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修路(民间故事)

黄镇长年近花甲,还坚守在基层乡镇岗位,为群众殚精竭虑。乡民们都亲切地尊称其为“老黄牛”。在他那间简朴的办公室内,摆放着一幅紫檀木雕刻的“百廉图”。这是镇上一位老木匠的遗作,黄镇长永远也不能忘记这位长者眼中那份殷切的期盼。带领乡民走出大山,是他们共同的希冀。

点上一支“大丰收”,黄镇长紧锁着眉头,黯然沉思:是啊,要致富先修路。不能与时俱进,归根结底还是交通的阻碍。九曲十八弯的山路,隔断了发展的机遇。可是向县里申请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拨款却迟迟没有批复。他又长长吁了一口气,灭了烟蒂。

深咳了一声,听到咚咚的一阵敲门响,进来一个西装革履的人。

“哎呦呦,老镇长,可算找着您了!”那人蹬着一双鳄鱼真皮鞋,一进门就显得特别殷勤。递上一根进口雪茄,咧嘴笑着点燃那镀金的打火机。

黄镇长眯了一下眼睛,忽然拍着脑门,喜出望外道:“咦?是小夏啊!”

那人挺直了腰杆,吐出一口烟雾,说道:“老镇长,我早已不是当年穿着开裆裤满山坳里跑的野小子了!”

黄镇长脸上黝黑的皱纹托得两边的颧骨越发突兀,赔笑道:“那是!那是!如今该尊称一声夏董!”他早就听说老夏家的这个野小子在市里搞建筑安装工程,混得风生水起。

那夏董嘿嘿笑了几声,从公事包里拿出一份预算书,郑重其事道:“老镇长,我也是咱们镇里培养出来的。如今也算小有所成,便想回馈乡里。我知道您一直想修一条出山的大路。您看看这份基建工程预算书,所需资金已经基本到位,如果没其他问题咱们马上动工!”

黄镇长猛然一愣,疑惑地翻看着那一叠厚厚的资料,饱经沧桑的脸上忽然老泪纵横,激动道:“哎呀呀,小夏……哦!夏董,这……这真是修路项目的工程预算?这两百多万的资金……真的?真的筹集了吗?”虽然兴奋,但黄镇长心中仍是满腹疑虑,天底下哪有免费的午餐?商人重利,又怎会平白无故地捐款做慈善。

夏董又点了一根雪茄,转身端坐在那张老藤椅上,神情严肃道:“实不相瞒啊,老镇长,这是县里建设局的严局交代给我的任务啊!人家领导看你求路无门,就来找我这个老同学了。要是大道落成,也算是他的政绩。我呢,也是施恩乡里,乐于慈善。这是件多方惠利的大好事!”他看了一眼黄镇长那仍旧犹疑的神色,站起身来,锃亮的皮鞋碾压几下地上的烟头,笑道:“砸个一两百万对我来说呢也不算什么,有助于提升我名下的企业形象,何乐而不为呢。老镇长啊,你也别再有什么顾虑了,就这么定吧!”说完,兜里的手机铃声响起,夏董通完电话后,面色有些僵硬,只说有急事先回去了。

办公室里弥漫着雪茄的烟雾,黄镇长的思路越发迷惘,只觉这里头牵扯着千头万绪。这之后的一个星期,夏董没再致电来询问过什么。与一班村干部、镇领导组织过几次会议,大家一致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应当立即动工,大路早一天修成,就早一天造福乡民。

周末,黄镇长捧了一篮子土特产,决定去县里拜访严局长。临出门,恰巧碰见在市里会计师事务所上班的小儿子。寒暄了一通,小儿子突然叫了起来:“夏董?就是咱们乡里的那个混世魔王?哎呀老爹,你糊涂啊!他的人情你怎么能买账呢?”

黄镇长心里咯噔了一下,小儿子倒没讲什么,只说他们事务所前段时间刚出具了一份审计报告,那夏董的公司早已资不抵债,那他捐赠修路的两百多万又从何而来?而这一切又跟严局长有什么关系?

怀揣着不安的心情,黄镇长不知不觉已到了严局长家的门口。一问之下得知严局长又去了局里,难道休息日还要加班吗?

黄镇长又来到建设局,值班的保安说严局长正在会客。迈过狭长的楼道,慢慢走近局长办公室。虚掩的房门后面寂静无声,却透着一股浓烈的雪茄烟味。

正想敲门,门内忽然响起一声颤抖的哀求声:“哎,老严,这次你可得拉兄弟我一把。这几天,工商、税务、公安、法院的那些人就像打车轮战似的来查我,如果真的立案,那……那到时候他们顺藤摸瓜,不是连你也……”

话音戛然而止,门内鸦雀无声。须臾,传来一阵沙哑的声音:“老夏,你去自首吧。如今看来,市里那班人早就盯上你了。趁他们还没揪出更多,就这几项偷漏税的罪,进去两三年就能再出来了。”

黄镇长倒吸一口凉气,他虽看不到门后那凝重的氛围,却分明也感觉得到雪茄烟味中的那股子愤懑和不甘。

又沉寂了一会儿,那声沙哑的嗓音轻咳了一下,说道:“哦,对了!修路的那两百万,暂时就不转到你的户头了。幸好来得及,否则,还不得还给国库,费劲儿!我会另找法子,只要那条路修成了,大山里的紫檀老木便会源源不断地输出,那才是真正致富的一条大路……”

此时,黄镇长只觉项背生凉,门后忽然传来一声拍案惊响,吓得他浑身只打寒颤。他脚似灌铅,不知何时已走出了建设局的大门。但是,耳畔嗡嗡作响,仍旧回响着那两个人嘈杂的争吵。

这是一张多么骇人的利益关系网!谁会想到,民营企业家的慈善捐款竟来自政府领导的贪污赃款?这样的伪慈善既能提升他们的企业形象,又能给他们带来非法回扣。而这样的政绩工程又为那样的贪官铺平了高升的道路,继而为他们营造更大的权利寻租的机会。就这样,官商勾结的利益网越织越大。

黄镇长此刻的心情复杂,他又点了一根“大丰收”,凝神冥思着。他完全可以当什么都没听见,欣然接受那笔“慈善捐款”,修成大路,惠及乡里。他犹豫着,步履艰辛……

回乡的山路依旧那么崎岖,黄镇长凝望着密林中那一片古老的紫檀木树林,这是非百年不能成材的珍贵树种。原来那两只老狐狸正是看中这山里的瑰宝,才抛下那慈善修路的诱饵。事实上,他们根本是在修一条贪赃枉法的暗路!

他眼前浮现那幅紫檀木雕的“百廉图”,楷、隶、篆、行、草、甲骨文等各类字体遒劲有力,无一雷同,更没有一个字是虚假杜撰的。人也是一样,只要行差踏错一步便会万劫不复。

忽然,他似乎想通了一切,回到家拿起干泥水匠的工具,铲起了山路边的石子……

几个月后,市里的报纸报道了两则新闻。一则是某建筑公司老板涉嫌行贿被拘,多名高官因受贿舞弊而落马。另一则是某偏远乡镇镇长“愚公移山”,凿石修路。当接受记者采访时,这位辛勤的“老黄牛”只说了一句话:只要心路坦荡,便能大步朝天,俯仰无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