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浙江靠近上海,为什么浙江的GDP没有山东高呢?

锁寂彡生辉


山东自从经济总量进入全国前三强后,经常被拿来跟浙江和江苏比,其实山东人一向很低调,并不喜欢比来比去。如果非要比,那我们就尽量客观点来说一说。以下回答为本人原创,不妥之处欢迎指正。

山东和浙江,虽然一北一南,都是沿海省份,且经济发展都还不错。近几年的全国GDP排名中,山东常居第三位,浙江常居第四位。但在大家的潜意识里,浙江靠近上海,属于长三角核心区域,应该是比山东更发达才是,为何缺以很大一个落差排在山东之后呢?

其实,这只是统计方法不同而已。作为一个山东人,这些年走过浙江的不少地方,我不否认浙江民间的确是比山东更富有。可以说,山东是省富民相对穷,浙江则是省穷民相对富。当然,这里的穷富是相对来说的。

上面这张图的排名几乎是固定的,浙江连续几年经济总量排在山东后面,且有两万个亿的差距一直追不平。个人觉得这要从浙江整体的情况来分析,浙江面积比山东小一些,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经济模式与山东截然不同。

山东的底子是传统国企+能源企业,这些年沿海地区商业也发展的不错,虽然上层指导思想上有些纠结,但各地发展没有停留在原地。浙江则是民营经济独大,相对山东来说经济模式不均衡。

下面再来看一张表。这是网上找来的,不知道为何把老二江苏给无视了。不过这不影响我们在本文中使用,我们讨论的是山东跟浙江。

这张表就很能反映出上面那张表背后的故事。

虽然山东经济总量甩了浙江几条街,但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反被浙江甩了几条街。一个原因是山东人口多,比浙江多了将近一倍,另一方面山东经济地域差距大。

没关系,我们山东人一向是务实派,秒杀人家我们不骄傲不炫耀,被人家秒杀我们不气馁不逼逼,数据、排名之类都是给别人看的,日子是自己的,把自己的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才是真。


南京老張


浙江靠近上海,为什么浙江的GDP没有山东高呢?

首先、来看看浙江省的GDP究竟与山东省差距有多少(见下表):


从以上这张表中可以看出,2017年,山东省的GDP排名全国第3位,为72678.18亿元,而浙江省紧随其后排名全国第4位,为51768.26亿元。尽管是三、四位之分,但差距还是不小的,也就是说山东省的GDP比浙江省多了2万1千亿元。

其次、看看山东省与浙江省的人口和面积比较

山东省有陆地面积15.71万平方公里,近海面积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9417.23万。而浙江省的陆地面积是10.18平方公里,近海面积有2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是4680.37万。

从面积来看,山东省要比浙江大三分之一,人口要比浙江多一半还多。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山东省的GDP比浙江省要多是属于正常的。



第三、再看看产业结构的比较

在人们的印象中,浙江省总体上要比山东省发达的多、先进的多,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的发达程度和居民的消费水平,好像浙江比山东要好的多。的确,这是事实。

但我们要看到,浙江省主要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属一枝独秀,全面性的产业结构与山东省相比较,还是有差距的,山东省在工业、商业、农业、海洋经济等多方面都不亚于浙江,甚至在全国都是排在前列的。所以,山东省的经济总量比浙江多也属正常。


润友


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名叫《苏鲁是GDP奴隶,浙闽是财富主人》,其中,就有山东与浙江的比较。我在比较中,引用了《2016年胡润百富榜》的一些数据加以说明。

从企业总部数量来看,江苏为187家,排名第四,而浙江则为278家,排名第三,比江苏多91家;山东则排在第六位,只有107家,数量根本无法与浙江相比。相反,山东的GDP排名全国第三,且比浙江高出2万多亿。

从富豪的出生地数量来看,浙商人数排名第一,达到248位。苏商则只有121人,不到浙江的一半。山东则只有95家,位列第4位,相差很大。

这也意味着,虽然江苏、山东在经济总量、人口总量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但是,在榜单上的“含金量”明显比不上浙江。而且,从近年来浙商在全国的影响以及发展的趋势来看,也是势头很猛。特别是在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医药产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为各地经济的转型升级做出了巨大贡献。山东则仍然依靠着过去的国有企业在撑着,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如浙江。

而更为重要的数据是,居民收入水平,按照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2017年浙江的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了42045,而山东只有26929。这样的差距,不仅明显,也进一步说明了山东与浙江在发展理念方面存在的差距,在如何实现省强民富问题上的差距。



谭浩俊


2017年,浙江省gdp5万多亿,山东则达到了7万亿,山东省强。而对于浙江省老百姓比山东省老百姓要富裕的问题,恐怕大家也都没有异议。对于“浙江靠近上海,但gdp没有山东高”的问题,我想可以做如下分析:

首先,经济结构的不同。山东,建国以来,便是国家的重工业基地之一,资源型、重化型产业结构突出,众多大型国企落户山东,可谓国家重器所在!自改革开放以来,山东除了1978年排在全国第四,GDP总量从未跌出过前三,甚至在1982-1985年,山东更是连续三年称霸全国。而浙江,过去很长时间,以轻工业为主,经济基础较差。在山东当全国老大的那些年,浙江甚至排名全国10名开外,先是靠着家庭作坊小打小闹,到后来发展为县域经济站稳了全国第四;再到现在引领互联网经济,并逐步在人工智能产业上突破,gdp增速有加快趋势。所以说,山东强,传统产业一直强,但近年进步慢了;浙江相对弱,但这些年进步的快,特别是新兴产业发展快!

其次,地理位置的悖论。浙江确实靠近上海,感觉是靠着大树好乘凉。但在计划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初期,浙江的发展反而受限于上海发展的“虹吸效应”影响,各种资源要素都跑到上海去了,本土的人才都跑去上海了。而地区发展行政壁垒的设置,还导致接壤上海的嘉兴发展缓慢。而在市场经济日加成熟的今天,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浙江开始更好地借力发展,依靠经济中心上海的辐射,推动省内特别是环杭州湾地区的发展。而山东位于环渤海湾经济区,但今天看来位置有点尴尬,京津冀雄安新区有点距离,长三角经济带也有点距离,向西离中原经济区也有点距离,刚好位于三个国家中心城市群之间,说优势像优势,离谁都近;说劣势又是劣势,因为什么都靠不上。所以说,在各自为政时代,山东单干能力强过浙江;在区域协同发展时代,浙江的协调发展优势大于山东。

再次,发展成绩算法的差异。如果只是算gdp,山东比浙江高出近40%。而按人均gdp来计算,浙江要强过山东,因为浙江省人口不到6000万,山东省则达到了1个亿多,将近一倍。但要是把浙江在外做生意、投资的钱全部加起来,保守估计再造一个浙江。而把山东在外投资的钱全部加起来,估计就没那么多了。而从财政收入上来看,浙江是有盈余之省,是拿出钱给中央,以补偿其他省份发展之需;而山东从2016年开始出现财政缺口,还需要中央补贴的。且这些年,浙江上交的国税,是远超过山东了。


单问者


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不能只看GDP,城叔认为资金总量才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和未来潜力的集中体现指标。在最近公布的我国各省金融实力排名中, 浙江已经超过了山东,排名仅次于广东和江苏,排在中国第三位。

日照东南,民营经济在浙江崛起

日照东南,这句话集中体现了浙江的未来,2018年世界500强名单中,杭州有3个企业入围,成为中国大陆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的第四城,这个数据从侧边反映了浙江民营企业的实力与飞速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至今,恰如棋至中盘,在中国沿海省份,逐渐形成了几大模式,最典型的就是浙江模式,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的浙江,人均GDP已经高于江苏和广东,成为中国最富裕的省份,民营经济对浙江的经济贡献,达到70%以上,民营经济的崛起,伴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浙江本地的服务业、旅游业、第三产业也非常发达,以宋城集团、横店集团、中南集团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崛起,成为浙江新经济突围的新思路!

山东缺少发展后劲

山东与浙江的经济模式,恰恰相反,在山东,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并非像其他区域的国有企业一样暮气沉沉,相反,山东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国有企业,例如海尔、海信、青岛啤酒、双星等驰名品牌。

但是过度依赖国有企业的山东,经济增长缺乏后劲力量,山东的固定投资率居高不下,对资源的损耗十分严重,在此情况下,青岛如何转型成为“轻岛”,补上民营经济的短板,成为一道必修课。

总结

表面上看,山东GDP高于浙江,但其实,浙江的经济比山东高一个层级。


蒋昊说经济


浙江经济总量虽然没有山东高,但是人均GDP是大幅高于山东省,实际上浙江要比山东富的多

2017年中国各省GDP排名最高的五个省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

这其中,前三名的排序已经多年未发生变化了。

这五个省份中广东、江苏、山东、河南都是中国的人口大省,广东和山东的实际常住人口都已经过亿,河南人口也有9550万,江苏也超过8000万人。

唯有浙江人口不到6000万,大约在5600多万人。在人口数量上,浙江明显要处于劣势。不过浙江能以山东六成不到的人口,取得山东七成的GDP总量,可见浙江的经济实力是强于山东的,并且也要强于广东。

2017年山东省的人均GDP为72851元,而浙江则有92057元,高出山东近2万元。2017年全国及各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浙江超过42000元,而山东只有27000,差距更是巨大。

举个更直观的例子:浙江省会杭州的平均工资有6300多元,山东省会济南的平均工资不过4200多元。浙江平均工资最低的舟山也有4100多元,而山东平均工资最低的莱芜只有3300多元。至于实际生活中,这个差距会更大。

与山东的国有型经济和工业经济不同,浙江的私有经济更加发达,民营企业是浙江经济的支柱,著名的电商公司阿里巴巴就是发迹于浙江,浙江政府也更加注重藏富于民。如果你到过浙江和山东两地,你也可以亲身体会出来浙江社会是比山东要富有的。

(位于浙江杭州的阿里巴巴总部)

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浙江省自古就是富庶之地,之所以GDP总量不如山东省,还是因为人口数量较少,但其人均GDP和实际可支配收入是要大幅高于山东。

所以浙江是山东学习的一个榜样。

(西湖美景)


千佛山车神


我们先来比较一下两省的硬件条件:

山东,面积15.58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常住人口为10005.83万人;

浙江,面积10.55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常住人口为5657万人。

浙江面积比山东少近1/3,人口比山东少近45%。

山东省“山水林田湖”自然资源极其丰富,许多重要矿产位居全国前列,而且地势平坦,农业发达,一直是我国前三位的农业大省,是中国自给自足率最高的省。

而浙江山多地少,山地与丘陵占比超过7成,故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自然资源与农业的发展,自古无法与山东相比。

所以,这也就造就了山东是以第一二产业为主的省份,省内大型企业多为钢铁、石油、化工、建材、冶金等重工业企业,而民营经济虽说有魏桥、金锣、西王、南山、信发等知名民营企业,但相较于国企,发展还是相对较弱。

而浙江因地理条件限制,农业发展受限,所以自古商业发达,而如今浙江产业结构更加符合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网络、汽车、贸易、服装等领域,其中阿里巴巴更是执互联网企业的牛耳,民营经济比起山东要发达的多!

反映在企业的发展上,在2017年上市公司数量排行榜上,浙江也是382家远超山东的185家。

但是,在2017年各省GDP总量排行中,山东以72678亿元,远超浙江的51767元,为什么看起来经济更加发达的浙江,反而GDP总量要落后山东超过2万亿元。

这是因为,山东作为全国的第二的人口大省,经济总量上占优人口的优势;而且山东是我国百强市最多的省份,全省17个城市,15个进入全国百强市,是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代表;同时,山东作为工业大省,工业产值高居全国第二位,远超浙江。

所以,在GDP经济总量上,山东超过浙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只不过,GDP不代表一切。


济南时报


浙江的GDP低于山东,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

首先,浙江面积小人口少,10万平方公里11个地级市本地人口才四千多万,即使加上常住也就5600万左右。而山东省17万平方公里17个地级市人口一亿几乎是浙江的两倍。

其次,浙江省外出经商人口多,而且再次外出的都是精英。浙江在外省创造的GDP没法严格统计,但是估算起来甚至比本省本地创造的GDP还多,海外很多地方比如欧洲美国都很多浙江人。山东人外出比较少,即使外出的也是打工为主。

再次,山东的GDP水分非常大,历来有鲁吹一苏吹二之称。最近江苏经济增长迅速已经摆脱了苏吹二但是鲁吹一还是客观存在。山东省除了GDP总额比浙江高,但是其它关键经济指标,比如银行存款,财政收入,金融融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创业氛围等全面大幅落后于浙江。特别是浙江5000多万人口银行存款10万多亿,足以让一亿人口银行存款8万多亿的山东汗颜。

客观地说,两个省根本不在一个层次。浙江的人均GDP远高于山东。更可怕的是,浙江比山东高的不仅仅是人均GDP。而是整个产业层次、政府服务、发展前景、繁荣程度、基础设施、营商环境,特别是还有人的思维。


武大东湖


我是山东青岛人,现在浙江杭州工作,本来这样的问题我不想回答,但看着那些回答都没切要点,所以就来聊聊真实的浙江和真实的山东。

看图山东的GDP确实很牛,浙江和山东比经济总量差距还很远,但实际山东的经济体量75%是国有企业贡献的,说白了那是全国人民的,和你山东关系不大,而浙江65%经济体量是民营经济,而地方民营经济才是最有活力的经济体。

我们再来看浙江和山东的可支配收入,浙江是42045,而山东只有26929,这个数据能不能配上GDP第三的大省?每个人差一万五千多元的可支配收入,你会觉得山东人很富有嘛?



山东近十来年错过最好的发展期,效率低下,却自我满足感很强,各地都是在拆了盖中拉动GDP。山东工业基础好,近十年却没有好好发展地方民营经济,二十年代初我们青岛的各种工业小镇举世闻名,其中就有有王台纺织机械小镇、蔵南的纸机成套设备小镇,红火时候提货排队汽车都有几公里,当地人就业很好,收入稳定。






我们再来看看现在的浙江,经济体量排名第四,民营经济唱主角,地方就业好,所谓就业好不仅是找工作好找而是收入高,浙江评论收入是人均53680元平均工资,山东才37960平均工资。

GDP能说明什么?山东GDP没有说明山东富有,浙江的GDP却恰恰说明浙江人民很富有,不对嘛?

离上海近又能说明什么?杭州的互联网产业就已经跑赢上海,难道杭州的发展还需要借力上海嘛?


浙传枣哥


同时期的浙江省一片空白不说,就连1960年以后只是象征性地投入了部分大中型企业。

数据显示,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浙江属于贫困山区。为何后来超越众多大佬成为全国前四?

据我分析,一是改革开放的红利,还有民营经济的崛起。二是部分国企的僵化,后来存活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最后改制存活的不多,豫陕晋冀以及东三省国企集体短暂落寞,为浙江迎来重大机遇。


未能超越山东也是历史遗留问题,该省从第一次大规模投资至八十年代中期,接连不断地成为国企驻地,为当地经济起到重大支撑。

同期,山东省也逐渐开放、开发,涌现出胶东半岛民营经济高地并形成发达地区格局。其富裕程度至今可与苏南地区、浙北城市群所媲美。

浙江省亏就亏在没有国企重大项目支撑,相比江苏也是输在这个原因。但是,如果论民营经济,浙江仅次于广东省位居全国第二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