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定了!疫后楼市调控,这么干


1.约谈,这是调控的转折点!

近期,大家对楼市政策比较懵。怎么看呢?现在"一城一策"了,当然是各个城市自己看的干!但不是想怎么干都行。首先,得有这个权限;其次,即便有权限,但也不能给市场传达这样的信号:违背"房住不炒",刺激地产,不能引来明显的舆情轰动。显然,这是个技术活儿


大家想想,如果驻马店未被约谈,接下来会是什么情况?自然,很多城市会效仿。既然驻马店这个"带头小哥",闯关成功了,那接下来,需求端刺激"加杠杆"的政策,会接踵而来。比如,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市,将首套房首付比从3成降至2成;比如,购房补贴再次大行其道。

定了!疫后楼市调控,这么干


现在,金融机构额度充裕,纾困中小微,可能会带来后面的坏账,但趁机投入地产,就像某些金融机构一样,又能享受新一轮的资产溢价了。松绑的尺度越来越大了,市场对"救市"的预期越来越强了。上面再不表态的话,2009年、2015-2017年的市场预期,又要出现了。


2.政策松绑,大家都在赌

猜什么?赌什么?今年"十三五"收官,各项目标和任务要完成,这是刚性的。疫情过后,各地要发力基建。但连续2年减费降税,各地财政紧巴巴的,都在等米下锅。卖地、收税很重要(下图)。央行已开始释放流动性,MLF和LPR循环下降的渠道已打开,地产松动,不在情理之中吗?


定了!疫后楼市调控,这么干


这种猜测、赌注,也成为资本市场的逻辑

近期,受MLF和LPR下调,部分地区楼市政策放松信号的刺激,A股地产板块集体拉升,与地产行业高度相关的建筑、钢铁、建材、煤炭、工程机械等传统板块,也位列涨幅榜前列。可见,就连金融机构也在赌,怪不得有的金融机构要抢先机。


3.小心,三四线库存绑架

所以,驻马店被约谈,这是个标志性的事件,它意味着,"纾困"可以有、"救市"不能有。


驻马店,典型的内地三四线。按照驻马店城区2018年-2020年棚改规划,计划完成153个改造项目,建设安置房1487.6万平米。1487.6万平米!这可是驻马店过去3年已售商品房总和。


这还不包括新供地项目,二手房在售等。所以,库存压顶,铁板钉钉,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救市。因为,这一救,大而不倒,上面被绑架了。在这1487.6万平米的基础上,还要增加多少?


难道又要去库存了?长痛不如短痛。


所以,即便此次疫情后,三四线楼市回落的幅度大,但也不能"救市"。上一轮"去库存"后,留下多少后遗症?上一轮"去库存",是国家战略,有不得已之处。但现在,大家想想,都都市圈时代,内地人口都往珠三角、长三角、中部都市圈跑。2015-2018年,那些靠"返乡置业"消化掉的棚改房,未来是不是一堆冰冷的钢筋水泥混合体?该怎么处置呢?


类似驻马店,常住居民家庭,基本都是户均1-2套房。驻马店,2018年常住人口619.02万,城镇化率44.10%。地方若有本事,推动就近城镇化,给地产带来新鲜血液,也行。这是个好办法,但怕就怕,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没涨多少,甚至没跑赢房价,怎么释放需求呢?


定了!疫后楼市调控,这么干


所以,也就想出了这样的老套路:给居民放大杠杆,让不具备购房能力的需求,释放出来。首付从3成降至2成,杠杆就从3.33倍升到5倍,很多没能力买房的人,现在可以上车了。

但是,中央说的很清楚了,释放需求可以,但不能违规"加杠杆"。总之,未来类似驻马店等三四线城市,通过就近城镇化,释放潜在需求,是可以的,但要加杠杆,绝对不允许!


4.深圳,释放另一种信号

约谈驻马店,就是要刹住预期。同样,做预期管理的,还有深圳。作为楼市领头羊,深圳在2月28日深夜,发布了"疫情防控+经济发展"一揽子政策,地产方面的表述是,"压实调控,增加商品住房供给,开展大规模公共住房建设"。

定了!疫后楼市调控,这么干


你看,深圳的政策,还是顺着2019年的基调在走。这是一种实时的表态,意味着类似深圳等一二线重点城市,未来调控的主基调,还是要坚持既有的调控不放松。也就是,差别化的限购、限贷,以及控制需求的限售,灵活启动的限价(包括地价和房价),这些是不会松动的。


只要不再放杠杆,愿意真金白银掏钱买房的,请便!

现在,是都市圈时代。只要都市圈内重点一二线城市的调控是稳定的,周围小兄弟们的楼市就是稳定的,整个区域楼市就涨不到哪去!当然,都市圈外围城市可能会松绑,以笔者所在的大湾区为例,比如2019年中山、珠海,都调整了限购政策,但影响并不大,这就是调控的新逻辑。


5.稳楼市,上面自然有考虑

当然,地产"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这是2019年国家确定的楼市调控目标。疫情影响下,国家不可能不考虑。比如,2月20日央行下调5年期LPR 5个基点。注意的是,1年期LPR下调10个基点,但5年期只下调5个基点,彰显了地楼市"稳定不刺激"的信号。

定了!疫后楼市调控,这么干


有人说了,LPR下降5个点,一个月月供省下来的钱,只够买2斤猪肉。但不能这么看政策,

高位不胜寒下的楼市,调控就是要文火慢炖,不经意间,效果慢慢显露。去年11月降准,下调MLF(2016年2月以来首次下调)以来,加上今年2月以来央行净投放,资金面宽松了,房贷利率下降了。


根据融360对全国35个重点城市、533家银行的监测,截止到今年2月份,全国平均房贷利率连续3个月下降。3月1日开始,存量房贷定价开始向LPR转换。老百姓都关心这个问题,不知道如何理解。简单地说,未来要稳定楼市预期,让大家有获得感,只会降低负担,绝不可能给你加息的(因为,轻松赚钱的时代结束了,经济增速下降了,收入也下降了)!


定了!疫后楼市调控,这么干

从过去经验来看,房贷利率变动,与楼市走势高度相关。只要资金面好转,资金成本下降,加上存量房贷转向LPR定价,今年地产走势差不离。所以,地产要稳定,国家比谁都看重,自然也有一盘棋。就目前来看,货币政策适调,看来就足够了。


6.二线,今年最大的变数

上面,讲了三四线和重点城市的调控思路,今年楼市政策最大的变数,是非热点二线城市(特别是省会城市)。在这些城市,人口、居民收入,对楼市有一定的支撑,但地方依赖度较大。城市还要扩基建,做强省会。这时候,地产就要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了,政策可能会出现松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