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战国四公子之信陵君

战国时期,秦国因商鞅变法开始,率先打破只任用贵族阶级的固有思想,大力启用平民阶级的的人才,使得秦国国力日益壮大。到了战国晚期,各国诸侯的贵族阶级为了抵抗秦国,开始盛行养食客。他们礼贤下士,求才若渴。让六国的平民阶级的士人有了一展抱负的机会。在这些贵族中,以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养的食客最为众多,以战国四公子闻名天下,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四公子中,信陵君窃符救赵、五国伐秦,乃是无可争议的四大公子之首。

魏无忌,魏昭王次子,战国时期魏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被封于信陵,所以称信陵君。

窃符救赵

战国四公子之信陵君

窃符救赵


长平之战后,秦军在长平大败赵军,坑杀了赵军40万主力。随后,秦军继续攻打赵国国都邯郸。失去主力的赵国,国内只剩下老弱残兵,无力抵抗秦国的进攻。赵国向魏国求救。魏王本来派了将军晋鄙取支援赵国,但受到秦王的威胁:“我攻下赵国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倘若诸侯中有人敢阻挠,等我灭了赵国,下一个必定先来攻打他”。魏王十分害怕,派人阻止晋鄙行军,让他驻军在邺城观望。赵国丞相赵胜(平原君)多次写信催促,因为赵胜的妻子是魏无忌的姐姐。魏无忌内心也着急,不仅自己多次劝谏魏王,也安排他的门客明里暗里劝谏魏王。但是由于魏王实在害怕秦王的威胁,始终不肯采纳他们意见。无奈之下,魏无忌听从了谋士侯嬴的建议:得知魏王最宠爱的如姬父亲被人杀害,信陵君帮助如姬杀了仇人。为了感激信陵君的恩情,让姬帮他盗出了魏王的兵符。信陵君只带着朱亥去邺城,要求晋鄙交出兵权。晋鄙看他只有二人一车前来,有所怀疑,不肯交出兵权。朱亥趁其不备,从袖子中抽出四十斤重的铁锤,杀了晋鄙,信陵君掌管了军队,并挑选了8万人击退秦军。邯郸之战不仅保全了赵国,还诛杀秦军50万。信陵君从此名震天下。

礼贤下士

在窃符救赵之后,因为害怕被魏王怪罪,魏无忌住在赵国不敢回去。而他的门客也都因为他在赵国,纷纷背弃了魏国,前往赵国追随他。魏无忌听说在赵国有两个有才德的贤士被埋没在市井之中:一个是赌徒毛公,一个酒馆伙计薛公。魏无忌多次寻访他们,但他们都避而不见。明访不成,魏无忌打听他们的住址,悄悄前往拜访他们,与他们二人交往,彼此都相见恨晚。赵胜知道了这件事后,说:“我以为信陵君是举世的大贤,现在居然赌徒和酒馆伙计来往,实在荒唐!”信陵君听说之后,收拾行囊准备离开赵国:”我听闻平原君是有贤德的公子。我背弃了魏国,担负骂名来救赵国,为的就是平原君的贤名。我在魏国就听闻了毛公和薛公贤能有才,我深怕他们不肯见我,而平原君却嫌弃他们的出身。原来平原君不看重才华,而在意人的出身,看来他并不是真的礼贤下士,他招揽门客只不过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富贵罢了,这样的人不值得结交”。赵胜知道后,万分惭愧,亲自到魏无忌家中,脱帽谢罪,强力挽留。而赵胜的门客也因此觉得魏无忌贤德,有一半的门客离开了赵胜,投奔到了魏无忌门下。

合纵伐秦

秦国知道信陵君窃符救赵之后和魏王产生嫌隙,常年居住在赵国,于是趁机攻打魏国。魏王多次写信请信陵君回国,但是他担心魏王秋后算账,不肯回去。

这时,毛公和薛公劝信陵君:“公子你为了赵国尚能偷盗兵符,阵前杀将,贤名闻名于诸侯。如今,您的国家正在被铁骑践踏,您的子民在遭受磨难,公子却担心自己的安危。等到秦人进入魏国的庙堂,将您祖先的庙堂铲平。您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信陵君听完,无地自容,马上赶车返回魏国。

回到魏国后,魏王任命信陵君为上将军,统领全国的军队对抗秦国。诸侯听闻信陵君返回了魏国,纷纷派兵救魏国。魏无忌带领五国的军队,第二次打败了由蒙骜带领的秦军,将秦军一直杀退到函谷关,秦军就此闭关不出,从此,信陵君坐镇函谷关,秦国再也不敢出关。

郁郁而终

秦国面对魏无忌十分头痛,因此派人带重金离间魏无忌和魏王的关系,说信陵君要自立为王。魏王听信谣言,将魏无忌解除职务召回国。以至于合纵伐秦功败垂成。回国后,魏无忌从此沉迷酒色,不再上朝,四年后去世。而失去了最后一个人才的魏国,也最终没能逃脱被灭亡的命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