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八十岁时,为嘉靖尝药吐血,为什么还被称为奸臣?

珠峰玉鹤


对一人忠而对天下恶,自然被世人唾弃。嘉靖帝崇尚道教,严嵩成了他的小白鼠,严嵩试药吃的口吐鲜血。但是,他取得了嘉靖的充分信任,各种邪恶措施也得以实行。其八十岁为嘉靖品尝药物吐血,如果属实,更说明其奸邪老而弥坚,更加狡猾。通过对统治者的效忠,谋取他的利益最大化。

严嵩私德有亏。严嵩不是一帆风顺,也是经过一番厮杀才有了地位。他考上进士,还没得及升官发财,结果大病一场,被迫回家养病,一呆十年。再次回来,他在老乡夏言关照下,才官运亨通;十年后,这个老乡成为了他的障碍,他一脚蹬开。严嵩用恩人、仇人、同僚的血肉打造了一个“严党集团”。

严嵩实际上是昏君嘉靖代言人。实际上是明代版的乾隆和和珅。他们损天下自肥,损民害国富家,损公肥私,自然是昏君奸臣搭配。嘉靖的公帑私财都是源自于搜刮,嘉靖嘉靖家家干净。嘉靖修宫殿、炼丹药,穷奢极欲,一切一切都靠严嵩来搜刮,来巧取豪夺。严嵩在搜刮的同时,填满了自己的腰包。他的儿子严世蕃厕所用绸缎装饰,尿壶用银的,痰桶用美女的口,不顾人民死活,只是满足自己一己之私。

严嵩也做了一些好事。他在北方开了互市,暂时稳定了边境,便利了生活;南方,支持胡宗宪打击倭寇。他也很有掌控大局能力,能够筹集财政资金,使用人才。但是,他也绝不是一个真正的忠臣,不是履行治国大道,而是驭人之术,特别是他的儿子,掏空国家财政,结党营私,打击异己。导致明朝陷入危机,于国于民乏善可陈,不可称为忠臣。


北厂厝


自明朝经历‘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后,士大夫阶层在朝堂的话语权是越来越大,对中央到地方的掌控也是越来越强,就算不听他们摆布的皇帝都是昏君(如明武宗朱厚照),更别说臣属了,对于他们而言,只要危害了他们的利益,皇帝都敢拉下马。

严嵩成长于弘治正德两朝,正式发迹是在嘉靖朝,一路青云直上,担任嘉靖朝首辅,他的儿子严世蕃,任工部侍郎,入内阁给老爹帮忙,人称小阁老,还有一群大臣认严嵩当干爹,当时的严家堪称权倾朝野。

嘉靖皇帝是个会玩的,想把自己修炼成仙,这个项目很费钱的,而当时的国库内孥也不够他挥霍的,身为嘉靖皇帝最忠实臣属的严嵩,自然就扛起了这个重担,他和他的团队把所有来钱的路子都整了好几遍,再加上他的团队里也大都是会享受的,比如赵文华严世蕃。而且嘉靖朝时东南倭寇进犯,北面鞑子时常寇边,里里外外都需要钱,而当时大明朝最有钱的就数文官士绅这一块了,严嵩团队当然要拿他们开刀了,一时间全国上下怨声载道,恨他们不死的比比皆是。最后一点,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而放倒严嵩集团的是徐阶,徐阶是文官,是大地主阶层,所以,无论严嵩是好是坏,他得罪的是士绅阶层,在这些人胜利后,严嵩理所当然的就是奸臣了。


聻零零捌


何谓“忠臣”?何谓“奸臣”?

如果说,大臣对皇帝的绝对忠诚与绝对顺从就是“忠”,那严嵩还真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因为他岂止是对皇帝“言听计从”,那简直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到不忍直视了,或者我们直接说他最后发展到祸国殃民的地步了。

  • 忠奸之辩

严嵩在中国历史上的奸名可与秦桧、蔡京比肩。作为一个毫无安邦经世之才的人,严嵩能在大明朝指鹿为马、呼风唤雨,完全靠的是无耻的谄媚和阴险的权术。

比如说:俺答三次入犯京畿,京城外,火光烛天,杀气腾腾,首辅严嵩竟蒙骗嘉靖皇帝,说是民家失火。这个骇人听闻的欺天大谎,只有胆大如严嵩者才能编造出,而皇帝也居然乐意听。

嘉靖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修仙皇帝,他的修仙影响了整个嘉靖朝,甚至对明朝的灭亡,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严嵩的命运也与此息息相关。

嘉靖皇帝常把仙药赏赐给严嵩,一方面表示对他的宠爱,希望他益寿延年;另一方面“君服药,臣先尝之”,也是为了让他替自己试服。这样严嵩不仅要为皇上炼制仙丹,还得为皇上尝试仙丹。

严嵩当时已年逾古稀,仍不惜以自己的身体当试验品,为皇帝的玄修效劳,真可谓“尽忠报主、忠心可嘉”。严嵩在这方面表现得越是忠谨,其献媚取宠的品性暴露得越是充分。

  • 奸臣当权,父子双贼

严嵩当国,朝廷国家多灾多难。北有虏患,南有倭患,岌岌不可终日。倭寇之患贯穿整个明代,尤以严嵩执政期间最为酷烈。

当严嵩国柄在握,踌躇满志之时,得意之余,也不免有些忧戚。他当首辅这年,已经六十有五,虽然权术愈加纯熟,但毕竟精力衰退,不堪繁剧。他身边急需一位精明强干的心腹助手。而最可靠、最称心的莫过于自己的儿子严世蕃。

严世蕃是严嵩的独生子,出生时父亲已经三十四岁。严嵩柄政期间,京城内外流传着“大丞相、小丞相”的说法。“大丞相”指严嵩,“小丞相”指严嵩的独生子严世蕃。人们还愤恨地诅咒:“此时父子两阁老,他日一家尽狱囚。”

严嵩执政日久,耄而智昏,精神衰惫,又日夜侍奉皇帝修仙,“竭赤匪懈”,故此无力处理朝廷日常政务,便将“事权悉付其子”,致使严世蕃“权倾天下”。

严世蕃狡黠机智,博闻强识,熟习典章制度,畅晓经济时务,而且精力旺盛,能任繁剧。尤其善于揣摩皇上的好恶喜怒,阳施阴设,无不中意。皇上时有要务相问,严嵩困窘不能作答,谋之幕僚,皆不称旨,而交之严世蕃,则引经据典,参综陈说,每获嘉奖。

严嵩“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执政二十年余,除了给国家带来深重灾难之外,对历史的进步没有起过什么推动作用。因此他的悲惨结局实在是咎由自取,正应了那句“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名言。

  • 奸贼的出身

严嵩出生时,严家并非巨室富户。明代著名文人王世贞曾讥讽他“降生小家子”。髙祖严孟衡没有积下多少产业,死后五个儿子分家析产,每股只得田二亩五分。传至祖父、父亲时,虽然多少置买些土地,但家境依然清贫,以至无力为其上学交纳致送老师的酬金。

严嵩十六岁丧父,在孤寒中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几十年以后,飞黄腾达之时,他仍在感慨地回忆:“涉世畸单,起家寒素。”即使为官之初,仍未摆脱贫困,“家贫念藜藿,寒至想衣裘”,“一官系籍逢多病,数口携家食旧贫”的诗句真实地描述了他“初仕而贫”的潦倒情形。

严嵩之高祖严孟衡,永乐十三年(1415)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为官刚正清廉。如果泉下有知,大概会对这个不肖子孙的所作所为哭笑不得吧。

  • 奸贼的进阶之路

严嵩是一步一步地登到官僚阶梯顶端的,他取宠的第一步是竭诚赞附皇帝“议大礼”。

嘉靖皇帝的父亲生前未为天子,但“以子帝父”,对父亲的追尊已是无以复加,自己的皇权也已登峰造极,“大礼议”遂在“皇上万岁”声中开始。为了追认一个没有做过皇帝的人为皇帝,朝廷内外争论了二十年之久,有的人甚至为此牺牲了生命。

七年十二月,严嵩自显陵还京,向圣上奏报,在祭告显陵时曾出现“云石风雨,鹤集河涨”的吉祥征兆。严嵩不仅编织了美丽斑斓的祥瑞神话,而且将显陵比作孝陵,将兴献王比作开国皇帝太祖,将嘉靖皇帝比作永乐皇帝,这真是对正在深入发展的大礼议的巨大支持,而且他是朝中最早作这样比拟的,因此“皇上大悦”。

  • 讨伐奸贼

好在朝中毕竟还是有真正的忠臣在。

升任礼部尚书,可以说是严嵩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封建权力的增大往往意味着腐败的加深,一旦权力在握,便要利用它进一步扩展权势,攫取财物,以图大富大贵。在贪婪的富贵欲望的驱使下,严嵩本人发生了质的变化,愈来愈曲意逢迎,献媚求宠;谗毁构陷,倾轧异己;卖官鬻爵,贪赃受贿。

从客观环境来看,升任礼部尚书之后,严嵩已经进入朝政决策圈,便殿召见,面授圣旨。在当时,谁能顺着皇帝的意愿把理由编织得圆满,谁就能够得宠。严嵩还曾肉麻地将嘉靖皇帝父子比作周文王、周武王。

朝中正直之士对严嵩曲意逢迎、巧佞诬罔非常厌恶。严嵩上奏辩驳,他的答辩表现了官场斗争的高超权术。他摆出代主受过的可怜姿态,说他“一念朴忠”,“惟知报主”,凡是皇上交办的“难事重责”,尽管百官反对,他也“奋不计身”,“竭力承当”。但是朝臣们却因此而攻击他“谄谀”。他们表面上攻击的是他严嵩,而实际上是在攻击皇上。

这番表奏,深深地打动了皇帝的心。他为自己作了有力的辩护,邀得了更多的宠爱。在两年的时间内,严嵩连续挫败夏言、翟銮两员内阁首辅。他蹬着失败者的肩头,终于坐上了梦寐以求的首辅即宰相的宝座。

此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几乎可以为所欲为了。

  • 终于失宠

嘉靖四十年冬季,一场火灾加深了皇帝与严嵩的裂痕。

嘉靖四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夜晚,在西苑永寿宫,皇帝酒后与所宠尚美人在貂帐内玩弄烟火,延燃他物,大火顿起,永寿宫付之一炬。

皇帝问严嵩的意见。严嵩考虑到眼下三大殿工程正在进行,工急费繁,库藏空虚,不宜再兴永寿宫之役,皇帝按理应该驾回大内,但这会触犯忌讳,因此提出请皇帝暂住南宫。

南宫虽修饰完整,却是原来明英宗被蒙古俘虏放回后,景帝软禁英宗之所,乃为“逊位受锢之地”。因此皇帝对严嵩的建议大为不悦,说这是“且欲幽(幽,囚禁)我”。

严嵩耄老智衰,反应迟钝,诸事皆依仗爱子严世蕃谋划处置,因此时人有“皇上不能一日无嵩,嵩又不能一日无其子”之说。这次严世蕃不在,关于永寿宫的对答,他只想到了要避讳大内,而对避讳南宫则没有反应过来。谁知这竟成为决定他晚年命运的一大失误。

于是斗转星移,时过境迁。严嵩失宠后,即使他的心腹之人也开始叛他而去。嘉靖四十一年五月十九日,皇帝诏令严嵩罢相,退休还乡。这意味着,即使他生活了四十几年的京城也不容其再居住下去。

  • 大快人心的下场

经过两个月的长途跋涉,回到久别的故乡。他感到慰藉的是,虽然首辅之职被撤,但依然保留官籍,仍是区别于百姓的官绅。

不过,严氏父子却并没有稍加注意收敛恶行,还是一如既往地无恶不做,尤其是严世蕃并未遵照判决前赴雷州戍所充军。他仅在广东北部的南雄住了两个月,便潜回原籍。逃回之后,怙恶不悛,无所不为,“大治私第,役使乡众”。

嘉靖四十三年十一月,皇帝御批速将严世蕃拿来问罪。当时严世蕃之子锦衣卫指挥严绍庭尚在北京,闻讯急速派遣家人通报严嵩、严世蕃。严世蕃得报,欲潜回戍所,终被林润捕获。囚车所经之地,民众闻风聚观,欢呼鼓舞。

在监狱中的严世蕃,对前途仍怀着幻想。他以为凭着昔日的余威和自己的计谋完全可能转危为安,因此得意地拍着手说:“任他燎原火,自有倒海水。”

然而,徐阶为了杀掉严世蕃,给他定了图谋举兵造反和私通倭寇、北虏的“叛逆”之罪。其实这些罪名是缺乏真凭实据的。

其时,严嵩已经八十有六。儿子处斩,孙子充军,家产被抄,自己削官为民,沉重的打击对于这位风烛残年的老翁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据史料记载,严嵩死时,十分悲惨凄凉。

不过,值得一说的是,严嵩其人,书法造诣却很高,不得不服。


Genswell


严嵩(1480年——1565年),字惟中,号勉庵,又号介溪,他是江西省新余人,还是明朝最著名的内阁首辅和奸臣。

1505年,二十五岁的严嵩考取了进士,取得了明朝官场的入场券,明朝历来就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传统。取得这张入场券后,严嵩开始担任授翰林院的编修,在这里苦熬资历,排队等待空缺出现。

结果,严嵩还没等到职位的空缺呢,就得归乡开始丁忧守制。可惜,三年守制结束后,严嵩并没有接到朝廷发出的offer,只得在家乡的建钤山堂中隐居读书。

或许,明朝翰林院中这种熬资历和等空缺的编修太多了。多一个不嫌多,少一个也不嫌少,已经把严嵩给遗忘了。

没办法,严嵩只得主动返回翰林院排队,苦哈哈的等待自己被叫号。期间,还因为太过耿直,竟然直言上奏武宗皇帝规劝他用心政务并且远离奸佞。

可惜,那会儿的明武宗正沉迷于“豹房”娱乐,压根儿没功夫搭理他,要不然,早就治他的罪了。

1519年,严嵩调任南京的翰林院担任侍读。虽然说,他的品级提升了,但无非是由一个虚职,调任另一个虚职。而且,还是一个遥远的虚职,远离权力的中心北京城。

明世宗即位后,很快就发起了“大礼议”之争。在杨廷和的带领下,满朝文武都前仆后继地与嘉靖皇帝硬杠。结果,先后有三位首辅被罢,一百多人被廷杖,还有数百人被罢职回家。而此时,躲在南京任职的严嵩,反而在这次“大礼议”之争中躲过了风头。

因为好多高级官员在风波中被免职,自然就腾出来好多优质的岗位。这样,严嵩终于调回了权力的中心北京,升任了国子监的祭酒。

严嵩回京后,立即倒向了嘉靖皇帝,一步步成为了吏部左侍郎、吏部尚书。从此开始,他进入了大明朝权力的中心地带。

1539年,首辅夏言因为和嘉靖皇帝置气,递交了辞呈后回家了。不久,顾鼎臣接任了内阁首辅。而此时,严嵩知道自己还不够格,只得在不远处眼巴巴的望着内阁。还没等他忙活呢,夏言又回来了,继续担任首辅。

为了真正成为嘉靖皇帝的红人,严嵩开始走了一条捷径,那就是写青词。所谓青词,说白了就是使用华丽的词藻和语句,嘉靖向上天祈祷祭拜时烧的东西,是嘉靖和上天进行沟通的工具。

1542年,严嵩终于进封武英殿大学士,成为一名内阁大臣。而当时,首辅依然是岿然不动的夏言。虽然两人是同乡,而且夏言比严嵩要年轻两岁,但人家是首辅,严嵩自然得哈着这个小老弟。

而夏言对自己的这位江西老乡,也很关照,处处提携。不过,随着严嵩的入阁,夏言对严嵩的贪婪和虚伪有了看法,两人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

由于夏言忙于政务,导致他对于嘉靖皇帝的思想关怀有所减弱,青词也写得少了,道冠也戴得不积极了,逐渐引起敏感的嘉靖帝不爽。

严嵩抓住机会,立即落井下石编排夏言,煽动嘉靖帝内心的不满情绪,最终成功地逼走了夏言。夏言之后,论资排辈下,翟銮又成了首辅。

很快,在严嵩的暗中“帮助”下,首辅翟銮因为两个儿子的徇私舞弊案事发,最终引咎辞职,腾出了首辅的宝座。终于!严嵩熬成了内阁首辅。

成为首辅后的严嵩,一改往日的低眉顺气,做事越来越霸道专横,而且还排斥异己,颇有拉帮结派的嫌疑。而这些,直接引起了自负聪明的嘉靖帝警觉。

嘉靖自视甚高,习惯玩弄朝臣于股掌之间,首辅也不能例外。你可以贪财,你可以恋权,但是,你不得结党。这是底线,而严嵩显然已经触及到了这条底线。

1545年,夏言又一次复职了,重新担任内阁首辅。重新上台的夏言,开始对严嵩展开了猛烈的反击,一时间严嵩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严嵩没有放弃,他一直在暗中寻找机会,寻找那个可以一击致命的机会。终于,他找到了陆炳。锦衣卫指挥使陆炳,因为贪赃枉法而被夏言拿住,最后下跪认错才获得了夏言的不再追究。

这件事,让陆炳彻底记恨上了首辅夏言并发誓报仇。于是乎,陆炳和严嵩结盟了,形成了“倒夏同盟”。

恰巧,首辅夏言和嘉靖皇帝在是否收复河套地区上出现了争议。本来,政见不同很正常,以前也经常发生,但这次不同,在“倒夏同盟”的相互配合下,诬陷夏言与前方将领曾铣勾结,欲借出兵收复河套平原之际,意图谋反。

谋反这个罪名可就大了去了,直接危及到了江山稳定的事情,任何皇帝都不会手软。嘉靖当即下旨,处死夏言。于是,夏言成了大明朝历史上第一个被处死的首辅。

终于,严嵩又一次成为了内阁首辅。其实,绝顶聪明的嘉靖,知道国家在自己的治理下乌烟瘴气,知道严嵩也不是什么好鸟。但是,他依然还要让严嵩担任首辅,放纵他把持大明朝政将近二十年。

除了严嵩会拍马屁以外,比如,八十岁高龄的首辅还替皇帝尝药。还有更主要的原因,任命严嵩的第一天起,他就成了一个“背锅侠”,为嘉靖皇帝背锅。

其实,严嵩也看清楚了这点,所以,他一心一意的为老板背黑锅。说我贪腐,说我专权,说我把国家搞乱了,我通通不解释。反正你们骂我是奸臣,我就奸臣,只要朱皇帝本人心里明白就行。

俩人的默契配合,一直持续了二十年之久,严嵩一直将自己树立成了一个“超级靶子”,供天下万民出气。结果,明朝政局出现了非常奇葩的一幕,那就是,严嵩让人骂得越狠,嘉靖就对他越放心。

可能有人会问,那嘉靖皇帝后来为何要翻脸,把严嵩罢职?道理很简单。假如一块抹布,你用的时间久了,自然脏得不行,必须重新更换一块。

嘉靖皇帝同意罢免严嵩,不是言官弹劾的原因,而是,严嵩这块抹布用脏了,需要更换了。于是,他开始罢免严嵩,但是却没有重惩,只是给予“乞食回乡”的记过处分。要知道,严嵩的罪,按照《大明律》的话砍一百回都够了。

可见,说严嵩贪腐也罢,说严嵩奸臣也罢,通通不重要,严嵩也不解释。因为,他知道,自己作为抹布的角色是成功的,嘉靖一定不会杀他。最后的结果,果然皆大欢喜!

徐阶笑了,因为他终于打垮了严嵩,成为了首辅;严嵩笑了,因为他背了几十年黑锅,终于能歇歇了;嘉靖也笑了,因为旧抹布扔了,新抹布有了,他还能接着霍霍这个国家。


文史不假


严嵩是明中后期著名的权臣,他历事弘治、正德、嘉靖三朝,权势最盛时曾担任相当于丞相的内阁首辅,并把持朝政足足二十余年。《明史》中评价他道:“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严嵩八十岁时,为嘉靖尝药吐血,嘉靖可谓忠心耿耿。

后世的戏曲中严嵩也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奸臣形象。那么,严嵩到底做了什么,为什么把严嵩定义为奸臣呢?
嘉靖十七年(1538),皇帝想给自己的父亲正德帝加上“宗”的庙号,但群臣都认为不妥。嘉靖帝十分不悦,写下《明堂或问》来诘问臣子们,严嵩原本是反对嘉靖帝将父亲迁入太庙的,但看到皇帝生气,便“尽改前说,条画礼仪甚备。”



嘉靖帝十分满意严嵩的察言观色,便赏给他金币,严嵩尝到甜头,便一发不可收拾,史称:“益务为佞悦。”靠溜须拍马、迎合上意而得到嘉靖帝的宠信和重用后,严嵩更加骄傲蛮横,藩王们向朝廷请求恩赐和封爵,他便趁机收取贿赂。

此外,严嵩排挤政见不合的朝臣,害得名将曾铣含冤而死,诬陷众臣夏言受“弃市”之刑;他请人代笔写下令皇帝满意的“青词”、贪污腐败、提拔亲信,害得国库空虚、朝纲紊乱,最终落得被查抄家产、贬为庶人的悲惨结局,严嵩其人,为图晋升不择手段、毫无底线,实在可称得上彻头彻尾的奸臣。

但是官场就是这样,是奸臣还是忠臣取决于站在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站来百姓的角度,严嵩无疑是彻头彻尾的奸臣,但是站在皇帝的角度,站在领导的角度,上级需要的就是严嵩这样能替领导背锅、能替领导”遮风挡雨“的下属,能够猜到领导的意图并很好的迎合领导的爱好,这样的人在当今社会那个领导不喜欢?


凹凸花开


严嵩,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明朝内阁首辅,著名权臣,被《明史》列为“六大奸臣之一”。严嵩为什么被称为奸臣,我们来看看严嵩到底做了哪些事情:

1、明世宗沉迷道教,好长生不老之术,对政事漠不关心,朝中事务皆交由朝臣处理。礼部尚书夏言得到世宗的宠信,又是严嵩的同乡,于是严嵩拼命讨好夏言。夏言自视甚高,反对明世宗沉迷道教,因此慢慢的为明世宗所讨厌。有一天明世宗将沉香水叶冠赐予夏言、严嵩等大臣,夏言并不戴上,但严嵩每次出朝都会戴此冠,还特地用轻纱笼住以示郑重。明世宗见状,越喜严嵩而嫌夏言。后来严嵩升为太子太傅,羽翼已丰,就攻击夏言,并怂恿世宗罢黜夏言。后来,严嵩抓住机会迫害夏言,最后夏言被杀。

2、明世宗崇道斋醮追求长生来说,严嵩为了媚上,他还是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管花多大的人力、财力、物力,都在所不惜。要斋醮祷祀,就要撰写青词,在庚戌之变时,当俺答兵包围了北京,并在城郊大肆杀掠的时候,严嵩竟不顾国家安危和百姓死活,还在专心致志地大写青词。当左谕德赵贞吉提出抗敌之策,在奉敕谕军之前去谒见严嵩时,嵩竟以撰青词辞为由不见。后来人们嘲讽他是“青词宰相”。

3、严嵩深知世宗对大臣的猜忌心理,为了保住他的权位,他对所有弹劾他的官僚都施以残酷的打击,轻者去官,重者致死。沈鍊和杨继盛两人都弹劾过严嵩,但这两人都被严嵩想办法给杀了。

4、后来严嵩当上了首辅,在这期间严嵩排除异己、杀害忠臣、废弛边防,导致国家岌岌可危。

因此,严嵩被称为奸臣。


大江侃历史


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以苍生福祉为己任,却以私欲中饱为自身,铲除异己,权力膨胀,为皇尝药吐血,终是为己为利,上对的起主上,下对不起百姓。


潜伏7921


《明史》将严嵩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严嵩之所以会被后世评价这么低,一大半是替当时的嘉靖皇帝背黑锅。严嵩当政时,已经是嘉靖中晚期,嘉靖皇帝已经不像继位之初那样英明睿智,勤于国事。当时的嘉靖因为常年沉迷修道,好恶无常,威福自操,以帝王心术玩弄群臣,臣僚皆是战战兢兢。唯严嵩伴着这位君主。严嵩只是被嘉靖皇帝树立在群臣中的靶子,用来吸引群臣的火力,以便皇帝隐于幕后,掌控大局。所以严嵩及其党羽干的坏事,如陷害忠良等,很大一部分都是嘉靖皇帝默许的。一句话,他是替罪羊。


真相666真意


大奸似忠!


蓝城评论


齐桓公还有竖刁给他烹自己孩子吃,易牙给他尝💩,公子开方还为他自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