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致吉林勇士㉑】心中的那团烈火,终将照亮城市的夜空

【致吉林勇士㉑】心中的那团烈火,终将照亮城市的夜空


急诊重症监护医生

王晓研


王晓研,女,汉族,吉林省前卫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主治医师,自大学毕业后便工作在急危重症病人救治的第一线,任劳任怨,积极配合科室领导工作,虚心向身边同事学习,对待患者认真、耐心,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坚守奉献,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言行约束自己。自新冠肺炎发生以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加援助湖北医疗队,成为我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进驻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与同事们奋战在武汉一线。


【致吉林勇士㉑】心中的那团烈火,终将照亮城市的夜空


1

誓死报国,冲锋在前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华大地,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很多人不能和家人团聚,全国大量医护工作者舍弃小家,请战支援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当王晓研接到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取消假期,全员上岗的通知时,她感到了疫情的严峻,“不计报酬,不论生死!”“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些话语不断在脑海里重复,就这样,返程前的那一夜,她失眠了,也是那一夜,她做出了一个决定——她要报名参加援助湖北医疗队,到武汉去,到疫情最前线去。


临行前,她看着双鬓微白的母亲,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想了一夜的话却半天张不开口,可是她深知,作为一名有着13年党龄的党员,一名急诊重症监护室的医生,她一定要去。可是还没等她开口,就听见母亲的抽泣哭声,父亲在一旁说:晓研啊,爸妈知道你动了去武汉的心了,我们舍不得你,但是国家培养你这么多年,你学的专业正好符合要求,我们支持你,你是好样的!但是你记住啊,爸妈就你一个女儿,你必须给我们平安回来!当父亲对她讲这番话的时候,她一直不敢抬头,她在心里一遍一遍的默念,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硬仗,一定会平安回来……


2

轻装上阵,极限挑战

抵达武汉后,作为吉林省前卫医院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长,战地临时党小组的组长,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前线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最严峻的地方高高飘扬。她一方面要尽力安抚队员的情绪,另一方面要时刻掌握各项紧急通知,带领队员执行每一个命令。

【致吉林勇士㉑】心中的那团烈火,终将照亮城市的夜空

正式上岗后,与她们对接的是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疗区内共有50名重症患者。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查房成了最困难的事,因为患者比较多,需要更多的付出,整个疗区的患者查体下来,感觉人都要虚脱了。在特殊情况下,疗区医生洗手液非常紧缺,她就直接穿上病号服工作。对于医护人员每一次上岗都是在做一次挑战,挑战的是自己的身体极限与精神极限,当她每一次觉得自己要挺不住时,就会想起临行前爸妈深情的话语。

【致吉林勇士㉑】心中的那团烈火,终将照亮城市的夜空

从病房出来,身上所有的衣服都湿透了,脸也被护目镜勒得生疼,她顾不上这些立即投入到疗区的其他人工作中,因为她知道现在的时间就是生命,要与疫情抢夺生命就得跑在时间的前面。

【致吉林勇士㉑】心中的那团烈火,终将照亮城市的夜空

也许,王晓研医生就是中国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中的普普通通的一位,也许,那些奔赴武汉一线的“英雄”们作出决定的瞬间也像她一样没有多想,但此刻他们正在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就是这一份医生责无旁贷和义无反顾的坚韧与勇气,汇集成了一团燃烧的火,相信它,终将照亮整个武汉、整个中国的夜空。


3

战“疫”日记 争分夺秒,全力以赴

【致吉林勇士㉑】心中的那团烈火,终将照亮城市的夜空

记得上岗第二天,疗区收治了一名七十多岁的女性患者,由社区工作人员送入院,患者呼吸困难非常明显,血氧仅70%多,吸氧后症状没有明显改善,立即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患者不耐受,烦躁的厉害,我和一名护士就一直在床边鼓励她、安慰她,并不断调整呼吸机参数,直到患者情绪稳定,症状缓解,血氧逐渐上升到95%左右,我们才离开床旁。第二天患者呼吸困难已经明显改善,可以间断脱掉呼吸机面罩吸氧。我问她为什么入院时没有家属陪同,她说,“我老伴前几年就去世了,我只有一个女儿,但是女儿和女婿也得这个病了,我女儿还住进了监护室。我走了不要紧,可是我外孙子年龄还小,今年还要高考,不晓得我女儿什么时候才能治好,这叫我怎么放心的下啊!”患者说着眼泪便流了下来。我的鼻子也觉得一酸,赶紧安慰她,“阿姨,您看您这不是好多了嘛!这个病治愈率很高的,您女儿也一定会没事的!”经我这么一说,她情绪好了很多,“谢谢你姑娘!我看你们衣服上都写着吉林,那么远的地方过来帮助我们,我们也要好好配合治疗,我们早点好你们就可以早点回家了……”。尽管穿着厚厚的防护服闷的喘不上气,可是心里无比温暖,能得到患者的肯定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