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小儿手足口病全面防护策略!请速查收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每年4~9月是高发季节

小儿手足口病全面防护策略!请速查收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类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

临床表现是急性起病

  • 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

  • 手、足、肘、膝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

  • 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疾病多在一周内痊愈,愈后良好。极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危重可致死亡。

为何儿童更易感染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更易感染,尤其以3岁及以下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这是因为宝宝出生时体内尚有来自母体的免疫蛋白,随着年龄的增长,来自母体的免疫蛋白逐渐下降,到6个月左右时消失;而3岁以下婴幼儿自身的细胞及体液免疫机制尚未发育完善,抵抗能力低下。

小儿手足口病全面防护策略!请速查收

手足口病感染途径

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物品等传播。

一旦感染,无论是否发病,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但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较多分型,因此,小儿可多次感染手足口病

小儿手足口病全面防护策略!请速查收

如何早期发现重症患儿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是3岁以下的患儿,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重症病例。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从而降低死亡的发生。

  1. 持续高热:体温(腋温)>39℃,持续3天以上,常规退热治疗效果不好;

  2. 神经系统异常:出现精神萎靡不振或烦躁不安,呕吐、频繁惊跳、肢体抖动、无力、站立或坐立不稳等;

  3. 呼吸异常:呼吸增快,呼吸节律改变,需警惕肺水肿;

  4. 循环功能障碍:心率增快,出冷汗、四肢凉、皮肤花纹、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2秒);

  5.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超过15×109/升;

  6. 血糖升高:出现应激性高血糖,血糖>8.3毫摩尔/升。

小儿手足口病全面防护策略!请速查收

手足口病属自限性疾病,普通病例一般一周左右可以控制病情。

以对症治疗为主,居家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重症病例需要住院治疗,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积极救治。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作息规律,EV71疫苗接种有助于预防手足口病

幼儿园及小学等机构应做好预防措施。做好晨检,发现疑似患儿,及时隔离;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小儿手足口病全面防护策略!请速查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