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商河麦丘民俗博物馆

商河麦丘民俗博物馆
商河麦丘民俗博物馆

麦丘民俗博物馆位于商河县殷巷镇杨楼村,2014年8月建成,占地约1750平方米,展厅面积800平方米,展览内容包括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工具、农具、生活用品等实物800多件,通过原始的农具、生活用品展览,借助图片、影像和动画等手段,加入体验、互动,展示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

耗资百余万,收集千余老物件,商河一村民自创“乡村博物馆”

博物馆大家都去过,可是见过自己家开的博物馆吗?在商河殷巷镇杨楼村,就有这么一家博物馆是由当地一位村民自己创办的。今天咱们就带大家走进这家博物馆,一块儿了解一下这家博物馆和他的创办者杨培卿的故事。

农民自创“乡村博物馆”

商河麦丘民俗博物馆

在杨楼村的北街上,这栋二层小楼格外显眼,这就是杨培卿的 “商河县麦丘民俗文化博物馆”。由于今天是工作日,来参观的人不多,杨培卿就利用这个时间收拾整理展馆内的物品。

商河麦丘民俗博物馆

杨培卿今年62岁,他是杨楼村人,曾经当过十几年的兵,退役后先后在商河县第二棉厂、兴商化工集团工作,2010年退休之后,闲不住的他就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商河麦丘民俗博物馆

“当时就想着建个博物馆吧,因为农村的孩子学习的机会少,这样就可以让他们看到实物,有更好的学习机会。”

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去建博物馆,这件事儿听起来有些异想天开,在听说了他的想法之后,杨培卿的家人一开始都强烈反对。

尽管家人不支持,杨培卿还是投资三十多万,多方奔走努力搜集老物件,六年行程数千公里,搜集展品1000多件,2014年,“麦丘民俗文化博物馆”终于正式建成!“博物馆分两个部分,一个是民俗文化,一个是爱国教育展览馆。”

民俗文化博物馆内主要收藏了改革开放前,农民劳作时的工具,生活用品等等,这些展品都是杨培卿从很多老乡家里“淘”来的。

商河麦丘民俗博物馆
商河麦丘民俗博物馆

爱国教育展览馆内则收藏了很多海军舰艇、炮弹的模型,其中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当属面前这些真枪实弹了。

商河麦丘民俗博物馆
商河麦丘民俗博物馆

杨培卿说,博物馆建成后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很多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学习。起初,杨培卿的民俗文化博物馆以前只有北屋的三间房,随着博物馆的名气越来越大,前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杨培卿深感博物馆的规模、展品数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去年年初,杨培卿卖掉家里的一套房子,再投资61万扩建,又盖起了南侧的这栋二层小楼。

商河麦丘民俗博物馆

“现在花了一百多万了吧,现在家人非常支持,这里面很多东西都是老伴儿过来跟我一起弄的。盖起来之后,空间大了展览的多,二楼设置了学习室,孩子们看完之后还可以在二楼听听课。”

了解了杨培卿和他的私人博物馆的故事后,附近村民和前来参观的游客和都赞不绝口!杨培卿却谦虚的说,为农耕民俗的传播、国防科技教育的引导 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但只要对社会、对孩子有意义,自己就很满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