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曝光台」醉驾“风雨榜”再度来袭(第二十二期)

「曝光台」醉驾“风雨榜”再度来袭(第二十二期)

夏天到了

爱喝酒的你是否放松警惕了呢?

以为喝酒会自由,

其实喝酒也会失去自由。

酒后驾驶,害人害己,

生死往往就在一瞬间。

☟☟☟

先来看一张有深意的公益动图

「曝光台」醉驾“风雨榜”再度来袭(第二十二期)

醉驾曝光

柴海斌 622222619931010xxxx C1

杨多彪 62222619900408xxxx C1

杨学轩 62220119830119xxxx C1

吴亮明 62222619830110xxxx B2

兰波 62220119791015xxxx B2

马云 62222619820202xxxx B2

刘建军 62222619750405xxxx B2

杨振声 62222619750102xxxx B2

刘达 62222619730507xxxx B2

王玉喜 62222619940310xxxx C1

马述军 62222619790301xxxx B2

任积昌 62222619721225xxxx B2

李有龙 62222619870410xxxx C1、M

武玉茂 62222619850317xxxx B2、D

马德 62222619810607xxxx C1

酒驾危害有哪些?

「曝光台」醉驾“风雨榜”再度来袭(第二十二期)

一、造成视觉障碍。一般人在平常状态下的外围视界可达180度,如果酒精含量超标,驾驶员的视野就会缩小。在这种情况下,人已经不具备驾驶能力。至于醉酒的驾驶员,只能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很小一部分。

二、影响反射神经。酒驾的情况下神经反射会比平时慢一到两秒。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车速超过60km/h,一秒钟车子就能跑将近20米,这在紧急情况下必然会导致严重后果。

三、降低触觉能力。饮酒后驾车,因酒精麻醉作用,人的手、脚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

四、降低判断、操作。饮酒后,人对光、声刺激的反应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

五、容易导致冲动。酒精刺激下,人有时会过高估计自己,对周围人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容易做出冲动的事情来。

六、容易导致疲劳。饮酒后由酒精的作用,绝大部分人易出现困倦、打磕睡,从而导致行驶不规范、空间视觉差等疲劳驾驶的行为而引发交通事故。

酒驾误区,你中招了吗?

「曝光台」醉驾“风雨榜”再度来袭(第二十二期)

误区一:少喝点,不喝醉就没事

不是自己感觉醉了才是“醉酒驾驶”,按照法律规定,饮酒驾驶,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驶,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误区二:酒量大,喝一点没啥

有些人认为自己酒量很大,消化得快,一斤的酒量喝个半斤八两的再开车也不会有问题。实际上人酒量大小取决于人体内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多少,而不是酒量大的人血液里的酒精含量会比酒量小的人少。不能根据自己的酒量来自断定是否酒驾。

误区三:喝了酒休息一会就能开车了

血液里酒精的代谢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酒精浓度数值的高低与酒后时间长短有关,但每个人体质不一样,酒精代谢的速度也不一样。因血液中仍然含有大量酒精,仍然有可能构成酒驾或醉驾,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隔餐醉”或是“隔夜醉”。

误区四:酒后多喝水就能稀释酒精含量

有些酒驾司机遇到交警检查,会选择喝水、抽烟、吃口香糖等方式,想让口腔里的酒精含量降下来。其实这种做法是没有用的。交警使用的酒精检测仪,检测的其实是来自肺部的气体,而不仅仅是口腔里的,这也是为什么交警要让受测者至少吹气两到三秒的原因。酒精是一个逐渐代谢的过程,这个过程长达十多个小时,体内酒精含量也呈从低到高再逐渐降低的趋势,所以,司机暂时的喝水无法冲淡酒精含量。

误区五:酒后挪车不属于酒驾

汽车发动并发生移动,驾驶人即处于驾驶行为当中。由于其本人在控制能力和反应能力上已经受到了酒精的麻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此种情况下,极易发生危险事故,对周围不特定人群的安全造成威胁。提醒司机朋友们不要心存侥幸。

误区六:服用醒酒药

除了酒精测试仪,各类醒酒药也在网上热卖,一些产品标榜不仅可以养肝护肝,而且可在20分钟内起效,达到缓解酒醉症状,应付酒驾检测。事实上,服用醒酒药可以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害,但并不能分解酒精、减少酒精含量,还是不要铤而走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