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提高水稻产量的秘方大公开:分蘖期的管理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

提高水稻产量的秘方大公开:分蘖期的管理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

(如果看完本文,对您的稻田管理有所促进或启发,请打赏、留言、转发,您的支持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三个因素所构成,这点基本 大多数的人都知道了。大家也明白这三个因素分别在不同生育时期形成。单位面积穗数是由主茎数、单株分蘖数、分蘖成穗率三者组成的。

那么主茎数(老母的颗数)完全取决于插秧的密度(就是棵数和株距)以及插秧后的成活率(怎么来保证插后的成活率),其基础是在秧田期,所以育好秧,育壮秧,才能确保插秧返青快、分蘖早、成穗多。而且护苗水必须上,还有选择好的,对的,真的返青肥 也尤为重要(千万别图便宜)。

决定每平方米穗数的关键时期是在分蘖期。在壮秧、合理密植,在肥料的应用基础上,每亩穗数多少,便取决于单株分蘖数的成穗率。一般分蘖的越早,成穗的可能性越大,后期出生的分蘖,不容易成穗,也就是怎么天天嘴里叨咕的无效分蘖。所以积极促进前期分蘖,适当控制后期分蘖,是水稻分蘖期栽培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水稻产量形成的一个最基本的保障。

下面我们来说说影响水稻客杈的几个因素,和我们的管理要点:

水稻分蘖(客杈)实质上是水稻茎秆的分枝,分蘖多发生在基部节间极短的分蘖节上,主茎上的分枝称一级分蘖,一级分蘖上的分枝称二级分蘖,依此类推。水稻分蘖的发生是有规律的。正常情况从第一完全叶的叶腋伸出分蘖。但是,特殊情况下也有分蘖不规律现象,如健壮秧苗有时分蘖会从不完全叶长出。细弱的,有药害,有肥害,缺素症的素质低的秧苗会出现蘖位高、分蘖晚或不分蘖等情况。

提高水稻产量的秘方大公开:分蘖期的管理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

秧田期由于播种量大,养分、光照不足,苗在苗床上得过病,不懂得秧田的管理。造成秧苗素质过于低下。把这样的苗插到大田里会造成基部节上的分蘖芽大都处于休眠状态。拔节以后生长中心转移,上部节上的分蘖芽也都潜伏而不萌发,所以一般只有中位节上的分蘖节可以发育,最终影响产量的形成。而秧苗营养充足,生长粗壮,移栽质量得到了保证,那么低位蘖就多,成穗率高。

提高水稻产量的秘方大公开:分蘖期的管理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

分蘖生长最适温度为30~32℃,低于20℃或高于37℃对分蘖生长都不利,16℃以下分蘖停止生长发育。老天爷的天气我们无法控制。那么我们只能用有效的办法来提高地温。这里面其中包括水层的管理,肥料的应用。

提高水稻产量的秘方大公开:分蘖期的管理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

在正常自然光照下,水稻返青缓苗后3天就开始分蘖了(插完秧,尽量让水稻快速缓苗),当自然光照降为50%时,返青缓苗后13天才开始分蘖。当光强度降至自然光照强度的5%时,分蘖不发生,水稻主茎就会死亡壮态。

提高水稻产量的秘方大公开:分蘖期的管理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

分蘖发生时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在缺水或水分不足情况下,秧苗植株生理功能减退,分蘖养分就会供应不足, 会出现不分蘖和枯死的情况。所以在分蘖时建立一个合理的水层(3公分水层护苗返青,浅水层分蘖管理)。

提高水稻产量的秘方大公开:分蘖期的管理是影响水稻产量的关键

不同品种分蘖力强弱是有差别。这就需要我们在栽培之前了解每个品种特征特性。有针对性的去考虑插秧的密度,以及肥料的应用。

水稻分蘖的速度通常是经历了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的过程。当全田有10%的苗出现分蘖时,我们称为分蘖始期,分蘖增加最快时,我们称为分蘖盛期,全田分蘖数达到最多时,我们称为最高分蘖期,到全田总茎数和最后穗数相等时,我们称为有效分蘖终止期,以后再发生的分蘖我们就称为无效分蘖期。

分蘖期的管理要点:

水稻分蘖主要是长根、长叶、长分蘖的营养生长期。整个时期决定了水稻穗数的形成。这个时期的管理主要是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增加有效穗,控制无效蘖。

一、早施、会施返青肥和分蘖肥:

在插秧后至分蘖期间施用的肥叫返青分蘖肥。我们把它分成两步走。

1、是返青肥。一般要求在插秧后3~5天完成,以促进早返青,

经过大量的田间验证。龙泉周稻技术指导平台所搭配的液体返青肥。能够合理有效的促进水稻秧苗的快速返青和有效促进秧苗根系的生长(整个配方里没有化学类人工合成激素类的生长剂)。

2、是分蘖肥。水稻分蘖期的施肥措施是否合理,是决定水稻后期是否倒伏的关键。水稻进入分蘖期后,生长速度加快,如果分蘖肥中氮偏多,扔的偏晚,致使大量无效蘖增加、叶片披露、因通风透光差,使得茎叶柔软。水稻植株基部节间的长短和粗细直接影响着品种的抗倒能力,而分蘖期正是水稻植株基部节间伸长时期。在分蘖盛期氮肥过多,植株基部节间过长,茎秆壁变薄,植株高度增加,降低了抗倒力,抽穗以后遇雨又刮大风,往往易造成倒伏。但同时水稻分蘖的产生跟氮肥有直接的关系。那么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去合理配置每家每户氮肥的用量。龙泉周稻技术指导平台在分蘖肥中应用了尿素加上矮枝稻和金地硼肥和硅锌肥来增加水稻迅速分蘖和抗倒伏的能力。同时为后期水稻花期、结实期打下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二、浅水勤灌、适当晒田:

水稻在分蘖期间,特别是有效分蘖期间,一般灌水3厘米左右,能提高地温水温,促进土壤养分分解分蘖节处的光照和氧气充足,促进分蘖的发生和生长。盐碱地最好活水灌溉,防止水质变劣,危害稻苗。当有效分蘖期结束以后,要晒田抑制分蘖发生,控制生长,减少无效蘖,晒田对减少病害和防止倒伏有明显作用。(在以后的文章里我会讲到晒田)。

三、防除杂草和防治病虫害:

在水稻分蘖期,我们需要做的还有除草剂的应用。

一个合理的除草剂的配方,会和分蘖肥同时下田,来减少用工成本,合理有效地来防除本田的各种杂草。

现在东三省的本田杂草。主要有稻稗,慈姑,泽泻,水葱,牛毛毡,三棱草等。龙泉周稻技术指导平台会根据每家每户,本田里的杂草基数和杂草的种类,来单独私人定制配方。有针对性,来解决水稻本田的除草。

同时在分蘖期还要防治水稻的病虫害,病害主要有稻瘟病、褐斑病、虫害主要有潜叶蝇,二化螟、应及时检查,及时防治。

【龙泉周稻技术指导平台】于2018-02-25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