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每日成语学习


每日成语学习 | 东门黄犬

每日成语学习 | 东门黄犬


典故


秦朝丞相李斯被诬入狱以后,二世皇帝就派宦官赵高去审理他的案件。赵高本与李斯有仇,便乘机把李斯的家族和宾客全部抓了起来,在审问的时候,不由分说就把他痛打了一千多板子,强迫他招认与长子李由勾结盗贼进行谋反的罪行。


李斯受不了痛苦,冤屈地招供了。李斯亦曾想过自杀,但他自以为能言善辩,有功劳,无反心,希望通过上书辩解,能打动二世获得赦免。他在狱中精心构思上书的内容,历述了自己在秦为相三十余年的七方面功绩,又故意用反话说是“七条罪状”。他用精美的小篆抄写好后交给了赵高,此后,便日日翘首等待着获释的佳音。


谁知赵高根本没有上报,他说:“囚犯怎么能上书!”


过了几天,赵高又派他的十多个门客伪装成御史、谒者、侍中,轮番拷问李斯。李斯如果翻供、讲出实情,总是受到更惨重的毒打。以后二世派人去验证李斯的口供,李斯以为又跟以前一样,终究不敢更改口供,在供词上承认了罪状。判决书呈报上去,二世高兴地说:“要是没有赵高,我差点被丞相出卖了。”


当秦二世派去调查三川郡守李由的人到达三川时,李由已经被项梁杀死了。使者回来,正当李斯已被交给狱吏看管,赵高就胡乱编造了李由谋反的罪状。


秦二世二年七月,论定李斯须受五刑惩处,最后被判决腰斩在咸阳市。李斯被押解出狱的时候,回头对押解在一起的次子说:“我想跟你再牵了黄狗一同出上蔡东门去打猎追逐狡兔,还办得到吗?”说罢,父子二人相对而哭。结果,李斯的三族人都被处死。


每日成语学习 | 东门黄犬


释义


“东门黄犬”这个成语,用以指官吏当大祸临头之际,侮恨未能及早抽身引退,过逍遥散诞的生活。


辨析


[近义] 华亭鹤唳

[反义] 功成身退


用例


东门黄犬,固以长悲;南阳 白衣,何可复得!(南朝陈·徐陵《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


每日成语学习 | 东门黄犬


源流变化


《史记·李斯传》八七2562: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太平御览·九二六·鹰》引,文作“李斯临刑,思牵黄犬,臂苍鹰,出上蔡东门,不可得矣”。


后来用[东门黄犬],表示官吏当大祸临头之际,侮恨未能及早抽身引退,过逍遥散诞的生活。南朝陈·徐陵《梁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文苑英华》六七七):岂不追惭后主崇寄之恩,还负齐朝亲邻之意。东门黄犬,固以长悲;南阳(一作“河南”)白衣,何可复得!|清·丘逢甲《岭云海日楼诗钞·七·次韵奉答藕华五首(其二)》:伴食纶扉几日开?紫垣惊见坼三台。东门黄犬华亭鹤,都入香山感事来。


每日成语学习 | 东门黄犬


又作[东门牵犬]。陈孚《刚中交州稿·上蔡县驿》(《元诗选》二集232):上蔡城边雉兔肥,满川桑枣绿成围。东门牵犬无穷乐,谁遣君侯不早归?


又作

[东门逐兔],逐兔:(放黄犬)追捕野兔。元·白朴《水调歌头·咸阳怀古》(《全金元词》626下):君王日夜为乐,高枕望夷官。方叹东门逐兔,又慨中原失鹿,草昧起英雄。|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九·次韵何慈公岁暮感怀四首(其二)》:南海骑麟真漫浪,东门逐兔枉悲酸。


又作[黄犬东门]。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笔·四·裕靖节为余步云所陷》:步云虽终伏国法,而荒裔鬼獠,从此益轻中国。黄犬东门,朝衣西市,岂足蔽辜。


每日成语学习 | 东门黄犬


又作[上蔡黄犬],也作“上蔡犬”。宋·陆游《剑南诗稿·七四·书文稿后》:上蔡牵黄犬,丹徒作布衣。苦言谁解听?临祸始知非。|黄庚《月屋漫稿·故相贾秋壑旧府》(《元诗选》初集258):苍生颠堕崖,国亡身孰托?空悲上蔡犬,不返华表(应为“亭”)鹤。|曹尔堪《南溪词·千秋岁引·警悟》(《清名家词》一40):今古英豪总萧索。东华软尘剧奔走,北邙枯冢终栖托。猛回头,上蔡犬,华亭鹤。


又作[上蔡苍鹰]。唐·李白《李太白全集·三·行路难三首(其三)》: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又作[上蔡逐猎]。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庾子山集注》二146):南阳校书,去之已远;上蔡逐猎,知之何晚!倪璠注:“谓(王)僧辯父子为陈武帝所诛也。”


也省作[东门犬],犬也作“狗”。傅若金《清江集·上蔡》(《元诗选》二集470):上蔡城头黄叶多,闻鸡看剑起长歌。徒怜丞相东门犬,犹忆将军半夜鹅。|董以宁《行路难》(《清诗别裁集》卷七):后人更忆华亭鹤,前人已叹东门狗。何如五陵侠少年……日日滥醉春风前。


每日成语学习 | 东门黄犬


[黄犬之悲]哀叹蒙祸受刑,悔不及早见机引退。李德舆《怀崧楼记》(《全唐文》七〇八):或才叹止舆,已协白鸡之梦;或未闻税驾,遽有黄犬之悲。白鸡之梦:指人将死时所做的不祥之梦。典出《晋书·谢安传》七九2076。|金·赵秉文《闲闲老人滏水文集·五·和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四)》:贫贱岂不苦,仰慕冥鸿飞;富贵岂不乐,乃有黄犬悲。


又作[黄犬之乐],用于临刑前追溯。王维《魏郡太守河北采访处置使上党苗公德政碑》(《王右丞集笺注》二二、《全唐文》三二六):朝享膏粱,宁知狱吏,暮成菹醢,遍赐诸侯。难恃白马之盟,徒思黄犬之乐。


也省作[黄犬叹]。《李太白全集·二·古风五十九首(其一八)》: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黄犬空叹息,绿珠成衅雠。何如鸱夷子,散发棹(一作“弄”)扁舟。|明·高启《高青丘集·一二·哭临川公》:身用已时危,衰残况病欺。竟成黄犬叹,莫遂白鸥欺。


又省作[悲东门]。《(三国魏)阮籍集·下·咏怀五言八十二首(其一三)》: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李公悲东门,苏子狭三河。求仁自得仁,岂复叹咨嗟!


又省作[悲黄犬]。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三六·曹石之变论》:帝既疑石,石遂自疑。妖言速兴,同悲黄犬。


又省作[悼上蔡],悼:哀;伤;悲痛。《(唐)柳宗元集·二·佩韦赋》:(李)斯委懦以从邪兮,悼上蔡其何补!


又省作[叹黄犬]。《李太白全集·七·襄阳歌》: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


微信公众号 萌甲成语 每日成语学习:“做最深入、最浅出的成语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