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漫威10年吃尽票房红利,国内电影宇宙能成吗?

漫威10年吃尽票房红利,国内电影宇宙能成吗?

漫威电影如此成功,首先在于其手握1000多个超级英雄IP“金矿”,通过不断拓展电影宇宙,漫威电影多元类型的布局能笼络不同审美喜好的观众。在漫威的电影中,片尾彩蛋俨然已经成为一种目标明确的营销策略,同时这也是漫威能持续不断取得成功的一大原因——保证用户的“粘性”。

在好莱坞电影市场,似乎人人都在谈论“电影宇宙”。

所谓电影宇宙,当然不是拥有几部续集电影便可担此称号。独特的世界观、无限延伸的故事体系、庞杂的人物关系,都是成为电影宇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目前最“深入人心”的,要数漫威电影宇宙、DC电影宇宙、“哈利·波特”魔法世界宇宙、“星球大战”电影宇宙、“X战警”电影宇宙等。

但是,目前在全球市场最成功的,还是漫威宇宙。过去十年,漫威出品的19部电影,全球票房累计超过160亿美元。《复仇者联盟3》北美开画11天票房突破10亿美元,打破《星球大战7》保持的记录。中国内地上映10天即突破19亿元人民币,全球总票房已超过16亿美元,成为影史最卖座的超级英雄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随着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商业类型大片也逐渐崛起。尤其是近两年,中国影视公司对系列电影模式不断进行尝试和探索,在本土电影市场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好莱坞流行“电影宇宙”,华纳环球派拉蒙索尼争相布局

如今的好莱坞,如果拍摄出一部像《碟中谍》或《终结者》这样的大片后,每隔几年再推出一部续集,已经远远不够。电影公司想要的,是搭建起一个“电影宇宙”。用以使其共同的角色、设定和情节元素来制作跨界电影。由此衍生的网状故事结构催生了一系列高票房影片,更易于加深并保持观众的新鲜感和粘度。

漫威以漫画故事为蓝图,通过改编使其更适合电影世界,2008年通过B级英雄《钢铁侠》打开了电影宇宙。但漫威并不是唯一打造共享宇宙的公司。漫威电影宇宙诞生之后,华纳兄弟影片公司也尝试利用DC漫画打造出一个DC扩展宇宙,其中既有像《神奇女侠》这样的成功之作,也不乏像《正义联盟》《自杀小队》这样未达预期的作品。

漫威10年吃尽票房红利,国内电影宇宙能成吗?

另外,通过《环太平洋》和《哥斯拉》,华纳已经表现出了对怪兽电影的偏好。目前,《金刚︰骷髅岛》已获得重启,《哥斯拉》续集也已定于2019年公映,最终这两头巨兽将在2020 年的《哥斯拉大战金刚》中狭路相逢。但能否成功构建怪兽宇宙,取决于《哥斯拉》续集的表现。

在如今粉丝电影的火爆下,手中握有众多“怪物IP”的环球影业也渐渐意识到:这些经典元素只要重新善加利用,重新包装,也许可以重新焕发生机。于是由吸血鬼、狼人、科学怪人等组成的“黑暗电影宇宙”,就这样诞生了。但由于开启宇宙的《德古拉元年》以及《新木乃伊》表现未达预期,未来黑暗电影宇宙的表现还有待观察。

漫威10年吃尽票房红利,国内电影宇宙能成吗?

除此之外,派拉蒙影业也有重启《变形金刚》和《特种部队》系列的想法,他们想组建一个钢铁版共享宇宙。除了作为《变形金刚》系列的独立影片《大黄蜂》之外,《特种部队3》也将登上银幕。

漫威10年吃尽票房红利,国内电影宇宙能成吗?

而索尼公司甚至在考虑把《龙虎少年队》和《黑衣人》结合到一起。由于索尼在蜘蛛侠这个角色上与漫威有合作,因此索尼把跟蜘蛛侠相关的所有二级角色的电影版权牢牢抓在手里,因此才会有汤姆·哈迪出演的《毒液:致命守护者》以及动画电影《蜘蛛侠:新纪元》。

漫威10年吃尽票房红利,国内电影宇宙能成吗?

眼见漫威在全球拿下超160亿美元票房,北美各大公司也加紧了电影宇宙的规划,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具有漫威这样大的影响力。

为何只有漫威电影宇宙最成功?

漫威电影如此成功,首先在于其手握1000多个超级英雄IP群。这些IP就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矿”,保证漫威能够源源不断的开发新的人物角色。

一个钢铁侠并不能打造成票房上百亿美元的电影宇宙,因此漫威要持续不断的给观众带来绿巨人、雷神、美国队长等新的角色,虽然这些超级英雄的知名度并不高,但通过将他们“集合”起来,漫威成功做到了1+1>2。漫威让这些角色彼此之间相互作用,这样钢铁侠和雷神的粉丝有机会爱上绿巨人和美国队长,反之也是如此。

通过这种方式,每一位超级英雄似乎都能在另一位超级英雄的电影中被再次介绍。漫威通过不断拓展电影宇宙,多元类型的布局能笼络不同审美喜好的观众。

漫威10年吃尽票房红利,国内电影宇宙能成吗?

而漫威宇宙也正是由钢铁侠开始,由点到面,逐渐将其宇宙概念打造成型。

其次,漫威电影从风格上来说保持着统一性。自从2008年的《钢铁侠》至今,漫威电影宇宙已经推出了19部电影。这些电影中包含着很多不同的电影流派,这里面包括间谍惊悚片、太空歌剧等等,这些增添的东西给漫威电影带来了新鲜感,而不是将漫威的整体风格推翻。或者说,在保持整体大风格不变的情况下,导演可以给他们执导的漫威电影注入任何新的东西。

漫威10年吃尽票房红利,国内电影宇宙能成吗?

另外,对于漫威电影的情节来说,每部电影在某种方式上都与其它电影有着重叠,而这也是构成电影宇宙最重要的因素。《银河护卫队》是跟其它漫威电影联系最少的,不过这个系列依然与灭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观众们也通过这个电影更深入的了解了无限宝石。

漫威10年吃尽票房红利,国内电影宇宙能成吗?

虽然电影宇宙对新观众来说存在门槛,但漫威电影无论从哪部开始看,都不会觉得进入剧情有多困难。就这一点而言,DC讨论的问题会更加深刻和复杂,它是真正的粉丝向电影,因而观影门槛较高。但漫威的故事通常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清楚,冲突直接明了,善恶一清二楚,在塑造人物的时候会有意识地将人物扁平化处理,即使没看过漫画的观众或者新观众,也能大致知道人物的性格。

漫威10年吃尽票房红利,国内电影宇宙能成吗?

在营销方面,漫威也在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大众消费场景的方方面面。从美国队长的公益广告,到印着钢铁侠头像的衍生品;从奇异博士的VR平行世界体验,到绿巨人喝可口可乐。漫威通过各种社交网络互动与线上线下各渠道植入,使品牌文化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漫威10年吃尽票房红利,国内电影宇宙能成吗?

“粘性”是人们经常见到的商业术语之一,现在任何一款商品都希望保持用户的“粘性”。在漫威的电影中,片尾彩蛋俨然已经成为一种目标明确的营销策略,同时这也是漫威能持续不断取得成功的一大原因——保证用户的“粘性”。

国产系列电影蔚然成风,中国启动电影宇宙时机成熟了吗?

好莱坞电影宇宙在全球席卷的同时,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中国商业类型大片也逐渐崛起。尤其是近两年,中国影视公司对系列电影模式的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仅以今年春节档上映的四部重磅国产大片来举例,《捉妖记2》《唐人街探案2》《西游记女儿国》都是系列电影,《红海行动》也堪称是《湄公河行动》的姐妹篇。强大的IP效应以及前作铺下的好口碑,在今年春节档影片上映初期起到了重要作用,《捉妖记2》首日票房更是高达5.46亿。

漫威10年吃尽票房红利,国内电影宇宙能成吗?

当然,在国产系列电影中,目前票房表现最好的当属《战狼2》。除此之外,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星皓推出的《西游记》三部曲,徐峥的《港囧》都是成功的系列电影。而陈思诚更早已表示,要打造“唐探宇宙”。可以说,目前的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系列电影在商业上已经蔚然成风。那么,中国影视公司能否借此机会,启动自己的系列电影宇宙计划呢?

漫威10年吃尽票房红利,国内电影宇宙能成吗?

其实,目前在内地电影市场上 ,“电影宇宙”总体而言还是一个概念名词。系列电影和电影宇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系列电影是由点到线,而电影宇宙则是由点到面,显然比IP电影要庞大得多。

即使某些系列电影非常成功,但也只是构成电影宇宙的一部分基石而已。周黎明认为:“等你做得够大的时候才能成为宇宙,成功一两部乃至一个系列都算不上,需要很多部电影都有一个统一的风格和规划,这其实是可遇不可求的。”另外,真人电影打造系列很容易,但要打造成电影宇宙就不那么轻松了。角色所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以及众多人物之间的宏观规划、电影风格调性总体的统一,都是打造电影宇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因此,尽管近两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猛,但是我们的电影工业体系和好莱坞相比,无论是在特效技术水平、产业链布局,还是在电影叙事的手段上,依然有很大差距。只有先把系列电影拍好了,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和能力,以后才能谈建立电影宇宙的事情。

其实,中国电影IP资源丰富,无论是古典文学四大名著,还是当代文学里金庸的武侠小说和《三体》等科幻作品,都有构建电影宇宙的潜力。关键是要持续提升国内电影工业的发展水平,同时也要立足本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