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早期参加红军的革命志士(二十七)——他是红军第一叛徒

1、邓毅刚

邓毅刚(1904-1931) 又名邓伟,字厦材。1904年出生于湖南汝城县附城乡邓家村。1925年到广州,入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分配到国民革命军,任基层指挥员。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南下广东。起义军失利后转战湘粤赣边,1928年初参加湘南起义,后上井冈山。1929年初随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3月任红四军一纵队参谋长。5月调闽西地方工作,负责组建新的部队。8月任龙岩县赤卫军大队长。

早期参加红军的革命志士(二十七)——他是红军第一叛徒

1930年初任龙岩县赤卫军总队长。同年3月闽西各县的赤卫军合编组成红九军,任军长兼独立第一团团长。6月任闽西红二十一军军长、军参谋长。11月任赣南红三十五军军长,所部先后归红一方面军、红三军团、红七军指挥,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1931年1月,兼任赣南行动委员会委员。10月任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三师师长。同年冬,率部攻打瑞金万田土围子(一说为攻打宁都赖村土围子)战斗中牺牲。

2、孔原

孔原(1906-1990),原名陈铁铮,化名田夫、田心,江西萍乡人。孔原早年就读于萍乡中学,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秋天,安源团组织派他进入萍乡县立中学,以读书的公开合法身份,去开展学运、青运等革命工作。 1926年为镇压土豪劣绅,经过国民党县党部与各革命团体的联系会议决定,成立了萍乡县审判大土豪劣绅的特别法庭,孔原曾任特别法庭庭长,成为萍乡早期的法官。

长沙马日事变后,孔原在南昌任省总工会组织部长,后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不久,他随部队南下,后赴上海,任上海沪西区工会组织委员、上海总工会秘书。1929年3月到莫斯科中国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10月到武汉做兵运工作,后来到上海,在中共中央组织部任干事、秘书。1932年初调任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后调任中共中央组织局组织部部长。1933年3月任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负责恢复和主持北方局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在由西路军余部组成的新疆督办公署新兵营任政治主任教员。1939年4月奉召到延安,任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委员。不久和许明结婚。1940年5月孔原随同周恩来副主席经西安、成都到重庆西南工作委员会任书记。不久回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接替博古担任南方局委员、组织部长。

早期参加红军的革命志士(二十七)——他是红军第一叛徒

1945年9月任中共沈阳市委书记,兼管东北局社会部工作。1945年12月上旬,孔原兼任地委书记。1946年12月16日,孔原成为省委委员,兼任省委民运部长,后任地委书记。1948年5月,任吉林市委书记、警备司令部政委。1949年1月先后任军管会主任、抚顺市委书记兼抚顺市卫戍司令部政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海关总署署长,对外贸易部副部长,中共中央调查部副部长,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顾问等职。在中共第十二大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51年主持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海关法。后历任对外贸易部副部长、国务院外办副主任、总参谋部二部政委、总参顾问、解放军军人协会副会长。1990年9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3、孔庆德

孔庆德,山东曲阜人,孔子73代后裔。1911年2月14日生于山东省曲阜。16岁投军,在国民党陈调元部第46师当兵,曾任传令兵、班长。1931年2月在安徽六安参加魏孟贤等领导的起义(史称六安兵变),随部编入鄂豫皖苏区红军中央教导第2师。后任红4军排长、连长,参加了黄安战役和鄂豫皖苏区第二、四次反"围剿"。193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10月起任红4军营长。1935年3月参加嘉陵江战役后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同年8月调任红4军第12师36团团长。1936年4月,入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上级指挥科学习,后任红4军独立师师长。到陕北后任红4军第10师师长,率部参加了山城堡战役。战后,适应工作需要调任红4军教导团团长,后随教导团编入援西军随营学校,改任军事教员。

早期参加红军的革命志士(二十七)——他是红军第一叛徒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769团1营营长,1938年4月任第769团团长。同年秋,第769团返回太行,他被抽调加强冀豫支队,任第2团团长,后任第14团团长,1942年起任冀南军区第8旅副旅长兼第三分区副司令员、第三军分区司令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纵队4旅旅长,1947年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副司令员,后兼任桐柏军区副司令员。1949年2月任人民解放军第58军军长,同年5月任河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58军军长,1950年12月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2年毕业后任中南军区炮兵代司令员,后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其中1971~1975年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983年离职休养,经中央军委批准享受大军区正职待遇。010年9月29日1时29分在武汉逝世,享年100岁。

4、孔荷宠

孔荷宠,红军第一叛徒。别名孔介如、孔庆如,化名曾庆福、曾福生。1896年出生于湖南平江。早年参加过湘军。1926年在平江参加农民运动,任农民自卫军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初任鄂赣独立团团长。1932年10月,孔荷宠当选为湘鄂赣苏维埃政府副主席。1933年11月,朱德批评了孔荷宠犯盲动主义错误。1934年月1月,孔荷宠被撤销湘鄂赣军区总指挥职务,被派到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学习。1934年7月,中央军委派孔荷宠到驻在兴国的红军补充训练三师检查工作,他趁机逃至国民党第36军周浑元部,叛变投敌。

早期参加红军的革命志士(二十七)——他是红军第一叛徒

孔荷宠的叛变给我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开了红军将领较大规模叛变的先河。随后,湘赣军区独立第四团的团长、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四大巨头,全部叛变;湘鄂赣军区红十六师的师长、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代主任也都先后投降,中央军区参谋长龚楚、闽赣军区司令员宋清泉、湘赣省委书记兼湘赣军区政委陈洪时、闽浙赣省委书记兼闽浙赣军区司令员曾洪易、闽赣军区政治部主任彭佑、新红十军副军长倪宝树等也先后叛变。

1935年至1937年间,他组织便衣别动队,专门袭击红军游击队。抗日战争时期,曾先后任"江北游击副总指挥"、第五十八军暂编五十四师师长,被授予中将衔。1943年因贪污薪饷被国民党军法部门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出狱后,在汉口、南京等地经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在四川重庆、云南昆明、建宁等地匿居。1955年2月被公安机关查实后逮捕归案。1956年8月病死在北京公安医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