

  雖然中飲股份業績數據不錯,但是細細剖析會發現其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存疑。

  中飲股份的快速擴張完全是依賴加盟商實現的,自身直營店數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根據招股書資料顯示,在全部的2799家門店中,只有15家是中飲股份直營店,剩下的2784家都是加盟店,兩者之間的比例接近0.5:99.5。

  因此在收入的結構上,加盟店收入成為中飲股份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以2019年上半年的數據為例,加盟店實現收入4.14億元,佔總營業收入的比例為86.11%;直營店僅實現794.5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65%。

巴比饅頭A股IPO:依賴加盟模式 IPO前實控人3次分紅

  直營店的模式很好理解,就是中飲股份直接任命店長、擁有實際經營權、納入會計報表進行核算的店鋪;而加盟店則是中飲股份輸出開店標準,不介入具體經營活動的店鋪掙一些品牌管理費和產品採購、配送費。

  過於依賴加盟模式會給中飲股份帶來雙重危機,一是門店數量難以自主掌握在自己手裡,流失的風險大增。根據財報數據顯示,中飲股份2019年上半年到期應續簽門店381家,但是有8家未續簽,流失率2.1%,高於2018年的1.22%和2017年的1.68%。

  二是大量的加盟店造成公司管理費用上升,容易造成管理半徑危機。

  財報資料顯示中飲股份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的管理費用分別為6361.36萬元、7300.70萬元和3967.63萬元、分別佔營業收入的比重為7.34%、7.37%和8.24%,遠遠高於行業平均值的5.1%、4.93%和4.26%。

  IPO前3次分紅,實控人劉會平累計分紅4535.66萬元

  加盟店控制力不強,自營店也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人才流失的問題。

  招股書資料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直營店的店長流失率分別為41.67%、30.77%、23.81%和26.32%,店長的流失率長期處於較高狀態;而同期的員工流失率31.93%、28.85%、31.7%和17.59%,也同樣處於較高的位置。

巴比饅頭A股IPO:依賴加盟模式 IPO前實控人3次分紅

  賺錢的中飲股份似乎曾經迷戀上了炒股,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中飲股份投資收益分別為-3225.62萬元、1088萬元、18.16萬元,2016年虧損3000多萬元,主要是由於當年投資股票虧損3860.61萬元,導致當年投資收益大幅縮水,隨後便未進行股票投資。

  在IPO之前,中飲股份累計進行了3次分紅,其中公司控制人劉會平累計分紅金額高達4535.66萬元

  第一次是2016年9月召開的股東會,以2015年末總股份1.68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現金分紅1000萬元(含稅),當時創始人,也是公司控制人劉會平持股89.5%,這意味著劉會平將分紅895萬元。

  第二次是2018年6月份召開股東會,以2017年末總股份1.86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現金分紅1160萬元(含稅);第三次是2019年5月召開股東會,以2018年末總股份1.86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現金分紅3348萬元(含稅);

  由於後兩次分紅時的股權結構是一樣的,因此可以合併計算。當時劉會平、丁仕梅夫婦直接持股64.64%,劉會平通過有限合夥人間接持有公司股份16.12%,因此合計持有公司80.76%,兩次分紅共計3640.66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