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明知豫王是皇帝的唯一继承人,为什么严嵩父子还要与豫王为敌?

铮宝潇宝都是胖宝


历史上的皇帝都反感太子结党,因为太子结党会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进而影响皇帝的权威性,毕竟皇位的诱惑太大了,皇帝最希望各方势力都依靠住自己,这样才能保证皇位的稳固!

严嵩父子作为嘉靖的御用之人,只要嘉靖一天还在位,那么他们必须也只能为嘉靖帝服务。加上当时的朝堂已经分流成严党和清流两派,对于清流而言他们是倒向裕王的,如果严嵩不与裕王为敌的话,嘉靖就会怀疑严嵩是否忠于自己。严嵩这一党已经注定要与清流这一派做对抗,其目的就是让两股力量趋于平衡,等到嘉靖挂掉的那一天也是这股力量灭亡的那一天,所以严嵩严世藩父子的悲剧结局也是在嘉靖的筹划之中的。严嵩作为臣子,只能忠心于嘉靖皇帝,作为一股工具,他是嘉靖皇帝用来打压裕王集团的,既然是打压裕王平衡朝堂关系的,也就肯定不能是倒向裕王这边的。



Sylar弈


裕王朱载坖,嘉靖皇帝第三子,本来没有机会当皇帝,但是太子朱载壡之死,太子之位理所应当的落在了裕王头上。

  • 裕王虽得不到嘉靖的宠爱,但于情于理,裕王继承大统是毫无疑问的,这一点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作为首辅的严嵩自然也清楚。

大明的官场最重要的便是立场,也就是你是谁的人,站在谁那一边。

严嵩作为大明首辅,能专宠二十余年之久,自然不是庸人,能做到首辅的严嵩自然很精明,更善于揣度嘉靖的心意,这样的人跟裕王做对肯定是不得已,甚至只是嘉靖帝对朝局的一种平衡,作为嘉靖帝的棋子,严嵩自然明白嘉靖帝的意思。

嘉靖帝其帝王之术可谓是炉火纯青,正如其所言忠贤并无恒势,无忠贤之分,而且多疑喜欢猜忌,所以对臣子不信任这个很好理解,就算对他的儿子们,他也多有猜忌。严嵩就是一个非常了解嘉靖的人,他对帝王之心的揣摩可谓出神入化,严党的出现重要的作用便是平衡以裕王为首的清流。如果严嵩也去投靠裕王,作为帝王的嘉靖皇帝怎么允许,肯定不能容忍,甚至找个理由就把严嵩处决掉,首辅权臣和将来要继位的太子走的太近,只能让多疑猜忌的嘉靖帝更不安,严党和裕王身边的清流争斗了多年,双方之间积怨太深了,严嵩和裕王的争斗这一切都恰恰也是嘉靖安排的,这也是历朝历代也是帝王稳定朝局必要因素。

严嵩作为嘉靖帝的棋子,寓意很重。

大明朝只有一个天,只有一个人可以呼风唤雨,这个人就是嘉靖,严嵩唯一可以效忠的主子就是当今圣上,作为嘉靖的棋子,苦活累活都由严嵩去做,嘉靖自己操纵朝局,坐收渔翁之利,严嵩也深知嘉靖可以用他,更可以换他。


风情渐渐依旧


豫王是明朝皇帝嘉靖的唯一一个独苗苗,也就是说,当嘉靖退位的时候,豫王就是唯一一个合法的皇位继承人了,按理来说,这个时候,那些大臣都应该是拼了命的去巴结这个未来的皇上。但是,严嵩父子却是个例外,对于他们来说,向豫王示好也就是向嘉靖表忠心,但是严嵩父子却没有一点要向豫王靠拢得意思,这是为什么呢?



一、嘉靖有意的疏远

看到自己的唯一继承人,嘉靖的眼中从来都不会流露出疼爱,更多的反而是疏远,一年下来也见不了几次面。即便是豫王为嘉靖增添了一个皇孙,也丝毫没有改变目前的这种现状,嘉靖去豫王住的地方看望自己的所以,一年下来也只是去了两次而已,屈指可数。面对这样的情况,嘉靖也只能无奈的表示自己和父皇见面都没有大臣见得次数多。可能是因为看到嘉靖的疏离,所以严嵩父子也不会距离豫王太近。



二、严嵩的角色定位

在大明王朝的时候,皇帝是一个可以呼风唤雨的人,而严嵩就是那个能够为皇帝挡风遮雨的人。可能是因为一直为嘉靖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所以时间长了,难免会累,就会对自己的职位开始产生倦怠,对于嘉靖来说,严嵩就像是一颗棋子,有用的时候为己所用,没用的时候就随手丢弃,意识到了帝王家的冷漠无情,于是严嵩没有靠拢豫王。


三、豫王本身的刚正不阿

豫王为人比较正直,见不到朝堂之上的勾心斗角,也见不到帝王家的腥风血雨,因为严嵩做了太多见不得人的事,所以豫王自然不会去接纳他,即便对方曾经为父皇做了那么多事,实力不俗。不过,作为嘉靖来说,他本身也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大臣和自己的皇子勾搭在一起,这是对自己皇权的挑衅,所以,嘉靖是不会允许这种事情的发生,因此,严嵩也有意的远离豫王。


以史正衣冠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纠正提问者的一个常识性错误,明穆宗朱载坖潜邸时期的爵号是裕王而不是豫王!说到这里想必又有人要说了,明穆宗不是叫朱载垕吗?怎么冒出来一个朱载坖?诚然,清朝编纂的《钦定明史》之中将明穆宗的姓名记为了朱载垕。但实际上,明穆宗并不叫朱载垕,隆庆年间明王朝有一位郡王——齐东安和王就叫朱载垕!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避帝讳是必须的,古往今来不用避帝讳者仅清朝的怡贤亲王胤祥一人。那么问题就来了,齐东安和王叫敢朱载垕,说明同时期的皇帝明穆宗肯定不叫朱载垕!那么,明穆宗到底叫什么呢?留存下来的明嘉靖、隆庆、万历年间的文字记录记载一般为朱载坖。因此,明穆宗并不叫朱载垕而是朱载坖,同时期的人将皇储、皇帝和皇帝他爹的名字记错,除非他不想活了,不是吗?错的只能是张廷玉!



再就是提问者所谓裕王是唯一的皇位继承人这个问题。明穆宗非嫡、非长,正常情况下他根本就不应该是皇位继承人!而且直到嘉靖四十四年、明世宗朱厚熜去世的前一年,明穆宗也并不是唯一的皇位继承人选,他还有一个活着的弟弟——景恭王朱载圳。所谓唯一继承人只是嘉靖四十五年的事情,这一年明穆宗的确没有竞争对手了,但明世宗也挂了……



为何庶出老三成了皇储却不是皇太子

明穆宗朱载坖是明世宗朱厚熜庶出第三子,非嫡、非长,上面有两位庶出的哥哥、下面有两位庶出的弟弟。这是一种非常尴尬的存在,一般情况下,明穆宗根本没有什么机会继承皇位,可老天爷却帮了明穆宗的大忙!大哥、小弟夭折,二哥朱载壡无嘉靖十八年被册立为了皇太子,可十年之后老天爷却把他给收了!年仅十三岁的皇太子朱载壡早殇,天上掉馅儿饼、正好被砸中,明穆宗就这样成了事实庶长子。



因为次子朱载壡的早殇,迷信的明世宗认为皇太子之位对儿子不利,因而久久都没有册立皇太子,直到明世宗去世,明穆宗一直只是裕王而不是皇太子!而这,这也给了朱载圳瞎想空间,兄弟之间的储位之争就此拉开。经过多年拉锯,直到嘉靖三十九年,景恭王朱载圳才被明世宗下令之国就藩。自此,储位尘埃落定,留在京师的裕王朱载坖成了“无冕皇太子”,这一干就干了六年!直到嘉靖四十五年明世宗去世,裕王依然还是裕王……



严嵩为何与裕王“为敌”

嘉靖三十九年,景恭王朱载圳之国就藩,仅仅两年之后,严嵩父子被拿下!严世蕃被杀、严嵩被罢官……两件事几乎是前后脚,这就足以说明问题了。说白了,这个时候,严嵩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言归正传,说一说严嵩为何与裕王“为敌”的问题。因为明世宗迟迟不立皇太子,景恭王朱载圳与明穆宗争储,以徐阶为首的所谓“裕王党”要求明世宗按照祖制册立彼时明世宗的事实庶长子裕王朱载坖为皇太子。对于严嵩而言,这个时候加入所谓“裕王党”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充其量也就是吃徐阶等人剩下的“残羹冷炙”!加之皇子如果势力过大,势必会损害皇权,为皇帝所不容。这个时候,如果严嵩也倒向所谓“裕王党”,不用说,“裕王党”必定会成为明世宗忌惮的对象,那么离死期也就不远了。再者,明世宗根本没有册立皇太子的打算,在权衡利弊之后,严嵩选择了支持朱载圳。这就是严嵩与裕王“为敌”的根源,因为他选择了朱载圳!



严嵩之所以选择与裕王“为敌”,其实多少也有些不得已。前面说到了,如果严嵩也倒向所谓“裕王党”,那么“裕王党”的死期也就不远了……为了自保,严嵩只能放弃明穆宗,与明世宗保持一致。可如此一来,将来明世宗一旦驾崩,严嵩也就玩完了,他必须给自己和儿子的未来找一个依靠。这时候,野心勃勃争储的朱载圳是最佳投注对象。支持朱载圳,既使得朝中两股势力形成对峙之势,出现了微妙平衡,而这正是明世宗想要的。同时,一旦将朱载圳推上了储位,严嵩更是“拥戴有功”,将来是非常有利可图的。所以说,严嵩没有任何办法,他只能选择朱载圳、选择与裕王“为敌”。他要是与裕王合流,第一个完蛋的就是他!



景恭王出局后,为何严嵩不改换门庭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想明白,在朱载圳出局之后,明穆宗成了事情皇储。这个时候,如果严嵩立即改观门庭,明世宗会怎么想?再者说,一旦严嵩倒向了明穆宗,所谓“裕王党”又回到了前面所说的情况,会威胁到明世宗的皇权,明世宗很难容忍!因此,严嵩只能是一条道走到黑。更何况,长期的积怨已经形成,严嵩改换门庭又谈何容易?明穆宗会接受吗?徐阶、张居正这些人又是否愿意严嵩来“分一杯羹”?严嵩想要改换门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嘉靖四十一年,明世宗已经彻底放弃了朱载圳,这个时候明世宗的身体也已经每况愈下,他不得不为将来的事情作出适当安排。在朱载圳彻底出局之后,严嵩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所谓“裕王党”也看到了这个机会,徐阶顺势又点了一把火,将山东道士蓝道行推荐给了笃信道教的明世宗,蓝道行扶乩时说道:“今日有奸臣奏事”,结果严嵩恰巧路过。这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很明显,这就是徐阶借蓝道行的嘴在提醒明世宗,既然选择了裕王为储,那么就不该继续留下权势熏天的严嵩,给裕王将来顺利即位制造麻烦!权衡利弊之后,失去了利用价值的严嵩被明世宗果断抛弃,明世宗抓住严嵩之子严世蕃的小辫子不放,杀掉了严世蕃,继而将严嵩罢官。自此,明穆宗继承皇位已成定局。三年之后,朱载圳辞世,谥“恭”,景恭王成了史籍中的一个符号……明穆宗再无任何竞争对手。



综上所述,并不是严嵩想要与裕王为敌,而是在彼时的形势下、他这样的地位,只能选择与裕王为敌!如果他倒向了裕王朱载坖,那么第一个完蛋的就是他……因为裕王本身已经有自己的一派势力,严嵩加入除了给明世宗制造目标、对手之外,毫无意义!严嵩只能倒向明世宗,可一旦明穆宗成了未来的皇帝,严嵩的境遇将非常不妙,所以他只能选择朱载圳进行投资,这是既不触犯明世宗的利益又相对最为有利的选择,严嵩只能如此,别无选择。


农民工歪说历史


大家好,我是历史的影子!

朱载垕本来是嘉靖皇帝的皇帝的三子,本来没有什么机会做皇帝。嘉靖十八年(1539年),嘉靖册封自己的次子朱载壡为太子,三子朱载垕为裕王,四子朱载圳为景王。

但是朱载壡当十年太子之后,死了。按理来说,太子之位应该落到裕王头上才对,但是嘉靖因为先太子之死,一直没有再次册封太子。裕王虽得不到嘉靖的宠爱,但于情于理,裕王继承大统是毫无疑问的,这一点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严嵩于嘉靖二十一年入阁,此时已经是63岁的高龄。严嵩自然不是傻子,相反,严嵩精明的很,善于揣度嘉靖的心意,因而能专宠二十余年。

大明朝的官场最重要的便是立场,也就是你是谁的人,站在谁那一边。严嵩和吕芳一样,都是嘉靖用了几十年的人,也都是非常聪明的人。吕芳知道给自己留退路,严嵩当然也知道这个道理。只不过严嵩没有后路可以留罢了。

为什么吕芳有后路可留?最为重要的原因便是嘉靖没有让他干脏活,而且他平时也非常会为人处世。虽然吕芳也是嘉靖的人,也跟严嵩合作过,但是他和裕王没有深仇大恨。他在宫里面也没有像陈洪那样四处树敌。无论以裕王为首的清流、司礼监、还是严党,都对吕芳尊敬有加的。后来,吕芳认准的时机,及时的向裕王靠拢,加上嘉靖的顾及主仆情谊,吕芳得以善终。

严嵩则不一样。严党一个重要的作用便是平衡以裕王为首的清流。严嵩即使想投靠,嘉靖能允许吗?一个王朝最有权势的大臣和将来要继位的太子团结在一起,老皇帝晚上又怎么能够睡得着?严党和裕王身边的清流争斗了多年,双方之间积怨太深了。比如周云逸之死、比如沈炼。裕王即使能够容忍严党,裕王手底下的徐阶高拱张居正又怎么能够允许严党继续存在?他们和严党斗了那么多年,目的便是取代严党,得到严党的权势。

严嵩也不是没有试过给自己留后路。当初他就试探过徐阶,以自己让出内阁首辅的位子拉拢徐阶。严嵩希望徐阶当上首辅以后,能够和自己合作,让自己能够安享晚年。只是徐阶是必定要倒严。后来,严嵩还跟胡宗宪确认过这件事情。只不过胡宗宪会做媳妇两头瞒,没有告诉严嵩实情。

严嵩和裕王的争斗都是嘉靖的安排。如果严世蕃像严嵩一样,严嵩父子最好的结局便是从位子上面退下来,然后一起归隐还乡,这样父子二人还能安度晚年。只可惜严世蕃做事情做得太过分了,嘉靖曾经多次敲打与他,只是他还是执迷不悟。所以,最后严世蕃被杀,而严嵩还能够幸存。





历史的影子


只需要看看陈二祖宗的下场就知道严嵩是多么得无奈,大太监陈二祖宗看嘉靖病的不轻,便朝裕王抛媚眼,妄图给自己安排后路。嘉靖大发雷霆,怒骂:“若是连你都收拾不了,我也不用坐这个位置了!”。

在嘉靖这样的权力狂魔眼中奴才只能有他这一个主人,哪怕是他亲生儿子,也不能允许身边人示好。

在这样的人面前,只能收起你所有的小聪明才能保命。哪怕他死后洪水滔天,你也只能只顾眼前。


书虫烙印


明朝在我们的印象之中一直有皇权被文官集团所制约,感觉好像明朝皇帝无法十足的掌控文武百官,其实这样的认知是有一定的误区的,除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可以牢牢的掌控手下百官外,嘉靖皇帝同样有这样的手段。

嘉靖皇帝拥有当时最全面的情报网络,当时的权臣严嵩在嘉靖皇帝眼里就如同棋子一般,嘉靖皇帝可以说拥有绝对的权利,只不过为了平衡朝中势力才独宠严嵩这位权臣,说白了严嵩就是嘉靖皇帝的棋子。

可是让人很是疑惑不解,当时裕王朱载垕是嘉靖皇帝唯一的继承人,为什么严嵩父子还要与之为敌?

首先我们要知道朱载垕只是嘉靖皇帝的第三子,与嘉靖皇帝在一些政务上又有着分歧,以至于嘉靖皇帝反感这位皇子。可是后来嘉靖皇帝接连失去两位太子,太子之位才落到了朱载垕身上。

当时嘉靖皇帝虽然独宠严嵩,可严嵩在嘉靖皇帝眼里并没有那么重要,只是嘉靖皇帝利用严嵩父子敛财和制约那些忠义之臣。一个王朝不管清官也好还是污吏也罢只要一方得到绝对的优势对于一个王朝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嘉靖皇帝深知此道,所以嘉靖皇帝用严嵩父子制衡那批忠义之臣。

当时以徐阶为代表的忠义之臣与裕王朱载垕成为一个阵营,严嵩父子与当时的太子属于一个阵营,嘉靖皇帝为了权衡各方势力采用亲近严嵩一派,毕竟当时严嵩党派对嘉靖皇帝用处要比徐阶一派要大。

虽然嘉靖皇帝相继失去两位太子之下,明面上依然宠爱严嵩,可是嘉靖皇帝对于自己的儿子还是比较亲近的,也就是说对于朱载垕的亲情要大于严嵩的君臣之情。可是朱载垕后来被封为太子,徐阶等人可以说有了压制严嵩一派的实力,所以嘉靖皇帝亲近严嵩一派来压制徐阶等人。

严嵩既然能被嘉靖皇帝宠信这么多年自然知道嘉靖皇帝的用意,在朱载垕成为太子之后依然选择与其对立,不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身家性命,如果严嵩不与之对立,那么严嵩离垮台也就不远了。

另外在明朝时期,首辅有着拥立皇位的权利,我们可以从一些历史事件中也可以得知,嘉靖皇帝驾崩之后,严嵩可以说拥有了拥立藩王为帝的权利,当时严嵩可以联合其他藩王可与朱载垕一争高下,所以严嵩为了自保选择与裕王朱载垕对立到底。

通过以上我们完全可以看出,严嵩明知道皇帝之位必定属于朱载垕,前期为了在嘉靖皇帝面前自保才与其对立,后来同样为了自保与朱载垕对立。

只能说严嵩从开始到最后都只不过是帝王之术的一枚棋子,包括徐阶等人也是,严嵩自然也是深知此道,无奈自己已经深陷其中,身不由已而已。


豫北老崔


都说权力是毒药,可以烧毁人的大脑。

大脑已经被烧毁了的人,自然是不会发觉“自己已经中了权力的毒”的。

他们大多数时候都在那里自以为“自己已经掌控了全局”!

严嵩父子专宠二十年,嘉靖皇帝几乎对他言听计从,在严嵩手里换太子也不是没有过,再换一次太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比如让严嵩的好朋友景王做太子,严嵩父子是努力过的。

以严嵩的政治手腕和见识,一定不知道多少次去豫王那里试探过了“豫王爷,我父子是你的人呐!”

“去,你谁呀!不认识。”豫王肯定要这样说。

豫王为了坐稳他的太子,他必须这样说,为什么呢?

因为,太子的天然敌人是皇帝,豫王的天然敌人是嘉靖,严嵩是嘉靖二十年亲密战友,谁敢保证严嵩不是来试探的呢?

就算不是来试探的,太子和正当红的权臣结党!?要干什么?

谁是嘉靖,谁也会怀疑太子在打算提前登基的。

太子不敢冒这个险,豫王没有李世民的本事,豫王不敢冒着个险。

按礼法来说,有没有人(包括严嵩)支持,豫王都会成为太子,只有豫王选别人做自己人的道理,没有别人去“拥戴”豫王做太子而立大功的道理。

在豫王的选项里,远离当红权臣才是安全做太子的好选项。

严嵩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但是,世事就是如此,明白道理的人不一定就有能力有机会去选择正确道路。

严嵩只有一个选项——支持景王。

支持本来没有资格做太子的景王做了太子,严嵩父子才有大功!

如果是清醒的人,当然会明白这不是一个好选项,做臣子的应该不问皇帝家事情。

可是,嘉靖不答应,逼着严嵩把态度摆在桌面上。

他只有摆了。


葭明通半瓶历史


裕王成亲何其难

嘉靖二十三年的乾清宫,唇枪舌剑是好不热闹。讨论事情的是关于裕王、景王的婚礼,到底在哪儿办才合乎礼仪。按照一般汉族百姓的规矩,儿子成亲后要分家单过。都知道大明是我国最后一个,由汉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鉴于蒙古人的元朝,将汉民族的习俗摔的精光,是故朱元璋开国后百废待兴,他做的头号工程,就是敕命刘基、李善长等大儒重建礼仪。因此嘉靖时期的皇子成亲后,与百姓一样得搬出宫置王府!

——善于溜须拍马的严嵩

议论的口干舌燥之后,大臣与嘉靖的主张是,在东长安街为二王修建府衙。就在工部尚书跪地领命时,严嵩手捋着胡须道:“这两年东南倭寇蹂躏,大地是饿殍遍野。由此我建议在皇宫内办,省下来的钱用在灾民头上如何?”饱受严嵩恶气的大臣们,纷纷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脸色略微变白的严嵩呵斥:“你们这群酸儒,平时满口仁义有爱,现在却为了一己私利,视灾民如草芥!”

——差点被宫女勒死的嘉靖帝

沉默半晌的嘉靖嗓子一阵清咳,批评严嵩:“到底你是君还是我是君,他们与你同殿为臣,你有什么资格指责他们!”吓得严嵩是六神无主,匍匐在地祈求饶命!有读者可能会问,严嵩怎敢逆龙鳞拒绝为二王修建府衙!

有诏二王就婚邸第,嵩力请留内。帝不悦,嵩亦不能力持。——《明史》

说来也不算什么秘密,根据《明史》的记载,皇帝的儿子皆为亲王。成亲后得出宫单独居住。年俸是稻米万石,有长史、国相等官署伺候。更厉害的是有私人护卫,人数多者一万少者三千。不仅如此,还有风闻言事的特权。这一点尤为严嵩投鼠忌器,此时他已经惹怒了嘉靖,之前的两个月其党羽赵文华,已被嘉靖贬谪出京。

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明史》

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严嵩是一个嗜权如命的奸臣,得势之后边插党羽在机要之地,不知不觉中触犯了嘉靖的底线。此时裕王趁虚而入,那严嵩的日子就难过咯!

老严家欲做天子

嘉靖三十四年,一具案子审结书递交到嘉靖手上。本来和颜悦色的他,是越看心里越恼火!那么犯案的是谁?又犯了哪些罪?不用着急,让我娓娓道来!

这封案子审结书,是集林润、黄光升、徐阶合力完成的。其中有些罪名是隐藏的相当深,例如严世蕃曾包庇西厂太监汪直的亲家龙文,又在南昌私建宫殿楼阁,暗地蓄养死士数百人。不仅如此,当时严世蕃有票拟大权,多次克扣裕王的岁用,最终入不敷出的裕王老婆,省吃俭用贿赂严世蕃才算度日!

为手削其草,独按龙文与汪直姻旧,为交通贿世蕃乞官。世蕃用彭孔言,以南昌仓地有王气,取以治第,制拟王者。又结宗人典楧阴伺非常,多聚亡命。龙文又招直余党五百人,谋为世蕃外投日本,先所发遣世蕃班头牛信,亦自山海卫弃伍北走,诱致外兵,共相响应。即日令光升等疾书奏之。世蕃闻,诧曰:“死矣。”遂斩于市。籍其家,黄金可三万余两,白金二百万余两,他珍宝服玩所直又数百万。——《明史》

都说权力使人痴迷与发狂,当时嘉靖春秋已高,裕王富有远见卓识。严世蕃为继续翻手浮云,竟然做起了谋害裕王的勾当,还养死士与盖宫殿,实为大逆不道,最终被凌迟处死,抄家得金三万余两,银二百万余两。这些他搜刮的民脂民膏,最终为裕王的隆平开关铺平了道路!

——隆庆开关的主持者明穆宗「登基前为裕王」

综合各种资料看,严嵩父子谋害裕王原因有三:一是嘉靖玩的平衡术,二是严嵩大权独揽;三是严世蕃为嘉靖死后做的考量!

——END——


惜缘小历史


严嵩倒是很想选裕王朱载坖,奈何他不是裕王党啊。
其实说起来,严嵩作为内阁首辅,不是太子党很显然也是嘉靖皇帝刻意安排的,不然朝臣全部都站在太子那边,岂不等于说孤立了皇帝。
明代继承大统的习惯,都要按照《皇明祖训》的规定:立嫡立长,兄终弟及。
嘉靖皇帝本身就是这样登基的,因此他也绝对不能违背皇明祖训。
所谓嫡子,是皇后所生的皇子,嘉靖皇帝一生有3个皇后(不带裕王的母亲杜皇后),然而这三个皇后都没有生下皇子。
因此按照立嫡立长的原则,所有的儿子都拥有合法的继承权。
朱厚熜有八个儿子,长子朱载基出生仅两个月就病逝,二子朱载壡,嘉靖二十八年病逝,年仅14岁。
这样排列下来,也轮到第三子裕王朱载坖。
然而嘉靖皇帝不喜欢裕王的生母杜贵妃,因而对朱载坖也看不上,反而由于宠幸景王朱载训,使得很多人都认为嘉靖皇帝这是准备立景王,毕竟两个人的年纪只差一岁。
由于有了皇帝这层意思,因此朝廷大臣中间也都分为两派,一派以严嵩为首,一派是以徐阶为首。
徐阶这一派之所以极力拥护裕王,主要是因为这一派几乎都当过裕王府的属官。
比如徐阶本人就曾为裕王的讲师,除此以外,高拱(后来的内阁首辅)、李春芳、张居正也是裕王讲官。
这一派人数之所以众多,是因为占了大义的名分,嘉靖皇帝论年纪不可能再生出嫡子,而长子中唯一的裕王就是当之无愧的继承人。
另外这一波人也存了私心,那就是等到裕王一继位,就能收到重用。
然而对于嘉靖本身而言,他善于利用朝臣的心思摆弄,这基本上已经不是秘密。
在这些人中,只有严嵩和裕王没有关系,因而早期严嵩作为内阁首辅呼风唤雨,嘉靖不管不问,除了本身痴迷道教,也同样有牵制裕王一方势力的想法。
同样在严嵩本人的心里也有一个想法,他自己本身不是裕王的人,想要在未来朝局中稳定自己的地位,就只能站在裕王的对立面,偏巧嘉靖皇帝十分宠幸景王,所以严嵩自然理所应当的选择了景王。
这也是皇帝本身刻意安排的结果,如果说严嵩也出身于裕王府的话,那么嘉靖皇帝就会扶持另外一个人作为他的对立面。
这样说来,实际上朝堂上分为两个派,都是嘉靖皇帝刻意安排的结果。
然而严嵩没有撑过去,徐阶光明正大的击败了他,这时已经是嘉靖四十一年,而三年后,景王病卒,裕王作为太子的地位才彻底稳定下来。
明史之中记载,景王死后,嘉靖皇帝和徐阶说:“此子素谋夺嫡,今死矣。”
可见嘉靖心性之凉薄。亲儿子也不过就是他平衡朝局的牺牲品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