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徐訏。
徐訏是誰?不熟悉?
快來接受一下科普,能被稱作“文壇鬼才”的作家,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著作等身
抗日戰爭後期,中國曾經出過幾個當時風頭甚健,在以後相當長時間卻沉寂無聞的作家,錢鍾書是一個,張愛玲是一個,徐訏也是一個——而徐訏成名比張愛玲還要早,許多人直到上世紀90年代電影《人約黃昏》的出現,才重新知道了電影原著小說《鬼戀》的作者徐訏。港臺地區曾出版《徐訏全集》共18卷,其中小說十卷,散文與文論四卷,新詩二卷,戲劇二卷,再加上未收入全集的文學作品和學術著作,總計有兩千萬字,60多部作品。
寫作全才
徐訏的一生,著述豐富。對,既豐、又富——有大量作品存世,當時媒體評價他“徐訏先生是文壇鬼才,也是全才,小說、新詩、散文、戲劇樣樣都來,也樣樣都精”。林語堂曾指出,徐訏與常被認為是“中國的高爾基”的魯迅同為二十世紀中國的傑出作家。雖然林語堂對中國新詩一般都無好評,但卻讚譽“徐訏是一個例外,他的詩句鏗鏘成章,非常自然”,且認為“在短篇小說家中,魯迅、沈從文、馮文炳(廢名)和徐訏是最好的”。文史學家文學史家司馬長風對他的評價與林語堂如出一轍:“環顧中國文壇,像徐訏這樣十八般武藝件件精通的全才作家,可以數得來的僅有魯迅、郭沫若兩人。”
前排右一為徐訏
後排左二為林語堂
暢銷桂冠
1908年11月11日,徐訏出生於寧波慈溪,在還沒有“單身節”概念的百年前,徐訏似乎就受自己的生日影響,在心裡埋藏了日後他在《風蕭蕭》中所秉持的單身主義。193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後留校轉攻心理學,1936年赴法留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在法期間,徐訏創作了成名作《鬼戀》,包括改編電影《人約黃昏》在內,這部中篇小說曾先後三次被搬上大銀幕。
1943年,徐訏的代表作《風蕭蕭》連載發表。小說講述青年哲學研究者“我”激於民族大義加入抗日工作,到百樂門紅舞女白蘋寓所竊取日本海軍部秘密文件,第一次成功,第二次卻被白蘋發現,她將“我”擊傷……“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徐訏是浪漫的,《風蕭蕭》與其說是荊柯刺秦,倒不如說是徐訏本身浪漫思緒的寄託。浪漫的故事筆觸和抗日救亡的殘酷現實結合,令這本發表於1943年的小說當年便位列暢銷書首位,“重慶江輪上,幾乎人手一紙”,再現“洛陽紙貴”。此後的兩年間,《風蕭蕭》連出五版,成為一代人的愛國啟蒙書籍。
徐訏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留學巴黎大學主修哲學的經歷讓他更多地以哲學的視角看待問題。在他本人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生歷程中,對存在的意義與詩意浪漫的追求一直是他的人生理想,他的許多作品也正是這種理想的外化。雖然寫作背景依託於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小說《風蕭蕭》渲染生活的危險性和殘酷性,著墨重心仍然是展示人物尤其是女主人公們的機智、聰明與熱情。而作品中反覆強調“獨身主義”的“我”,在那個時代所提倡的理念亦可以說特立獨行,甚至有些不合時宜。
徐訏部分作品
就是這樣一位充滿個性的作家,在紅極一時後卻隨著時間流逝,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甚至漸漸不為人知。雖然有外在因素,但這樣的默然退場,也與他孤傲的性格有關。徐訏的寂寞,是大寂寞。就如他曾在詩篇中吐露的:
“
多少年不見天日,
蚌殼內珍珠才發出異光,
如許的森林變成泥土,
但埋在山深中都是煤礦。
《隱藏》1945年
董橋先生說得絕:“徐先生的寂寞是他給他的人生刻意安排的一個情節,一個佈局,結果弄假成真,很有感染力,像他的小說。”
75年後,《風蕭蕭》由作家王安憶改編為話劇,由青年導演徐紫東執導,在滬上演。時光荏苒,一部歷經歲月滄桑的小說長卷,將如何以舞臺形式呈現?如今的觀眾又能否理解當時徐訏在小說中埋藏下的種種當時看來過於“前衛”的呼喊?
亂世中獨身主義的沉思
劉天藝
《風蕭蕭》是“鬼才”作家徐訏於 20世紀40年代創作的長篇小說。徐訏自20世紀30年代以短篇小說 《鬼戀》成名文壇後,一直以浪漫的語言風格和大量的心理描寫著稱。求學期間,他主修了哲學和心理學,其對生活的哲理性思考與心靈探索,細緻地體現在《風蕭蕭》中。《風蕭蕭》以針鋒相對的人物設置、精妙的敘事手法和詩意的環境描寫,自1943年發表後迅速榮登全國暢銷書之首,該年亦因此被稱作“徐訏年”。原著用第一人稱“我”(即小徐),講述了奉行獨身主義的主人公與多名女子(白蘋、梅瀛子、海倫、米可等)的情感關係,在上海淪為孤島之時,故事中的男女紛紛被捲入時代漩渦,參與到救亡圖存的間諜行動中。在以現實主義創作為主流的當時,這部小說以浪漫主義的風格獨樹一幟。
近日,由作家王安憶改編,青年導演徐紫東執導的話劇《風蕭蕭》在滬上演。將小說改編為話劇有一定的難度。《風蕭蕭》原著中充斥著大量的人物對白和心理描寫,這是將其轉換為話劇劇本的一個優勢,卻也是難度。徐訏小說的語言和敘事結構有很明顯的西方現代派風格,改編劇本,大困難源於結構。為此,話劇首先對人物關係進行了重新分配,由原來的“我”與白蘋、梅瀛子、海倫之間的情感關係,變成了“我”與白蘋和海倫、史蒂芬與梅瀛子以及有田大佐與米可的幾組男女情感關係;結構上,編劇改變了小說原有的線性敘事,用開場的白蘋死於暗殺,來展開故事。主線則是原著中的高潮部分——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海軍梅武將軍攜機密文件突然抵達上海,預備舉行一場盛大的化裝舞會。整個故事的大背景基於諜報和愛國的大時代背景下展開,而主線之下則是故事中青年男女在國家存亡和個人情感下對愛和存在的思考。
劇照
主人公小徐是馬來西亞的愛國華僑青年,獨身主義作為他的生存哲學,在劇中不斷受到其他女性的質疑:所謂的獨身主義,是否就是打著距離產生美的旗號,逃避承擔戀愛與婚姻之責任,併為朝三暮四的曖昧舉動所作的一種詭辯論?這是整部話劇的內核。同樣信奉獨身主義的史蒂芬,在面臨危險時,也一再用獨身主義立場與搭檔梅瀛子有意保持距離。如果不熟悉原著和時代背景,或者對徐訏本人的創作理念和個人經歷不瞭解。劇中的獨身主義的含義很容易流於膚淺,即年輕人對感情的隨意,對愛情關係中責任的逃避和獨善其身的利己主義。如何理解劇中對獨身主義的闡釋,是理解話劇《風蕭蕭》的關鍵。
《風蕭蕭》小說的原型,一定程度上有徐訏本人的影子。事實上,徐訏本人就是一個獨身主義者。原著中小徐的心理描寫,表達了徐訏對愛情、距離乃至獨身主義的哲學思考。
我們可以看到,對於愛情,徐訏的創作理念是有意節制的,他沒有讓主人公陷入與任何一個女子的感情糾纏,而都用“友誼”來維持彼此的聯繫。這裡麵包含著徐訏本人對愛情和自由的獨特思考——人的一生是否只能愛一個人,愛情的結合是否會損害個體的自由。不過,《風蕭蕭》的時代背景,是 1940年代的上海,在無法知道身邊看似親密的人的真實身份時,獨身主義某種意義上是一種無奈之舉。對愛情的思考和亂世的迷茫 ,在話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即便不認同小徐的獨身主義價值觀,為了理解劇中的主題,我們也需要理解獨身主義的邏輯。因為秉持“距離產生美”的信條,我們看到,遊歷賭場時,面對海倫對自己獨身主義的質問,小徐一再強調自己愛每一個人,但不願與其中的任何一個人建立更加親密的關係;同樣,史蒂芬在梅瀛子試圖表達愛意之時,用獨身主義將其擋在外面,毅然參與到諜報行動中。作為整部話劇的感情線,保持距離的愛一直是《風蕭蕭》的核心。感情背後更大的架構是一場神秘的化裝舞會,各路心懷鬼胎的人馬紛紛出動。獨身主義所保持的距離,某種意義上使得小徐在間諜的鬥爭中保持了獨立。這樣一看,小徐在不明各路人馬的真實身份的前提下固執地堅守獨身主義,似乎又是明智的。面對侵華日軍在中國無理的橫行,以及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的暗流湧動,紙醉金迷的上海在歌舞昇平下處處暗藏危機。
這裡面有對個人感情的迷茫,也有對時局的悲憤。一個好的故事傳達的主題從來都是多元的。編劇王安憶和導演徐紫東都表示,《風蕭蕭》不是一部簡單的諜戰劇,諜戰是這部戲的外殼,其內核則是劇中男女對愛的思考。劇中含有大量的哲理化臺詞對白,小徐、史蒂芬、海倫等人對存在、國家、個人、感情等紛紛表達了自己的困惑。這或許是徐訏本人的困惑,也是每個時代中男男女女的困惑。愛情是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的話題,人的一生只能愛一個人,還是會和不同的人產生情感上的聯繫,這個命題並不是徐訏獨創性的思考,文學史中自古就不乏對此問題的論述。但是《風蕭蕭》提出了一個難以用對或錯來回答的問題:所謂的獨身主義和保持距離的愛,是因為對固定關係的恐懼,還是對自由的渴望?這一哲學思考即使是在和平年代也很難回答。“五四”以降帶來的新式婚姻打破了中國傳統的婚姻愛情觀,自由戀愛的價值觀得到新式青年的普遍認同。然而新文化帶來進步的同時,更為深刻的關於人類存在的思考命題相繼被提出。現代文明中的婚姻以及戀愛關係究竟是否合理,固定關係帶來的責任所造成的其他方面的不自由,形成對現代倫理道德的新一輪挑戰。加上水深火熱的時代背景,獨身主義的問題更加不再僅是感情範疇的生存困惑,它與國家命運捆綁在一起,困擾著劇中的青年男女。
如果說愛情中的保持距離是為了自由和美感,那麼亂世中的獨身主義,往往帶有一絲無奈和迷茫。“風蕭蕭”的題名,一來有孤島諜戰殺機四伏的“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涼氣息,除此之外,或許也有亂世中的男女在人人自危時心中迷惘蕭瑟的意味吧。劇照
將《風蕭蕭》這類敘事獨特的作品改編成話劇,客觀上有很大的難度。從最終的戲劇效果來看,編劇將小說原有的情節和結構重組,散落到話劇的新結構中,但幕與幕之間的銜接稍微有些不連貫,例如多條線敘事時,日軍的陰謀與主人公個人情感的糾葛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跳躍,在解釋因果的層面上存在不清晰。舞臺方面,燈光和舞蹈是驚豔之筆,有田大佐時不時的上海話也起到了非常可觀的幽默效果。但白蘋、梅瀛子和海倫三位女性都著淺色旗袍,導致辨識度降低,觀劇過程中如果不仔細分辨,很容易在場次切換時混淆人物角色。相對於原著,話劇版削弱了三位女性的戲份。如果能在小徐和海倫的情感互動中更多展開,或許對於主題的表達會有更好的效果。否則,救亡背景與詩意跳躍的場次切換,難免使不熟悉原著的觀眾在理解戲劇時產生一定的困難。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的原因在於,它反映出的問題在形式上跟隨時代變化,其內核則是不同時代具有普遍共鳴的。我們可以看到,《風蕭蕭》劇中提出的距離產生美的命題,在現代化社會中依然存在,甚至更加明顯。現代社會中男女愛戀中對唯一性、自由、責任乃至聚散的困惑,感情關係裡彼此之間錯綜複雜的較量,絲毫不亞於上世紀40年代的上海灘。距離產生美,倘若暫且不論這一命題的正確與否,其肯定意義在於,人類對於美好的追求生生世世都存在其文明的歷史中。
文學照亮生活
公號:iwenxuebao
網站:wxb.whb.cn
郵發:3-22
掃描左邊可進入微店
文學報
閱讀更多 文學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