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号称神人的鬼谷子,为何弟子没有一个好下场?

张树煜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名人辈出,贤者如云。但若论成就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远,那就当首推战国时期半人半仙的鬼谷子了。如果鬼谷子自认第二,相信没谁敢认第一,这皆因他身怀经天纬地之才,拥有鬼神造化之功。

相传鬼谷子姓王名祤,又名王禅,道号玄微子,鬼谷子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人。其祖籍为河南鹤壁云梦山,现在著名的云梦山王龙山庄文化遗址,就是拜祭先贤鬼谷子的圣地。

鬼谷子之所以被后人如此的推崇,完全是因为他那些不可被超越的历史成就及其他创建的鬼谷门。不光如此,据《史记》记载,鬼谷子的生命时间为公元前400年—公元前270年之间,其寿命大概在110岁—130岁,这在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岁的战国初期,绝对是神仙级的寿命,这也难怪人们将他誉为半人半仙鬼谷子了。

鬼谷子精通百家学问,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道家的代表人物,道教尊他为“王禅老祖”,他集兵法、谋略之大成,兵家尊他为圣人,谋略尊他为谋圣,相师占卜尊他为祖师爷。在道家秘籍《道藏》之中,有一部《洞天福地岳读名山记》的奇书,该书是专门描写神仙们所居住的洞天福地,现今浙江余杭县境内的“洞霄宫”,就是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其中位居第四座左侧第十三位便是鬼谷子,被尊为玄微真人。

据传鬼谷子身具通天彻底、鬼神莫测之学,胸怀斩草成马、撒豆成兵之术,其四大秘术无人能识。

即便是鬼谷子所授业过的弟子学生,随便拉出一个,那也都是能够左右历史的风云人物,能把战国时期搅得天翻地覆的孙膑、庞涓,那是鬼谷子的学生,将各国国君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张仪、苏秦,那是鬼谷子的弟子,几乎令楚王血流五步、最后只得辑首请罪的毛遂,那是鬼谷子的幼徒,弟子尚且如此,鬼谷子本人该是何等的鬼神莫测?

庞涓(?—前341年)

相传与孙膑同拜于隐士鬼谷子门下,庞涓与孙膑为同窗,二人一起拜师学习兵法, 庞涓后来出仕魏国,担任了魏惠王的大将军。庞涓是魏惠王时期魏国的名将,勇冠当时,天下无敌,率领着当时天下最强大的军队,为魏国开疆拓土,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令天下诸侯所胆寒。庞涓一生只有两次败绩,而且还都是败给了他的师弟孙膑,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在马陵之战中,庞涓中了孙膑埋伏,齐军伏兵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自知败局已定,于是拔剑自刎,庞涓临死前说道:“遂成竖子之名!”。

孙膑(生卒年不详)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师从于鬼谷子,庞涓后来出仕魏国,他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孙膑,于是暗地派人将孙膑请到魏国加以监视。孙膑到魏国后,庞涓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砍去了孙膑的双足 并在他脸上刺字,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但孙膑最终因为受到齐王的猜忌而被迫害惨死。

苏秦(?—前284年)

苏秦与张仪同出自鬼谷子门下,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苏秦在学有所成之后,便外出游说诸侯列国,最终受到燕文公的赏识,荣任燕国相国并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了合纵六国之力以抗秦国的合纵战略,并最终成功组建了合纵联盟。苏秦荣任“纵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军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一步,苏秦的风光一时无两。但后来被他的师弟张仪用“连横之术”将合纵联盟瓦解,苏秦最终在齐国被人刺杀身亡。

张仪(?-前309年)

魏国贵族后裔,与苏秦一同拜在鬼谷子门下,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当苏秦用“合纵”之术使秦军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一步后,张仪便用“连横”的策略游说入秦,被秦惠王封为相国。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秦惠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被迫出逃至魏国,并出任魏相,但也在一年后被害惨死。

鬼谷子一生学究天人,才绝当世,并创建了“鬼谷门”,但他的学生弟子们却最终都是同室操戈,同门相伐。在鬼谷子最著名的“四大弟子”之中,庞涓、孙膑师承了他的兵法,苏秦、张仪则研习了他的谋略。

然而这“四大弟子”,最后在内斗中竟无一人能够得到善终,这究竟是“鬼谷门”的绝学中存在着先天的弊病,还是这四人学艺不精?


王铭苇


鬼谷子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他培养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李斯、吕不韦、白起、李牧、王翦、徐福、毛遂、范蠡、甘茂、乐毅、魏昂、茅蒙、要离、范雎、猗顿、田穰苴、蔡泽、邹忌等500多位精英,这些弟子任何一位都是搅动天下的风云人物,但大多数下场凄惨。



鬼谷子究竟是什么人,为何会有那么多出色的弟子?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额前四颗肉痣,有鬼宿之象。做过宰相,后隐居在东周阳城一座山谷中修道,这座山谷林木茂盛,夜间更是鬼火闪动,幽不可测,当地人称为“鬼谷岭”,鬼谷子因此得名。



相传他有通天彻地之能,隐形藏体之术,有混天移地之法,日星象纬,占卜八卦,布阵行军,具有鬼神莫测术,会脱胎换骨,超脱生死,能撒豆为兵,斩草为马。除了硬实力,还善于揣情摩意,纵横捭阖,其早已飞升成真仙,能够历经数代而不老,总之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鬼谷子一身学问,自然传有不少传人,据说鬼谷子先生招徒弟不挑人,见人就收,尽管徒弟众多,但是没有人能学会他所有的本领,他的弟子只要能学会一门,便能纵横天下,无怪乎众多有志之士寻遍神州大地,也要拜他为师!



鬼谷子传人遍布天下,个个都建立了不朽之功业:庞涓遇羊而荣,孙膑逢战不输,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做秦国宰相;还有商鞅李斯,一个为孝公改革变法,一个助始皇一统山河!至于后来东渡日本的徐福,据传则成了日本的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

为什么鬼谷子弟子大多下场很悲惨?



仔细研究鬼谷子的这些弟子,你会发现这些弟子都是一方巨擘,不是将军就是宰相,要么是改革家,要么就是谋略家,搅动天下风云,从生命无常的概率来讲,这样的人物固然能纵横一时,但相比平民百姓他们遇见的生命危险多了不知多少倍,其风险来自于君主的猜疑,敌人的暗算,同僚的排挤,还有莫名的嫉妒,既然有那么多风险其死亡方式想必也要多些,什么毒酒,暗杀,砍头,车裂,五马分尸等等不一而足,因此鬼谷子的弟子善终的少凄惨的多。


寂寂无人


鬼谷子确实是个神人,他的传说很多。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战国显赫人物。

鬼谷子身兼多重身份,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鬼谷子够牛的吧,但他的师尊也是牛人――老子。

鬼谷子名声如雷贯耳,可以说他的名声响彻整个秦国历史,历史上没有人知道鬼谷子到底长什么样,也不知到鬼谷子到底有多长寿,鬼谷子就是这样神秘的存在着。

当时只要有点名气的人,一说老师是谁?都说是鬼谷子,好像他的弟子也贯穿整个秦国的历史。

但有人发现,哪些号称鬼谷子徒弟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一、商鞅的老师是谁,谁也不知道,历史上也一直争论,有人说他的老师就是鬼谷子,那我们就权当鬼谷子是商鞅的老师吧。

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他的变法,触及了上层社会,彻底激怒了那些士大夫,最后,秦王不得不权衡利弊,将商鞅车裂。


二、庞涓,在春秋战国时代,庞涓可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在鬼谷子的教导下学习兵法,后来效命于魏国,可以说攻必克,战必胜。

各国一听庞涓的名字,那可是心惊胆战。不过在最后桂陵之战,庞涓败给了孙膑,庞涓在马陵道被万箭穿身而死。


三、孙膑也是鬼谷子的学生,而且和庞涓是同门师兄弟,他们俩先开始都在魏国效力,但是两人之间肯定有竞争啊,没办法,只能互相诋毁,互相残害,这以后有了“孙庞斗智”。

庞涓用计策,把孙膑双腿髌骨挖掉了,孙膑就成了残疾人。

后来孙膑死里逃生来到齐国,打败了庞涓,孙膑晚年也是颠沛流离,至于他的死因,很多人都说被杀死了。

四、苏秦,那可是相当有名气啊,身配六国相印,他提出的合纵攻秦国。

苏秦的合纵,让秦国东出晚了好几年。苏秦说到底是为了燕国,在很多国家都是间谍的身份,他也是超级双重间谍。苏秦最后被人刺杀而死。这并不奇怪,因为他走的是一条无间道。

五、张仪也是鬼谷子有名的徒弟之一,他是干什么的呢?游说于六国之间,让合纵产生裂缝,也就是说,张仪和师兄弟苏秦是老对头。张仪下场还是比较好的,他的一生都在为秦国做事,到最后却被秦国驱逐出去,没办法来到了魏国,魏国更是憎恨张仪,张仪落得有家难回,有国难投。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人没有好下场的呢?

我觉得还是鬼谷子老师太厉害,传授的这些学生个个能力太大,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所有国家争着抢他的学生,这又造成了各为其主的局面,一但两个国家成了对手,那么,这些学生也就成了竞争对手。


战争就是你死或者我活的结果。都是真刀真枪动正格的,没人会手下留情,这样就造成了这些学生死的死,伤的伤,最后都没有好下场。

另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学生学的大都是兵法战策。都是打仗的招数,也就是说,战场是他们发挥特长的载体,哪里有战斗,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刀枪无眼,稍有不慎,你觉得会有好下场吗?

(秉烛读春秋,欢迎点评加关注。)


秉烛读春秋


有道是: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兵革连年的乱世,诸侯贵族自身尚难保周全,何况是他们手下的打工者?

鬼谷子本名王诩,又名王禅,师从老子,在谋略、兵学、纵横、占卜、奇门遁甲、修身养性等各个方面都是祖师爷级别的人物。



善兵者,卒于兵;善刑者,卒于刑。鬼谷子虽有通天彻地之能,但天命所归,只能知悉,无法改变!尤其是在大争之世的战国,能够明哲保身,已殊为不易。鬼谷子因材施教,曾教导出庞涓、孙膑、苏秦、张仪等几位可以说是改变了历史轨迹的当世英才——几人胸怀韬略,以各人所投奔国家的国运相赌,出演了一幕幕相生相克的大戏:

一、庞涓:

庞涓是鬼谷子门下兵家高徒。学成下山后,庞涓投奔了当时最强大的战国:魏国,魏王对庞涓之才大为欣赏,将其拜为大将。

不久后,孙膑受庞涓之邀,来到魏国。孙膑之才高于庞涓,所以魏王有意将孙膑留在魏国,庞涓知道自己比不过孙膑,所以开始密谋陷害孙膑。



不明所以的孙膑最终以“私通齐国”之罪被挖去了膝盖骨,成了残疾人。为了保命,孙膑只好假扮成了疯子,方才躲过庞涓追杀。后来,齐国使节出使魏国,见到孙膑,孙膑得以回国。

魏国国力强盛,定下了统一三晋、再定华夏的国策。此时的齐国在齐威王的治理下,已经崛起,齐魏两国争霸,必有大战。魏国以庞涓为将灭赵、灭韩的计划都被齐国派兵打破,桂陵、马陵两战中,魏军遭到田忌、孙膑率领的齐军埋伏,丧精锐之师十数万,霸主之位一举没落,庞涓也死于马陵之战中!

二、孙膑:

孙膑是齐国人,军事家孙武之后,从小就有极高的军事天赋。后来,孙膑师从鬼谷子,继续习修兵学,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桂陵、马陵之战中,孙膑两次大败魏军,开创了运动战之先河,名垂青史,齐国也因此一跃而起,成为新的霸主!



战后,齐相邹忌与田忌互生龃龉,田忌被逼得逃亡楚国。孙膑也受到牵连,过上了隐居生活!

三、苏秦:

苏秦虽跟着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却并非以纵横术起家,而是在研读《阴符》后,才在燕国受到赏识,奉燕文公之命出使赵国,合纵抗秦。



苏秦通过游说,组织起六国合纵,身佩六国相印,权倾天下,使秦国十数年不敢出函谷关。齐燕两国世仇,所以苏秦曾在齐国做官,不断劝说齐湣王倒行逆施。齐湣王的所作所为,引起了齐国百姓和其他诸侯国的不满。苏秦计划虽然得逞,本人却在不久后被刺杀身亡。

苏秦毕生愿望,就是让齐国垮掉。皇天不负有心人,苏秦虽然身死,但五国攻齐已势在必行!

四、张仪:

张仪选择的是秦国,当时秦国的国君是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以张仪为相,以“连横”破“合纵”,取得了一系列外交、军事上的胜利,秦国因此更加强盛。

张仪曾“两欺楚王”,以归还商於六百里之地为诱饵,诱使楚王撕破齐楚联盟合约,并派人侮辱齐王。齐王愤而联合秦国与楚国交战:丹阳之战中,楚军丧师八万;蓝田之战,楚军被秦军大败。

张仪以三寸不烂之舌,将各国玩弄于鼓掌之中,为秦国立下大功。



秦武王继位后,张仪被赶出秦国,原因是秦武王喜欢武力,对张仪这种靠耍嘴皮子吃饭的人非常不屑。

张仪最后过上了隐居生活!

鬼谷子四大高徒中,庞涓、苏秦二人死于敌手,缘于他们树敌太多。孙膑、张仪二人虽遭罢黜,但也算寿终正寝,在国王被囚、王子质敌频发的战国时代,这种结局已经不错了。


不书公子


鬼谷子弟子大多数是兵家、法家、纵横家这些人,这些人都讲“术”,技术、学科、方法,这些都能打天下,但自古带刀者必被刀伤!

一个擅长打天下的人如果能见好就收、激流勇退、不恋功名富贵,就不一定会没有好下场。范蠡归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现代公司的合伙创业团队,一起打拼的兄弟们最后能不能一起共享企业发展,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是给老板打天下,自己没有股份,坏人坏事做多了最终还想居功自傲一下,那就死的很惨。如果是合伙人,公司上市以后做个股东退休不再过问业务,这就继续做好兄弟。

鬼谷子弟子们没好下场的原因大多如此,没搞清自己的位置,你既然是给老板干活,就要懂得激流勇退、见好就收,别贪图那些封地和功名,跟皇帝多要一些钱物和美女,躲在家里天天歌舞,假装好色……君王和仇人见你构不成威胁的时候,就不会死的那么惨,

为人处事也是一样:功劳再大,都给老板;钱财再多,都分弟兄;得罪人多,赶紧快跑;固定资产越多,离死亡越近。


终南高扬


鬼谷子是智慧的化身(当然,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不得而知),其智慧涵盖了仕、农、工、商以及军事、教学诸多领域之方方面面!说得不地道的话,鬼谷子智慧就是教人如何使用诡计、或者说是用毒计来取胜,就如某人所说的;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至于其几大弟子缘何都不得善终?首先我们用命理学来说,这就叫做天命注定、不可抗拒吧。若用实际来分析的话,像庞涓这种心眼小、又妒才嫉能、心狠手辣之辈,连同门师兄弟都不放过,战败遭殃是很自然的事,谁叫你技不如人!然后我们再看看孙膑等几位鬼谷高徒,他们在当时可谓是出类拔萃的顶尖人物,各自都为其主立下过汗马功劳,为何都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得善终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功高盖主!用我们中国的一句俗语形容,这叫枪打出头鸟。一埫平洋,你一座孤峰耸立其间,怎不经风霜雪雨、雷电交加之煎熬?立于此间又有几人能独善其身!


手机用户62277769735


鬼谷子这人怎么说呢,太过于神秘,属于神龙见首不见尾,现在还出现一种看法是鬼谷子代表的是一种类似墨家的势力。

不管怎么说,还是简单说下这个鬼谷子吧。

说他是个势力,就是因为这人简直强到没朋友。

鬼谷子名叫王诩,又名王禅、王利,号玄微子,也有后人称其为"王禅老祖"。

据传说他是老子的徒弟,有五百弟子。奈何没有权威的文献记载。不过我是不咋信了,不过这也隐约能感觉到这么多弟子,说不定真是一方势力。

鬼谷子弟子中最有名的当属“鬼谷四友”,分别是苏秦、张仪、孙膑、庞涓。

其余的像商鞅,也说出自鬼谷子门下。

包括诸葛亮自比的乐毅,赵国名将李牧等等很多大牛,但是除了“鬼谷四友”,其余的人大都出自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可信度不高。



苏秦

苏秦这孩子是穷苦人家出身,到齐国求学后拜鬼谷子为师。后来学成出山,却穷困潦倒,狼狈而归。

在家潜心修习一年后,重新周游列国,几次碰壁后在燕国得志。

后来苏秦搞了个合纵连横,先后游说韩、魏、齐、楚、赵,六国结成合纵联盟,苏秦被任命为联盟长,担任六国的国相,同佩六国相印。

这是苏秦的巅峰,同时将坠入他的深渊。

大家都知道,六国联盟后来走向破裂,而苏秦私通燕国国君母亲,被燕国国君知道后,由于害怕,就跑到了齐国去。跑到齐国后,心里还想着燕国,让齐王大兴土木,想要搞垮齐国。

后来齐国大夫因为争宠,派人刺杀苏秦,苏秦重伤将死。

于是苏秦让齐王车裂自己,悬赏刺杀苏秦的凶手,重金之下凶手果然现身,最后齐王诛杀了凶手。

这苏秦的死确实说的挺惨的,不过大丈夫能同领六国相印,也不枉此生了。

借用杨雄的话做个总结吧

这人发达以后就不恪己守礼,与已故燕文公的夫人私通,被燕易王发现,为了保命,他伪装得罪燕国逃到齐国,齐宣王对他很尊敬,尊他为客卿!他却鼓动齐王增高宫殿、扩大林园,显示齐王的地位,想借此来削弱齐国的财力。最后他与齐国大夫争权,被人刺杀未死,而又被车裂而死。为人臣子却反复无常不忠于君王!

张仪

张仪这人和苏秦经常被大家放在一起去比较,张仪这人说起来也挺冤的。

苏秦进行合纵联盟时,怕秦国捣乱,就想找张仪为他去防备秦国,他派人悄悄去找了张仪。

张仪正好也混的不咋地,这一听觉得可行,就准备投奔自己的师兄弟。

结果张仪跑去投靠的时候,苏秦反而羞辱了一番张仪,气的张仪愤恨离去。

张仪还没走远,苏秦又派人告诉张仪这都是没办法啊,这是为了让你更好的打入敌人内部。

张仪当即表示理解,很是佩服苏秦的高明手段。

结果张仪在秦国这么一待,待出感情来了。竟然开始了破坏六国联盟的行动。

说道这里可能大家有些奇怪,为何卧底倒反噬了。

其实这都是假的,大家总将这两人搞在一块,好像一个合纵一个连横,其实张仪的对手根本不是苏秦,而是公孙衍。

其实合纵连横一共分为好几次,我们只谈有张仪苏秦参与的:

第一次是公元前318年,张仪正是发迹时,公孙衍被张仪挤出秦国后,跑到魏国为相,搞出了合纵连横想要搞垮秦国。结果被张仪瓦解。

第二次是公元前287年,苏秦鼓捣的合纵连横,这个时候张仪已经死了,所以这俩人没啥根本联系。

好了,辟完谣再说张仪。

其实张仪说起来也简单,就是破坏了六国联盟,保住秦国罢了。很多评论说苏秦张仪是势利,其实在我看来,张仪心中还是有一杆秤的。

在各位大牛辗转六国间,张仪却一心为秦。

只能说张仪是为扬名富贵,比不上孔老夫子的儒家,可也不是为图富贵,不择手段的人。

最后张仪病死在魏国,也算是善终了。


孙膑庞涓

这俩兄弟我就放在一起讲了,毕竟庞涓能这么有名,还是全靠了孙膑这仇家。

这俩人可以说是完全的相爱相杀,本是师兄弟,还年纪差不多,到头来却落得这种地步。

孙膑是卫武公后人,和庞涓学成出山后,由于庞涓这人怕孙膑的才能,所以设计搞断了师兄弟的腿。

庞涓这货由于害怕孙膑威胁自己的地位,趁机陷害孙膑,后来被孙膑所杀。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就别想要什么善终了。

而孙膑因为齐国内部矛盾,归隐山林,最后怎么死的也不清楚,反正也算是善终了。


这最有名的四个鬼谷子弟子,算是简单说完了,其实苏秦和庞涓死的很惨,而张仪尚可,至于孙膑虽然身残,但是志坚,最后也还是善终了。


几苇渡当年


鬼谷子被誉为“有通天之能,人不能及”,但他的门下弟子却有很多晚年以悲惨结局收场,这与鬼谷子传奇的一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难道如此天才的鬼谷子,会不知道他的弟子晚年的境遇?答案是否定的,相反,鬼谷子不仅知道,而且还曾启示过这些弟子!那么他的这些弟子为什么没有听从鬼谷子的告诫呢?这就是他的弟子晚年经历悲惨命运的原因所在!鬼谷子画像


第一,要归结于这些弟子,太过自以为是,没有一人得到鬼谷子的真传!虽然这些弟子在学有所成,下山谋取功名后,感慨着他们的师父“智慧无人能及”,但从他们开始与师父比较时,就已经是高估了自己!

《鬼谷子》一书中,开篇曾讲述过“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这句话表面意思是“圣人在这个世界,就是这个世界的领导者!”潜藏的意思就是“想要在这世间谋取最大的功名,也就是‘圣人’之名,你就需要舍弃所有的功名,尽自己所能去为这个世界做贡献,贡献要大到可以让这世界所有人都愿意被你领导,都愿意追随你去寻找一个美好的未来!”。

这句话,每一个鬼谷子的弟子都知道,但却几乎没有人能够了解到他们的师父,心中的那种浩瀚志气!反而这些弟子常常将自己的才学与师父作比较,想要缩小与鬼谷子之间的差距,对鬼谷子而言,这就像一个未出世的孩子在与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说着,自己在学校学习了多么多么高深的东西一样,很是天真!

从这些弟子与鬼谷子比较才学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各自未来的成就!因为这些弟子的思想志向被局限了,所以也就看不到整个天下大势的变化,也就无法预料到自己未来在这变化中的天下大势中会如何沉浮!但这还不足以导致他们未来的悲惨境遇!因为即使你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变化,你也可以猥琐起来,等待适宜自己的时机,最起码这样可以保全自己!

电视剧《谋圣鬼谷子》剧照

第二,要归结于人性,这也是直接导致这些弟子悲惨晚年的根本原因!如果一个人传授了你可以在这世界获得荣华富贵的本事,你是否可以把持住自己,适时而止呢?面对高居于人上,挥手之间便可以执掌千军万马的权利与地位,你是否能够不为所动?面对醉卧于怀的众多佳丽,面对挥金如土的财富,你是否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根据历史来看,大多数人都在一次次劝诫自己当中选择了拥有!

鬼谷子的弟子,虽然智慧与学识都能够在这世间轻松谋得地位与财富,但因为他们得到了鬼谷子的传授,而所传授的这部分学识,却可以让他们拥有更高的地位,更多的财富!可是,这些弟子的智慧还不足以让他们可以持守这更多的地位和财富!也就是说这些弟子下山出世之后,自以为可以拥有更多,所以导致了心态膨胀,这就像一个工人突然拥有了一个亿,然后却要用这一个亿与这世界的金融巨头争雄称霸!结果可想而知。

《谋圣鬼谷子》中段奕宏饰演的鬼谷子

鬼谷子的弟子有的是战败自刎,有的是互相残杀,有的是落魄逃亡,但也有的是功成名就,名利双收,比如“商圣范蠡”,虽然不是直接教化,但范蠡的成就却离不开《鬼谷子》,这就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虽然如鬼谷子一般的惊世之人我们无法触及,但他们所留下的著作,却可以让我们的思想互通有无,没有界限!


工人的孩子大多都是工人,农民的孩子大多都是农民,也许命运的改变,首先我们要向鬼谷子一样,拥有一个伟大的志向而不是一个简单追求物质的未来,否则他的弟子晚年的境遇,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阿蒙讲国学


鬼谷子不是单指一个人,而是一个学派,这个学派很隐秘,每个掌门都已鬼谷子自称,王禅只是这个学派里最出名的一个掌门。他们都是玩脑筋的。杀人与无形,并且心狠手辣。他们的每一次成功,都背付着对方无数条人命。他们没有用智慧去息事宁人,平定国土,而是相互仇杀,用无数条人命换来的自己的成功。

所以他们的下场都不好,并且都没有孓孙后代。先秦时代的人,才是最有血性的人。那像现在,无道德,做人无下限,老祖宗留下来了,仁义礼智信都丢了。本事再大,不能过天,本事越大,伤害生灵越大,有损阴寿,一将成名万骨枯!火烧藤家军时,孔明有句名言:我虽有功于社稷,但损了阳寿,以至于后来襄寿都未果!举刀杀人者必被刀杀,这是因果,不管你算计的多巧妙,在他们身上看不到大道,所以注定没好结果!一个阳谋一个阴谋,阴谋者心狠手辣,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发展过程中必用,当局势进一步明朗,阴谋者因为被王权忌惮,而且阴谋者得罪人比较多,通常是被舍弃的对象,所以无论王权还是朝廷都会弄死他。



杀人者恒被杀之,他们无论性格怎样,心地好与坏,用起计谋来,都是绝户计,这么混,早晚都要还的。鬼谷子:字面他就不是人,阴阳两道,按今天的话说,就是阴阳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所以,他的学说也是专搞破坏别人团结的。所谓害人者自害之,不会有善终,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飞鸟尽良弓藏,韩信的结果,多行不义必自毙,当你的策略被利用成功后,你的使命也就即将结束了,历史告诫我们,为人所用之人,其结果都很不好。


公职考试一点通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悖论。我先给结论:

在残酷的战国时代,每个人都很惨,只不过鬼谷子的徒弟们名气比较大,所以他们才会被众人铭记。

我举一个比较有名的例子:

鬼谷子的弟子们之间互有纠葛,比较有名的案例是孙膑和庞涓。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华,于是他悄悄把孙膑骗到了魏国,然后设计剜去了他的膝盖骨,“膑”其实是说他受过这种刑罚的名字。

图为孙膑:

从此让孙膑变成了一个残疾人。但是后来,孙膑逃到了齐国,并被齐王拜为上宾。后来孙膑两次攻打魏国,并设计让庞涓冲进了齐军的包围圈,然后用乱箭将庞涓射死,才算报了当初的致残之仇。

图为庞涓:

这样看起来,孙膑和庞涓两个人下场都不好,一个被乱箭射死丢了,另一个成为了残疾人。其余的弟子别人提过,就不再赘言了。综上所述,看起来好像是鬼谷子的徒弟个个运气都不好。

但实际上,我们总是把“春秋战国”放到一起来说。但“春秋”和“战国”完全不同。春秋时期的战争比较克制,打败敌人,两个国家就可以进行和谈了。

但战国时代的战争非常残忍,不仅打败,还总是要赶尽杀绝。

在这个残酷的时代,无数普通人在战场上被敌军杀死,或者也在刀剑下致残。虽然他们下场很惨,但是并没有人说这些士兵的下场很惨,因为这些普通的平民老百姓根本来的留下名字的机会都没有。

在那个战争频繁,人人朝不保夕的年代,每一个人过得都很惨。百姓的生活像野草一样脆弱,很快就会被汹涌而来的军队踏碎。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真正很惨的是那个时代,而并不是鬼谷子的徒弟们。连这些万人之上的人下场都不那么容易,更何况那些,挣扎在底层的普通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