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搶工期,項目推進跑出“文登速度”

 3月2日,在位於文登區米山鎮東部的和諧科技纖維項目施工現場,40多名工人戴著口罩加緊施工,10多臺工程機械來往穿梭,開挖基礎,平整土石。項目負責人劉東強說:“2月10號拿地,11號就進場施工,推進速度快得不敢想象”。


  和諧科技纖維項目主要從事高檔纖維及無紡布生產,全部達產後預計年產值可達23.8億元,產品廣泛應用於醫用、服裝領域。為早日投產為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在項目會商時,項目方又加了一條:一期工程佔地60畝,車間及附屬設施必須在年底前交付並實現開機生產。


  “這樣的任務能完成嗎?”

  “能!”


  對於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文登給了項目方堅決而肯定的回覆,這也意味著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項目推進一分鐘都不能耽誤。


  “如果按常規步驟,全套審批手續辦理下來大約需要兩個月。”米山鎮分包項目的副鎮長孫承宇說,為了搶時間、趕工期,他們打破常規,容缺審批,讓項目“拿地即開工”;幫助項目方整理各項材料,跑步辦理審批手續,服務項目的幹部日常比施工現場更為忙碌。


  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文登在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搶抓項目建設黃金期,發動黨員幹部一對一、全過程為項目服務。逐個梳理摸排,超前做好項目輔導、招用工人、物資儲備等開工前各項準備工作,為項目推進掃清障礙。實施“虛擬審批”“容缺審批”服務模式,減流程、減材料,為項目推進減時間、減跑腿,實行“拿地即開工”。統籌協調土地、環保、金融、交通、供電等部門聯合辦公,為項目推進提供保障服務支撐。一系列實打實的舉措,“跑”出了項目推進的“文登速度”。


  “一開始毫無頭緒、沒有信心,現在清清楚楚、底氣十足!”在文登經濟開發區中糧食品(山東)有限公司休閒食品加工項目現場,項目負責人李濱說,專班幹部的快速服務讓他們心裡很亮堂。


  為了幫助項目爭取時間,在該項目立項前,文登經濟開發區、工信、規劃、審批等部門和單位就和企業開展了聯合會商,一張清單理清了項目立項用地、工程建設許可階段17項20道審批手續,各個部門按照各自職能輔導企業逐項“打卡”。2月21日立項,2月27日就如期開工,從立項到開工僅用了6天時間。部門聯合服務,創造了項目審批的“文登速度”。


  從一個想法,到項目立項,需要多長時間?文登的答案是:72小時!


  2月10日,在一次專題會議上,雲龍複合紡織材料公司透露出參與生產醫用防護物資的想法,文登區發改部門馬上跟進。“企業只要有想法,剩下的事我們來辦。”文登區發改局黨組書記、局長邢利明說。


  新上項目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經過報告意向、審核等多道程序,全部跑下來通常需要1個月。不等事情過夜,文登發改部門當晚就啟動了立項申報程序。然而基地怎麼建,按照什麼規模建?對企業來說是一道新命題,對提供服務的幹部來說沒有任何經驗可循。與企業連線,和上級溝通,查閱資料,擬寫的材料一改再改……經過一夜奮戰,文登發改部門11日早晨一上班即向上級遞交了項目請示及項目建議書。緊接著,項目在“山東政務服務網”備案、申報成功、通過審批成功立項,72小時內一切辦妥!


  “文登速度”是高效的服務,更是一往無前的突破。文登在疫情防控最嚴峻的時期,突破歷年獎扶資金數額,拿出6025.8萬元,兌現2019年度對企業和重點人才的政策獎勵扶持。同時,在全區開展了以包企業促存量變革、包項目促增量崛起為內容的“雙包雙促”活動,與之相配套實施了涉及關愛企業家、工業和信息產業發展、服務業發展、軍民融合、科技創新、品牌戰略6大項66條“乾貨”措施,全區各級各部門和機關幹部以此為號令,幫企業、促項目,破難點、通堵點,同時間賽跑,向不可能挑戰。一系列精準發力的組合拳,不斷刷新著“文登速度”。文登的省市兩級23個重點項目已有22個開復工,開復工率95.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