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Zeng-Liping


適當為寶寶添加輔食,除了能補充寶寶生長髮育的營養需求,也可以幫助寶寶鍛鍊咀嚼能力,促進口腔內血液循環,幫助剛剛萌生的小乳牙更好發育。

為不同階段的寶寶選擇合適的輔食尤為重要,輔食質地應遵循由稀到稠、由細到粗,循序漸進地添加,逐漸增加輔食中的顆粒感,以達到逐步鍛鍊寶寶咀嚼能力的目的:

添加輔食初期,以質地細膩的泥糊狀食物為主,如嬰兒營養米粉,鍛鍊寶寶吞嚥、舌頭前後移動的能力;

添加輔食後1~2個月,可逐漸增加輔食的濃稠度,鍛鍊寶寶舌頭上下活動、用舌頭和上顎碾碎食物的能力;

添加輔食3~4個月後,為寶寶增加帶顆粒狀的輔食,可鍛鍊寶寶用牙床咀嚼、磨碎食物,以及練習舌頭左右活動。

添加手指食物:比如切塊的或者條狀的水果、煮熟的蔬菜、磨牙餅乾、穀物圈等。

過了1歲以後,寶寶已經可以逐漸適應成人化的食物,同時越來越善於利用牙齒,另外,這個階段寶寶也有不錯的模仿能力,家長不妨常常做示範動作,提醒寶寶要把食物咬一咬、嚼一嚼,讓寶寶能夠順利轉換到一般的正餐食物。


兒科醫生鮑秀蘭


  剛剛長牙的小寶寶雖然不能很好的用牙齒咀嚼食物,但其實他已經有了咀嚼能力,而且這個咀嚼能力,是需要不斷的加強的。不能總是給他一些爛軟的粥類食物,應該適時的鍛鍊他的咀嚼能力。

  要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就是需要做到以下幾條:

  一、6個月左右,媽媽可以給寶寶準備糊狀或泥狀等食物,以便寶寶有機會訓練口腔運動。

  二、給寶寶提供長條水果、煮熟的蔬菜片或稍硬的餅乾,以便寶寶習慣吃固體食物。

  三、大約1歲半左右,寶寶就能吃跟大人一樣的食物了,但一些食物需要將切成適當的大小或塊,但不要把它切得太細。

  四、在這個過程中帶葉蔬菜先切碎,從煮熟的蔬菜葉開始給孩子添加,然後過度到整個蔬菜碎。麵包及饅頭慢慢給孩子,並且把烤好的麵包幹 或饅頭幹讓孩子自己拿著吃,鍛鍊孩子的咀嚼及吞嚥能力,

  五、輔食的花樣要經常改變,不能一成不變,這樣可以保持寶寶對輔食的興趣。

  六、不要給寶寶吃粗的,難消化的食物,如水果的果皮類。不要給寶寶吃像花生類光滑小圓的食物容易嗆入氣管導致窒息。

  七、給寶寶吃的食物塊頭要小,不要給大塊食物,寶寶容易渾淪吞棗。給寶寶肉類食物時要薄片狀或者小丁及泥狀,魚肉要剔除魚刺。

  八、用語言引逗他對事物感興趣,實在不行可以以身作則,大人吃幾口表現出很好吃的愉悅神情小寶寶自然會吃。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寶寶的反應,看他是喜歡還是厭惡,躲閃等表現來判斷他的喜好。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很多爸爸媽媽認為孩子的咀嚼能力不需要太刻意去關注,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自然會得到提升。其實不然,孩子的咀嚼能力是需要家長去培養和刺激來促其發育的,咀嚼能力雖然是人的本性之一,但也不是天生就會。

訓練寶寶咀嚼力的好處:

訓練寶寶的咀嚼力有許多好處,它可以促進寶寶出牙、幫助研磨食物有利於寶寶腸胃功能發育;有利於鍛鍊寶寶的面部肌肉,為以後的語言發育打下基礎等作用。

什麼時候開始訓練呢?

既然訓練寶寶的咀嚼力有這麼多好處,那什麼時候開始訓練呢?8—11個月是訓練的黃金期,這是個保守的時間,若是寶寶添加輔食早,例如4月齡開始添加輔食,在經過兩三個月的泥糊狀輔食之後,在7月份就可以考慮給一些軟爛的細小顆粒訓練咀嚼力了。


怎麼訓練寶寶的咀嚼力?兩大點:

1 及時改變輔食性狀。

隨著孩子月齡的增加,家長給予的輔食也要及時變換,適當地增加些軟爛細小的顆粒輔食,更有助於孩子咀嚼鍛鍊。8月齡之後,孩子的輔食裡可以留下少許軟爛的細小顆粒,例如菜碎、肉末。給些軟爛的手指食物也能夠鍛鍊寶寶的咀嚼力。

2 家長的引導很重要。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高手,在孩子進餐時候,家長可以自己咬一塊口香糖,或者做出咀嚼的動作,引導孩子模仿大人的咀嚼動作在,再加上語言的引導,時間久了孩子也會學著咀嚼,慢慢地咀嚼力就強了。

以上這些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是愛做輔食的喵嗚,歡迎關注 一起做輔食,一起廚房裡聊育兒。


喵嗚做輔食


是不是我們在不經意間,會聽到或見到這樣的場景。一兩歲的孩子的爸爸媽媽抱怨到:孩子嗓子眼細,吃點有渣的食物就嗆著,孩子不愛嚼東西,食物的塊稍微大一點便會吐出來,或含在嘴裡下嚥等等。

其實,造成寶寶的這種行為是有原因的。要知道,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到某個月齡或年齡,孩子就具備了培養某種能力的條件和基礎。而這個時間常被稱為培養某種能力的關鍵期或敏感期。

一般情況下,孩子到4個月之後就具備了把食物由舌尖送到咽部的能力,如果此時仍然給他喂流食,這種能力便得不到訓練,會錯過培養孩子這種能力的敏感期。7~9個月的時候,是培養孩子咀嚼能力的關鍵期。如果在這段時間,家長們未注意訓練孩子的咀嚼能力,就有可能出現上述的困難。咀嚼能力強,不僅利於孩子攝入食物及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還有利於牙齒、大腦的發育,同時還可以預防肥胖。

在7~9個月時,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需要注意:

1、需要及時添加輔食。一般在4個月開始添加輔食。最遲不要超過6個月。

2、孩子的食物是液體--糊狀--固體發展趨勢。在孩子7~9個月時,除了稀飯、軟麵條等較軟的食物外,還可以給他饅頭片、麵包片、磨牙餅乾等有一定硬度的食物。這樣,既能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又能刺激牙床,促進乳牙的萌出。1歲左右的時,父母可以將蔬菜、肉類等食物切成小碎塊餵養,或者讓孩子拿著某些食品自己嚼著吃。用吃豬肝舉例來說,最初5個月時需給孩子喂肝泥;8、9個月時,可以將煮熟的肝剔除筋後,剁成碎末,餵給孩子;待孩子接近1歲時,可將豬肝切成小碎塊或者將豬肝切成很薄的肝片,讓孩子用手拿著吃。這個過程需要循序漸進。

3、培養孩子咀嚼能力時,需要注意餵飯食不要太快,等孩子把食物都嚼碎、吞嚥後再喂第二勺食物。

未來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我們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件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更多孕產、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嘿呦喂哦


一: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還是蠻重要的:

通過咀嚼輔食,能幫寶寶的乳牙長得更好。

經過咀嚼的食物更好的消化吸收,給寶寶帶來更多適合營養需求。

通過咀嚼還能促進口腔的血液循環,讓面部肌肉更緊實,讓寶寶面部肌肉更好看,提高寶寶的顏值。


二:要從哪幾方面促進?這個主要是要看月齡來決定的。

添加輔食母乳餵養的寶寶是從6個月開始,混合或者是人工餵養是從4個月開始。

4一6寶寶的輔食是以泥糊狀為主的,比如強化鐵的嬰兒米粉,這時候應該用勺子喂。逐漸增加輔食的濃稠度,鍛鍊寶寶舌頭上下活動、用舌頭和上顎碾碎食物的能力;

6一8個月寶寶增加帶顆粒狀的輔食,可以訓練寶寶的抓握能力,讓寶寶用牙床咀嚼磨難食物,比如添加手指食物,切塊戎條狀的水果、煮熟的蔬菜、磨牙餅乾、穀物圈等。

>1歲以後,寶寶除了吃清淡外,其他的輔食可以向成人靠近,在給寶寶準備食物的時候,不要走的太過於細碎或者是軟糯,在餐桌上父母可以常常做示範動作,提醒寶寶要把食物咬一下,咀嚼一下,讓寶寶知道,專心慢慢的吃飯是很重要的。




兒科醫生雨滴



你好,非常高興為你答疑解惑,寶貝學吃飯,很多家庭都不當一回事,覺得隨著寶貝的成長慢慢都會了,還有些家庭總覺得寶寶小,乳牙沒長齊,嚼不動粗一點的食物,輔食製作精細了又精細,到最後,寶寶都兩三歲了還不會咀嚼食物,自己吃飯都成了問題。所以,注意幫助寶寶鍛鍊咀嚼能力非常重要。

寶寶咀嚼能力訓練的關鍵期



其實寶寶的各項發育都有一個時間表,儘管說每個寶寶的時間表不同,會有提前也會有延後一點的,但找到寶寶發育的關鍵期,及時做好訓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麼,寶寶的咀嚼能力發育的關鍵期在什麼時候呢?寶寶8到10個月,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之前的兩三個月時間裡,學會了除喝奶以外的輔食吞嚥能力,接下來就是要開始練習咀嚼能力的時候。

如何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


對於八九個月的寶寶來說,訓練咀嚼能力,還得先從輔食製作開始,從之前的泥糊狀輔食,逐漸過渡到細碎末狀輔食,讓寶寶通過吃輔食來感受不同程度的輔食,而且這個月齡的寶寶也進入乳牙萌出階段,乳牙的萌出會出現牙齦癢癢,碎末狀輔食有助於牙齦研磨,另外還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磨牙棒,可以購買,也可以自己做,磨牙棒能很好的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錯過了咀嚼能力訓練關鍵期怎麼辦?


對於有些寶寶,沒有在寶貝咀嚼能力訓練關鍵期,就要進行加強訓練,如果寶寶才一歲多,輔食安排一些可以手拿著的食物,比如煮熟的菜花,豆角,胡蘿蔔,黃瓜等,讓寶寶看著大人樣,如何將食物拿起來放進嘴裡,再大口誇張的咀嚼,每一口都要咀嚼10到15次,然後再吞嚥下去,而且大人要在咀嚼訓練的時候動作誇張一點,並記得說真好吃,再誇誇寶寶,有個三五次,寶寶慢慢就會了,以後的日子時不時督促一下或陪著寶寶一起咀嚼就好。

養寶寶,不僅僅只是給安排好一日三餐,還應從小教會寶寶生存技能,比如吃飯的能力,比如玩耍的能力,比如走路等等。

我是兒童營養師夏群英,一個愛寶貝愛營養愛生活的寶媽,感謝你的關注,祝寶寶健康成長!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繫?


兒童營養師夏群英


乳牙萌出最初在4-6個月,最晚不超過一週歲。因為孩子的20顆乳牙在兩週歲時已經完全萌出,所以孩子咀嚼能力要在這個時間段完成。

六個月以後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 ,輔食的添加應該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單一到多樣。

想要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 ,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

1.孩子乳牙萌出時給孩子吃磨牙棒或者是咬咬樂。

這樣既可以緩解孩子出牙期,牙齦癢、痛的不適,也可以為孩子的咀嚼能力得到鍛鍊。

2.給孩子準備的輔食, 不要過於精細

太過於精細的食物, 讓孩子的牙齒得不到鍛鍊 ,這樣他的咀嚼能力就變差。

3.在孩子8到十二個月期間,食物應該慢慢的由泥狀、糊狀過渡到半固體和固體

比如說可以給孩子吃一些爛菜葉,炒土豆 胡蘿蔔 、軟的米飯,告訴孩子學會細嚼慢嚥,把食物嚼碎以後再慢慢的吞進肚裡。



以上是我的建議 ,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家有好的意見 ,歡迎留言評論。


Avivi遨翔雲端


如何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①按時添加輔食,依據寶寶月齡,來逐步添加一些適當大小、適當硬度的輔食;

②抓住寶寶學習咀嚼的黃金期(從6個月到2歲左右),有規律、有計劃的訓練寶寶咀嚼能力;

③採用輔助工具(如:較硬的小手指餅、磨牙餅乾)寶寶啃的過程更久,對寶寶口腔肌肉的訓練越充分;




④培養寶寶自己吃東西的好習慣,剛開始可以把蒸熟的蘋果條、胡蘿蔔條、煮熟的青菜切成條狀或者塊狀(大小適中)、讓寶寶自己一截一截的拿取餵食;


⑤家長在給寶寶餵飯的過程中,餵食的速度一定要慢些,讓寶寶嘴裡的每一口食物,都有更多咀嚼的時間;

⑥家長可以和寶寶一起玩一玩“舔盤子”的遊戲,這樣不僅可以訓練寶寶舌頭的靈活性,還可以增進親子關係。


幼兒樂教育


吮吸是寶寶先天的本能,但是吞嚥和咀嚼卻需要後天的鍛鍊。習慣吮吸的寶寶要學會咀嚼和吞嚥需要一個過程。逐漸添加輔食是鍛鍊咀嚼能力最好的辦法,媽媽一定要根據寶寶的月齡逐步更新食物,為口腔肌肉提供各種不同的刺激,耐心反覆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6個月

學習咀嚼和吞嚥的起步階段,嘗試泥糊狀輔食

自5月齡開始,寶寶的許多器官迅速發育、功能不斷完善,如舌頭的排外反應消失,牙齒開始萌出,面部肌肉以及咀嚼發育迅速;腸胃消化吸收半固體食物的能力增強,澱粉酶等酶系統更為成熟。這一階段比較適合添加泥糊狀的食物 。不建議把流質輔食放到奶瓶裡喂,應該使用大小合適、質地較軟的勺子。媽媽要耐心地反覆嘗試,通過少量、多次的練習,幫寶寶慢慢熟悉勺子,學會接納勺子裡的食物併吞嚥下去。

7-12個月

鍛鍊咀嚼能力的關鍵時期,該“動粗”時就從這一時期開始,可逐漸給寶寶提供一些稍有硬度、需要咀嚼的食物,以培養寶寶的咀嚼能力,促進牙齒的萌發。這時的食物應由稀到稠。顆粒由細到粗,從泥糊狀食物添加少量的顆粒狀食物開始,隨著寶寶的適應再慢慢添加軟固體食物的量。隨著月領的增長,寶寶可以用牙床進行較為完整的咀嚼動作了。主動進食的慾望也增強了,喜歡自己抓食物吃,可以引入手指食物,先從小塊,可溶,軟爛,便於吞嚥的食物開始,例如煮熟的土豆條、南瓜塊等。另外還給寶寶提供一些專門用來磨牙的小零食。剛開始時,媽媽應慢動作地示範用牙齒“咬”的動作,教寶寶咀嚼。

12個月以上

隨著牙齒髮育完善,食物形狀逐漸向成人飲食過渡

1歲以後,寶寶的舌頭已經能自由地活動,牙齦開始變硬,磨牙慢慢長成,食物的處理上開始逐漸接近成人的飲食性狀,以幫助寶寶慢慢融入家庭飲食。但是無論如何,此時的寶寶還不具備成人一樣的咀嚼能力,所以,寶寶的食物還是要適當處理的稍微軟一點、小一點。

另外,這個階段的寶寶具有很好的模仿能力,家長不妨藉助這個特點做好咀嚼的引導,經常提醒寶寶把食物好好嚼一嚼再咽。

小提示:

如果寶寶發育得慢,也不用太緊張,多一點耐心,畢竟每個寶寶發展速度不一樣,一步步慢慢來,由少到多,由細到粗,多觀察多調整,找到適合鍛鍊方法即可。“勤快”的家長不妨偷偷懶,莫讓精細輔食的餵養耽誤了寶寶。


媽咪蜜語


在寶寶吃飯這件事上讓不少父母費勁了心思,也讓不少父母感到很頭疼,每次寶寶吃飯都跟“打仗”似的,讓媽媽們疲憊不堪,因為很多寶寶吃飯都不太乖,有的寶寶吃幾口就不吃了,有的寶寶則是把食物喂到嘴邊,啪的一下就把媽媽的勺子拍掉了,可媽媽又擔心寶寶餓著,所以,每次都要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把寶寶“騙飽”,經歷過給寶寶餵飯的媽媽都是同一個感受“累、噩夢”!其實,這多半是媽媽不懂寶寶導致的,雖說訓練寶寶吃飯確實是一個不輕鬆的活,但是如果媽媽懂得寶寶的話,餵養就會變得很簡單。

寶寶剛出生到6個月時,多數都是以喝奶為主,而吸吮這個動作是寶寶一出生就會的,然而這個階段的寶寶有這種技能足以滿足寶寶們的日常所需,也能讓寶寶們填飽肚子,但是寶寶到了6個月後,通常都要開始添加輔食了,添加輔食離不開咀嚼和吞嚥這兩個技能,記得崔玉濤育兒筆記裡記載了:寶寶咀嚼能力並非與生俱來,而需要後天鍛鍊的!

也就是說寶寶的咀嚼和吞嚥能力是要通過後天的學習才會的,不是一生下來就會的,所以家長在這件事上一定要重視,應該讓寶寶從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就要訓練寶寶的咀嚼和吞嚥能力,不然等寶寶長大後,吃東西會變得更困難,媽媽在製作輔食方面也會很累。

我有一個朋友家的孩子,她孩子從小就是外婆帶的,說實話,她是我見過的老人裡帶孩子最細心的一個,在帶孩子這件事上,她不會取以前老一輩的帶娃觀念,這點讓她女兒很放心,但是在訓練孩子咀嚼能力這件事上,因為孩子外婆的細心導致孩子現在4歲了,孩子只喜歡會吃稀飯和麵條,一吃乾飯就會有點作嘔的表情,孩子上了幼兒園後,總是吃不飽,因為一吃乾飯孩子就不愛吃,他說要嚼很久才能吞。

01

寶寶咀嚼能力差會有哪些影響呢?

  • 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

孩子的咀嚼能力差對孩子的影響說大也不大說小一不小,但長此以往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因為孩子在吃東西的時候,食物通過咀嚼就能讓食物更容易被消化,而且通過咀嚼食物的營養能被更好的吸收,反之,如果孩子不會咀嚼的話,那食物就會被直接吞到肚子裡,這樣的話一來食物的營養沒有辦法被充分的吸收,二來食物沒有被咀嚼容易增加孩子的腸胃負擔,久而久之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脾胃功能,脾胃功能差的話吸收就會變差,自然就會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了。

  • 增加孩子的腸胃負擔

孩子在吃東的同時,嘴巴、舌頭、牙齒等部位都會跟著運動,如果不鍛鍊孩子的咀嚼能力,那孩子也會不喜歡吃東西,因為孩子會覺得東西很難吞嚥,再者就像上面說的,如果孩子咀嚼能力差的話,食物進到胃裡面就不容易被消化,長時間積累起來會增加孩子的腸胃消化負擔,久而久之孩子可能會出現挑食,消化不良等症狀。

  • 影響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孩子咀嚼食物時,嘴巴周圍的神經肌肉和功能都會得到鍛鍊,從而就會影響孩子的口腔肌肉發育、牙齦和牙齒等發育,而孩子的口腔器官的靈活性是影響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部位,如果這個部位不能得到充分的鍛鍊,就會影響牙齦和牙齒的發育和排列,那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會被阻礙。有些孩子說話早,有些孩子說話晚,跟孩子的咀嚼能力是否被鍛鍊也是有一定關係的,所以訓練孩子的咀嚼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家長不能忽視。

02

父母給訓練寶寶咀嚼能力常犯的幾個錯誤!

  • 總是給孩子吃些稀糊狀很軟的食物

眾所周知孩子到了6個月後就要開始添加輔食了,而訓練孩子吃加輔食不是一朝夕就能辦到的事,而是要循序漸進的讓寶寶的咀嚼能力得到提升,這樣寶寶才會愛上吃飯,但是有些家長卻擔心孩子小腸胃不會消化,總是給孩子吃一些稀糊狀很軟的食物,久而久之孩子沒有接觸到比較硬的食物,那孩子的咀嚼能力就不能得到很好的鍛鍊,這樣的話孩子的咀嚼能力就會受到影響,這是父母偏愛孩子常犯的一個錯。

  • 孩子不愛吃輔食,就有奶來代替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大,母乳或者奶粉已經不足以滿足寶寶的日常需求了,如果孩子不喜歡吃輔食,媽媽就隨孩子喜好給孩子喝奶的話,那孩子就會越來越依賴奶類,無法適應添加輔食,對輔食的添加也會越來越排斥,這樣的話,寶寶的咀嚼能力就會很難提升。

所以,媽媽不要因為寶寶不愛吃就給寶寶喝奶解決寶寶肚子餓的問題,其實,可以慢慢的給嘗試添加更粗糙的輔食,一次寶寶哪怕多吃一口也要鼓勵寶寶,吃著吃著,寶寶就會學會咀嚼食物了,家長可別以為寶寶長大了自然就會愛吃輔食了,也就自己會咀嚼食物哦。

03

該如何訓練寶寶的咀嚼能力呢?

  • 按時給寶寶添加輔食

從寶寶開始添加輔食時,家長就要開始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寶寶6個月時,家長可以給予強鐵化米粉添加,等寶寶適應後就可以逐步的給寶寶添加蔬菜泥、水果泥等泥糊狀食物,對寶寶的咀嚼能力進行訓練。

等寶寶8-9個月的時候,已經開始出牙了,這時候家長可以給寶寶嘗試一些粗糙的食物,但是食物還是要以軟爛為主,這樣寶寶的咀嚼能力才能慢慢提升,如果直接給寶寶吃過硬的食物,一來寶寶會吃不動對食物失去興趣,二來也會影響寶寶消化。

寶寶10-12個月的時候,咀嚼能力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這時候寶寶也會喜歡吃成人的食物,為了更好的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家長可以把寶寶的用餐時間調整成和成人一樣,讓寶寶坐在餐桌上一起吃,另外,食物的製作上可以採用水煮的方式,食物的性狀也可以比之前做的稍微大顆粒狀一些,最好是切成條狀的食物,但一定要軟一些,讓寶寶自己用手拿著吃,這樣寶寶的咀嚼能力也會迅速得到提升。

  • 培養寶寶自主吃飯的興趣

從寶寶開始添加輔食後,媽媽就會有一種想法就是怕收拾“殘局”而不讓寶寶自己吃東西,其實,寶寶如果自己吃輔食的話,對訓練寶寶咀嚼能力也是有一定幫助的,所以媽媽不要擔心收拾,可以在寶寶吃飯的周圍鋪上一些報紙,等寶寶吃完後把報紙扔掉就可以了,還有就是一定不能覺得寶寶自己能吃飽,媽媽可以先喂寶寶吃一些,等寶寶吃了差不多的時候在給寶寶自己吃,這樣寶寶就不會餓著了,也不會把食物都浪費掉了。

另外,寶寶每天吃飯的地點最好是固定一個地方,這樣能讓寶養成吃飯的好習慣,對今後添加輔食也會更有利一些。

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是添加輔食後的寶寶刻不容緩的事情,媽媽們一定要重視哦。等寶寶們學會了咀嚼和吞嚥食物後,媽媽就會覺餵養寶寶其實並沒有那麼難了。

  • 大人做示範教寶寶學會咀嚼食物

每次寶寶在吃飯的時候,大人也不要閒著,可以在旁邊假裝咀嚼食物,或者大人也一起吃東西,一次一次慢慢的咀嚼給寶寶看,寶寶會看著大人的嘴巴,慢慢的多訓練幾次,寶寶的咀嚼能力也會隨之提升的,因為寶寶的成長過程都是通過模仿大人的動作進行的,媽媽有足夠的耐心,寶寶就會形成一種模式,自然而然的就會了。

04

為了更好的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媽媽可以嘗試給寶寶吃這些輔食

(根據寶寶的咀嚼能力順序)

  • 萵筍泥(6個月寶寶)

食材:萵筍

»將萵筍洗淨,去皮切成小塊,放入鍋中把萵筍煮熟,撈出後控幹水分備用

»接著將煮熟的萵筍放入輔食機中,加入適量的清水攪碎成泥,就可以給寶寶食用了

»如果擔心寶寶第一次吃不會吞嚥的話,可以用篩網過濾一次再給寶寶食用,如果寶寶吃的不錯的話,可以把萵筍泥加在米粉中給寶寶吃

  • 蝦皮南瓜面線(10個月寶寶)

食材:蝦皮、南瓜、面線

»將蝦皮洗淨放入清水中浸泡20分鐘,中途可以多次換水去除蝦皮的鹹味,然後撈出控幹水分切碎備用

»將南瓜洗淨去皮去除瓜瓤切成小塊,南瓜一定要選老南瓜,口感軟糯香甜

»熱鍋刷一層薄薄的油,倒入蝦皮翻炒出香味,再倒入南瓜丁翻炒幾下,接著倒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多煮幾分鐘,然後再倒入面線煮熟即可,面線下鍋的時候記得捏碎一些,這樣寶寶更容易消化。

  • 寶寶版土豆條

食材:土豆、胡蘿蔔、油菜、雞蛋、麵粉

»將土豆洗淨去皮切成薄片裝入碗中,然後放入蒸鍋中蒸熟,用筷子能輕易刺穿表示熟透了,就可以出鍋了

»將胡蘿蔔洗淨去皮切成薄片,放入沸水中焯水一次,撈出後切碎備用

»將青菜洗淨,放入沸水中焯水一次撈出後切碎備用,寶寶吃的青菜最好浸泡一下

»將煮好的土豆碾碎成泥,然後把準備好的食材倒入土豆中攪拌均勻,再加入適量的麵粉和雞蛋,攪拌上勁,再把泥糊裝進裱花袋中,頂部剪開一個小口備用,1歲以內的寶寶只吃蛋黃別忘了,還有最後調好的泥糊狀有些粘稠不易滑落的狀態

»燒一鍋水,水沸騰後,將泥糊擠入鍋中,一小節切斷一次,等食物漂浮至鍋面表示熟了,撈出後放涼一些就可以給寶寶食用了

你家寶寶愛吃輔食嗎?

-----------------------

一分鐘認識我:親愛的,我是飯飯媽媽,孩子怎樣才能長高些?孩子什麼時候上幼兒園?孩子輔食吃什麼更營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