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胡适不认可大明湖有“佛山倒影”

1962年2月24日, 胡适在台突然去世。今天恰逢先生忌日,特发此文,以为纪念。

胡适一直主张“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他在济南期间即发现和研究了一个问题——大明湖名景“佛山倒影”。

胡适不认可大明湖有“佛山倒影”


胡适不认可大明湖有“佛山倒影”

佛山倒影

老济南都知道,“佛山倒影”是泉城的一道著名景观,晚清小说家刘鹗在《老残游记》“历山山下古帝遗踪 明湖湖边美人绝调”一回中的描述令世人迷醉:“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仿佛宋人赵千里的一幅大画,做了一架数十里长的屏风。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得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显得明明白白。那楼台树木,格外光彩,觉得比上头一个千佛山还要好看,还要清楚。”

胡适不认可大明湖有“佛山倒影”

胡适

胡适不认可大明湖有“佛山倒影”

胡适

千佛山不甚高,距大明湖又有十几里路,很多人依此认为其影不大可能映入湖中,再者“佛山倒影”又不为游人所常见,所以人们便怀疑是刘鹗杜撰的。胡适也倾向于这种意见,特别是游湖时寻访此景不遇,更坚定了他的认识。后来胡适在《〈老残游记〉序》中这样写道:“《老残游记》里写景的部分也有偶然错误的。蔡孑民(蔡元培字孑民)先生曾对我说,他的女儿在济南时,带了《老残游记》去游大明湖,看到第二回写铁公祠前千佛山的倒影映在大明湖里,她不禁失笑。千佛山的倒影如何能映在大明湖里呢?即使三十年前大明湖没有被芦田占满,这也是不可能的事。大概作者有点误记了罢?”

其实“佛山倒影”并非子虚乌有,只不过对天气的要求比较苛刻罢了,据说须达到以下条件方有可能观赏:一是湖面需风平浪静,波澜不兴;二是空气透明度要高;三是湖水纯净不污染。一般来说春秋季节雨过天晴的时候是最佳观赏时间,早晚均可,胡适偶尔来此游湖,不可能正好遇见。今天看来,胡适对“佛山倒影”一说的否定,的确有些孟浪,也不太符合他一贯沉稳的性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