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路是跨黃浦和徐匯的一條街道,東西走向,東起重慶南路,西至襄陽南路。全長1690米,寬14米到15米。
南昌路包括租界時代的陶爾斐司路(Route Dollfus)和環龍路(Route Vallon)。陶爾斐司路為今南昌路東端重慶南路與雁蕩路之間的一小段,1902年法租界公董局越界修築,最初的名稱為軍官路(Rue des Officies),1920年以法國軍官陶爾斐司改名為陶爾斐司路。
環龍路為今雁蕩路以西的南昌路大部分路段,1912年法租界公董局越界修築,以法國飛行員命名。1914年,陶爾斐司路和環龍路都被劃入上海法租界。1943年,汪精衛政權接收上海法租界,將2條路統一以江西省會南昌改名為南昌路。
其實靠近南昌路的淮海中路以及思南路的名氣,遠遠大於這條幽靜的小馬路,但這絕不代表其無耐人尋味之處。
南昌路47號
法國總會/科學會堂(思南樓)
法國總會/科學會堂(思南樓),建於1917年,磚混結構,略具法國文藝復興特徵,並結合新藝術運動的裝飾,1926年竣工,供法僑遊憩。院東北角,有一所小學,供法僑子女就讀,名法童公學,1925年,法國總會遷霞飛路。20世紀30至40年代,作為中法人士文化交流的場所,中法聯誼會等組織常在此活動。解放後為上海科技協會所屬的多功能科學活動場所。
1994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上海市第二批優秀歷史建築。2004年2月10日,由盧灣區文化局公佈為盧灣區第一批登記不可移動文物。現作酒店、餐飲使用。
南昌路53號
林風眠舊居
林風眠,廣東梅縣人,中國畫家、美術教育家,曾留學法國,1928年創辦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是中國比較美術研究的先驅者。1951年,林風眠辭去杭州國立藝專教授職務,舉家由杭州遷居此地。
林風眠舊居為西方聯立式花園住宅,二層磚木結構,紅陶機制平瓦雙坡頂,建築面積198平方米。2007年12月3日,盧灣區文化局公佈為盧灣區第四批登記不可移動文物。2009年6月5日,盧灣區人民政府公佈為盧灣區文物保護單位。現作為民居使用。
南昌路100弄2號
《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建於1911年,舊式石庫門建築,兩層磚木結構,坐北朝南,一客堂一廂房佈局,有後天井,面積約150平方米。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嵩山路附近創辦的月刊,次年自第二卷改名為《新青年》,新文化運動由此掀起。1920年初,《新青年》編輯部隨陳獨秀遷至上海的環龍路老漁陽裡2號(今南昌路100弄2號)。此處原為安徽都督柏文蔚的私宅,後由陳獨秀租住,樓上廂房是陳獨秀的臥室,樓下為《新青年》編輯部。是為中共一大會議的籌備處、聯絡處、接待處,及一大後的中共中央局機關。1920年5月,毛澤東在此拜訪陳獨秀。1952年該房屋重新修復,1955年後成為民居。
1959年5月26日,由上海市人民委員會公佈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8月26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重新公佈。
南昌路136弄11號
徐志摩舊居
徐志摩,名章垿。浙江海寧人,著名詩人,“新月派”代表人物。對新詩的發展有過重要影響,1927至1928年間,偕陸小曼居住於此。期間,任上海光華大學教授,並創辦新月書店,與陸合著《卞昆岡》等。現為居民住宅。
徐志摩舊居屬原環龍路花園別墅,為行列式佈局的花園裡弄住宅,三層磚混結構,住戶單元作毗連式佈置。舊居建築面積約120平方米,底層入口設小門廳,有水泥澆築的拱形雨棚,二層水刷石窗框有西方文藝復興特徵,三層為出挑的混凝土通長陽臺。2005年1月9日,由盧灣區文化局公佈為盧灣區第二批登記不可移動文物。
南昌路180號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國民黨中央上海執行部舊址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國民黨中央上海執行部舊址為聯立式花園裡弄住宅,共5排,居住單元作縱向單開間分割,坐北朝南。1924年3月1日起,上海執行部正式辦公,共產黨員毛澤東、羅章龍、王荷波等3人參加上海執行部工作,此外還有惲代英、施存統、沈澤民、向警予等共產黨人。另外,還有國民黨中央委員胡漢民、葉楚傖、汪精衛等人。
1959年5月26日和1977年12月7日,由上海市人民委員會、上海市革命委員會兩次公佈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1月7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改為現名。
南昌路145號
陋室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劉禹錫的這一句,放在此處,似乎沒那麼應景。因為此陋室,只是舊味濃濃,並不簡陋。
上世紀的手動打字機、充滿著海派風味的長條木桌和隔間置物架、明火上才可以用的燒水鐵壺、改革開放前所用的鐵皮照明燈、各式懷舊的燒瓷,還有一部分90年代的黑白掛畫,處處都透露著舊意。
這裡有咖啡也有茶,但客人並不多,你可以挑選自己喜歡的位置,就這樣靜靜地坐上一下午。
南昌路162號
摺疊咖啡
這家融合了日式美學和歐洲懷舊風味的生活咖啡館,一直會營業到夜幕降臨後,這在南昌路上是不多見的。
順鐵梯而上,二層是小小的皮具工作室。店裡諸多皮質作品都是出自老闆的朋友手中,他用精心挑選的原材料和一雙靈巧之手,給無數在這裡定製皮具的人帶來著無可言表的愉悅感和驚喜感。
一杯美式,一本泛黃的小說,一個經由藝術家之手的精緻小羊皮包。這樣一家充滿著藝術風味的咖啡生活館,已經默默成為很多人心中小而美妙的存在。
南昌路248
郵局咖啡鋪
南昌路上這家“不起眼”的郵局咖啡鋪只有1平米,只能容得下一個人,連門牌號都是和別人共用的!可它卻成為了魔都的眾多網紅店之一,而且這裡真的可以寄信喔!
郵局咖啡鋪的logo是一名小熊郵遞員,可愛呆萌的形象自帶治癒人心的功能,店裡放著不少客人留下的明信片,有時候就是想寫,卻又不能寄出去。久而久之,老闆便成了一個收藏心事的人。
你還可以把那些不敢說出口的話,寄給未來的自己,落款咖啡鋪的地址。
這裡的咖啡單價不高,10元一杯的美式、15元一杯的拿鐵,一家典型的鄰家小店。咖啡的口味中規中矩,但在杯子上寫故事這一點倒是有趣極了~
南昌路262號
Pasha帕夏土耳其餐廳
南昌路的小洋房裡,還藏了一家土耳其餐廳。露天鐵欄小陽臺,倫敦街頭的紅色巴士掛畫,濃郁土耳其風格的內飾設計……滿滿地中海風味。
前菜地中海式西葫蘆煎餅配酸奶,滋滋油脂在內,入口卻沒有膩味,西葫蘆清爽的味道在舌尖跳躍著,配以沒有添加任何糖分的手工原味酸奶,味道平衡的恰到好處。
紅燴牛肉並非第一口戀人,但是再品幾次,口味層次便呼之欲出了,配以當日醒過的紅酒,真是一場味覺盛宴了。
南昌路314號
CHIC CHOC
這家坐落在南昌路與茂名南路交叉口處不遠的小眾買手店十分低調,卻出奇的好找。從櫥窗就已經開始“引人入勝”,暗色係為主,法式優雅的氣息撲面而來。
偶然出現在暗色系色調中的亮色單品也不會顯得十分突兀,反而增添了時尚感。
無論是淮海中路的軟紅十丈,還是南昌路的微茫燈火。
上海的小馬路,總是讓人在不經意間就被驚豔了……
圖文來自@黃浦最上海
近期熱門文章
閱讀更多 樂游上海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